慶雙親鑽石雙修暨八秩晉四大壽 給耕樂堂李氏子孫的一封家書

慶雙親鑽石雙修暨八秩晉四大壽 給耕樂堂李氏子孫的一封家書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九期 » 慶雙親鑽石雙修暨八秩晉四大壽 給耕樂堂李氏子孫的一封家書

子弋、子堅、子達、子繼恭撰  1984-08-01 09:30

第二部份:代代相承

  今天,再讀父親的四項主張,以及他的「天聲人語」、「今日之國是問題」許多文章與主張,一方面可以體會到父親風光霽月的無私與豁達的襟懷,更可以看到他堅忍不拔,有所為,有所不為、敢作敢當的風格,較諸時下許多自我標榜進步、開明、民主的「黨外」人士,蠅蠅苟苟、孜孜為一己之私利的言論,何異霄壤,實在應該請那一小撮人,好好地讀一讀父親的作品。但,他們卻永遠學不到父親他老人家的襟懷「書生報國」的氣質了。

正視人生.矢志救世

  最後,我願意一提的是:中國的先哲都以一雙充滿憂患的眼睛,凝視和觀照苦難的世界與人生,從而去探索思考解決世界與人生苦難的問題。老子如此、孔子如此、墨子如此、荀子如此、孟子如此、王陽明如此、孫中山先生如此,僅管他們的解決問題的道理有所歧異,他們所欲超脫與彌補的悲苦與憾缺是一致的。他們的睿知揭發天道的秘辛各說各話,但他們正視人生的觀念是一致的,對悲苦、憾缺的人生,充滿了憂患、對人生美好、至善的境界,充滿了嚮往。

  因為,父親以他一生一世的經驗與觀察,使他充滿的憂患意識,提昇為悲天憫人的襟懷,衍伸為危機的敏感與感恩的行為。我們不難從父親近年的許多作品、講演中所指出的:

  「當前的世界,一切價值均在變動,一切準則都被破壞,心理的、道德的、美感的,以至社會的種種無政府狀態,隨處可見,危機已充滿在科學、哲學、宗教、倫理、法律,甚至藝術之中,特別在神學、文學、藝術各方面,有所謂「上帝死亡論」、「空無的世界觀」、「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永無結束」的現代小說,以及「將音符到處拋擲」的現代音樂,尤其是「新神學」。

  正當「共產上帝」滿身血污而死,尚待埋葬,難道今天或未來將會步上:「十九世紀的問題是 上帝已經死亡了,二十世紀的問題,是人也死亡了嗎?」「過去的危機是人變為奴隸,未來的危機是人變為機械人!」

  「當前世界動亂節節升高,危機不斷加深加重,最主要的病象表現在人口爆炸和知識爆炸,失去了平衡,表現于自私自利和人慾橫流到了不可收拾,表現於物質進步急遽發展,精神道德加速墮落,到了無法無天。

  「人口爆炸則品質難高,空間相對縮小,溝通不易,壓迫感、疏離感均相隨擴張。知識爆炸,則知識越趨專精,依賴愈重,是非莫明,善惡莫顯、智慧頓無用武之地。自私自利、人慾橫流,則公理正義、黯然無光,道德秩序被迫崩潰,精神文明因而瓦解,物質精神脫輻,則人慾益厲、戾氣沖天,攘奪相尋,陷溺不可收拾,凡此,莫不為禍亂凶戰之本源。」

但知報恩.不記前隙

  由以上的部份紀錄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父親由憂患意識,提昇為悲天憫人的襟懷,然後由悲天憫人的襟懷,進而衍伸為危機的敏感與報恩的行為,事實上父親是「生於憂患,長於憂患。」他一生跟中國的憂患的脈搏一起跳顫,跟時代的憂患呼吸一起吐納。他是由對中國的苦難的悲愴,昇華為憂患意識,由憂患意識,在他心胸中轉化為悲天憫人的氣質。這一條脈絡,我們不難從父執輩的言行與啟示中可以探索。惟父親表現得尤為熾烈,尤為堅持。

  悲天憫人的襟懷,使得父親有「危機的敏感」,他從華山潛居,到寶島行道,他不是一個出世的消極遯客,而是以入世之心,做積極的救世者,他的隨機流露的啟示,有人認為他是先知,但,由我們兄弟所感受得,不是神秘的預知,而是危機的敏感發而中節。因之,從抗戰到勘亂,父親以靜觀所得,預言未來,固然有他天道上的親和力,又何嘗不是危機的敏感,以信心動搖,悲觀的人心,給予安定正確的導向呢?

  最難得的,當為父親的「報恩行為」,這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特質,「受人涓滴,報以湧泉」的美德。父親從來不記別人對他「不好」,永遠記得別人對他的「好」。他常常提醒和告訴我們兄弟:「誰曾經給我多少幫助!」「誰曾經在何處給我多少鼓勵。」「不要忘記誰!誰!誰!」他是一個「不記前隙永銘恩惠」的人,由是而擴大成為他報恩的行為。且由報小恩而擴大到報大恩的行為。他在民國三十八年所做的「時勢預測」,正是一種報恩的行為,以求穩定人心,堅定士氣。在自立晚報的階段,所做的「書生報國」的行為,亦是一種報恩的行為,以求重建復興基地。父親曾經在他的文章中坦陳過他的三大願望,正說明了他這兩項報恩行為的心態:

 「第一、我對政治根本無半點企圖,不過願在反共復國的新聞崗位上,以言論報國,與台灣共安危,與政府共存亡,最低要求不致跳海。

  第二、願我有生之年能返回大陸,躬逢回都大典。

  第三、願於復國之後重上五嶽華山,終老山林。

  更可以從他老人家自民國三十八年全家渡海來台,早晚在教壇上所做的祈禱,祈禱詞中可以體會到。父親的祈禱詞記錄在「天聲人語」中,他曾以一段如下的跋語:「三十八年五月全家渡海來台,因感大陸沉淪,河山變色,默察在此浩劫轉變過程中,吾人務必堅定信心,團結奮鬥,不論有無宗教信仰,均宜長期祈禱,冀精誠以格天心,啟詳和而扶國脈。」

  事實上報恩行為在中國傳統中正表徵於「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德中,父親的報恩行為是兼具宗教家的體念上天好生之德之精神。我很少看到父親落過眼淚,因為,他是一個堅強的勇者,但在我印象中,父親曾為祖母落過「孝」淚,為思念淪落大陸的叔父們垂落過「悌」淚。為大星殞落,先總統逝世落過「忠」淚,為摯友之喪落過「義」淚,尤其為天下蒼年禱告時,曾數度嚎啕地落過悲天憫人之淚,這些均可以證明了父親獨特的氣質。

樂天知命.不阿時尚

  我們兄弟在父母雙親的身教、言教、耳提面命、潛移默化、薰陶焙鑄下繼承了父親許多氣質與特性。我們堅持原則、不屈、不撓。我們樂天知命、澹泊恬安。我們急公好義,脾氣急躁!我們勇於責任,信守承諾。我們不善逢迎,不阿時尚?我們許多地方都以繼承父母雙親為傲,惟有悲天憫人的襟懷、危機的敏感、報恩的行為,我們永遠無法追隨雙親的腳步,體會力行。這是我們四兄弟引以為憾者,亦以此而期勉者。(三,未完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