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思阿姨講故事

敏思阿姨講故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75期 » 敏思阿姨講故事

 1990-04-25 12:15

認識天帝教的大家長 ──師爺爺李公玉階

  相信絕大多數的記名童子,隨著爸爸、媽媽到教院時,曾經見過師爺爺,他老人家留給你們的印象是什麼?

  永遠有上不完的課、開不完的會、講不完的話;永遠是精神奕奕,步履穩健、聲若宏鐘,雖然你不完全聽懂他的話。

  永遠有人想親近他,而且幾乎你在教院認識的長輩,包括你的父母,都是那麼的敬愛他。

  他實在很有福氣、很幸運, 上帝似乎特別鍾愛他,真是令人羨慕,是不?

  今年,民國七十九年農曆四月初五(陽曆四月二十九日),正是我們天帝教的大家長-師爺爺的九十崇壽,一方面我們謹以最虔誠、敬愛的心致上最深的祝福,一方面讓我們再一度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為官清廉德蔭子孫

  師爺爺李玉階老先生,清光緒廿七年(西元一九0一年)誕生於江蘇蘇州,學名鼎年,字玉階,道名極初,道號涵靜老人。原籍江蘇常州,在家鄉他們這一房上無片瓦,下無立錐,因為師爺爺的祖父伯房公在清末曾任浙江諸暨的地方官,為人清廉剛正,因為開放糧倉賑濟災民,竟遭人彈劾,在任期內病逝,卻因家貧無力購買棺木入殮,當地百姓一向敬伯房公如父,得知以後,主動捐錢為伯房公辦喪事。

  耕樂家訓福種心田

  此後,師爺爺的祖母帶著四子二女移居蘇州,師爺爺的父親德臣公對於父親的遭遇感到十分痛心,決意只做個平常百姓不入仕途,並在祖宅門屋上立匾題名為「耕樂」,而實際上師爺爺一家在所寄籍的蘇州,也只有這座庭園不算寬敞的四合院祖居,並沒有一寸土地可供耕耘,德臣公所寄望的應是李氏後代子子孫孫好好耕耘方寸之間的「心田」。

  印刷善書廣結善緣

  師爺爺十三歲那年德臣公去逝,師爺爺的母親劉太夫人,以極為艱辛的生活扶育遺孤,師爺爺的小弟就在缺乏營養又少照顧下夭折,身為長子的師爺爺也就在這種家庭背景下培養成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堅毅、執著的性格。

  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師爺爺十六歲自蘇州師範小學畢業,名列榜首,便叩辭慈母,帶著父親唯一的遺產-德臣公的遺墨「太上感應篇」及「文昌帝君陰騭文」,隻身赴上海依親就學,在民立中學念書時,師爺爺曾將積蓄一年左右的零用錢,印刷「感應篇」及「陰鷺文」,委託長江輪船江華輪的執事,隨船分贈沿江各碼頭往來的旅客,廣結善緣,長達三年。

  民國七年,師爺爺進入吳淞中國公學就讀,國父孫中山先生,暨黃克強(興)、蔡元培、于右任諸先生,都是該校的董事,所以,師爺爺早年就身受革命精神與三民主義文化的薰陶。

  發起五四愛國運動

  民國八年,北京學生為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擅自將中國山東的主權轉讓給日本,發起五四運動,上海學生群起響應,師爺爺以中國公學學生分會會長身分,與當時上海的學生領袖程天放、余井塘等組織上海學生聯合會,年僅十九歲的師爺爺被推選為該會總務部部長,號召全國支持北京學生的愛國主張,於是,這當時由學生領導的五四運動,終於迫使北京政府拒簽巴黎和約。就在這一年,師爺爺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民國十四年,師爺爺、師奶奶以「神媒」,在上海締結佳偶。

  擇善固執正義凜然

  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北伐軍攻克上海,共產黨徒把持上海總工會,製造工潮,擾亂民心,上海市政府將它解散,另立勞資調節委員會,二十七歲的師爺爺兼主席委員,仲裁全市勞資糾紛,與潛伏的共黨展開爭鬥,師爺爺個性耿直,處事公正,深獲勞資雙方的欽佩,使得共黨無法施行挑撥技倆,因此對師爺爺恨之入骨,將師爺爺名列暗殺名單的榜首,師爺爺卻依然秉公行事,勇敢無懼。

  民國十七年,師爺爺應邀入財政部,擔任宋子文部長的秘書,六月北伐成功,光復北京,師爺爺奉令,接收北京財政部檔案,並奉命起草稅法,師爺爺竭盡智慧和思慮,完成國民政府成立以來第一部稅法草案,但是,因為用腦過度,從此,師爺爺便患有嚴重的頭痛每年總有三、四個月會發病,發病時,只要有一絲聲響,就會感到天旋地轉,即使將茶杯輕放桌面,不小心引起的磁撞聲,也會讓師爺爺頭痛欲裂。

  雖有災難諸神庇佑

  民國十八年春天,師爺爺當時寄住財政部宿舍,有一天夜晚,師爺爺帶著貴重契據、文件自外回來,由於連著兩天重要公事處理,一直未曾安眠,十分疲勞,於是一回房立即擁被就寢,可是竟輾轉無法成眠,矇隴中聽到人聲嘈雜,一驚而醒衝到屋外,才知道失火,火勢凶猛一直燒到天明,樓房全部被焚燬,卻只有師爺爺臥室放置辦公桌的一角竟未被火焚,公文和契據都得以保全。

  民國十九年,師爺爺三十歲時皈依天德教主──蕭師公昌明。

  民國二十二年,師爺爺與師奶奶及王一亭、王曉籟兩位先生創辦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

  辭卻公職西北宏教

  民國二十三年,師爺爺在上海參加蕭師公的「全國開導師訓練班」,這年秋天,師爺爺奉師命,前往西北宏教,當時師爺爺仍在財政部任職,宋子文部長見師爺爺以三十四歲的壯年,仕途大有可為,竟然執著於宗教,曾當面斥責師爺爺「荒唐」,後來,財政部部長調動,新任部長孔祥熙先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頗能瞭解師爺爺的使命感,將師爺爺派為財政部西北鹽務特派員,駐西安辦公,終於使得師爺爺能如願以償。

  歸隱華山以身許道

  民國二十四年後,師爺爺在濟祖「你我同濟」之下順利創辦「西安宗教哲學研究社」,並開辦西北第一屆師資訓練班,民國二十五年與郭大化君赴太白山叩謁太師伯雲龍至聖,民國二十六年師爺爺以三十七歲的盛年,在師奶奶的支持下,攜眷歸隱華山,為抗戰時能確保西北半壁江山而長期祈禱,就在這時期他自署道號「涵靜老人」,也開始了他老人家第一期的天命。

  自皈依蕭教主至西北行道的這段歲月,師爺爺開始他以身許道,以教為家的生涯,從那時開始到今天,他老人家聽天安排,從不為一身一家設想,只知犧牲奉獻、救人救國、救世救劫,也由於他持之以恆的決心,奮鬥不懈的毅力,堅定不移的信心,終於感動天心,才使我們天帝教有不少顯化,也使我們有說不完的故事。

  信心堅定宿疾自癒

  三十歲以前的師爺爺與今天的師爺爺在外貌上有很大的差異,年經時的他,有深度近視,約一千六百度至一千八百度左右,眼鏡片厚如玻璃杯底,理髮時脫下眼鏡,只見對面鏡中一片模糊,根本瞧不見自己的容顏,除此之外,他天生的塌鼻樑,又患有鼻竇炎,還有因起草稅法過於勞累引起的頭痛昏眩時時困擾他。

  皈依蕭師公,勤於打坐後,先是困擾多年的頭痛隱疾,不到半年竟不藥而癒,再是視力慢慢恢復一些,師爺爺認定修道一定要先除障礙,於是他毅然決然的除去眼鏡,但是他根本看不清前方景物,也就別提當他看到同事、朋友時是否做到的基本禮貌-含笑打招呼了,於是,剛開始引起不少人的不滿,以為他高傲自大,可是他仍然堅持,直到到西安任開導師後,師爺爺的視力已進步到可看清近距離的人物、景象。更奇妙的是,也是在西北傳道的某一天夜晚,師爺爺突然鼻痛難忍,於是將黃表紙沾水弄溼一些後敷在鼻樑上,第二天早上,對鏡梳理時,竟發現原本下塌的鼻樑居然挺直了,鼻竇炎也好了,師爺爺特別寫信稟報母親,劉太夫人不相信,要師爺爺馬上寄張近照以資證明,遺憾的是,相片還沒有寄出,就傳來劉太夫人病逝的消息。

  磨考不斷道業益進

  除了這些因為靜坐帶來無形的生理改造外,師爺爺參加全國開導師訓練時,在山東會館閉關集訓百日,當時未滿週歲的維剛樞機正染患麻疹,整日哭鬧不停,一天早晨因為哭得太厲害,下巴竟掉了下來,師奶奶急得不知所措,只好打電話找師爺爺,當時正與師爺爺共進早餐的蕭師公得知後,笑著說:「沒有問題!」沒一會,師奶奶打電話來說:「剛才小孩突然打個噴嚏,下巴就這樣又回去了。」

  在西安辦開導師訓練時,某一天,師爺爺正在陪學生打坐,一直感到心神不寧,於是下坐回到住處,正巧師奶奶剛因流產而血流不止,師爺爺及時回來,立刻用「天人炁功」幫助師奶奶度過危機。

  淡泊名利悲天憫人

  回看這一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我們應該瞭解師爺爺師奶奶之有今天,除了他們的信心、奮鬥之外,他們不將困難、挫折放在心上,於是所有的阻力變成了助力,而每越過一個艱難高峰後,他們反而感恩、謝天,於是我們該細心思考的不是他們如何的得天獨厚,而是他們如何的得道多助。

  師爺爺成長在五四時代,對於外侮內亂不斷的祖國,他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由於家庭背景的培育,他獨立、堅強、他淡泊名利與物質生活的享受,由於長期天人親和與精神鍛煉,他充滿憂患意識,他悲天憫人,更因此衍伸對危機的敏感。他期盼人類應以愛為出發點,相信 上帝,他確信一切知識學問,是要我們互愛、互助、救人、救世。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師爺爺曾告訴李氏子孫:「要秉承先祖遺訓,多積德少積財,我永遠不會傳承任何物質的遺產給你們。」今天,生活在物質充裕環境的記名童子們,你曾希望過父母能多給你一些什麼?你想過自己將來要過怎樣的生活嗎?

  師爺爺一生行事作為,最大的特色就是「報恩行為」,他永遠記得別人的好處,從不記別人對他的「不好」,他永遠感謝老天,從不因挫折而怨天尤人,於是,他最感謝的人是師奶奶,他常說沒有師奶奶支持他歸隱華山,靜參宇宙大道,就沒有今天的他,更沒有天帝教。

  感謝師爺爺、師奶奶的互敬、互助,在師奶奶八秩晉八的大壽前夕,讓我們也致上更高的敬意、感謝與祝福。也願我們能以平實的眼光去領會他們的平凡與偉大,然後好好學著運用智慧、思考學著做人,祝福大家,因為我們都應該是懂得惜福的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