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先秦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啟示

淺談先秦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啟示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78期 » 淺談先秦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啟示

王敏研  1990-07-25 10:25

王敏研講述 葉曉娟整理

一、釋題

(一)、先秦──秦朝統一之前,哲學史上之「上古」:今天所談的主題,以「儒」、「道」兩家為主,「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主;「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主。

(二)、天人合一──為中國文化思想之基本模式,象徵中國文化中個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但此模式,隨著先賢個人觀點及人生觀之不同,而各有不同之內涵。

1、天:

  (1)廣義──大自然、宇宙。

  (2)狹義──自然天──>物質天

     義理天──>宇宙最高原理、法則,較趨向道德性。

     宗教天──>有主宰、人格神的天。

     形上天──>即老、莊學說中的「道」。

2,人:(關於人性部分)

  (1)性善論

  (2)性惡論

二、孔子之前的天人關係

(一)、殷商──從甲骨文中可發現殷商文化發展特性。宗教崇拜熱誠,對象多為鬼神,每個部落祟拜對象皆不同。

(二)、周初──以詩經(民間詩歌)、尚書(官方文獻)為代表。

1、天命觀最早產生時期在周滅商之後,許多商朝舊臣無法對周朝臣服,故周朝提出了「天命」觀念,此天命係指「天子」,與政治需要有密切關係,故有天神(至上神)之觀念產生,分為:

  (1)天命靡(無)常──形成日後「周遍普照」之天道觀,即 上帝是所有人的並非屬個人或某個部落。

  (2)命隨德定──人德與天命相契合之天命觀。

  (3)天命永續──天道是生生不息,化育萬物的,故天命是流傳不已的。

2、天生蒸民之觀念──「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人為天所生,有一樣事物就有一樣法則,人民秉此常法則成賢,故人皆好德)「詩經、大雅大明篇」↓演化成儒家孟子性善論及中庸易傳「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之論點。

  (3)天人合德觀念──「文王在上,於昭於天……文王陟降,在帝( 上帝)左右」、「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續,文王之德之純」(文王德純,故可在 上帝左右),此為最早天人合一之雛形,只有藉著德之彰顯,才有辦法隨侍在帝左右,才可與天合人。

(三)、春秋、戰國──左傳為代表。

  受戰亂動盪之影響,天人關係呈現分歧之狀態,大略可分為四種理論:

1、人格神之權威猶存,但道德性漸轉弱──覺得人之吉凶禍福,並非隨人之行為善惡來決定,而是隨天之喜怒而定,故人民對鬼神權威更加畏懼,然敬意卻減弱,在詩經中並有許多怨天之詩出現,雖然在中國史上並無大影響,但對民間影響不小。

2、將「天」之主宰性減弱,轉為一種道德性──認為天是道德之本源,但較不重天的主宰地位,認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對人生之價值觀,不在禍福得失,而在於德性之成長,此學說可解決許多人心理上之不平衡,認為人生太順可能會墮落,不順反而促成道德之成長。(以孔、孟為主流)

3、將天之人格性減弱,轉為自然法則之天道──認為天只是依著自然法則在運行生化萬物不見人格性,即所謂的道。(以老、莊為主流)

4、將天之人格性減弱,轉為物質之天|認為天不見主宰性,也沒意識,認為天只是自然現象,沒有任何其他代表。(以荀子為代表性)

三、儒家之天人合一論

(一)、孔子──以論語一書為代表。

1、天論──偶有「自然天」,然以「宗教天」及「義理天」為主。

  (1)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篇),天之人格神味道濃厚。

  (2)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惟天為大,唯堯則之。」,堯效法天道的偉大,天有道德義理之味道。(泰伯篇)

  (3)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篇),天從來沒有說過話,但四季照樣運行,萬物照樣生長,但天卻從來未抱怨。

2、人性論──

  (1)子貢曰:「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近,因後天之習性有不同),強調後天對人之影響。

  (2)子曰:「人之生也直。」(雍也篇)(人生下來是本直道而生),有性善味道,但不強調,認為人基本上有向善潛能,與「佛家」有點類似。

3、天人關係論

  (1)孔子之知天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篇)(我十五歲立志向學,為求自我提昇,三十歲知道人與人相處建立在禮之關係上,四十歲知道事情之義理而不迷惑,五十歲感到人事之外有天之存在,六十歲已不受外界好惡事物之干擾,總是心平氣和,到了七十歲做出來的事,自然就合乎天道,不會超越規範、不執著。)此為「下學上達」之為學歷程,亦為「己達達人」之仁道實踐歷程。

  (2)仁道與天命之契合──「仁道」為孔子之中心思想,而「仁」之真義在於「推己及人」,亦即以「自我」為基礎,而逐漸向外感通,而至最後是與「天道」感通。

  (3)天人合德之型態──「知天命」應是指體悟宇宙最高之原理法則。唐君毅先生對此做了註解──認為孔子之「知天命」並非只是特殊知道某件事,而是知道一個原理、原則,知道義之所當為處,如何去對人對事,將人生所有事物皆看成天命,認為人生意義不在事情表面結果,而在內在深層涵義,認為當我們遇到每件事,知道用最正確之方式去回應它,即達到天命,不重結果而重過程|結合人事與天命。

(二)、孟子──以孟子一書為代表。

1、天論

  (1)自然天──「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

  (2)主宰天──「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舞有諸……曰:天與之……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萬章篇)(用行與事來表達天),不用人格神之方式,仍具宗教性,但較傾向抽象化。

  (3)義理天──「誠者,天之道也」(離婁篇)(天的內涵為誠,天是道德的本源),其中以義理天之內涵為主,其性善論亦源於此。

2、人性論──性善論

  性善──>心善──>四端──禮、義、廉、恥。

  性:

  (1)廣義──小體──>「五官之慾」──>與禽獸同者,是一種本能──>肉體、物質即「命」。

  大體──>「心之能思者」──>異於禽獸者──>精神即「性」。

  (2)狹義──心──>能思(思考、反省)四端之心(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將孔子未言之「人之生也直」具體化,故肯定人是「善」的。

3、「天人關係」論

  (1)盡心、知性而知天立命──「盡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篇上)(人盡其心發現有「四端」,就將四端發揚擴充出來,若能如此,就會知道人性真正的意義與特質何在,也會知道天的本源了。若能保存我們的善心,培養我們的性情,就等於在事奉天了,不管人的境遇吉凶禍福如何,只要修身以等待天命的降臨。),積極去實踐「立命」,以反省擴充心之四端,便知道真正之人性,而知道真正之本性,便知性之本源──天。存心養性則指擴充功夫、存養功夫之持續,則為持續之事天。而所謂之「存養」並非靜態,而是實踐之踐行。故不論人生境遇之吉凶禍福,都應積極修養,以祈天命之降,此為「立命」也。其行事合乎仁、義、禮、智。一

  (2)天人合德之型態

    a「夫君子所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篇)(凡是君子所遇之能,皆能教化之,因為他能存養他的心性而與天地同流。)

    b「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篇)(萬物皆蘊含在我之內,反省自己而達心性最原始之境界,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較重內聖功夫,而較不重外禮。

    c「敢問何為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也。』」(公孫丑篇)(天地之氣是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間之正氣,此正氣要配合義與道而行之,若沒有義與道,則此正氣會削弱。)經由存神養氣之功夫,而終能涵養萬物,化育萬物與天地同流。

(三)、荀子--以荀子、韓非子為代表作,具法家思想。

1、天論

  (1)以自然天為上,偶亦有神性義理之天,然皆引述詩書之類,或傳述傳統,在其學說中無啥意義。大部分以自然現象天、物質天為主,較不強調形上意義。知天:知天之所以然,所以會順著天,過分強調人智之能力,忽略可超越形而上之能力,太過強調辨知,忽略形而上。不知天:知道四時運行即可,不必了解背後道理。

  (2)事天之說亦重於禮。

2、人性論──性惡論

  (1)性惡論──「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性惡篇),人依其本能發展,若未加節制,其結果是不好的,只是針對順應自然之性而不加以節制,導致惡果而言,偏重「習相遠」發展而成。

  (2)化性起偽(ㄜ‵)「偽」指人為,惟聖人能為之。

  (3)禮義之統──重外鑠,即外在對人性之塑造,認為是「虛壹而靜」,不執著、統合而洞察,才有辦法去思考禮義正確規範,將思辨之心提昇到最高。此與道家「虛壹而靜」說法不同,虛壹而靜,將思辨之心放掉,會生潛意識及歸納超意識之思考。

3、天人關係論──

  (1)利天命──「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明之。」(與其將天講得很偉大,不如利用大自然來養物畜,與其去順從天然後歌頌天,不如來創造天命。)

  (2)天人之分──「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所參,則惑矣!」(天論)(天掌管四季,地生養萬物,人之責任為治理天地萬物,這是能克盡職責,若是捨棄你本來應該做的事,而去做不是你份內的事,這叫做不明事理。)

  (3)天生人成之天命合作關係──「故曰:天地生之,聖人成之。」(富國篇)(萬物為天地所生,但要成就萬物,則靠人。)

四、治學態度及學說本質

1、孔子──注重自我反省,體悟環境之變遷,重禮,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本質上主張性善,人從自我基本反省,體悟推己及人,主張禮仁兼顧。有人認為孔子知天命為一種正知,天人德與天道(德)相應,故孔子學說基本型態還是建立在德上,相當重視「下學而上達」,由內而外之型式,故不喜歡談天道等形而上之物,但還是可以與天契合。

2、孟子──本質上也是性善,重性(精神)命(物質)雙修,認為人皆有四端之心(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以反省來擴充其四端之心。重養性,積極去實踐立命,較重本性反省之內聖功夫而較不重外禮,認為天命是由奮鬥得來,平時培養浩然之氣,建立「天人合一」之觀念。

3、荀子──有法家的思想,認為大自然是人類最大的敵人,講制天、人定勝天,重視「學」。認為要將人之力量發揮到極限以追求理想,要將原本質樸世界規劃成一個有秩序的。人文斐燦之世界。以法家思想治世,太強調「辨知」而忽略了形而上,其學說偏向物質化,而沒談到精神方面形而上之曆次。主張性惡,所以要以法治來約束人之心性行為。

五、啟示

1、孔子──遇到任何事,只求該如何做,許多事並非看表面的成敗得失,而是要看你經過這件事後,在德性上有沒有成長、精進。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內在德性之成長。我們不論做任何事,其結果皆是為了使內在德性成長。例:讀書、事業。

2、孟子──重實踐及反省,「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認為不論境遇吉凶,都應修性、修命,培養浩然正氣以俟天命之到來,較積極。

3、荀子──認為人定勝天,大自然是人類最大敵人,但不屈服於大自然,並善用大自然來生養萬物、來創造天命、也就是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以臻天人合一之境界。但其太強調思辨而忽略形而上,具法家精神。

六、帝教思想與孔、孟、荀契合處

1、信、願、行(絕對信賴 上帝,心心念念為天下蒼生,不為個人打算,不求個人福報)

  (1)孔子由修身而推己及人,曾周遊列國,顯示其心念為天下蒼生。不重結果而重過程之處事態度,也與帝教信、願、行契合。

  (2)孟子──積極去立命,存心養性培養浩然正氣以俟天命之到來,也與帝教信、願、行相契合。

  (3)荀子雖主張性惡,但認為人定勝天,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也與帝教之信、願、行契合。

2、反省懺悔

  (1)孔子──很重反省懺侮,認為人性本善,所有壞的習性皆後天養成,故反省懺悔以去之。

  (2)孟子-也重反省懺悔及實踐,不論境遇如何,皆修性修命以俟天命到來。

  (3)荀子──雖主張性惡論,強調以法治來約束人之行為,但還是認為人需要反省懺悔。

2、唸皇誥、寶誥──為了擴大我們的胸襟,培養浩然之氣。

  (1)孔子──很重德性之培養,與帝教唸皇誥、寶誥是殊途同歸。

  (2)孟子──更重浩然之氣的培養,與帝教唸皇、寶誥來培養浩然正氣相契合。

  (3)荀子──雖主張法家精神,認為以教化法治來使人民去除不良之習性,最終目的也無非是使人民向善,與擴大心胸、培養浩然之氣之理念也相近。

4.我命由我不由天

  (1)孔子──知天命,然後向天奮鬥。

  (2)孟子──存心養性,以俟天命之來到。

  (3)荀子──講制天、人定勝天。

5.先盡人道,再修天道

  (1)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孟子──觀其學說在在顯示其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思想。

  (3)荀子──「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孰與制天命而明之。」(認為利用大自然來生養萬物,來創造天命,然後再修天道。)

6.性命雙修

  (1)孔子──「下學而上達」、「己達達人」修性。

  (2)孟子──「五官之慾」──>「命」、「心之能思者」──>性,講「性命雙修」。

  (3)荀子──較重於修命(物質),而忽略精神。

七、結論

  綜合以上各家學說與帝教教義相比,很顯然地,雖然各家學說各有所長,然都不如教義說法之圓融、周密而面面俱到。

  故凡身為帝教同奮,應趕緊切實力行四門功課,培功立德,修身養性,不負師尊之教誨及身為「人」之責任,才不會白走人間這一遭,您說是嗎?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