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教宇宙觀之特徵

帝教宇宙觀之特徵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87期 » 帝教宇宙觀之特徵

明道獎得主/黃光邊  1991-04-25 10:30

宇宙大道徵文獎得獎系列

一、前言

  宇宙,是你我生存的大環境。面對著人類有限的生命,與變幻不已的宇宙萬象,自古迄今,多少位哲人、學者,甚至於宗教家,窮畢生之力精研宇宙真象、生命本質,均不可得!只因人的生命原本與宇宙合一、共生、並存,而宇宙又是這麼的浩瀚無垠,無怪乎所得有限。

  我,是人間眾生相中的平凡者,面對著這奧妙無比,萬象森羅的宇宙,也不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夜空低垂,抬頭仰望星光閃爍之際,內心不時生起一個疑問:「我家到底在那裡呢?」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給我看一首「阿罷的詩」,我才豁然驚醒,原來「家在天上光明燦爛處」啊!

  回顧過去,瞻望未來,始瞭解人生不過是廣漠無邊的宇宙舞台間的一段小插曲而已!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合作與互助卻突顯出人的最可貴處。褊狹的觀念本來自於不當的學習及私心作祟,人類只有站在宇宙永恆的觀點上來觀照人生,才能免於唯心或者是唯物論者獨斷的思辨,若能懂得恢弘自我的思想,使其具備深度,以及廣度,自能對宇宙人生有進一步的了解‘。

  本文不欲將帝教宇宙觀作一完整性之描述,只將帝教宇宙觀所具備的特徵,以舉例討論的方式,逐步推演其意義,剝露其涵蘊。

二、何謂宇宙?宇宙觀?

  中國人一般慣用天、天地或乾坤來代表整體的宇宙,甚至於將天地乾坤和宇宙相混同,實際上這兩者並不完全同義。李白先生在他的「春夜宴桃李園序「中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話中所指天地即是「宇」,光陰則為「宙」。古人對宇宙的解釋很多,試引數例如左:

  「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莊子)

  「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墨經)

  「久,合古今旦莫;宇,東南西北。」(墨經)

  「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來今日宙。」(尸子)

  根據古人對宇宙的看法,吾人可給宇宙下一個合理的定義:宇宙是由無限廣大的空間和無窮綿長的時間所構成的。簡言之,可以「時空」二字代表。

  宇宙內的萬事萬物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產生不同的運動與變化。人類面臨生活中各種變動不居的宇宙現象,不得不隨之產生一種應對的態度與看法,我們稱之為「宇宙觀」。它主要在探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研究我們生存環境的結構狀態。譬如說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物體的性質如何?因果關係存在嗎?另一是研究萬物最後的本體。宇宙人生的根本實體或真相是什麼?就西方哲學而言,後一個問題屬於形上學研究的範疇。

三、帝教字宙觀淺談

  宗教不僅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知識,祂在層次上超越了以實驗證明為主的科學,及以推理思考為要的哲學。宗教所探討研究的科目是生命本體,其對象包含了人與宇宙;宗教知識的獲得須從學習每個宗教的基本教理或教義著手;宗教經驗的體悟,則端賴吾人日行不輟的修養功夫。

  帝教教義之基本架構有二;即物質的自然觀與精神的人生觀,其後為應天人文化小組研討方便起見,李維生樞機使者又將之細分為宇宙觀、人生觀、天道觀及世界觀四大類(註一),簡示如左圖:

  其中有關宇宙論部份的看法,散見於現行出版物內,如特定經典──寶誥、基本經典──天人親和真經、教義──新境界,以及近些年無形傳示之聖訓像天堂新認識、無形宇宙組織總成,乃至於第一、二期師資班暨高級教職幹部訓練班聖訓錄均有論及,有興趣者可自行參讀研究,鄙人謹於此提出三點個人研究帝教教義宇宙論的淺見。

 (一)宇宙非創造論:教義新境界第三神論中提及「大自然為大自然本身所創造,物質為自然所凝結。」,否定了 上帝是宇宙創造者的說法。先天 無生聖母聖誥中又以:「未有天地之先,即凝陰陽之炁:一畫既判乾坤,三元分成否泰。」來說明宇宙之形成,係經過一段長時間的醞釀,而後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至於無形宇宙組織總成內言及「無生聖宮為宇宙中最高仙佛的訓練學府,亦是應化宇宙萬性萬靈之起源所在。為大宇宙聚能之所在,隱隱育宇宙之胎,……」更是明顯地點出無生聖宮為虛無宇宙(虛無時空)之起源地,其有大能孕育無形、有形宇宙之萬性萬靈。可見宇宙非被創造,而是原已存在。

 (二)心物一元二用論:認為構成宇宙本體的要素有二:一為電子,一為和子。電子是構成物質之最終成分,而和子則是性靈(精神)的最終成分。和子支配電子;電子影響和子;和子與電子適切配台,方可產生低級物體(礦物)之生機及高級物體(人)之生命。此電子與和子即為一切動力之根源,兩者交相配合而成動的單位。一切現象中之動態,皆是電子力與和子力所成之「和力」。此種和力擴大而成為極大之旋動力時,即成為構成宇宙天體之「旋和力」。一旦此種和力失其和合之關係,宇宙即歸於混沌之現象:物質則趨於瓦解而毀滅。

 (三)動與和的哲學:宇宙間實無一不在動態之中。由於物質與自然常動,動者自動,靜者亦動,因此謂之「萬有動力論」。

  但是動中有別:一曰無意識的動:一曰有意識的動。舉凡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春雨冬雪……等現象,均是無意識的動,由於此種運動大都是機械的、盲目的、無意義的,因此一名「機械的動」,是屬於大宇宙自然律的部分。至於人類因為具有智慧、經驗、思想以及選擇的自由,所以能指導自我的行動,締造歷史、提昇整體社會的文明,故稱之為有意識的動,其精義簡要言之即是「奮鬥」。舉凡人之修行力超向上、宇宙主宰念力投射以激發旋和系運行、乃至於操縱「自然律」的自由律(神律)莫不屬之。

  動的目的或結果為何?答曰:求和。「和」不僅是有規律的變動,也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相反的,無秩序、無理性的盲動,謂之「亂」。

  無生聖母生化蘊育萬性萬靈的目的,無非只是藉此幫助和子與電子脫離亂象,進入和諧的律動之中。因此從無形到有形,從十大天人之創生到物質世界的形成,其間所展現的各種活潑之生機,都只是為促進大宇宙能得到「和」的動態平衡罷了。是以天人親和真經有云:

  「浩浩無痕,清清天際,美偉大哉,覆幬載寧之中,咸含生和,苗萌十大天人,貫繫連氣,無為之有為。」

  「是大天際,無痕無跡,是生之和,妙運其若,含生十大天人。」

  關於「和」之真義,詳載於新境界一書中計有:

  「宇宙天理之真象在一『和』字。」

  「天地之基,聖凡之道,立國之本在一『和』字。」

  「道者,和也,和力也,即銜接媒介聯繫親和之真理也。」

  「和容一切,是為道之本體。」

  「一切物質之動靜,皆有道意。此道意即生機也,亦即『和』是也。」

  雖然動的目的乃在求和,問題是如何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諧」,而非「盲動」呢?天人親和真經又給了我們答案,認為惟有透過「親和」才可以達到真正的動態平衡。關於「親和」之意義,天人親和真經解釋為:

  「……以靜有動,有靜有動,應和之性:是以配實親誠之氣,命名親和,……因云至剛之柔,是名和;至柔之剛是名親。」此外,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又說:

  「動得其親,靜得其和。」

  由此可知,和的本性有動有靜(動態平衡),除透過奮鬥的方法來激發親力外,親力與和力之間尚必須有一定的熱準(即「配實親誠之氣」之意)方能產生作用,達到真正「和諧」的狀態。

  此種動與和的哲學,不但可說明有形、無形宇宙運行之真象,更可用於人道上的努力以求掙脫自然律之束縛,同時也點出帝教時代使命的緣由。如每個同奮,都能從有形(平時為人處事)、無形(誦誥,省懺培養正氣)兩方面來奮鬥(動),除了可突破內心與外在之衝突,進而可調和家庭紛爭,甚至於改造社會、國家乃至人類全體之氣運。(光證同奮謂:「動以求和,和以制動」已全然道出動與和之互動關係。)

  在簡單的說明個人認為帝教對宇宙的基本觀點後,吾人不禁要問:此種觀點與西洋哲學、中國儒家文化對宇宙問題看法有何差異呢?試以左表簡要說明之(註二):

  註一:帝教宇宙觀、人生觀、天道觀、世界觀的詳細討論請參考靜心靜坐講師手冊有關教義簡介部分。

  註二:西方哲學從希臘文化到基督教文明昌盛時代,乃至牛頓以後,對宇宙之看法仍屬「機械論」的範疇。直至近代量子力學、相對論出現後,方有改變,但仍未有定論。此方面之探討可參考呂光證著「我的生命探索」或張立德著「心物能一元論」或曾霄容著「時空論」。關於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唐君毅著「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集」有更深入之探討。另外,中國儒、道、釋三家哲人對宇宙人生看法之異同,則從「中國哲學新論」一書中摘錄於后,以供參考:

  儒家……看──生意盎然──利用自然以厚人生

  釋家……宙──虛寂蕩然──領悟自然以解人生

  道家……宇──機械自然──順應自然以適人生

四、帝教宇宙觀之特質

  帝教的宇宙觀以「動」、「和」為主體,認為宇宙內的萬象萬物無一不是在變動之中求其和諧。一旦宇宙觀的思想落實到現實人生之中,瞬即為人類開拓出生存的積極意義乃在:認清物質(肉體)真象,力行三種奮鬥(行動),以超越大自然的拘束;並以「宇宙意識」(以宇宙為家)來提昇內在心靈及外在道德的力量;輔以修行靜坐(求和),以達「與宇宙共始終」之永生目的。

  由是,我以為帝教宇宙觀至少具備了左述五點特質:

 (一)、以虛含實的一元性

 (二)、往復流行的循環性

 (三)、生生不已的無限性

 (四)、人性天命的本源性

 (五)、生存價值的至善性

  以下謹分別闡釋之

 (一)以虛合實的一元性

  西方歷史的發展,著重在神學與科學。他們初時大都相信呈現在眼前自然宇宙的種種現象,均為真實不妄的實相(聖經,亞氏自然觀);甚至於認為自然宇宙有其固定不變的「本體」,誤將「有」當做本質(宇宙機械論)。一直到近代,方始於物理學的領域內探討到「宇宙誕生之前可能沒有時間、空間、物質及能量的存在」,亦即開始承認「物質宇宙可能是從無中生有而來」的觀點。事實上,中國人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認為宇宙乃虛而不妄,實而不固了。宇宙之本質既非「有」,亦非「非有」;而是「非有」中含「有」,「有」中含「非有」。例如: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

  「萬物出乎無有。」(莊子)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氣。」(淮南子)

  「虛於人也無間。」

  「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莊子天下篇述老子語)

  即認定宇宙根本就是一太虛,一空無,因「無」能生「有」,「虛」中有「實」,所以虛實相涵。

  此外,「天堂新認識」第廿二講內亦提到:「宇宙的定律,便是無形涵蓋有形,無形運化有形,無形創造有形。」

  此處所謂無形宇宙指的是一切性靈所組成的宇宙,它無聲無臭、無名無跡;有形宇宙則是物質宇宙,由星球、太陽、山河大地與人所組成。前述「無形涵蓋有形……。」一語道明虛(無形)、實(有形)之間的關係有三:涵蓋、運化與創造。

  教義新境界解釋虛與實的定義時,提出了「相對」的看法:

  虛:道者──陽──動──自然──先天──無形

  實:德者──陰──靜──物質──後天──有形

  兩者在「和諧」的條件下,形成互動,而造就出宇宙萬象萬物,有形宇宙於焉形成,其組合過程可由下述資料略窺一、二:

  「始於無為復有為,無始春光萬象回;生化自然皆有妙,清靈長養性光輝。」(清虛集無極之始自無而明)

  「無中生有虛求實,鼓盪洪濛正乾坤;十二萬年新世闢,極開無始初紀元。微微一點光華發,罡正無為育有形,穆穆仁仁成大化,聖賢仙佛露天真。」(清虛集萬有皆生於無)

  「無中妙化運坤乾,炁氣絪縕本自然;至理藏玄皆有密,虛無守一復先天。」(清虛集——頌道)

  「宇宙分為無形宇宙與有形宇宙,共存在宇宙的空間之中,有形宇宙散布在外圍,如凡眼可見到的星球,一一對應由無形到有形。」(第一期師資班暨高教班聖訓錄第37頁)

  「先有無形再化有形,先有炁(能)再有質(體),無形世界為有形世界的母系。」(同前書,第101頁)

  「宇宙的形成,有炁而無固態物質,而炁之轉動才產生各種元素,經由各種元素之輕清之質, 才有「氣」的產生,……構成最簡單的初期元素……質輕的元素與質重的元素,交集成多彩多姿的紅塵環境。」(同前書,第101頁)

  「電子(物質)與和子(精神)所構成之一元二用的宇宙本體,即為一切動力之根源。」(新境界──和力論)

  「宇宙之中實為心物並存統一調和之場所,即和子與電子之一元二用之世界也。」(新境界──人生之性質)

  「大道之行,在乎和誠,即和子與電子之適切配合也。」(新境界──新生論)

  由以上之引例,可以肯定宇宙萬物實由無形(虛)而運化出有形(實),而宇宙之變動亦由電子與和子之適切配合方可行,凡是獨有電子或和子之物,決不能生長。無形宇宙,非「沒有」之意義,而是以肉眼看不到的虛無時空做為孕育宇宙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宇宙萬物之動力來源。此一動力非懸離萬物生成現象而獨有,乃是與萬物成長並存共生。

  (二)往復流行的循環性

  古希臘人,視宇宙為造物主所創造出的善惡混雜之處,乃是一由完全存在,化為不完全之退降歷程。而西洋哲學及生物學,則一向把時間從天地萬物中抽離,認為所有歷史事件一往不返,視宇宙人生之歷史為一直線發展之歷程,有起點,也有終點。中國哲人反其道而行,特別重視時間的真實性,認為悲歡歲月具有往復流行、健行不休的特質,藉以表現萬物之重複性。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易繫辭傳)

  「七日來復,天行也。」(易復卦)

  「無往不復。」(易泰卦)

  「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易繫辭傳)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老子道德經)

  「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篇)

  因此,中國人認定自然界之往復流行是事實而非人力所能左右,逐漸形成常識性的宇宙觀,而無法進一步去組織有關自然宇宙的知識,卻應用於觀察世運,對歷史、政治、人生發生廣泛影響。流風所及,導致吾人在人事上鬆懈應有之努力,進而對人生之善惡,歷史的盛衰,乃至政治的興替不求深解,阻滯了人類文明之進化。

  事實上,宇宙歷史乃採週期性的方式運作,以正、智、明、信、成、住、劫、壞、空九大銀河星群之轉輪為一天象曆算,藉其調和並進之運動,構成時間之循環性。

  宇宙者,實由多數之旋和系所集成之一大旋和系。在此千千萬萬個旋和系之中,由生長至混沌,由混沌而再生長,消長長消,遞嬗不已,且在此千千萬萬之外,尚有不斷繼續形成之新系,宇宙之大實無窮無盡,難以想像也。在遞嬗消長的過程中,偶有混沌現象之產生。混沌者,不過某一個旋和系(太陽系)消失其旋和力而已,在某一個旋和系消失其旋和力時,該旋和系附近範圍內之空間即為充滿洪大之液體的場所,而逐步依其自然之演化以形成宇宙間之新旋和系統。此所謂氣運循環,萬妙自然之理。若夫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則遠非有形宇宙所能知其奧者。

  吾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支配無形宇宙(靈的境界)之公律有二:一為機械之律,即一般之「自然律」:另一為「自由律」,即「神律」,神律者乃用以操縱「自然律」之科學方法。至於自然律則係順應自然法則的機械性律動,毫無自由意識存在其間,人生之生、老、病、死均由此而生。惟有教義所言「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之積極進取精神?才能突破自然律的束縛,並進而轉化常識性的宇宙觀為「正德、利用、厚生」的人文宇宙觀。使吾人能重視人生、歷史及政治的變化,關心人類文明之推展。這種「化私為公」的精神,亦正是持行神律的先決條件。

  (三)生生不已的無限性

  往復流行的循環性,可從觀察動植物的生滅輪迴現象得到證明。但是生生不已的無限性則非來自直覺經驗之觀察,而是根植於常道的信念。此種特質免除了基督教宇宙末日的恐懼,以及希臘哲人對時間有限性的褊狹觀念。中國哲人對宇宙無限性的見解十分精闢,茲引例如后以供參考:

  「生生之謂易。」(易繫辭傳)

  「天地之道,恆久不已。」(易彖傳)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繫辭傳)

  「天地之道生物不測。」「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中庸)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

  「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萬物與我皆無盡也。」(蘇東坡)

  「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周濂溪太極圖說)

  由宇宙的生生不已,悟到人生的修養亦當不已,此即儒家「天人合德論」形成的根源。

  帝教中心思想本以中華文化為歸趨,而中華文化則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因此二者並行不悖、相得益彰。論及宇宙生生不已的無限性時,雖然說詞不一,但是理趣卻是相同的,根據第二期師資暨高級教職幹部訓練班聖訓錄中之記載:「宇宙生機之活潑與生趣乃生生不息,幻化無盡之歷煉過程所凝聚而成,經由宇宙主宰念力不斷之投射,依兩性和子純精度與電子體的不同熱準逐一配對,產生無數各個不同歷煉之生態旋和系,而形成不同次元之向度空間層,由無形旋和體系到粗糙之有形旋和體系,構織成宇宙天體變化多端之景致。」

  「如同人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斷歷煉修圓之工作,此為了提昇人類的智慧,並藉鍛煉人身之和子能與電子能,以期達至更高境界之精神世界。」

  物質宇宙不斷地形成新的旋和系,同時,又因為兩性粒子之間的相互吸力,而不斷誕生許多生命體;當此生命體死亡之後,生存其間的和子復得自由,重新再與相同熱準的電子體配合,結成生命(或生機)型態,就此輪迴、生滅不已。

  有形宇宙內的旋和系,因其能量不斷消耗,只有從宇宙主宰處得到源源不絕的鐳能放射,方能繼續運轉不已。一旦鐳能供應中斷,旋和系只有依其自然生命,直至水分枯竭之際,而歸於混沌,等待下一(個)次旋和系的形成,方能重拾活潑生機。此種宇宙人生生生不已的信念,啟示人類肉體生命雖是有窮,靈性生命卻是無限;我們所生存的旋和系雖然有毀滅的一天,但是上一個太陽系的消失,卻是下一個太陽系出現的契機。因此吾人只要透過人生的修養,提昇精神生命的能階,便可以貫穿不同的有形與無形世界,選擇更高層次的精神世界,作為生命歷煉的新場所。

  (四)人性天命的本源性

  中國哲人視宇宙為人性之源,且認為從人性到天命,從天命到人性,有其一貫性,均與天道相關。例如:

  「劉康公日: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乃所謂命也。」(左傳)此命即人性也。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

  「人之心,即天地之心。」(程伊川)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陸象山)

  但因天道至善無邪,人性既然根源於宇宙、天道,自然也具備善的本質,此即奠定儒家性善論的基礎。儒家哲學只知責人以善,而不深求人所以不能為善之故,雖提出禮法,但因對人生的罪惡缺乏深度的認識,易流於過分天真的構想。

  宗教修養既以「實踐」為主,對於人性善惡問題自然不能掉以經心。帝教揭櫫「先盡人道、再修天道」的觀念,主張世人均應力行宇宙大道,由後天返先天。後天也者,電子也;先天也者,和子也。和子與電子是構成宇宙本體的最終成分,亦是形成人身之兩種基本要素,人性之本即是和子,並無所謂善與惡,而是無善無惡。人的善惡表現全然是和子與電子配合後,受肉體物質所薰染,而有色相之附合。如此可進一步了解罪惡之由來,以解開原本儒家「性善論」之弊端。先天 無生聖母聖誥中提及:

  「毓育萬靈以昭靈」

   更明白昭示所有的和子(性靈)均由 無生聖母孕育後,而散布在宇宙大空間之中,並由 上帝擔任調和者,以助長宇宙星象之運行,萬物之向榮。既然萬物之生機或生命均來自虛無宇宙(無生聖宮),那人與神又有何種差別呢?根據教義新境界第三神論的說法:

  「神為物質進化之變相。」

  「神權非創造,亦非支配,而為媒介。」

  人與神根本是相同的,所差別的是神由人修證而成,神是人在世時透過三種奮鬥的途徑,追循自然律,以獲得更高之經驗智慧及能力,以超制大自然律的性靈而已,進而可為 上帝與物質(人、萬物)之媒介,參贊宇宙化育工作。立論至此,可知無形宇宙是每個人的人性本源,天命之所繫,認清本性純真,無善無惡,努力於克制肉體(電子)的盲動、誘惑,而從事於調和自身,家庭以及社會、國家的氣運,了悟天命所在,盡忠職守,自然可以在工作中發現修行的真諦,在修行中確認工作的重要,於是生命的價值於焉彰顯。

(五)生存價值的至善性

  西洋中古世紀思想,因深受基督教教義影響,認為人間宇宙為 上帝懲罰人類罪惡而造,並無美善的價值;美與善只存在於天國。近代思想因科學文明發達,自然宇宙已被視為毫無生命價值的時空運動之抽象結構,並認定所謂價值只是個人主觀的產物罷了。(只有唯心論者及二十世紀以來的科學哲學家,才承認價值存在於自然宇宙之中。)然而中國哲人天人合德論,盡心知天,心物合一的觀點,體會到內在所覺悟之價值,並非限於個人主觀,而可擴充至外在世界,所以宇宙處處充滿價值,表現美善。例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

  「乾以美利利天下。」(易乾卦)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呂氏春秋)

  「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樂記)

  帝教於承襲「宇宙乃充滿美善價值」的思想後,提出「和」一字來說明美善價值之存在根源。新境界有云:

  「萬流歸源,宇宙天理之真象在一『和』字。」

  「一切物質之動靜,皆有道意。此道意即生機也,亦即『和』是也。」

  宇宙人生若處處表現和諧即是美即是善。但若失其「和」,則宇宙歸於混沌,國家則有變亂,人身即有死亡,物質趨向瓦解。

  又由於人類具有理智與感情,可以使我們免於盲動與衝動。同時藉著二者之間的協調,促使人在實現自我與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滿足與進步。人生價值有二:一種是輔助的價值,一種是內在的價值。輔助價值以他人及後代子孫為對象。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事業,必須好好的經營,好好的成就,做為日後人類繼續前進,發揚光大的基礎。內在價值「以自我為對象」是我們對自己的認定。就是把自己當成前進踏板之際,這塊踏板也要完整、堅實、美麗,完成它的本性。輔助的價值是我們對於人類貢獻時的服務態度,內在的價值則是自己的自尊和對於他人的尊重。這兩種價值觀念缺一不可,正是所謂「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之意。

  上述二種價值的由來,係根源於宇宙運轉健行不休的自然法則。這種「天行健」的觀念,導發了內潛於人類生命底層的至善性。使人能夠在整個宇宙之中發展自我的人格、智慧與生命力,並進而與其他部分相和諧、謀共進,實現人生的價值,不必另外追求遠離人間的天國或極樂世界。「以宇宙為家」的意識,「先盡人道,再修天道」的修行步驟,使我們與人間社會相結合。在面對人世間的不公平、不和諧時,我們只要認清:

  「人生一切環境,並非天生與天賦而來,必須自植、自奮、自愛而得。」

  進一步能:

  「加強奮鬥,把握真理,撥亂反正(和)以自救救人救世,方足以免除劫運及痛苦之增長,而求大同之實現。」

  如此便可將宇宙人生的至善價值完全實現。

五、結論

  本文對於宇宙的看法,採用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思想的觀點做立論根據。就全文內容來看,帝教宇宙觀實導源於中國哲學中對自然宇宙的觀點,不同的是已賦予許多抽象名詞新的定義,較易為現代人所接受並體會。同時,對於自然物質世界亦兼有落實「正德、利用、厚生」之精神,強調克制自然,方能充分發展靈性的活潑,進一步駕馭自然,運用自然,以締造人類更高之物質科技及精神文明。因此,我個人認為帝教宇宙觀對於現實人生及文化的影響至少有四:一、是人生與自然相和諧;二、是對宇宙培養並保持敬畏的心情;三、是能增進對自然研究的興趣;四、是積極向上樂觀奮鬥的精神。

  帝教宇宙觀已經不只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重現,而是具有人本精神、物質精神並重思想的文化新貌。在此「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學為本,中學為輔」混淆不清,莫衷一是的時代,帝教教義正提供給中國一條新出路,它不但可引導哲學思想,更為行動綱領。它不但可消除中國近百年來崇洋頹廢不務實的心態,也可挽救物質文明過分發達造成道德水平低落的缺失,進而開創出宇宙人生的新境界。

參考書目:

  天帝教教義新境界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

  天人親和真經

  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

  天堂新認識

  無形宇宙組織總成

  第一屆師資暨高級教職幹部訓練班聖訓錄

  第二期師資班、高教班聖訓錄

  清虛集

  中國哲學新論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集,唐君毅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67年12月

  新人生觀,羅家倫著,翔元文教出版社,1990牢9月

  時空論,曾霄容,青文出版社,61年

  我的生命探索,呂光證著,79年11月

  靜坐班教義課程講義,梁光瀛,79年

  靜心靜坐講師手冊,79年12月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