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發和—我們需要利用弦歌傳播教義

樂以發和—我們需要利用弦歌傳播教義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36期 » 樂以發和—我們需要利用弦歌傳播教義

徐光陽  1995-05-25 11:25

  記得前年當領隊帶大專學生宗哲生活營,巡禮本省各大宗教道場時,曾深入南投地利村,走訪據稱是本省最高的山地天主教堂,當天晌午遠離城市,夜入深山,萬籟俱寂,一宿好眠。

  翌日清晨,學員們多少都帶著幾分新鮮感,趕早就換了輕裝、著上便鞋,循著村人足跡踩踏出的山間小徑,魚貫上山;夾道兩邊含著朝露的青草,散發著田野特有的芬芳氣息,沿路上一層層沁涼如薄紗般的曉霧,迎面輕拂,多少的塵勞與煩囂,霎時間已一掃而淨!不一會,一輪紅日擁著霞光,就在眼前冉冉昇起,像極剛睡醒的嬰兒,露出蘋果般紅撲撲的臉蛋,直沖著我們眉開眼笑;面對此景,不由得令人想起那「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詩中相彷的意境。

  當大夥紛紛沈侵在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景致裡,正覺心曠神怡之時,學員中一位天主教的修士,以一把吉他,兩三首簡單而容易上口的宗教讚頌歌曲,適時引發出大家敬愛 上帝的共同心聲,在短短幾分鐘裡,就使學員們跨過形體表相所造成的隔閡與生疏感,把大夥的心「即融」在一片祥和的弦歌聲中,直覺得,這勝過千百句教條的灌輸與解釋。此間,我發覺「充分發揮音樂的功能,以調和人心致祥和」,這似是現在我們弘教工作中,仍亟待發展的一個領域空間。

  猶記得幼時即受洗為天主教徒,當時雖不懂教義,但是一次萬人參加的耶誕彌撒晚會上,在一片如繁星般搖曳的燭光中,乍見到神父那如溫陽般慈祥的笑容,到如今竟仍歷歷在目;尤其是接近耶誕節之時,那到處鐘聲、樂聲與讚美詩歌聲,所交融而編織出的一片喜悅與祥和的氣氛,更是令人企盼,願常沈浸其間。

  古人早說「樂以發和」「樂以治心」,透過詩歌與音樂,基督宗教很輕易的親和與走入人心,福「音」傳播得以無遠弗屆;乃至近代,如發源於韓國的統一教會,亦以「小天使舞蹈團」做為國際宏教先聲,巡迴世界演出,據統計超過一千六百餘次,在其被譽為「世界和平天使」的同時,統一教會亦已普及全球。(註一)

  至於佛教的梵唱可謂他們的「弦歌」,據悉素為南懷瑾先生與星雲法師等所重視,爾來隨著佛法生活化的提倡,佛教音樂益為受到重視,且創作的步伐似已日漸加快。(註二)

  基督宗教、佛教等,俱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樂曲自然相當豐富;然而,本教因復興時日尚短,目前有的教歌,屈指可數;惟前曾參與靜坐班輔導,於車上親和時,有位老同奮宣佈「車上親和不能唱歌」,為的是,怕會唱出靡靡之音!當時省思以:禮記樂記有言「樂者,天地之和也」,並謂「樂以和眾」,而我們親和的目的,不就在和眾、讓大家打成一片?因此,親和不用弦歌,且惟恐流於靡靡之音,竟而全面「禁唱」,此猶如棄大路而弗行,捨利器而不用,毋寧是自縛手腳,因噎廢食了啊!

  目前本教歌曲,包括飾終之歌、天安太和讚及可唱誦的經文等在內,仍屈指可數,比較起來,尤其是與基督宗教相比,實在太少了;治本之法,當然是鼓勵大家多創作樂曲,但緩不濟急!在新樂章未譜出之前,治標之法,為何不能取用與本教奮鬥、親和旨趣相合的歌曲;而事實上,政府亦提倡淨化歌曲多年,並以金曲獎、金鐘獎等鼓勵民間創作,校園中亦不斷有民歌的創作,其中不少俱可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美與善的(註三),只消一番擇善取菁的工夫,何至因噎廢食?

  我們推求孔夫子面對宇宙(天)與人生諸現象時,於理性上,講究真知,求其源本而一以貫之;於感性上,則講究直覺,求其盡美、盡善而返照本心。

  對於前者,為求真知,夫子曾讀易而至「韋編三絕」,由茲可見他用心、力之勤。

  惟對於後者,他多出諸於直感,「不加絲毫人為意思的造作」,並從未忽視音樂、詩歌對人心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據論語述而篇載「子在齊聞韶(樂),(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事後很感慨地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並評讚為:「盡美矣、又盡善矣!」

  對多少含有一些殺伐之聲的武(商朝、湯武)樂,則評曰:「盡美,但未盡善!」

  同樣,聞子路鼓瑟,迨亦隱含殺伐之聲,乃言「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蓋此亦嘉勉子路,雖已然領略了音樂之美,若再得音樂之善,就更學到家了。

  又一次,他於周遊列國時,聞城中有弦歌之音傳出,不禁喜形於色,當著弟子面前,即以幽默的口吻誇曰:「殺雞,焉用牛刀!」

  觀本教之教歌五首及天安太和讚等,詞皆出自師尊或師尊的「封靈」之手,因此師尊對弦歌教化之重視,自毋須多言。尤以復興初期,在教財不甚充裕之時,師尊尚以重金,公開徵求為教歌譜曲,乃得由歐洲載盛譽返國的劉德義教授,譜出不同凡響的佳構,事後師尊並又親書「鈞天樂聖」以贈,由此可見師尊對弦歌的重視之一斑。

  由近代心理學的研究得知,音樂可以鬆弛與緩和我人情緒的緊張,有助於現代人減緩工作、生活所帶來的身心壓力與疲乏。

  蓋我們既生而為人,復入世生活,內心難色為外物刺激而動盪、而生情;因此,我們不必懼其有情,當懼其壓抑不發與發而沒有節制,因如此易使心動向於「亂」而非「和」。

  孔夫子說:「詩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迨未涉淫邪的詩歌、詞曲,適值得於日常生活中唱誦,以抒發我人心中喜、怒、哀、樂之常情,使喜而不狂,怒而不暴,哀而不傷,樂而不淫,使情緒抒發得恰到好處。

  使情緒發抒得恰到好處:消極上講,乃調得心神回復安祥、平和,而不失其原本未發時「中和」之常,故謂:弦歌之樂足已發抒人之常情以致和,是即「樂以發和」也。積極上講,則更足以激發我人心力、潛能,乃為促成文化、文明日新的原(驅)動力。例如:據孟子載「文王一怒(義憤)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篇)。孔夫子:「發憤忘食」「好古,敏以求之」之下(論語述而篇),終得上達通貫心、物的人生大道。

  再如史記上,張儀不堪同門蘇秦言語之激,憤而入秦,終得秦王重用;因感念蘇秦之德,終蘇秦在世之日,使秦兵不出函谷關一步,六國合縱之局勢方得以成。

  而如眾所熟知的,司馬遷不因遭遇不平而喪志,反將一腔義憤,發為春秋之筆,乃有傳誦古今之「史記」大作。

  於教義研習課程,聽光證同奮講到:有二種語言是國際通用的,一是科學語言,一是音樂語言。蓋使用國際語言,當便利於國際各方相互溝通、了解,進而自然容易形成普遍的共識。而前者(科學語言),已用來傳播教義,可使吾人走入崇尚「高理性」之域;至於後者(音樂語言),若充分運用來傳播弦歌、太和之樂(註四)發揮其陶冶默化的功能,則可使我們邁入崇尚「高感性」之域;二種語言充分運用,交相輔成之下,將利於我們的教化順利進軍並通行於國際;亦有以幫助我們,及早步向「天堂新認識」萬聖靈根老前輩所揭櫫的「高靈覺」之域啊!

 

  註一:參考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出版的「開拓世界的統一教會」頁十一。

  註二:南傳梵唱主要有蘇、浙兩派,南懷瑾先生曾親自攜禮品,趨蘇派寶華山碩果僅存的傳人─戒德老和尚面前,頂禮恭請為十方叢林書院之教席,以延續其薪傳(懷師,老古書局)。

  而佛光山叢林學院二百多名學生的演唱會,已將佛教梵唄音樂,登上國家音樂殿堂;星雲法師且預計將佛門的「爐香讚」「戒定真香」等,用卡拉OK方式誦習,期讓佛門梵唄走入每個家庭(傳燈,天下文化公司)。

  註三:音樂創作,溯其源多乃一時靈感之得;因此真正好歌,個人認為,其弦外之音,往往寓有深意,值得吾人低迴思索與玩味的,例如:感懷中華文化、鼓舞民族情操的:「龍的傳人」、「梅花」、「中華民族(國)頌」、「我是中國人」等。開闊胸襟、砥勵奮鬥的:「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等。寓有勸世弦外之音的:如勸人先憂先覺、未雨綢繆以防患未然的「雨中即景」等,而「蝸牛與黃鸝鳥」及「蘭花草」(胡適詞)中,那不捨晝夜、不求人知,一步步往理想目的地攀爬,只求其宿願以償的,不亦正是我們絕大多數同奮,其奮鬥歷程的最佳寫照,至於「橄欖樹」(三毛詞)、「小城故事」則正道出現代人心中,對「桃花源」理想境界的恆常嚮往與追求耳!

  註四:於此,「太和影音」起步有年,近來舉辦的幾場大型法會上,已見大放異彩,而「天安有聲」接踵其後,亦期有可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