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修持與天命

信仰修持與天命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40期 » 信仰修持與天命

林緒是  1995-09-25 10:15

  宗教與信仰猶如一體的兩面,也是一種函數對應的關係。因為有宗教必定有信仰,但有信仰卻不一定需要宗教。在芸芸眾生之中,也只有人類才完成具備著七情六慾,更具備著高超的智慧,所以人一生下來,當有感觸外物的能力時,就已經對天地之間產生信仰了。首先他相信了父母,他更相信了四周圍的人、事、物,只要能滿足他自然需要的(如飢、寒)他都相信。而後及長對外界事物的接觸繁多,而使得原本單純的人類,產生了三種截然不同的信仰:
 
  人生在世的三種信仰

  (一)人文信仰:此種人他只相信「心」,他秉著先天的靈性,後天的智慧,認為人只要具備著「仁愛」「真理」「美感」,萬事無愧於心,又何必在乎「天堂」與「地獄」呢?那只是在勸化人的一種手段而已。就如同信仰「三民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等等,這些都只是在執行個人的理念而已。所以此種人在未受外慾污染前,是一位翩翩君子,但當他的理性與情感、物慾在內心難以平衡時,卻往往因一時的衝動,而做出悔恨終生的事,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吧!

  (二)民俗的信仰:這是一種形式化的信仰,他可以給人一種形式上的寄託,將內心深處完全寄託在某項事物上,以獲得安慰與滿足,此種信仰至多僅做一些教義、經典的解說及人世道理的規範而已,並沒有觸及靈體的深處,不談修持的法門,更不談天命。所以往往會因「環境的變遷」、「知識的擴展」、「年齡的增長」或「外在的刺激」而失去信仰,好比眾人聽說某某廟宇很靈,就趨之若鶩,使得該廟宇香火鼎盛,某某廟宇不甚感應,就乏人問津,而成頹牆殘壁,所以此種信仰是短暫的,無法持久深植人心。

  (三)正統宗教信仰:這是一種形而上的信仰,給眾生一種修持的法門,一道遵行的方向,超脫生死界限的一種信仰。往往一個人會相信宗教,其原因不外有三:①心靈的空乏,此種人受外界的刺激太大,無法適應現實的生活,希望藉由宗教來產生個人的滿足感,這是一種逃避式的宗教信仰。②肉體的退化,人體機能的自然敗壞,又無法運用外力來改變的事實,一切的名位、權力,更因為肉體的衰頹而走下坡,這是對生命產生了茫然,此種人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當然這時也只有宗教才能滿足他對生命更高層次的領悟。而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則是對生命不同層次的階段性體悟。③先天慧根的凝聚者,這種人本具有先天的慧根,因機緣的成熟而投入了宗教,此種人不求回報,只知對宗教有股熱誠與奉獻,因為他不但相信有天堂有地獄,更相信今世所做的一切,將是決定死後與來世的去處。會把握現世的人身,因為今生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

  以下就民俗信仰及正統宗教信仰分別說明,並比較本教的使命及修持有何差別:

壹、民俗信仰

  人類因為對「可知」與「不可知」的事物之間,難以連貫、理解,所以各地區便產生了各種層次不同的民間信仰,現就以台灣地區目前存在的民俗信仰的活動做一概述:

  (一)拜拜:這是台灣民間最普遍存在的一種,利用拜拜求心安,求保佑的心態。

  以祭拜求保佑

  例如:①清醮:台灣最大的廟會活動,因區域性的不同,而有每六年、十二年、六十年一次的三獻及清醮。因人對無形的恐懼無知,神仙、陰靈的敬畏,而形成的習俗,希望藉著這個活動來溝通與無形界間的關係,滿足陰靈的生存需求,而不會藉故騷擾在世的人類,讓人間的生活能夠常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或許該是一種「媚鬼懼鬼」的習俗吧!②拜七月的好兄弟:散佈於人間的鬼魂,不是極惡就是不善不惡,因為極惡的鬼魂都已升天了,他們徘徊於冥陽之間,受到「強烈執念」所制,強烈的執念,就是七情六慾執著,如怨恨、愛情、不甘心、報復心等。由於「魂」受到此情緒的影響,無法到陰曹歸位,而游附於所貫念的人或物之中,我們稱未歸位的鬼為「中陰身」。而農曆七月所放出來的鬼魂都已經過淨化,他們是得到允許回到陽間,多半與家人見見面,觀看人間的景物是非,了卻人間的牽掛,所以並不會私自報復,可真正稱得上是「好兄弟」。③拜公媽與拜地基主:「公媽」可說都是我們過往的祖先,這是對先亡者慎終追遠的心態,以此來教化子孫孝順的意義,更產生血脈相傳,道統一貫的理想,這正是人最佳的傳承,值得提倡。

  許多固執在世產業的人,皆可能成為「地基主」。因為他們死後猶不忘在世之不動產,這些執著的靈魂,依附在「陰濕地段」,一旦動土,便容易把這些強烈執念的鬼魂給放出來,地基主其實很可憐,所以動土時或年節習俗拜拜時,最好持誦廿字眞言百遍、千遍迴向給他們,使他們不會作祟,並得此超渡出苦海,唯拜公媽與地基主時,應以虔敬的心,做功德或誦廿字眞言給他們,而不是一昧的祈求他們保平安、保健康、保財富,如此便失去了奮鬥的意義了。

  (二)對神明的敬畏與依賴所產生的民俗生態:

  武乩專門治病避邪

  (1)武乩:即一般廟宇蹦蹦跳跳的乩童,專為人治病、避邪。起源於民智未開之時期,民間的信仰均留在「顯化」的階段,只要見到乩童,以刀劍砍其背,以銅針刺其腮者,便認為真的神靈附身,而一切聽其指示,卻忽略了「信神必項認理」的原則。因民間生活純樸無邪,信仰單純,毫無心機,專講道理勸化是不夠的,故仍須借重「武乩」此種「有形像之法」來使人心悅誠服,只要「武乩」不要「識神用事」借神斂財、騙色,仍有存在的價值。

  一些在世之愛國、忠臣、烈士為民族犧牲後,受 上帝敕封為「千歲」、「王爺」之後天神明,這些「千歲」、「王爺」因見民間疾苦,遂動惻隱之心,而向上天請旨,願以其神靈降凡,借「武乩」之身開藥方。畫符令避邪以濟世救人,因其在世時,皆為武將,故均採用較為「殘酷」之形像,如:刀劍砍其背,刺球扎其身,銅針刺其腮,登刀梯,過火堆,睡釘床,不可思議之神蹟出現,令人嘆為觀止,無非讓世人對神明產生敬畏心理而震撼人心。

  要成為武乩的條件:①文盲:使其能出口成章,吟詩、寫字、畫符、開藥方,而令人信服。②在世壽元將盡之人:由神明出面向陰府商討交涉,贖其元辰使其留世,以造功德,但非要他本人家屬及祖先之同意方可。

  文乩扶鸞勸人向善

  (2)文乩:即今日鸞堂內之「正鸞生」專門扶鸞著作善書,「以儒為宗」「以神為教」藉揮鸞著書立說,以啟發人心向善,所謂勸人一世以口,勸人百世以書,即為最大宗旨。

  主神:五聖恩主,即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眞君(灶王)、文昌帝君、王天君等。

  文乩的顯化即是神藉人之力,人賴神之功,所謂「神人合一」,則感應無窮也。

  安太歲保平安

  (3)太歲:由來為紂王長子「殷郊」,因出生時身上裹著肉球,紂王受妲己讒言,說皇后產下妖怪會禍及王朝,使紂王三番兩次將親生子棄置於荒野中,任其自生自滅,但萬物有靈,成群烏鴉為他擋太陽,白鹿來餵乳,這奇景使雲遊的申眞人下凡觀看,認為此子以後必大有作為,遂將他抱給賀仙姑撫養。殷郊長大後,知道自己身世,決定大義滅親,幫武王伐紂。後受玉帝敕封為「太歲之神」,於六十甲子每歲輪值。六十甲子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組合。由甲子、乙丑……至癸亥,每六十年輪一次。

  犯太歲指二種情形①正沖:出生年份地支與太歲地支相同,如狗年生肖屬狗。②對沖:即正沖地支依序走六「犯形」,如狗年生肖屬龍,最為不利。所以每至犯太歲年齡時,民間即流傳要安太歲以保平安。

  (4)金紙:民間每至拜拜或祭祀鬼神時,必焚燒一些金紙、銀紙、壽金等給無形界之眾鬼神,以作為在鬼神間之金錢使用。焚燒金紙之由來傳說有三:

  焚燒金紙以濟鬼神

  (1)東漢蔡倫初次發明紙張,因品質粗糙,使用不普遍,他為了紙張的銷路,便與妻子商量,自導自演「詐死」,而後於其棺木前一直焚燒自製的紙張,三天後忽然復活。眾鄰人皆為好奇,而問其原因,蔡倫說:因妻子每天焚燒這些紙張給他,讓他在陰間有用不完的金錢,他便將這些錢奉獻給閻王及眾鬼朋友,因閻王感念他的佈施功德而讓他還陽。因此而流傳金紙可以在陰間當錢使用。

  (2)唐太宗李世民在最全盛時期,因百姓戰亂,魏徵獻策請李世民假裝病危,聲稱魂遊地府受陰魂包圍要求李世民賑濟,因此回陽後焚燒金紙,以濟餓鬼。其真正的目的是1、繁榮工商業,2、可使百姓知有地獄而不敢犯法。

  (3)唐太宗李世民時,因東海龍王(敖廣)有殺身之禍,請唐太宗幫忙,務必阻止魏徵於午時行兇,只要午時一過即可安全,唐太宗答應,即請魏徵一起下棋。然下至一半時,魏徵忽然埋頭大睡,太宗為感念魏徵平時辛勞,即拿起御扇,扇了三下為他解熱,也因此助長魏徵於夢中乘風斬了龍王。龍王認為太宗失信,而常於宮殿中、睡夢中加以干擾,太宗乃答應焚燒金紙,以作為龍王在陰間的所有費用。

  其實鬼神只享受人間煙火而已,敬神如神在,焚燒金銀紙其心雖誠,其意雖善,但大量使用,實無意義,徒浪費金錢物質而已,所以民俗不可廢,適可適量,誠心即可。

  (4)認神明為父:在農業社會時代,若生下孩子覺得難以扶養,體弱多病,八字太輕,可轉請神明代為收作「契子」,以保佑健康,快快長大,目前在鄉下仍存在這種習俗。

  以上所述僅是一些槪略民俗而已,當然一個民族的形成;一個區域歷代的傳統,均有其時代的意義與背景,珍惜以往,開創未來,才是生生不息的原動力。

貳、宗教信仰

  什麼是「宗教」:宗教是因人類生存環境的背景、時代的需求、對時代的使命而產生的一種信仰。當然宗教它不但肩負著時代的使命與背景,更肩負著對人類教化的最佳作用。因為宗教自古以來都是約束人心,穩定精神的一股最大力量,一方面可以解答生死的問題,勘破生死大關,一方面可以使人投入「生死之中」,跳開「生死之外」,連貫有形與無形的管道,而不畏懼死亡,更可以引渡眾生,從燒香、拜佛、禱告或祈求個人福田的範圍裡,超越到普渡蒼生及超然世外的追求。

  元道士牧常晁說過:「窮理治天下莫大於儒、性超生死莫大於釋,復命御三才莫大於道。」三者同一太極,共一性理,現就以儒、釋、道三教略述如后:

  立身應人的儒家思想

  (一)儒家:以道德修養,取代宗教信仰,自古以來即少以「儒教」流傳於世,因為儒家是以「生生之德」來開發「生」的原動力。不解答前世,而開發此世,不寄望來生,而化解此生。也就是說他的精神是立身應人。孔子曰:「天是真我之所從出,祖先是假我之所自來。」可見孔子已貫通「有形」與「無形」之連貫管道,但眾生迷惑,若談及於「無形」恐將誤導於後世,所以孔子強調:「未知生,焉知死,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只要「存心養性」必可回復到先天大道。

  佛教倡導三世因果

  (二)佛教:釋迦牟尼生於紀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四月八日,因見當時印度人類生存之苦難,階級之不平等,而倡導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來勸化世人的因果關係。

  另外以三學-戒、定、慧,六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八聖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教化門徒。更以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來引渡眾生修行的指標。

  所以佛教首重誓願,他的精神是慈悲濟世,以經典三藏-經藏、律藏、論藏,十二部-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比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流傳於世,教化眾生,以達「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最後目的。

  (三)道教:東漢(西元廿五年至二百廿年)龍虎正一張天師-張道陵創教,至今已傳六十四代,以禮神明、敬祖先、愛國家、保民族、修己養身為精神指標。以「生死之慧」來化解「生死」的影響壓力,解答生死問題,勘破生死大關,一者可以投入生死之中,一者可以跳開生死之外,主張「形神合同」,建立人身假體之修煉法則,以精、氣、神來調合假體修真。更以一炁代三清:三清道祖-上清靈寶天尊(元始天尊);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玉清-通天教主及四極大帝,斗姥天尊為宇宙原始的先天聖真。

  道家以假修真勘破生死

  道教的修煉法則為:

  (1)降龍-制雜念;伏虎-制淫念,雜淫二念降伏則乾坤自在,性亦自如,如斯修煉可達三花聚頂(精、氣、神)。

  (2)煉精化氣,煉精則七魄不動,即所謂:精滿不思淫,上升於腎,精滿而化為氣,可滋補人身各器官組織。(3)煉氣化神,煉氣則三魄不搖,即所謂,氣滿不思食,上升至心臟,氣滿則可化為神,可充實各部神經。(4)煉神還虛:元神若不消耗,則上升至腦部,可改造各部器官,至神滿而不思寢,可化為虛,虛妙之道,泰然自在,即是道家所謂周天運轉,佛教所謂轉法輪。

  道家思想源自於老子,比佛陀早五十年,以太極、涅槃、本體道為宇宙的始源,建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修行遵行的方向。

參、宗教的作用

  (一)啟-啟發良知。人類本具先天的善性,因受外物的蒙蔽,往往昧於天理在行事,總認為神不知、鬼不覺,如果附著在宗教上的內省檢討,懺悔改過的功夫,必可使人恢復原樸、純真的本性。

  (二)承-承接智慧。一位聖者所開啟的畢生智慧結晶,如果無人傳承,在歷史的洪流中僅是曇花一現;所有的教化也僅是短暫功效而已,所以透過宗教的傳承,可以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在內心裡消化,再傳承漫佈於芸芸眾生之中。

  (三)轉-運轉法輪。人類總是靠著「外在的知識」「感官的感覺」在生活,對於「內在的智慧」「心靈的啟發」卻常蒙蔽著,無法了解生命真正存在的意義,需要不斷的要求與磨練心性,才能超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來運轉法輪。

  (四)合-配合時勢。因宗教的產生都有它時代的背景與任務,所以須配合時勢的脈動、時代的需求,做一些適合時代的規範,來勸化人心,自己修行或挽救時代,面對人類純樸與自然,才是宗教最終的目的。

肆、天帝教使命與修持

  天帝教是因這個時代的需求所產生的宗教,他存在的使命是:

  (一)化延核戰毀滅浩劫,科技的發達造成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拉近,因接觸的頻繁,互相的鬥爭,而使人失去了相互依存的本性,而以奪取、佔有為目的。所以在本世紀地球的五十年內已經遭遇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今更因核子彈的發明,第三次世界大戰隨時在觸發的邊緣,若沒有 上帝的慈悲又何能化延核戰毀滅浩劫。

  (二)兩岸和平統一:海峽兩岸在血濃於水的情感上,原本是一家。但分隔分治四十多年已變成完全陌生的兩種生活方式。為使兩岸達成統一目的,很有可能以武力戰爭做為最後的手段,如果不靠同奮持續不斷的誦誥,以誠感動天地的精神,如何能消弭兩岸的戰爭,達到和平統一。

  帝教修持與儒釋道共通

  天帝教的修持法門即是因應時代使命而生:

  (一)廿字眞言:以「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二十個字,做為人生守則,做為立身應人,人生遵行的指標,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存心養性」最佳的精華。

  (二)皇誥與寶誥:為天下蒼生祈禱,為世界人類和平盡心力,不求個人福報,胸懷天下心,奮鬥宇宙中,這是佛家普天大愛最佳的證明,也是最能展現佛性「明心見性」的赤子之心。

  (三)打坐: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為救劫急頓法門。順應天體的運行,順應人身百脈的周轉,以人身、宇宙配合天體大宇宙調合精氣神,遵行日月星,使人身與宇宙本體合而為一,這就是道家「清心煉性」的最終指標。如今若非搶救三期末劫,千萬年難得的機緣,何能修習急頓昊天心法?

  所以同奮處此時代所需認知的,即是如何各領天命,各了天命,如何不虛渡人生走一遭,也不枉此機緣到天帝教共同救劫。

  我有幸身為天帝教同奮,願與同奮們順著師尊的腳步,奮鬥再奮鬥。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