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元輔教精神研討 智水源流濟剛柔

坤元輔教精神研討 智水源流濟剛柔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46期 » 坤元輔教精神研討 智水源流濟剛柔

高雄市掌院/黃敏思  2004-08-01 10:00

第二屆坤元輔教精神研討會(一)

第二屆坤元輔教精神研討會上,
四位發表人或從史料典籍、或從親炙經驗,
寫出了師母老人家在天上人間的深情重義。
配合本期「坤為家元,家為教本」相關主題,
我們首先刊登敏思同奮撰寫的文章,
讓同奮在她的引導中,走進師母的內心世界,
也能體悟到,端莊嫻淑的坤德,
是家族幸福美滿的中流砥柱,
亦是國之基、教之本的活水泉源。

一、前言

  二○○三年十一月八日《商業周刊》〈封面故事〉主題為:女力。報導中台大政治系教授黃長玲指出,教育是位於社會下層階級能夠翻身的最大動力,在貧窮年代,教育資源多會集中在家中的男孩,女孩成為供養男性讀書的犧牲者。但在社會普遍富裕後,男女教育機會均等,女生潛藏已久的才智,才有機會被挖掘。教育普及令女性出頭的現象,首先出現在二次大戰後先富裕的北歐及美國。

  現任芬蘭社會事務暨健康部顧問的凱蒂.米莉麥基(Kati Myllymaaki)說,二次大戰是關鍵轉折,男性上前線打仗,女性要種田、養家,甚至要製造武器供輸前線。女人因歷史機緣意外當家,「戰後男性從戰場返鄉後,了解自己力量後的女人,並不想再重返家庭。」

  經濟板塊的變動,更打造了女力崛起的溫床。二次大戰以降,製造業萎縮達一四%,根據紐約聯合(Alliance)資產管理公司針對全球二十大經濟體所做的調查,光是在一九九五年到二○○二年間二十大經濟體共流失二千二百萬個工作,相當於製造業總就業人口的一一%,而製造業部門是傳統男性主宰的產業。

  相對的,服務業部門的工作機會卻在持續成長中,服務業向來是女性的強項,「這也是為何在近五年經濟不景氣,各國呈現男性平均所得下降,女性平均所得反而成長的現象。」

  資本主義體制,適者生存法則取代性別差異,成為商場主流的遊戲規則。加上新經濟時代,產業變遷快速,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用人唯才,有能力的女性也特別容易出頭天。

  然而,女性開始走向握有權力與財富後,卻往往伴隨著離婚率的飆升、少子化、男性失業率居高不下以至於男性酗酒、家暴案件的頻繁,兩者雖未被證明有關,但可以確定的是,社會結構將面臨一股強大的後座力。女力崛起所帶來的社會現象,將是二十一世紀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坤元德配立懿範

  天帝教於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廿七日復興於寶島台灣,本師世尊為天帝教普化全球,親擬《天帝教教綱》十章廿八條,為建教憲章。又依據教綱第九條制定《天帝教弘教系統各級教院坤院組織規程》,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始院及台中辦事處(今中華民國主院),同時成立坤院,師母任院長。

  本師世尊、坤元輔教於各教院坤院親和集會時,對坤道同奮總是殷殷叮嚀、深深期勉:

  (一)本師世尊:

  本教坤院之設立,即肯定婦女百千年以來在家庭、社會上之地位,其實質的意義大於表面的形式,是在積極培養坤道同奮端莊嫻淑的天性,負起端正當前社會風氣的責任。

  我們應暸解社會風氣之奢靡敗壞,因素固然很多,但青少年問題之日趨嚴重,也是不爭之事實。而青少年問題應是家庭與學校問題之延伸,其中又以家庭教育為最直接、最根本。因為人一生下來就受到父母身教、言教、家庭環境的無形影響,又因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所以母親又比父親來得重要,家庭中母親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便成了子女學習的對象。(教訊二十九期,頁九)

  今天社會上嚴重的青少年問題,不能只推到母親身上,父親也有責任。由於父母都上班,青少年在得不到溫暖及照顧下,很容易走上歧途,製造社會問題。

  天帝教的家庭,夫妻雙方一定要共同負起家庭的責任,教育子女、和睦相處。天帝教家庭若能時時生活在「廿字真言」中,相信家中就沒有爭吵,氣氛也很溫馨,子女成長在這和樂的環境下,定能健全發展。

  祥和的社會自家庭中延伸,而家庭中又以女性為主,所以天帝教成立坤院。(教訊四十一期,頁十一)

  (二)、坤元輔教:

  女同奮要做到自己圈(選)的人生守則的二個字,向自己奮鬥、向天奮鬥、向自然奮鬥,使天帝教家庭都能在女同奮扶持下,健康、快樂。(教訊四十一期,頁十一)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八日清晨六時(丁丑年五月四日卯時),金闕李特首相傳佈天帝詔命:「過卿已是功德圓滿,無愧於天地之間,詔頒之時,即刻速速回天繳旨。」坤元輔教證道。

  辰時,首席承天智忠玄君傳示:

  ……吾自領命下凡,襄助玉階行道辦道,總是以慈悲為懷,把自己擺在最後,將眾生、帝教、李家擺在前面,一向不善於表現自己,今天要以自我角色對帝教同奮、對李家子孫交代,一時之間也不知從何說起。

  由於現實環境與社會形態的轉變,女權一再抬頭,女德受到忽視,混淆了坤道在中國固有家庭倫理所應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間接導致目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吾勉勵帝教坤道同奮:「凡事不忮不求,多包容、多體諒,家和萬事興,家是坤道實踐女德最好之處,先盡了人母、人媳、人妻、人女應盡之責,坤德才能圓滿。」

  修道要有道伴,更要有後盾,家即是精神支援之後盾,盡心盡力於人道,修天道才會有成,惟有天道、人道齊頭並進,性命雙修、夫婦雙修,人生才有意義。(教訊一六一期,頁十五)

三、襄贊首席繼道統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廿六日,世尊證道。次年二月十九日,天帝教法華上乘正宗靜坐先修乾十四期、坤七期訓練班於天極行宮開訓,坤元輔教親臨致詞訓勉:

  我個人自民國十三年,廿一歲受渡師濟佛祖點化,開了天眼,民國十四年,二十二歲奉天命與師尊婚配。之後,兩人共同皈依恩師蕭昌明大宗師門下,攜手奮鬥超過六十個年頭。這些年來一直秉持著「信賴 上帝」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難,突破層層考驗,一本誠心,始終奮鬥到底。

  「坤元輔教」之尊榮,是本師世尊於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六日在第四次樞機使者會議上討論「天帝教極院組織章程」時,親筆撰寫「坤元輔教」條文,全文為:「本教首任首席德配夫人過智忠氏為清涼聖母倒裝下凡,稟承玉旨,慧眼濟幽渡冥,降妖伏魔,應運襄輔首席收圓了道,自上海、長安、華山、台灣,以至帝教復興,毀家行道,顛沛流離,救劫渡人,艱苦備嘗,保台宏教,身靈佈施,克盡天命,不畏煎熬,相夫家齊,教子義方,堪為坤道之典範,收圓之寶筏,天人尊為『坤元輔教』,並為帝教之天人炁功最高指導人,坤德長存,後世永昭。帝教復興設『坤元輔教』神職,由首任首席使者德配過夫人榮任之,繼任首席使者之夫人,不得授任。」

  在天帝教教史記錄裡:世尊上課、主持會議時,坤元輔教永遠是默默地、平凡地伴坐身邊。坤元輔教伴隨世尊,上山下海走遍了台灣每個教院、教堂,跨越重洋到日本、去美國救劫弘教,為濟幽渡冥,無怨無悔,佈施佈化。她永遠和世尊攜手偕行,天人和同。

四、俎豆馨香崇百代

  本師世尊曾對兒子們說:「你們的母親不像一般含飴弄孫的祖母,她到人間來是領受天命而來。」謹以李氏子孫身分彙整相關史料寫出我們對她老人家的感念。

  我家自來台以還,每年清明節、中元節、與年終均敬謹率領兒孫舉行祭祀祖先,以示慎終追遠之意。這項大事從未間斷,應歸功於婉妹之不忘與事前之準備,今日又循例舉行清明節之祭祀。(本師世尊,民國六十七年四月二日日記)

  民國六十九年,光光決定在教壇行嘉禧之禮,要求祖父、祖母以兩老的結婚禮服相借,祖母將布包交給我時,擁著我並在額頭上輕輕一吻,我當下覺得這老太太好開明!同時體悟:這件事令祖父十分欣慰,祖母因此更顯歡喜。我是如此特殊因緣的嫁入李家,但是我很清楚:在祖父、祖母心中,婆婆和嬸嬸們的地位絕對在我之上。李家長輩個個率真豪情,既重禮,也明理守分際,將「耕樂堂」家風傳承給子孫,是他們堅持的驕傲。

  民國七十三年,祖父西行宏道五十週年,我以《珍惜這既得的福氣》首次投稿教訊:

 

  ……進入李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個以祖父、祖母為核心的大家庭,是一個固守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家庭。

  一年四次的祭祖,一家大小在祖父莊嚴捻香以後,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的向列祖、列宗、乃至曾在家中幫忙過的老僕,行三跪九叩的大禮。過年時的團拜,兒孫輩分別對長輩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祖父東瀛弘教救劫歸來,父親和叔叔們也帶著我們向祖父叩首行禮。

  往往在這一跪一叩之間,我深深感動,也彷彿瞧見薪火的相傳,中華文化以及家風的綿延不斷。看到上兩代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尤其是父親和叔叔們在患難時相互扶持、鼓勵的真情,讓我深深感到:任何的聲名、財富,遠不如「忠孝」傳家的觀念;任何的教誨,遠不如言行舉止的自然流露;任何的耳提面命,遠不如自幼的耳濡目染。

  在這薪火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我希望自己好好的學習接棒,肯定的走自己的一條路,然後也能無所愧的交出棒子!

  民國七十九年,為了教訊〈敏思阿姨講故事〉的專欄,與父親兄弟們暢談華山時期的童年舊事:母親教他們讀書、寫信,最愛每晚母親的床邊故事,最怕臨睡前母親一邊細細數落,一邊伸手進被擰大腿;聽他們唱母親教的兒歌「陽曆便」(「陽曆很方便」的意思),比劃著母親的小法寶:掃晴娘娘、十個和尚,他們回味著母親巧思調製的小菜,都仍似齒頰留香般的讚不絕口:「好吃得不得了!」即令只是豆渣餅、饅頭沾醬油、醋、麻油、大蒜而已。看著他們神采飛揚的細說往事,我深深體悟:山居缺乏同儕的艱困歲月,母親,似冬陽般溫暖滋潤他們的心靈,是他們無所不談最親近的朋友。母親,是一家的核心,緊緊凝聚著一家人的情感!

  祖母對現代婦女要兼顧家庭、孩子、事業深感難得,不像她當年家中總有幫手,孩子煩的時候會適時的幫忙帶開。祖母曾以切身經驗提醒我:對孩子要善於誘導、多鼓勵。

  祖母對現代婚姻中男、女輕易分手,不能認同;她認為婚姻既是經過自由戀愛,就是在雙方先有交往,認識彼此性情、家庭以後的自由選擇,結婚後自應有所堅持、忍讓,她相信:尤其是女性,在堅持維繫婚姻的原則下,自會心生智慧,進一步扭轉乾坤!我在父親一次口述歷史談話中得知:祖父當年宦海得意時有幾個紅粉知己,祖母都能與她們交往,真誠相待,進而交心,最後她們反成為祖母的知己!祖母秉持的信念是:她愛祖父,所以也愛祖父所愛的人!祖母真是聰慧!是一個懂得將忍化為覺性的人生導師!

  祖母是四代同堂的李家的核心,她有身為長者的生活智慧:

 

  師母堅持一個倫理,每個人都該盡自己的本分。她自己一定把師尊擺在第一位,師尊就是她的天。只要是照顧師尊的事,她一定自己親自做……,兒子的事,她將自己定位為慈母,會照顧、鼓勵、教導,不過從不在人前說他們;但是對於孫子,她從不插手,她認為要「一代管一代」,她不過問媳婦怎麼帶孩子,也從不管孫子做的事。

  我覺得師母的方式很好,很多兩代之間因為教養方式不同產生摩擦,而且孩子變得無所適從,師母堅持一代管一代,自己盡自己的責任,這樣看起來好像很冷淡,其實有很深的道理、很好的作用,長久下來,孫子、媳婦也不會覺得她不喜歡他們……

  她是真誠喜歡家裡每一個人!對兒子、媳婦,她絕不勉強我們一定要做什麼,或說我們媳婦什麼事做不好,更不會在別人面前加油添醋說我們怎麼樣。很多同奮知道我是師母的四媳婦,曾經和師尊、師母住在一起二十幾年,所以會問我「婆媳相處之道」。其實,師母是很坦誠、很會為人著想的人,我也是直性子,我們都不會故意表示熱絡,但是師母恩怨分明、賞罰分明,我對她就是「順」,我體會得到她很照顧我們、也很照顧兒孫。她是真誠喜歡家裡每一個人,都看每個人的好處,當然她對別人的缺點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她不說,因為那就像雙面刃,會彼此傷害,師母深深了解那種因果循環,所以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尊重。(周賢闊,〈撐起一個家〉,教訊二一九期,頁廿)

 

  記得年少時想乘風萬里遨遊世界,祖母知道後對我說:「你還年輕,長大後再去吧!」當兵入伍時,她老人家知道出操訓練很辛苦,寄來了一封信勉勵我,引用孟子所說的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去東引外島時,他老人家交給我一小瓶水和一個香灰包,並說這不是吃的,是將它澆在環境四周,就不會水土不服了。她的細心呵護不即不離、不柔不膩。(李光仁,〈一雙關愛子孫的眼睛〉,《天人和合》,頁八十)

  嫁入李家之前,同事的女兒年僅十歲,卻已是癌症末期的病患。祖母得知後,在宗哲社為她燒製表丹、布丹,祖母的專注凝神,引領我懂得以誠敬之心看待神秘世界。民國八十一年春假,我帶著兩個兒子進鐳力阿,到祖母房間請安時,只見她頭髮散亂、形容憔悴又精神不濟,著急的說:「正忙著去求宗主,找回同奮的魂魄,以確保性命安全!」又凝重的說:「侍天是很嚴肅的,不可以隨便!」出來後,我才知道鐳力阿的同奮發生嚴重車禍,有人性命垂危,祖母徹夜未眠。

  自此,我才漸漸體悟:人道、天道上,她一直堅持承擔、勇敢付出,不論身心靈有多大的煎熬、折磨,她一直以大愛信守承諾。對恩師蕭昌明大宗師,她堅持濟幽度冥的天命,對度師濟祖,她堅持「坤德重柔順、善待李夫子」。以她的愛,助祖父完成「為人間奠教基、弘揚宇宙真道」的天命。以她的愛,將李氏耕樂堂家風深植李氏子孫心靈。

五、結語

  坤元輔教是一個堅持原則、講究分際,看似無情實是深知情義的人。

民國五十八年 己酉年

  三月十二日(農曆正月廿四日),輔教在台北善導寺為她的父親紹良公、母親錢太夫人長期立位奉祀。輔教認為:工業社會,慎終追遠的倫理觀念未來會越形淡薄,李氏子孫不可能再追祀過氏祖先,因之,在佛寺內立位奉祀,以求安心。並自五十八年起,每逢清明、中元以及年節,輔教總是單獨一人前往善導寺行禮祭祀。(維生首席,〈坤元輔教駐世九十五年年表〉,《慈恩集》,頁八一)

民國八十四年 乙亥

  一月一日,坤元輔教正式書告全教同奮,今後依天帝教極院組織規程所載,以「坤元輔教」或「輔教」相稱!(維生首席,〈坤元輔教駐世九十五年年表〉,《慈恩集》,頁九二)

  輔教的身教讓我體會:一個有智慧的女性,必贏得先生、孩子的愛與敬,也就不辱自己的父母。兩家的家風自然會隨著子孫的綿延而融合、代代傳承福澤子孫。對天帝教而言,世尊證道,同奮理應以她的神職尊稱,她公私分明、尊重制度。

  每一個時代需要每一個時代的宗教,宗教不能與時代脫節。這是一個科技文明發展到巔峰、人滿為患、人慾橫流、道德淪喪的時代,世尊、輔教乘願下凡,以「夫婦雙修,齊家報國」,天道、人道兼顧的身教,奠定今日天帝教同奮修持的特色。

  輔教伴隨世尊歷經一切磨難,她是一個天命不凡又受過新式教育的女性,既襄輔祖父行道救世,也獨力承擔濟幽渡冥的天命,她堅毅、婉柔、樂天知命,相夫教子,成就一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溫馨家庭,讓世尊昂然闊步於天人之學的追求與實證。

  根據《講義》雜誌連續四年「孩子是否感到幸福」的調查,感覺幸福的孩子今年有七四%,但是比率年年下降。此外,現代人普遍認為;孩子的事情是父母共同的責任,而孩子們認為:「幸福最大的來源,來自母親的愛!」當我們以弘教救劫、承繼道脈自我期許之際,是否該深思:坤元輔教一生敢捨、敢放、感恩、惜福、堅毅的承擔苦難磨折,是否也見證了 無生聖母、 上帝的教化?當我們以「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教化同奮時,是否真能體會「家為國之基,家為教之本」?當我們推崇坤元輔教為坤元典範的同時,天帝教獨具特色的一個組織:「坤院」,該如何恰如其分的發揮?

  (因篇幅所限,本文作者特應教訊編輯需求,精要其內容)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