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蘊教化開創新局 從根本處改變人心

內蘊教化開創新局 從根本處改變人心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49期 » 內蘊教化開創新局 從根本處改變人心

新竹市初院╱宋靜貴 攝影╱劉大彬  2004-11-01 09:15

  今年九十三度的全教弘教會議有一特色,雖長達六個半小時,但五個主題在各個發言人詳盡的報告下,讓大家有機會深入了解弘教工作背後所付出的心血,覺得頗為充實。

面對四起亂象
要有定力護守帝教精神

  維生首席在開幕致詞中,顯示他對資訊化與統籌統支工作之努力與期盼,資訊化能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隔閡,迅速的流通、整合、分析、查詢各種資料,不論是弘教或行政作業,皆需倚靠其提升效率。針對目前帝教多起的各種亂象,首席深有隱憂,強烈提出堅持維護帝教的絕對價值及因應對策。在萬教齊發的春劫行運中,無處不是道魔並闡,尤其修道人,如果在修道、行道過程中,對於信仰沒有中心思想,對於教義沒有正確認知,以堅忍的定力抓住修道的真義,很容易迷眩於世俗百態中而不自覺。首席重申天帝教天命的不變、重整天人炁功之原則、重申建教憲章之重要性。在台灣近年來愈趨混亂之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齊發,同奮們易受環境影響而亂了陣腳,此時重整天帝教的精神,期望同奮們要能維護正信力量,依據體制行事,了悟實踐天命的意義在哪裡。

多媒體靜坐篇
弘教新標竿 簡潔清靈道盡正宗靜坐特色

  專題報告中之「多媒體弘教展望―靜坐篇」、「新靜心靜坐說明」分別由光武開導師及緒禧副掌教將弘教之最大媒介―靜坐,就媒體之製作及靜坐班之課程設計,詳細說明幕後製作、規劃統整之過程、理念。

  多媒體「天帝教簡介―靜坐篇」是一部約十五分鐘之影片,製作時間長達一年,委製公司因為認同帝教精神,雖然以廣告手法的製作模式拍攝,卻不計成本的以紀錄片的低價方式收費。影片中有許多幾秒鐘一閃而過的畫面,竟是花了好幾個小時拍製、一再修片後製作完成;其中三分鐘同奮暢談靜坐的畫面,是從三十多個小時的訪談紀錄中剪輯而成,製作群非常用心,希望這部短片能成為帝教今後宣傳之標竿。而主辦單位為了避開個人主觀意識,所以腳本皆由委製單位閱讀帝教大量相關資料後,自行編寫。當我聽到製作群是抱著「使命感」、「宣揚中華文化」的心在拍製時,不禁覺得所謂的「同奮」其實是遍佈社會各個角落,不管皈師與否,只要有需要時便會應聲而出,而他們的使命感也是一呼即出。

  一部十五分鐘的影片,簡潔、清靈的道盡了正宗靜坐的特色,唯美的勾勒出令人神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復原涵靜老人將中國正宗靜坐重現於世的修道過程。短短的時間要表達如此深邃的國粹,要將抽象的精神修煉以具體的影像顯現,著實不易,期望這部影片能成為帝教深入群眾的觸角之一,也期望接續下來的各篇主題可以儘快問世。

靜心靜坐新規劃
從靜心下手 走向自然和諧境界

  「靜心靜坐」一直都是渡人的重要媒介,但長久以來也一直陷於膠著狀態,無以藉此引渡大量原人來歸。九十一年極院擴大會報,首席指定由台灣省掌院緒禧副掌教負責規劃「靜心靜坐」弘教方案,在經過兩年半的努力,九十三年二月,首在省掌院實驗新課程理念,藉此檢討反省再修正,最後完成了兩百頁的手冊。緒禧副掌教特別表示其理念並非創新,只是再突顯「靜心」的精神而已,其中是以帝教內涵為中心,課程設計朝此方向規劃。緒禧副掌教向來重視實修實持,惟有深耕過,方能體會其中秘奧,相信這也是他經過體驗後的匯總心得。

  這項靜心靜坐課程,理入、行入並重。內容涵蓋「廿字人生系列」—「靜坐首重做人做事,從學習聖賢的行為開始」,方法有廿字靜心法、省察亂源法、性命雙調法、涵養正氣法、持恆精進法等;另「廿字靜坐系列」—「靜坐就是生理、心理與靜功、動功的配合調和」,功法有廿字扳腳法、廿字禮拜法、廿字省懺法、廿字甘露水、廿字化念法、廿字練心步、廿字轉念法、廿字願行法及廿字靜坐、廿字甩手功等。以上都是本師世尊諭示寶筏,彌足珍貴。

  修道即修心,在「靜心靜坐」階段中,若能教導民眾認識「何謂生命?」「何謂修心?」以此養成習慣,則將來不論他們是否皈宗帝教,即已成功的渡化人心,完成了救劫工作,因為他們已經懂得如何「救心」,「救心」即是「救劫」,不是嗎?因此,我認為,若能將開班目標設在「渡化人心」,以人心感化程度作為成敗的標尺,而不是設定在「皈師參加正宗靜坐班」方向,相信必會造成一股洪流,震撼人心。緒禧副掌教的論述,對未來推展「靜心靜坐」必有莫大的幫助,若是各教院能依其地方特色加強做活潑的包裝、生活化的講述、具時代性的課題,相信能吸引更多的人潮前來,渡化更多的人心。

生死大事與臨終關懷
以正確積極態度 了解人生必經之路

  「生死問題」與「臨終關懷」是「人」的大事,而現在世人多冀望能藉由宗教面對並看清此一問題。敏接同奮將她當年接示下有關此一議題之相關聖訓,做一詳細剖析,但因臨時安插其他報告,時間被縮短,所以只針對臨終關懷做說明。

  天帝教視「生死」為「生命型態的轉化」,精神生命是永恆的存在,所以當人由物質界返回無形界時,有形無形都需要給予特別的照顧才能安返故鄉。帝教之「天人文化」透露出目前許多人類尚是停留在迷矇未解之生命現象,因此,教導人以正確、積極之態度看待生命,並妥善處理生命的重要關卡,是非常重要的。敏接強調,我們若能瞭解生命如何轉化,以及臨終時親屬該如何照顧,便不再畏懼死亡,而能安然的接受此一自然現象。有宗教修持的人,比一般人更輕鬆自在的走上這段人生必經之路,而帝教的急頓法門修煉,更有如搭乘直昇機一樣,讓元神在清明意識及諸多神媒護持下,直奔而上所當歸位之天界層。這段親和報告,能如此精細的剖析生命神妙的轉化過程,真是天工之筆。「全教弘教會議手冊」有詳細的專篇撰述,頗值得研讀。

親和平台 網路弘教
以知識管理方式 傳襲弘教經驗

  資訊委員會副主委趙緒立同奮,就其專長所做的「親和平台、網路弘教」專案報告,談到弘教經驗之累積、傳襲很重要。成功的經驗要留下痕跡,讓別人學習。失敗的經驗也要留下痕跡,讓別人不要重蹈覆轍。許多弘教經驗都是由個人、或當地教院長久累積,可惜的是並未廣為流傳至其他教院。所以要藉由網路功能來累積弘教經驗並流傳深廣遠。但網路上要展現什麼資料,要創造什麼知識,才能成功的達到弘教功能,此牽連到目前很流行的「知識管理」。要將「資料」衍生為「資訊」,再衍生為「知識」,再衍生為「智慧」,其中需具判斷力及執行力,所以「知識管理」並非文件管理,而是組織能依其所得之知識改變文化、改變行為,方為成功之「知識管理」。而帝教在累積、創造知識上,應強調我們比其他宗教「較優異處」,而不是「相異處」。在趙副主委有條有理的做了前置鋪陳後,卻因臨時插入「東森事件專案報告」,未能直敘後續執行重點,甚為可惜。

媒體誤導事件
雖未能及時化解危機 傷害卻已降到最低

  最近因媒體報導而引起一陣騷動的「東森事件」,由光弘、鏡緜兩位同奮為大家做詳細的說明。此事件緣自九月十七、十八日東森及三立電視台播出「基隆天帝教會」之靈療活動,引起同奮們及社會大眾對天帝教的誤解,帝教總會奉命特組危機處理小組,秉持著不攻擊、不責怪媒體的原則,做談判預演,與媒體對談,通過協議完成幾項原則,遂有九月廿三日東森新聞台天帝教之專訪報導(約一分五十一秒),另在「社會追緝令」製作廿四分鐘之天帝教專訪報導,以後天帝教有重大活動時,也將配合報導。另外,亦將協調「基隆天帝教會」更名,以免日後繼續混淆視聽。危機處理小組雖自省其錯過黃金處理時間,但個人覺得,他們的專業素養及隨機應變能力表現得可圈可點,已將傷害降至最低。

互通有無 增長弘教功效
建議增闢報告單元 彼此學習成長

  會議結束後數日,看到聖訓有關會議之指示:弘教會議要交換彼此弘教經驗與心得。聖訓用心良苦,希望與會人員能互通有無,以增長弘教功效,但上百人之會議容易流於散漫,難以作成決策,若能以報告方式來交換弘教經驗,則應該可以達成無形之期許,又可較為嚴謹。也就是在會前分別就弘教各個領域,找出各領域之成績斐然者,上台做報告,相信可給辦道同奮們一些靈感與省思,彼此學習優異之處,例如可就炁功服務、靜心靜坐、家庭親和、教院親和、天人實學、飾終服務、讀經班等主題,報告他們規劃、執行、管控、檢討之過程,甚或可提供相關之文件檔案給有需求的教院,助其增長其弘教實力。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