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承襲中華道統之人生哲學論壇 影響廿一世紀中國人 影響世界

以承襲中華道統之人生哲學論壇 影響廿一世紀中國人 影響世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70期 » 以承襲中華道統之人生哲學論壇 影響廿一世紀中國人 影響世界

主講/趙敏憲  2006-08-01 09:25

舉辦孫中山思想學術研討會緣起

從民國七十九年開始,我舉辦了一系列的三民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致力於三民主義學術化、國父思想學術化,讓它是可以被世人公評、研究的,事隔十五年之後,今年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九日到十二日,我們天人研究學院要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北京香山辦一場「孫中山思想與兩岸民生問題學術研討會」,我真的很誠懇的希望我們帝教的同奮不要只是旁聽或鼓掌的份,而真正是「孫文思想論壇」的主角,讓師尊的第三天命─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天命,成為因同奮真正了解而去融聚的力量,真正成為我們未來奮鬥的方向。

中山先生思想 二十世紀中國人驕傲

  過去常說台灣是「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台灣只實行三民主義的部分內容就造就了過去的和樂繁榮,可惜的是,在剛剛有一點點成果的時候,就將它棄之若敝屣,原因是主其事者,都沒有真正了解三民主義的精神。

  民國八十年,我第一次去香港大學辦三民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時候,當時某部會首長就說:「怎麼可能,香港大學怎麼可能跟你合辦!」我在幾經溝通後,最後強調說:「事實可以證明,如果,港大的校長王賡武先生親自來主持,又在他們的國際會議廳舉辦,你們肯不肯給我們一點點補助?」他說:「如果是這樣,我們只補助你們機票錢,用票根來報帳。」從這件實證中,你們就可以了解當年我們要舉辦三民主義研討會是多麼的篳路藍縷。因為那個時候從上到下都是一片不要三民主義的聲音,但即使在那樣的情況下,師尊還是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天命,再艱難、再痛苦我們也都要去做!」最後證明,我們在港大的那場會議是空前的成功,不但王賡武校長親自主持,而且來自於各國的學者:以色列、美國、德國、俄國等等道地的外國人都來與會,討論我們中山先生的思想。

  王校長當時說:「中山先生的思想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驕傲!」這句話,到現在為止我還心有所感,但很可惜的是中山先生的思想被政治牽絆住了,當政治用得著它的時候,它被高高的捧著變成了教條,當政治上不用它的時候,它就被踩在爛泥地裡頭,但不管是什麼時期,都沒有人真正了解過它,中山先生何其孤獨哉,又何其不幸哉,其實這個不幸,不僅是中山先生個人的不幸,更是中華民族的不幸,這麼好的思想,我們從來沒有用正常的、客觀的、理性的態度去認真的看待。反思之,今天天帝教的同奮,又有多少人很認真的、很客觀的、很理性的來看待「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呢?而這正是師尊的第三天命。

擺脫政治搬弄 正視三民主義真諦

  當年,師尊就曾經跟我說過:「你以三民主義研究所所長的身分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講一下三民主義的精神?」我也曾在革命實踐研究院講三民主義的現代精神與意義,有人問國父距離現在已經八十年了,過時的東西還有價值嗎?我就問他們:「請問林肯距離現在多遠?林肯的思想─民有、民治、民享算不算過時的東西?」美國的政治學家李派克還曾清楚的說:「民有、民治、民享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圖騰,過去不可能、現在不可能、未來也不可能。」那麼為什麼到現在為止,民有、民治、民享還被認為是民主的圭臬,是絕對的真理?國父的民族、民權、民生就不是?只因為他是中國人,提出來的內涵就比不上美國人嗎?國父三民主義的思想是一定可以實現的,我記得梁寒操先生講得很清楚,他說:「三民主義基本上不是理想,它是真理,因為理想是可能不會實現的,而真理是一定會實現的。」為什麼我們如此崇洋媚外?我們為什麼不想想國父的五權憲法是在研究了三權分立的錯誤與缺點之後,才提出來的一個更好的、更近乎時代的一個更新思想呢?

  王賡武校長還說:「如果孫中山的思想能夠脫離政治的搬弄,那是全中國人的希望。」我就是針對他這句話一直在努力,為什麼我創辦的基金會叫作「孫文學術思想研究交流基金會」?我就是要強調,要把國父的思想學術化、思想化,能夠跟政治脫鉤。我曾經發下一個宏願,凡是國父曾經到過的地方,我都要去辦一場國際性的學術思想的研討會,我曾經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夏威夷、舊金山以及英國倫敦舉辦過,我也發願要在中華民族大版圖中的每一個區塊裏頭去辦,包括北京、杭州、蘇州、南京、上海、武漢、昆明都辦過,因為我不信人心喚不回,可是我告訴你們,從七十九年開始,以我辦了十四次的經驗,我辦得很氣餒。

形華而心夷 乃民族之滅亡

  在倫敦的時候,我特別去參觀大英圖書館,門口進去的地方有一張馬克斯的照片,我問館員:「為什麼你們沒有擺孫中山先生的照片?」他告訴我說馬克斯被認為是思想家,孫中山並沒有。我回去後想,孫中山先生沒有被認為是一個思想家,是我們中華子孫的無能,我們中華子孫的不肖,外國的子孫懂得去珍惜他們前人的思想,我們卻沒有,枉費我們是炎黃子孫,卻天天拿著外國人的東西來塗胭脂抹粉,你再塗,還是黃皮的。

  所以,不要得意的說,今天中國大陸已經站起來了,有了錢如果滿腦袋還是洋人的玩意兒,我們是文化上的奴隸,我們是思想上的殖民地。當年八國聯軍踩上了我們的土地,我們備感受欺凌,反倒是今天,卻沒有這種自覺,我很痛心的是,到今天為止,中國的哲學仍然不能夠登上西洋人的哲學殿堂,因為別人瞧不起我們,說我們沒有理性,不可能有哲學,這是我們自己的糟蹋與不爭氣。

  各位,我們身為中華子孫,我們要揚眉吐氣,當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揚眉吐氣呀,所以錢不代表什麼,思想才是重要的,對不對?請大家認真的想一想,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有錢可以去辦孫文論壇,就代表我們已經盡了替師尊去完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這個使命!三民主義孫中山思想如果還是被政治包袱裹住了的話,我們中國人永遠沒有希望,換句話說,也就是孔子所謂的「華夷之辨」的思想─夫華夷者,辨在乎心。辨心在察其趣向。如果你的皮膚是黃的,那是基因,那叫形華,可是你的思想都是外國人的,那就叫做心夷,形華而心夷,那就是民族的死亡,所以王夫之當年特別憂心文化的毀滅,一個民族的存在是它文化的存在,是它思想的存在,國父的思想正是秉承了中國的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脈而下,為什麼我們還要向外求而不自覺呢?

三民主義之研究風潮 此消彼長

  但讓我覺得有一線曙光的是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在武漢舉辦研討會的時候。回憶民國八十年,我們在北京舉辦過一場三民主義研討會,當時,北京那裏的學者背景是中國近史所,年齡六十歲以上的人,他們以政治性的立場來看,認為孫中山先生只是革命的先行者,黃花崗歷史的創造者,時代已然過去。而民國八十四年在武漢舉辦的時候,參加的學者都是學社會科學的(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年齡是四十歲左右的中生代,他們的態度是:你們辦這個研討會我們必須好好讀一讀,因為從來沒聽過、看過。研究完了以後,他們認為中山思想確實是好的,所以他們很認真的寫,下筆的每一個字都是從中山先生的書裏面所摘錄出來的,實實在在。

  在這個時間前後,中共開始大力的推動、弘揚中山思想,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國際孫中山研究中心,要把孫中山全集重新整理、充實,在大力的推動下,他們現在的「孫中山全集」比我們的「國父全集」內容要完整豐富得多,現在,更要求他們文史哲的學者專家,必須認真的研究三民主義與中山思想。

  但是反觀台灣,在相對的同時是把國父思想廢棄了,三民主義再也不提,不但是大學課程沒有了,連大學的入學考試也取消了!我們高中生也不再讀它了。我們姑且不談我們這邊的三民主義教育結果如何,我擔心的是,將來,中共研究了三民主義,如果,他們用三民主義來統一中國,那個中國是指台灣的話,我們有沒有能力去認真的跟他們對話,告訴他們研究的內容是對還是不對,如果他們看偏三民主義的話,我們有沒有能力去指出來,讓中山先生真正的思想能夠得見天日,讓中山先生的正確思想,真的能夠帶領中華兒女,甚至於全世界的人類邁向他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重振中華道統 喚醒生生不息民族魂

  民國八十五年,我聽到一句令人十分痛心的話,當時廣東省社科院院長張磊到台灣參加國父紀念館舉辦的會議,他說:「你們很奇怪,三民主義現在在我們那兒是顯學,你們這兒卻像個垃圾一樣的,不過沒關係,你丟我撿,你們不要了,我們要!」台灣不是怕被統一嗎?我們經濟已經被統一了,我們也擔憂將來會發生戰爭,那麼,該如何才能不被統一呢?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將其「統」回去呢?除了中山思想沒有第二條路,所以我在這裏很誠懇的、很認真的跟各位報告,天帝教的同奮既然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師尊留下來的天命,就應該對三民主義認真的研究,我個人覺得這是我們自承為天帝教弟子的份內之事。

  在帝教裡面,我看到大家那麼尊敬師尊、那麼懷念師尊,但師尊的遺願遺志我們有沒有擺在心上?首席曾說當「孫文思想論壇」要舉辦時,啟程前他要到師尊的黃庭,告訴師尊說他老人家的遺志,我們替他做到了!但我必須說是「『開始』做到了」,我想問的是,我們的同奮是否能真正的去深入研究、真正的理解,為什麼師尊要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並非是政治的訴求。我很希望同奮們能夠真正的去了解師尊一切苦心,能夠了解師尊當時說的這個天命的實質內涵是什麼?三民主義代表了中華道統,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那是中華民族一線生機之所在,只有用中華文化來規劃整個制度、移風易俗,形成大家的觀念,才是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思想真理的統一 才是真正的統一

  師尊當年的高瞻遠矚,師尊當年的念茲在茲,希望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時候,我們是有尊嚴的兩邊合起來一統在中山先生思想之下。因此,在此很誠懇的希望,在十一月份的這一個孫文學術思想的論壇上面,有我們同奮發表的文章,希望同奮們能夠花一點點時間,從天帝教人性關懷的角度入手,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的研究,好好的深入,我們真的要用我們的實力去完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理想,思想的統一,那是真正的統一、真理的統一,那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之所繫,只有好的制度、好的思想才能夠給人們帶來好的生活。

  這次一共要發表六十篇論文,我曾與首席商量希望大陸那裡能夠發表四十篇,因為那至少就有四十顆種子播出去了,對不對?在大陸上研讀三民主義的人愈多我們期望就愈大,可是,我們在研討會上總得有適當的人,能夠說出一套正確的道理去對談啊,這樣通過一次次的學術研討會,我們就可以增進三民主義正確思想的擴張力,也可以說是初步做到師尊老人家的心願,但我們得自己讀懂了才能去,不是嗎?

縮減貧富差距 重建富而有禮社會

  這一次的論壇方向是以民生主義為主,談兩岸的民生問題,現在我們也請李行導演找了郎祖筠女士製作一個話劇,一部相聲,話劇中要去強調如何讓一個社會形成富而好禮的風氣,不要光講經濟,富了之後你要做什麼?這是第一個訴求,強調當一個社會貧富差距太大的時候,一定會有動盪不安,那叫作貧富兩個階級之間的內戰,甚至因為工業化、商業化而造成了人際之間的冷漠、失序的狀態,現在台灣的報紙上都會看到令人觸目心驚的事件,為來為去為什麼?為了錢,這是貧富差距太大了,有錢的誘惑太大了,每一個人都想買名牌,買不起怎麼辦呢?因為他不能安貧樂道了嘛。

  另外,在相聲中則會強調,對無德之人的諷刺,這是著重於道德的重要。三民主義最偉大的地方,是在於它發現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問題,它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道德的心,西方的三權分立是從制衡的角度,可是國父的五權思想是從合作的角度來談的,也就是中華文化禮義之邦的精神,絕不是你制肘我、我扯你後腿那種以牙還牙的鬥爭心態,它不去強調權力之間的恐怖平衡,那只會徒增人與人之間的對立、猜忌跟彼此的不信任。所以我很希望能透過我們自己的台灣經驗,以及帝教的人性關懷角度,去把鬥爭的心態轉變成為合作的、互助的、和諧的、禮讓的心態,未來大陸十三億的人口,有錢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如果每一個窮困的人都覺得可恥的話,那是一個人間地獄呀,不得了呀!你得給他一個他活下去的尊嚴,因此,我們必須拿我們的經驗去體恤那些窮困的人,怎麼樣去維護那些窮人的生存、生命、以及平等的希望之所繫。

  這個題目跟各位的生活關係都很大,其實你們可以從生活層面去探討,為什麼國父要主張很多的事業都應該由國家來經營,不該民營化?為什麼要漲價歸公?他就是要縮小貧富的差距,他非常反對企業家、非常反對托拉斯的世界。當年中國沒有資本家出現,國父很高興的說:「幸虧我們中國還沒有這些東西。」但是,是什麼時候我們助長了這個風氣,讓它由無變有?像吸塵器一樣將資金都吸到資本家的口袋裏頭去?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沒有人看得見,也沒有人去管,這就是台灣現在的問題嗎?為什麼我們大家現在活得那麼痛苦?因為我們沒有照著國父的思想去做。

  所以,我很希望十一月的時候,我們同奮率團參加,絕對不是去做「鼓掌部隊」,絕對不是去替首席做他任內最後一次活動的支持者而已,而是能參與其內,告訴人家我們天帝教的同奮對三民主義是真的了解,對於師尊提出來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我們拿生命保證它不是政治口號,它是真的關懷中華文化,真的關心中華民族子孫的未來,我想我們用這樣一個理性的態度去對談,一定能感動對岸學者,把北大人感動了之後,我們再去感動上海的復旦大學,我們由北到南,分批的去感動,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會在全體同奮的努力之下讓師尊的遺願能夠早日完成。

就兩岸共同意願與利益 完成中國人大業

  另外,論文還有個方向,就是我今天給各位提出來的聖訓,這是民國八十年中山真人所傳示給我的,當時師尊在清明宮內,我跪在聖壇前,像是領受聖旨一樣從師尊手上接過這篇聖訓,中山真人希望我們能夠在民權、民生方面做研究:「由於建國方略、建國大綱雖未能在大陸實行」(現在已經開始實行了),「但四十年來在台灣已有階段性實驗並已獲得相當的成效,台灣經驗之一,為了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之弊端,國家重大利益事業已順應時代環境需要,為求利益平均分配,已由國營改轉國民合營或間接直接給與,以鼓勵民間積極投資參與國家重要公共建設,以逐次擴大城鄉密集網路,提升中央與地方之聯線,並強化經濟跟財政結構,使民間對內經貿、對外國貿交易熱絡,整體經濟成長穩定,消弭『政府有錢人民有閒』的病態。未來必需扼阻投機行為危害國家及社會的經濟,故宜積極立法,建全整體法制,以落實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相輔相成,並衡量大陸法制結構,相權衡而各取其益,進而制定適合中國未來發展之法律,以保障兩岸整體人民之權利及利益。」

  在這個當中,充滿著對未來擘劃的期待,對吧?現有的法律不見得適合大陸的,目前有的也應該有所更迭了,但是我們總得有一套東西拿出來,才能告訴人家說:「中國之統一必先建立在兩岸和平、和諧之基礎上,兩岸關係則必先落實在文化、宗教、學術、經貿之互利、互惠交流上,通過和諧互利之實質交流,提升為黨與黨、政府與政府之談判,就中國人民共同之意願與利益,完成天意人願之中國統一大業,吾深意為以『孫逸仙思想與二十一世紀』學術研討會為奠基之起步,實樂觀其成,並無形推助之。」

要跟師尊說 我們真的做到了

  我從民國七十九年開始,推動孫逸仙思想與二十一世紀學術思想研討會,一共推動了十四場,後來因為我個人被誣衊陷害、心灰意冷,早已不談此調久矣。四年前,北大的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跟我提議說:「我們哲學系可不可以跟你一起辦一個孫中山的思想研討會!」當時我並沒有答應他,要離開北大前,趙主任又跟我提了一次,我仍然未答應。

  直到去年九月,因為接任了天人研究學院院長,再一次去北大談道學研究所合作事宜的時候,趙主任又跟我提到合辦三民主義論壇的事,我回來跟首席提起,首席竟然說:「我們願意做!我們要做!」我就跟首席說:「你做,我不要做!」首席堅持的說:「我們要做,我們真的要做!」就這樣子,我莫名其妙的被推著做了這件事。事實上,這陣子,與帝教較為頻繁的接觸後,我曾想起師尊當年八、九十歲高齡,一直被同奮、被外界誤會「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他跟政治結合的一個點,相較於他老人家心靈上那種無奈、無力的痛,自己實在沒有資格說不管。也因此,我更擔心這場孫文思想論壇只是熱鬧一場,完了之後,天帝教的同奮依然不了解三民主義,我們到底對這個天命的完成能夠推進幾分?徜若徒勞而無功,那還不如不要做,不是嗎?而如果舉辦了,卻無法導正偏差的思想,反而往錯誤的方向種下壞的種子,那不是罪孽更加深重嗎?  

  二000年,有一位大陸學人寫了一本書,他專門探討整個二十世紀影響中國的三個人,第一個人是李大釗,第二個人是胡適之,第三個梁漱溟,他們基本上都是從探討人生哲學入手,人生哲學不就是民生問題嗎?所以這一次孫文思想論壇,我們主要的五個方面,就是生計、生存、生活、生命、生死五個面向,這就是人生,前述這三位學人從唯物論的馬克思觀點、自由主義的人生哲學、以及新儒家價值的人生哲學,這三個面向影響了中國一百年。十一月份的論壇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嶄新的人生哲學論壇,它可以影響二十一世紀的整個中國人,所以我們認真做,它就可以是很有影響力,若我們輕忽以待之,那不過就是辦一場熱鬧的拜拜,為首席做一個卸任前的派對(party)而已。我想首席要的絕對不是這個,他之所以會強調說他將會在師尊的黃庭前跟師尊叩首,告訴師尊:「我替您做到了!」當然,那是希望開二十一世紀先河的一場論壇,希望我們很認真來做,我們很用心來做,無形的 上帝、師尊會幫助我們的,我們會做得很好的,不是嗎?只要我們下定這個決心,做就是了!

  (本次演講是道學研究所中之講授課程,經粘緒突、蘇素膳同奮整理,教訊刪修,敏憲院長審閱無誤後刊登)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