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概況及宮觀傳度制度

道教概況及宮觀傳度制度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99期 » 道教概況及宮觀傳度制度

道教學會副秘書長 張檉  1992-04-25 10:25

  在初民時期,人類昧於天象自然變化,而產生畏天心理,由人類的集體群居形成部落後,開始有了圖騰崇拜,自然崇拜,逐漸形成原始宗教。再經過漫長的創造時期,建立宗教理論和制度而成為群眾性的宗教。宗教不但是構成民族的要素之一,同時更是結合民族心靈,統合民族力量最大的支柱,因此,宗教不但可以給予世人精神上的安慰和救濟,更有傳遞文化,保全民族的功用。以色列在長時期的亡國之後還能夠復國,全球的猶太人能夠凝固成鋼鐵般的團結體,即在於猶太人有強烈的護教精神。

  道教具有中國本土特色

  道教是承襲我國上古的宗教思想和祭祀制度,產生的本土宗教,基本上具有中國本土的特色,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而對我國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科技醫藥、文藝音樂,乃至於政治經濟,都有重大的貢獻和影響,如果士林賢者都能本於學術良知,不再對道教的本質曲斷,並能承其餘緒,則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必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道教一詞,最早見於「墨子」,墨子在書中批評儒家「先王之道」的教化之儒家的道教,而標榜自己「民眾之道」的教化之墨家的道教。佛教來後,漢譯佛典以當時我國流行的信仰和現象,而吸收了老莊思想,也將佛教稱之為道教,視為諸道之一,亦即佛之道的教化。抱朴子內篇則將道教稱為「道家之教」,彭祖傳中有「以道教之」的話。魏書敘述太上老君向寇謙之傳授時說:「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這個道教就是「道祖之道的教化」,南北朝以後,道教神學及經典趨於完備,道教的各道各派的認同意識加強,共同信奉道祖的道,因此,道教二字遂為道教所獨有,儒、佛等道即不再自稱道教。

  道教結合的三大要件

  道教以道家的思想,陰陽家的學術,和神仙家的方法為組成的三大要件,道就是宇宙的最高本原主宰,實質上以,道家為體,道教為用,道家是理念,道教是實踐。道教自始迄今,均以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經為首要經典,唐高宗時,規定百官皆要習誦道德經,作為每年考選官員的課目之一,唐玄宗令全國每戶必備道德經一部,這些都是因尊崇道教而做的。全真派亦將道德經列為必誦經典,因為道教的基本教義,哲學範圍,形上思想,方術理論和神學基礎都以道德經為最高指導原則。

  宗教厥在探討「人從那裡來,又往那裡去」的問題,每教說法各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皆源於道,人自然是其中之一。一個生命的組成,來自三方面:第一他的肉體,也就是形和質,是父母精血的一部份,也是屬於地的陰氣。在母體內一月稱之為胞,二月為胎,三月為魂,四月為魄,在他受生之中,均靠三元之炁養育結形,至九月而神布,炁滿而能聲。第二是至十月時因氣的積聚而降生出世,在母體的時候,他需要的氣,是經由母體所供給的,降生之後則由他自身吸收自然三元之氣而繼續成長,故經過生、壯、老,因氣散而死。第三,他的本命元神則降自北斗,亦即是來自於天的陽氣,子年生人來自貪狼星座,丑、亥年是巨門星座,寅、戌年是祿存星座,卯、酉年是文曲星座,辰、申年是廉貞星座,巳、未年是武曲星座,午年生人屬破軍星座,由於本命元辰來自北斗各星座,因此道教在儀式上就以朝斗為最重要的科儀之一,希望藉禮斗的舉行而祛除生命路途上的厄難和障礙,而使來之不易的生命,多一些保存在世間的機會。道教因此就將組成生命的精氣神中的神,分為陽神和陰神,而陽神即為來自於天的陽氣,稱之為魂,陰神就是來自於地的陰氣,稱之為魄,魂魄都居在我們體內的五臟六俯之內,分別主宰人的七情六慾和是非非善惡,而成為人體的司過之神,當一個生命因氣散而亡故之後,每七日即散去一魄,四十九日七魄散盡,魂魄分離,這時魂的氣盛者上天為神,魄的氣盛者,留在地上為鬼。

  道教的五大特性

  由於道教的宇宙觀、生命觀和人生觀,有道教獨特的觀點,和道教的本土文化背景,因此道教就有了以下的五大特性:

  氣是道的本體之源

  氣才是萬物的本源,道經指出,約在一百四十億年前,宇宙尚未形成,那時無象、無氣、無形、無質,而第一個產生的就是氣,稱做「元始祖炁」,其後經過龍漢、延康、上皇、赤明、開皇五劫開圖,五個時期的滅生變化,方始陰陽判分,萬物肇始,且無不蘊氣而生,無不秉氣而存,所以人在修道過程之中,內修就是煉氣,因此氣就是道的本體之源,而道教的基本概念,就講「天、地、人,三者合一」,也要求修者做到「精、氣、神三者合一」,以與道合德,也就天人合一。在這個前提指導之下,道教的生命觀就有了「我命在我,不在於天」的重生貴命觀念,並且產生了長生不死的理念,也是道教徒唯一以自力克服自然的出世靈修功夫,基本的要求,道教就有了許多長生的內煉方法,但煉氣雖然可以延生,如果沒有外德的補助,還是不行的,外德就是功德,若是有功,固然可以增紀,有罪就要奪算了。換句話說,道教是不允許也不姑息做壞事的人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死而不亡者壽。」而死而不亡,卻是精神和道德的延伸,他對生命的價值觀,早就做了肯定。

  確認「萬物有靈」

  道教的第二個特性,就是確認「萬物有靈」。一切的事物,各有主宰,舉凡天地、斗極、五方、八位、山川、社稷皆各有神,尤其對人類的言行,更有各類的司過神,如值年有值年的太歲,值月值日值時各有功曹,而且還有過往的巡察之神,和隨著人體的三尸神,隨時監視和紀錄著各人的一切言行功過,中國人普遍存有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觀念,即基因於對道教的這一認知,並且對我國的社會秩序。發生過長時期的安定作用,迄今亦然。

  崇德報本、祭拜祖先

  道教的第三個特性,就是「崇德報本、祭拜祖宗」。道教認為,我們生活所需的條件和物質,無不來自天地,淵於自然,天地給了萬物生存的空間,和繼續生存的條件,因此,天地是生之本。我們的領袖和師長,是領導教化、推行進步的樞鈕,是發展生存的動力,因此君師是治之本。我們傳宗接代、繁衍族類、保存的根源,就是祖先,因此,祖宗是類之本。若無以上的三本,我們如何繼續生存,如何保存生存,如何發展生存,為了報此三本,所以道教就規定教徒要設大道真像和祖先神位,同時的敬神和拜祖,所以中國家庭之中,大部份都設神會和祖宗的木主,也有些家庭則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充份的表現了崇德報本的精神,成為中華文化之最大的優良特色之一。

  世間就是洞天福地

  第四個特性就是道教講究飄逸自由,世間就是洞天福地。凡屬宗教,都是尋求解決人生未可知的問題,引導眾生去惡向善,佛教要人擺脫人生道路上的諸般苦趣,而到達極樂世界。耶教要人懺悔除去原罪,而去天堂回到主的身邊。道教則是在現實的世界上,建立一個極大而沒有罪惡、沒有災害,公平、和諧的樂園,人人可以在這個虛靜自由的樂園中,依據道教的理念,超脫自在,不為物累的安居樂業,甚至長生久視與天同壽,所以人活在世間是快樂的事。道教所指的仙境,並不完全在天上,人間仙境的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都是國內十分秀麗的山川勝地,人在修道的過程中,就是活神仙,任何人都可以生活在一起,一同當神仙,因此道祖老子,就要求道者「同塵和光」,不要離開人群,不要製造階級。

  感應和承負

  道教的第五個特性就是感應和承負。感應即是凡人為善為惡,只要一有念頭,上天立即就會知道,並不是俟你有了行為,才逃不過上天的法眼,而是有感即應的,俗諺:「為人不做虧心事,未曾舉意神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亦是導因於道教感應承負的道理。當然,任何宗教的教徒或是信徒,他所追求的無非是現世的安定,和未來的果報,其他宗教認為,人生在世的一切功過善惡,最後的禍福報應,都由各人自己擔負,好人固然可以得福報,罪人惡極的就會永劫不復淪為異類。道教則謂人之為善為惡,若果報不及己身,則由子孫承負其禍福。河上公註說:「修道於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信妻正,其德如是,乃有餘慶及於來世子孫也。」想爾注亦說:「傷殺不應度,其殃禍反還人身,及子孫。」其意是說,傷害別人者,如果不能得到度世,將會得到惡報,而且還可能禍延千孫。抱朴子亦云:「但有惡心而無惡跡者奪算,若惡事而損於人者奪紀,若算紀未盡而死者,皆殃及子孫。」而正一法師教戒科經中說:「人能修行,執守教戒,善行積者,功德自輔,身與天通,福流子孫。」惡事的報應可在己身和子孫,善事的報應同樣的及於自己和子孫,所以養生延命錄又說:「人修善積德,而遇其凶禍者,受先天之餘殃也;犯禁為惡,而遇其福,蒙先人之餘慶也。」基於以上的立論,道教普遍的就有了「善有善報,不是不報,祖有餘殃,殃盡必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祖有餘福,福盡必報。」的流諺,以詮釋道教的承負論點。

  道教的中心教義

  道教是一個古老而龐大的宗教,在歷史上曾極度輝煌過長久的時間,並不是偶然的事情。道教的教義很多,宗派也很多,但中心教義歸納起來就是「遵天法祖,利物濟世,清靜無為而臻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說道教徒的終極目標,是在求得自身精氣神的三者合一,再去與天合德,而成為天地人的三者合一而保有永恆的生命。遵天法祖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思想來源,作為固有宗教的道教,自然以這四字為基本的觀念,我們有了這個思想,就必須依循這個目標去實踐,利物濟世,就是教徒實踐道教行為的基本指標,清靜無為則是由思想、實踐所要求的一個境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修道的人,不但要在生命上下功夫,同時也要在修性上積功果,做到修德的要求,這就是內外雙修。所謂內,是指命功,是生命上的靈修;外,就是德性上的修持,是心意和行為上,合乎道教倫理的生活規範和度世的作為。

  有保遞文化、安定社會、保全民族的功用

  宗教的主要功能,不但要解決人生的問題,同時也是傳遞文化安定社會的主要力量,更有保全民族的功用。人既是萬物之靈,就必須對生命的本質有所認知,因此人對生命的處理和控制是否得宜,不但關係到自身的存毀,而且也關係到社會的安危。也因此,宗教上就必須在生命的價值上給你定位,當然,我們對生命的處理和控制,過分的放縱或抑制,都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但是我們一定要人們知道「明是非、辨善惡、去獸性、保人性」,希望全體人類都能夠止邪,絕惡,而使舉世得到祥和。我們為了能夠做到使宗教發揮它的最大功能,就不得不依據經典上的教導,要求世人從控制自己的生命開始,也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適度的節制你的七情和六慾。什麼是慾呢,慾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慣常所指的六慾,就是聲、色、味、觸、貪、私六種本能的欲望,而情,則是人類因環境或工作上的否泰順逆,而產生情緒上的反應,所稱的七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恨七種情緒反應。我們從這十三字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如何的控制我們的生命了。老子說:「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口爽」,就是告訴我們,過分在聲、色、犬、馬的生活中盡情的享樂,是會使人迷失本性的,一個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一旦失去了,那麼他就會淪為獸性了。我們今天的社會,因為富足而導致人們的生活糜爛,相對的就道德的低落,因而亂象叢生,都是我們感到十分憂心的事情。

  遵天法自然 法祖揚聖德

  道教是我國固有的本土宗教,是我國主要文化的一部份,在我國曾經有過長時期的輝煌歷史,因此在教義上,教制和教法上都是非常嚴謹的。可是今天在台灣的道教,卻是道廟最多,人日最眾,世人對它誤解最深,而認識最少的宗教,這在我國本土上,真是一個最殘忍最痛心的笑話。道教主張遵天法祖,利物濟世,清靜無為而致天人合一。「遵天」即所以法自然,亦即是遵循自然的法則來處理一切的事務,因為自然法則就是真理,我們不可違背它,違背自然就不是道。道教徒為了崇德報本而崇拜天神和地祇,亦即是另一種遵天的表現。法祖呢?即所以揚聖德,這個祖有廣義和狹義的族類之祖的分別。凡是對人類生存條件及有功德於民者,他們的德行,我們都應效法,我們都該加以宏揚。因此道教上才有很多人格神的崇拜,例如始祖黃帝、神農、岳飛、媽祖、關聖帝君、保生大帝以及其他的守護神,都是改善人類生活條件和保護國土及人民的先聖先烈,都符合道教的法祖條件;次則在每一個家庭崇祀各家的先祖。所以遵天法祖也可以說,除了循天理尚自然外,還要敬神祀祖。

  利物斷靡費 救世度群迷

  至於利物,即所以斷靡費,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愛,愛己、愛人、愛眾人、愛萬物。老子又說:慈心萬物,不但人是我們應該愛的,萬物同樣的是我們必須要愛的,因為,萬物和人一樣,都是宇宙的一部份。莊子說,道無所不在,萬物亦就是道。儉,就是不浪費,儉不是吝嗇,卻是利物最好的說明,為人不可毀道殺生,殺生就違道,就是不慈。而浪費就是暴殄天物,都是有傷天和的,也就是不合道的。退而言之,一個人浪費靡爛,第一個受害的就是他自己,小則身敗名裂,大則傷身去命,也就是違背道的真理的。因此,我們為人在世,就應該珍惜我們的生命,認清生命的價值,為我們永恆的生命尋求正當的出路,在生活上就必須慈心萬物,而知道「利物」的真諦。我們為人在世是為改善人類群體生活而生存,因此修道的目的,在於將我所學的,貢獻給廣大的人類,這就是救世了。救世即所以度群迷,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惡勞好逸,而且具有惰性,也容易為物慾所左右,最容易迷失本性,我們必須使他回歸真我,以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另外社會上需要救助的人很多,其中包括了物質的、精神的各類的需要,我們必須以我所能,以我所學去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種濟世的功果,就是我前面講過的外德了,也稱做外功,是每一個修道者不可或缺的一門功課。利物濟世的整個意旨,就是慈儉不殺,苦己利人而發揮人性的光輝。

  無靜致虛極 無為息爭端

  清靜無為我們也將他分開解釋,清靜就是所以致虛極,無為即所以息爭端。老子的道德經,淵深博大,精微玄妙,其詮釋非指一端,主張「清靜自正,無為自化」,既是君王的南面之術,又是道者的修為指標,致虛極,也就是清靜的作用了。虛,指真空無象,又指居處及空間,在此單就為人處世而言,就是我們的處世觀點和態度,以及修道者所追求的境界。南華真人莊子要人「虛己以游世」,其意要我們盡量尊重別人,不可堅持己見,更不可強人所難,待人要虛心誠懇,不驕不慢,真心熱情的對待一切的事物,切不可將自己的利益,預設在與人交遊之上,人能做到「靜」和「虛」,就能得其所安,就沒有人能傷害你:如果過分熱中名利,不明虛靜的真諦,就難得其所,遠離真道。目前社會上暴亂頻仍,人與人之間沒有道義,卻充滿了機、詐、奸、巧,其至於姦、淫、燒、殺,就是人們耽於逸樂,著重於名利的鑽營和物質的享受,漸漸的遠離了人性,失去了真我。莊子又說「唯道集虛」,淮南子也說「循虛出入」,這在做人方面而言,就是要你先在心性上修一個「虛」字,虛也就是去慾,虛心就是正心誠意,也就是謙恭忍讓,但這個「虛」字決不是空的意思,而其意義是正面的,積極的。亢倉子說:「蛻氣之謂虛,蛻虛之謂道。」修道的人在進修程序上,要先在氣性上用功夫,性虛就是誠摯的天真之境,沒有傲慢沒有做作,虛心待人,誠意接物才算有道,人人都能做到虛字,社會就會太平,因此,清靜二字的首要目標,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致虛極,而製造一個澄平而和諧的人間樂土。

  無為二字在做人而言,就是誨人清心寡慾,止貪少鬥,是高尚人格的具體表現。很多人誤解無為二字是一種消極思想,這是一種斷章的錯誤說法,其實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是知清靜是因,無為是果,清靜是作為,無為是目的。清靜經說:「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沈苦海,永失真道。」又說:「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因此我們知道,慾和貪就是我們生命上最大的敵人,和迷失真我們的基因,名利二字是直接戕害生命的利刃,明乎此,我們如果能夠淡泊名利,止慾寡營,在人際之間因無利害,就沒有爭端和傾軋。道祖說:「知止不殆,無遺身殃。」就是要人知道一切事理的分寸,唯有知足才能常樂,才不會招致災殃。絕對是具有高度智慧的哲理。我們認清了以上的基本道理,並且身體力行的去實踐,必然可以返璞歸真的與天合德了。這也是道教徒依據基本教義,在處世態度上所做的解釋,循著這個中心教義所制訂的教規和戒律,箴言和科範,就不詳細介紹了。

  我國初期的道教

  我國古代封禪郊祀,都在高山及水邊舉行,祭天在山上的固定所在,稱做「時」,祭地在澤中,稱做圜丘。周代以來,建造了專門供天子及諸侯祭祀的廟宇,天子的叫做明宮、辟雍,諸侯的叫做泮宮。以後則發展為各種的廟宇,最先是供奉祖先的神主。春秋戰國以後,祭祀土神的社廟普遍增多,西漢以前,僅在雍州一個地方,就有一百多個神廟,供奉星君、風伯、雨師等神,主其事者就是官設的巫、祝、宗,「巫、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從事降神、預言、祈雨、醫病、招魂等宗教活動,祝,除了熟悉祭祀的種種規範外,還要負責撰寫祝詞,所以又稱做祝史,宗的地位在巫之上,也叫宗伯,屬於禮六官之一,這就是我國前期道教的現象。

  道教教會化的開始

  道陵天師承襲古代祭祀故制而創立道教,設二十八治為教區,置祭酒、治頭等道官及教士,是道教教會化之始,下設靖廬為教徒聚會禱祝之所。道教祠宇,通稱宮、觀,「觀者,於上觀望也。」關尹傳說:「尹喜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周康王聞,拜為大夫,以可觀望,故唯此宅為為關令草樓觀,即觀之始也。」此觀即今之終南山樓觀台,迄今將近三千年,是最早的道教官觀。其後則稱道廟之廣大者為「宮」,唐、宋二代均以首相為宮使,次相為觀使,諸路、府、州道教宮觀,概置提舉、提點、管勾等官。道教一般的宮觀形態制度大同小異,多為前設影壁,後為山門,山門後為靈官殿(護法),再為虛皇壇,再後為正殿(多奉三清),再後為法堂,堂後為方丈,庫院在東廳,齋堂在西廡,祠及堂在兩廡後,日過寮在雲堂邊,道院在西廡後,為道士修憩之所,道士每日修習及早晚功課作息,多以鐘為號,亦有用鼓為號的。宮觀道士最高的負責人是住持,亦稱方丈或宮主、觀主,其次即為總管事務的監院,下置客、寮、庫、賬、經、典、堂、號,八大執事:客即知客,並協助監院總理事務;寮即寮房,負責人稱巡照,主理起居及勞動事務;庫即庫房,主管稱庫頭;賬即賬房,主管稱賬房,管理財務;經即經堂,負責人稱高功,負責經教;典即典造,負責人稱典座,負責伙食;堂即十方堂,主管稱堂主,負責安置遊方道士:號即號房,主管稱迎賓,負責迎接及初步了解遊方道士。但依古制,宮觀道士之職計分真人、祭酒、道錄、道紀、道正、道會、觀主、提點、提舉、副宮、副觀、講師、都監、玄義、知事、書記、諫議、監臨、戒師、上座、掌籍、都表、監齋、法師、副表、直歲、表白、知庫、司鑰,南極長生宮又增藏史、知院、僉院、主翰、訓師、司籍、直殿、直堂、知賓、司廩、司戶、司工、司圃、司牲、社主等職,其職位分配咸視宮觀制度大小而定。

  道教宮觀後院,多設道院以充道者修真學習之所,而宮觀亦分二種,一稱小道院,有傳經授法之義務,二日十方叢林,有傳戒傳度之特權,如北平白雲觀及各省之玄妙觀是也。道士亦分記名出家及實行出家二種,記名出家者可捨為小道院為徒,仍在家中讀書教養,可不穿道裝,如寄養於廟中者,成年後需由廟中跳牆返家,然後可婚娶;實行出家者亦須擇日後,由人介紹詣小道院拜觀主為師,於是觀主為其「簪披」,亦即初次傳度,贈予道名,自此結髮成髻,改穿道袍及白布高襪,雲履青鞋,習字讀經,灑掃炊事,擔水負薪無不服勤,如值十方叢林授戒之期,得由觀主報名參加考試中式,並受較高之戒律,始得道士資恪,稱為「復禮傳度」,如其考試優良,得獲天字第一號者,必須留在首廟(十方叢林)學習大叢林一切規制,以備異日充為首廟執事或住持,其餘則均發給衣、冠、戒牒仍回小道院繼續其修程。伙居道士除隨師學習不一定住廟內,其傳度受戒一如前例,在家居士亦得仍之,唯其禁忌較寬。

  道教的傳度故制

  凡屬宗教必重制度、重法統,因此亦重教條、重傳承。耶教以洗禮為入教之條件,佛教以剃度、受戒為皈依之儀式,道教則以「復禮傳度」為入道之必經過程。在宗教而言,未經入教儀式者均屬「信徒」,不具「教徒」身份,自亦無法取得「聖職人員」資格。信徒不負宗教上任何責任,道、佛二教僅目之為施主或香客而已,而教徒則反是,如耶教之神父及牧師,佛教之僧尼,回教之教長及阿訇,以及道教之道士、女冠,無不由教徒晉修而來。教徒必須遵守本教規戒,肩負傳教任務,犧牲奉獻而捨身於宗教,終身不得離經叛道,此為宗教上為維護法統,弘揚教義所立之傳承制度及防止異端甘冒不韙之根本辦法。況乃維護道教之優良傳統,即所以復興民族文化,如能迅速恢復道教傳度故制,並規定未經正式入道,而以捐獻為目的之一般香客,不得住持道廟及主持神壇,未設合格住持之道廟,不得對外公開活動及佈教,新建道廟規定必須預置講堂,並定期由合格之講師宣揚教義傳佈政令,則對淨化宗教素質,提昇宗教品質,增強社會心理建設「擴大精神生活層面,必具莫大功能。

  我國上古郊天祀地,以卦象卜辭演繹人事,祀戎並重,政教合一,國設祝史之官,專司祭祀,即西人所講之祭司,今人所謂之宗教師也,地位尊崇。道教因對襲封禪郊祀制度,衍而稱教,世稱黃老之學,其未稱教前,方士盛行,道術已彰,「並有方仙道及黃老道的活動,及通陵天師稱教之始,同時已有于吉之太平道漸趨風行,稍後之葛玄、陳端、王浮、許遜、鮑鮪等人,均奉老氏而多貢獻,東晉葛洪著抱朴子一書,道術益顯,至梁陶弘景時經典大備,風靡天下,自隋至五代三百餘年間,教義大倡,北宋至明萬曆年間,則為教權及教會之確立時代。唐開元中設崇玄館開「道舉」,其制度一仍五經科舉之法,宋代設有「道學」,女冠亦應進學,甄拔甚嚴。唐宋之時復以首相為「宮使」、次相為「觀使」,使其統領天下宮觀,諸路、府、州之宮觀,一律置提舉、提點、管勾等官,以臣僚任之,為養老投閒之職,授以「祠祿」,明時除中央設「道錄司」,又在府設「道紀司」、州設「道正司」、縣設「道會司」、各有品位屬員,以管理道教宮觀及教徒,並負甄拔給牒之責,制度嚴謹,均為官設之教會,是時教業昌盛,天下景從。及清因道教思想不利於異族之統治,未獲清廷提倡乃至寖衰。

  宗教師的道職與法職

  道教信徒經傳度入道後,如其修持達到相當程度,除取得道土或教徒資格外,復得分別授予宗教師之職,道教宗教師概分「道職」及「法職」(神職)二種,茲特介紹於后:

  道職分為八等十六級,以講經佈道力修行持為主,因之其職等亦以「宏、揚、扶、持、宣、傳、講、演」八字為名,復以「道、教」二字為級,如初授「演教師」之職,至少相隔一年以上無有違誤,並有進境,方可晉陞為「演道師」,復相隔一年以上未違禁忌,且有德行始可加陞為「講教師」之職,以此類推,遷轉至為不易。「宏、揚、扶、持」四等稱之為「內殿師」,「宣、傳、講、演」四等級稱之為「外殿師」,如能取得內殿師資格,即可主持傳度儀典,並得副署傳度寶牒及授職證書。

  法職人員多以代人修建科醮,行法接天為主,故其所領職牒內容繁複,其授職儀式亦曰「奏職」或「授籙」,未經授籙者不得充為「高功法師」(俗稱中尊),亦不得具名開榜及進表,蓋三界均無案也。其職等自「三五都功經籙」、「都功盟威經籙」、「太上盟威經籙」、「上清五雷經籙」、「上清三洞五雷經籙」、「上清大洞經籙」、至「三清三洞經籙」七等階,依據「九轉運遷」規定,其陞職更形困難,益見欲成為一標準道教宗教師,甚至道教徒,良非易事。道教門派雖多,但制度則一,若能嚴格施行故制,各界對道教又何得非議?

  唐代出家為道士的三個途徑

  唐代如出家為道士,有三個途徑:一須試經,即通過國家考試。二蒙恩度,即於皇帝即位或國有慶典及薦先皇功德由皇帝親准。三由進納,即奉獻財物以換度牒。是知當時要做道士是因難的,能夠取得道士資格,即列籍「宗正寺」,視同皇族,因此其地位是崇高的。至宋代,因多進納道士並漸氾濫,而使品流參差不齊,對後世影響亦大。

  道者之目的,不外超凡入聖修真返璞,與道合德而致濟世度人功果,因此首重修持戒律,一般教徒除其行為上必須嚴守「五箴六訣」外,尚須禁食三厭五辛,三厭者,即天厭雁、地厭狗、水厭鰲及烏魚,五辛則為蒜、薤、韭、芸薹、胡荽,並以清心寡慾,少食安眠為保養精、氣、神而達長生久視之不二法門,教徒隨其功行修為,而逐漸加深其禁忌,因之除由老君五戒、初度七戒、初真十戒而至中極三百大戒外,各宮觀多依戒律復立廟規堂誡,「道藏」中三洞分別收入戒經即達三十餘種之多,戒經者,道教傳度授戒所持之戒律也,由淺入深,故道教徒有多次「復禮」之規定。

  道教在唐朝時由首相、副相領宮觀使,以管理天下的道廟和道眾,並開科考試道士。宋朝則設道學以培育道士及女冠,也設官員管理道眾,以後復於中央設「道錄司」、府設「道紀司」、州設「道正司」,縣設「道會司」以管理道教的宮觀、教徒及一切道教事務,在制度上十分嚴格。道教的著名的道場稱為洞天福地,國內名山如青城、武當、龍虎、王屋、天台、羅浮、括蒼、九嶷、句容及五嶽都是卅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一。另在各省設有首廟,也叫十方叢林,有傳戒給牒和任免道廟住持的特權,也有甄拔道士和處分教徒的權責。以上就是古代官設性的教會和道教本身教團式的教會混合設置的領導和管理機構。如今則屬道教自身完全自治性的教會,在中央設總會,省及院轄市設分會,縣市設支會。

  維護教會的宗教權能和制度

  自東漢張道陵天師,使道教教會化,而有了道教組織以後,逐漸以教會力量而發展了道教,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首倡以選舉方式推任領導人,均為道教制度奠定良好基礎。在宗教本質上而言,組成教成教會要件有三:教徒、教權、教規。在宗教倫理上,教徒對教會有絕對服從的義務,教會對教徒的應有權益有維護的責任,教會為了宗教的發展,以宗教上的行政權管理人事,設置機構,培育人才,傳度教徒以開拓組織:以宗教上的立法權,依據教義制訂戒律、規章藉維宗教傳統,以宗教上的司法權執行教規維保宗教素質。因此教會的特質即在:一、教徒對教會的絕對服從。二、教會對宗教主權的絕對維護。三、教會對教規的絕對執行。目前我國的教會係借用人團法而設立,已經漸失教會的應有職能,但教會具有宗教的特性和歷史的責任,因此教會的選任職員和聘任職員,自宜以通曉教義的教徒擔任,並應有維護教制、遵守教規的義務,切不可自墮為一般的人民團體,或成異端的溫床,這是每個教徒必具的共識,唯有維護教會的宗教權能和制度,才可以保存宗教的傳統文化,和發揮宗教的應有功能。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