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探討

生命的探討

首頁 » 天帝教教訊創刊第一期 » 生命的探討

吳光直  1983-07-16 10:50

生命始末論第一

  生命由無至有的現象,也就是細胞之生化。其表徵是成、加、集、積。亦即生物學上之同化作用。死則是由有至無的現象,也就是細胞之物化。表徵是散、減、離、滅,亦即生物學上之異化作用。

  凡有生命皆有生死。所以生命之始末,不外乎由生而長,由長而老,由老而病,由病而死之一連續且不可逆反應事件集合罷了!亦即是由無而有,由有再成無之一循環而已。

生命存在論第二

  生命之元素:性、靈、阿賴耶識,即和子也,自天降下而來。命、神、末那耶識,即秉賦也,自父母遺傳而來。體、意、六識,即電子也;自地攫取而來,而天、父母、地俱是先後由自然演化而來。所以生命其生出乎自然,殆無疑義。又所謂落葉歸根,物以類聚,所以生命死後,其性上升於天,神留於世,而體則下還於地,所以其死之歸自然也明。此故生命綜其一生,盡在自然中,未嘗須臾之離也。

生命之真相第三

  夫無始以前,無極一動而生太極,太極靜極一動而生陽,動極一靜而生陰,由陰陽二儀再生四象,而八卦,而演化無窮無盡。即所謂降本流末而生萬物也。由此推論生命之本質是陰陽合一體,即太極而無極。

  而今吾等格物致知,無非是在去除萬物對我之影響而欲反璞歸真。亦即在窮究天下之學問,尋出各種原理原則以明事實之真相,進而操陰陽造化之真機也。

  陰者、靜也、體也。陽者,動也、用也。靜者有也、一也、知也。動者無也、空也、杳冥也。所以生命的真相是體用間的中和,動靜間的合和,有無間的易和而已。

生命之真諦第四

  生命經過生化作用後,而成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有道是一本散於萬殊,所以宇宙之生命為宇宙間所有生命體之統合,而個體之生命為個體內千百億個微小生命體即細胞(由電子和末和子所組成)所統合而成。

  每個細胞均有其意識(神識)而宗由性靈來指揮。

  然而一則由於各細胞之神識均有其記憶的能力,所以久而久之,漸不受中央指揮而成為潛意識(下意識),二則由於性靈之不足(就已知人一出即將性靈三分之一散佈全身),所以生命之一出,即已不能身心合一,而是漸行漸遠,以致於分崩離析,死而後已。

  是故,智者,應修心以去神識之猖狂,養性足(培)靈以治身,蓋唯有如此,方能置體內千百億個生命體於一統也。

  孟子曰:「天下俄乎定?定於一。」而人身之理同。所以能統一之,而後定方才有望也。定後則靜、安、慮,得即有著手處。所以人生之真諦,即是在修身養性以肯定,能定即知至善之所,志有定向,了無塵緣,而心不妄動,靜則生焉,靜極則所處而安,能安則思慮週密,處事精詳,然後才能得其所止,真我之出現,而達到至高之境界。

  古往今來之上智者,由於不願臣服於無常神識之軀,當於識得人生真諦後,即堅守其志,破除成住壞空四相之後,再掃去現在過去未來三心,進而了徹陰陽變易之理,最後悟示不易之虛、空、無而成仙、成佛者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不知凡幾。

  但願吾等,均能胸懷「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寰宇利」之大志而自我奮鬥。

方便法門論第五

  參動靜法。靜者,一念不起,即無念也;能無念,即能如如不動,此為真靜。

  夫生命者,乃由千百億個小生命(細胞)所組成,於平時各自為政而導致念頭紛至杳來,從無片刻之休止。念頭乍起乍落,倏現倏失,白天如此,夜間亦然。

  不僅己心如是,外面又是個繽紛大千世界,隨境隨緣送來有意無意的訊息,你我均被動地照單一一收下。所以念頭之於人的狀況,恰似沸水鍋中的冒泡,欲得片刻之清靜,難矣哉。

  生者既無法控制現在之冒泡(現在心)之起落動向行跡,也無法排除過去冒泡(過去心)起落之影響,更無法掌握下一個冒泡(未來心)之起落,己身的念頭尚且不知不明,而欲明天下天下知天下者,誠屬本末倒置也。

  我嘗想,天下第一等學問當於明念中求。何以吾等念頭有如許之多且雜呢?此因吾等心隨意轉,意隨境遷之故。

  心中剛有一念,意識又立刻傳來因時間因素、空間因素、程度因素、價值因素等又交織構成一個新念頭,才將一個念頭趕出,甫即剎那,另一個念頭又生,如是一念生一念再一念,永無了斷處,是故人之輪迴亦無有止期。又如是無常之念頭未能受制,語云:念者,今心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吾等竟將千載難得寶貴之軀,交付與無常之雜念來統治,這也就難怪人之下場為無常了。

  我嘗想,天下之至愚者,莫以此為甚。職是之故,欲天人合一,必先明自然,欲明自然,洞察萬物,必先明自身,欲明自身,必先明己念,欲明己念,必先無念。蓋己若已有念而求明念,猶如鏡中已有像而再鑑,必不真也。

  是故若有人能除三心去二意,絕雜思,格物慾,則念將日減日少而於二六時中,恁爾一念俄起,即必除之而後已,由此下手,功夫日進,有朝一日,息止,氣定,念無,慧生而止於至善。即心境可鑑,真清真靜,天人合一,道,垂手可得也。所謂千修千處得,意即此也。

  動者,正念之驅使也,凡心非靜極則正念不生,若已能淸靜無念,則由如是無念所生之念是為正念,此亦即所謂一念一生持,而由此正念作用而所生之動,即為真動也。

  然而生命體雜念實在太多,正念無由而生。而非正念由物引起之亂動卻比比皆是。大者肢體,內部器官,小者細胞,神經原等均在作有規律、無規律之運動。而大自然之天體,小自然之微粒子也均在運動,所以生命體之動,恰似在飛馳中火車廂坑裏之蛆。此乃由於生命體之念頭尙無法出諸於正而才有如蛆之盲動現象。誠可悲也。

  唯今之計,只有先從無念著手,而後每當一念乍起時,既觀其所由生,若是由無明而產生之雜念時,即刻捕捉而了斷之。若是由前一念衍生而來時,即刻撲殺而制止之。

  若是由智慧自然而產生之正念時,即刻追索其蹤跡而觀其沒處。此即動動知動,那真動也。亦即王右丞學說知行合一之本意也。苟能如此,即不再五里霧中行車,迷失自己而亂闖,爾後即能所行皆合理而成德,最後可致知而為天人師矣。

  綜上所述,在於明瞭生命之始末及其存在之客觀事實,進而窮究其根源,然後應用修心養性等方法而戮力追求生命之真諦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