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選讀─論有諸己之謂信

名著選讀─論有諸己之謂信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95期 » 名著選讀─論有諸己之謂信

毛松年  1991-12-25 11:05

一、鬼神之德

  中庸第十六章載:「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共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這是中庸裏很重要的若干章之一。近來雖然許多人都提倡讀經書,可是到選輯中庸一書的時候,對這一章,就每每不敢選人,這原因自然是因為其中有鬼神兩字,只好避而不談,這可以代表現時若干人對讀經書的態度。

二、謹守誠敬之心、啟發本來之性

  我們站在研究聖道的立場,這章書不但要讀,而且是要仔細研究的。中庸裡面凡是孔子所說的話,都標明「子曰」二字,所以本章的內容也是孔子所說的話。孔子在這章書裡讚美神的德,要對神誠敬。所謂神,依照說文解字,就神字本身來解釋說,申旁加示字,是聖人以神道設教之意。孔子在這章書裡僅以:「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說明鬼神之德,無往而不可及,也有高明博厚悠久無疆之義,所以能使天下之人,皆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這章書裡的神字,與論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神字,完全是相通的,都是主張人要對神誠敬。在這一章書裡,孔子提及鬼神之德,究竟鬼神之德是什麼,個人以為鬼神之德與人之德,有相同之處,無論是鬼神之德或人之德,都是得之於天。孔子曰:「天生德於予。」聖人之德,是得之於天;人人之德,都是得之於天;鬼神之德,亦是得之於天。因為這個道理,所以能敬鬼神之德,便可以增益我們自己為人之德。至於敬鬼神是如何敬法呢?孔子在本章內引用詩經「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的話,使我們了解敬神是要用心來格思,不是徒然用口來講道理,古人也說「格於神明」,這種感格的工夫,完全是進入信仰的境界。中庸十九章孔子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和「郊社之禮,所以事 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視諸掌乎!」也是從誠敬上著眼,因為祗要能守其誠敬之心,必能啟發其本來之德性。一個人如果把德性充分發揚,則治國平天下之道盡在其中,這項工夫,是不待外求的。所以這兩章書是可以互相參證和互相發明的。

  此外,我們從孔子答樊遲之問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也可見到應該敬事鬼神,惟敬事鬼神卻不可流入迷信。還有在論語泰伯章內又可看到孔子所說:「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對禹的稱讚,可以說推崇備至。而大禹能「致孝乎鬼神」,亦是被聖人稱頌的一端。

三、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個人近來由於誦讀上述幾章書的啟發,深深覺得我們今天對聖道談修持也好,發揚也好,而首要之點,就是要先修其誠敬之心,惟其要有誠敬之心,才能做到「有諸己」,能「有諸己」而後能求諸人,才能充實光輝,才能逐漸發揚光大。然而誠敬二字的工夫,是要從敬鬼神下手,而敬鬼神就是敬鬼神之德,由敬鬼神之德,便可以啟發自己之德。孟子說「有諸己之謂信。」可知有諸己是信仰工夫,絕對不是自己置身聖道之外,而把聖道轉向別人介紹,便算了事,須知如果不能成己,安望成物。(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九月)(選自「中華聖學淺說)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