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厚植吾人內在「勸善的精神力量」

迴響—厚植吾人內在「勸善的精神力量」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57期 » 迴響—厚植吾人內在「勸善的精神力量」

徐光陽  1997-02-25 10:55

參加「宗教信仰與社會秩序」座談會之迴響

  元月九日參加了文化建設委員會與我們宗教哲學研究社所主辦的「宗教信仰與社會秩序」座談會,聽幾位長期信仰並關心基督宗教的學者提出,對伴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所導致社會人心諸般侵蝕與墮落的亂象,深感今日教化的影響力顯為不足,為改變現狀,如何相對增加「勸善的精神力量」,實是值得吾人思考的一大課題。

  我國自漢朝採董仲舒建議,「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為求政治安定,表面上儒家獨尊的形式日重,致將四書等奉之有如「聖經」,孔子幾為神格化(可望而不可及),長久下來遂漸偏離夫子教化的核心─中道,議者譏為執乎「禮教」以「吃人」;至清末民初飽受西方文明沖擊之下,流於浮面化的思想,遂開始動搖,信心漸失,疑古風熾,「五四」運動乃走向反面,喊出「打倒孔家店」來。

  同樣,強調耶穌是天父 上帝的「獨生子」,長久主導西方的基督宗教,今虔信者已有勸善力量不足之感,若不予深究,不思返本還原,回到教化力量的根本源頭以尋求,則是否會重蹈前述儒家教化曾經遭遇之覆轍,值得吾人省思。

  誠如天普大學史維勒教授訪台時所指出:基督教的源頭,亦即是其來源,並不是「基督」,也不是「教會」或「新約聖經」,而是「那撒勒的猶太人耶穌」─他的思想、教訓和生活榜樣與所現證的種種事跡。我們對這源頭「耶穌」所應注意的第一件事:他是一位實實在在的人,而非一個抽象的事物、思想、教義或主義(註一)。

  「西方的沒落」一書的作者,史賓格勒早先亦指出:基督教之所以能夠代羅馬而開始主導西方,其中最大的影響力,並不是因為基督教所宣傳的福音書,而是基督教的殉道者們犧牲奮鬥的精神,而鼓舞這些教徒們,所以能夠鍥而不捨奮鬥下去的,最主要者,還不是耶穌的教義,而是由於那十字架上(人子)的榜樣與事實(遠流出版,頁七0四)。

  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生)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同避)也」(告子篇)。依聖經所載,耶穌最後不避那可預見的苦杯,捨身赴義的事跡,正是孟子這一段話的最好釋證。

  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大道)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篇)而自孟子引述顏回的學習心得「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後,儒者咸認聖賢是可以效學而至的,只要有為,人人皆可為堯舜;甚且,若能「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則連堯舜也要為之大加讚嘆。(註二)

  至於佛家乃直言佛性眾生皆有,只要見性人人皆可超脫成佛。

  有謂仿效是最崇高的一種稱讚方式。

  通常,我們對心中最欽佩的人,也自然會興起效學之意。

  孔子嘗誨人說:「不踐跡,亦不入於室。」(論語先進篇),意即不循著前人的蹤跡,也不容易登堂入室。現今基督宗教由教會傳世之聖經內,空缺耶穌十二歲至卅歲成學之一段記實,致耶穌聖明天縱,令後人仰之彌高,教會固易建立起崇高唯一的信仰,但將修持、登聖之階梯缺置,使傳世之教化,乃不復其為天人實學之原貌,面對物質對生理感官的引誘力(撒旦之力乎),與日俱增的外在環境下,長久以利他、行善為尚的基督徒,相對的似未能由效學、修證而從內在獲得更多「勸善的精神能源(力)」,致現實上有力不從心之感。

  吾人試由中國醫學上常用的,從外在表面的變化,以推知相關內在變化(例如由「象變量」以推求「臟變量」的方式),將西方嘗以牧人自喻,一心為救渡迷途羔羊的耶穌基督,與東方自偈以「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的禪宗達摩祖師,二者傳世之客觀事跡中,舉以二、三事相比,或可有助於吾人由其已知(達摩修真之方),而推求未知(耶穌成聖之法),以管窺其端倪於一、二耳。

  一、耶穌殮布顯相、達摩壁石顯容

  耶穌精神輻射能超強,幾小時內將裹身殮布「燒製」成像。

  達摩面壁禪定九年,精神輻射能將所面對之岩壁「燒出」影像。

  學者有從耶穌的教訓,從他的門徒,甚至從一些具有特殊感知能力者的「直覺」中,試著來認識整個的耶穌。

  然而,是否可能耶穌自己留下了真實的信息,而我們今日才剛學習去了解呢?

  近代克利安攝影術(Kirlian Photography)或氣能照像術,在科學上還在發展初期,但是這一門相關學科的研究,使我們對生命能的放射,有了較深的認識,它已開始給我們一些能場(energy field),並不固藏於物質之景象。

  傑出核子科學家,曾參與催生近代飛彈使用的太空電腦研究工作的拉夫葛里巴先生(Ralph Graeber),指認耶穌的殮布(Shroud)說:「杜林的殮布(The Shroudof Turin)確實地提供了我們這一代的人們,耶穌基督的真實照片!」「這臉貌影像非常詳細,可能是當耶穌放出了強烈的生命能放射線,造成亞麻布分子結構的變化,並且變成黑色時所形成,我們可看到鼻尖,就是殮布置放最近皮膚之處,其影像最黑。這種影像就是所謂照像之底片影像,這一底片給我們比照相機發明更早兩千年的耶穌真實照片!」(註三)

  法國科學研究院的佛爾克令傑博士(Dr. Volkinger),在很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草木植物葉片,被夾在醫科書籍書頁中,一百多年後,形成了影像。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影像並不形成於鄰接葉片所在的書頁上,而形成在其後數頁之書頁上(按即說明了非為化學染色形成)」。

  前舉二種影像,看來都有理由認為是某種形態的生命能,曾經放射出來所致。二者主要不同在:葉片以低射能量,在百年間才完成的,耶穌身體以極高的放射能量,在幾小時之間(於墳墓內)就完成了(同前註)。

  由以上耶穌殮布之研究以推之,則達摩祖師岩壁之印象,當亦是提供了達摩真實照像,且若原石保存完好,則今日同樣可用現代儀器,基於科學求真之精神,以客觀佐證之。

  又且,由前述輻射成像之情形以觀,生命輻射能產生之效果(達致之熱準)為「能量強弱」與「作用時間」相乘之積(按家用微波爐之微波輻射能作用方式與之近似),故吾人如受限於現實環境,不易真放開一切,專事靜坐精進之下,改以長期累積不輟的修持方式,按理一樣有水到自然渠成,丹熟自然胎成之一天!

  二、耶穌履海而行,達摩一葦渡江

  達摩此一事跡於中國傳世已久,眾多耳熟能詳,故不再贅言。

  至有關耶穌步行水面的事跡,聖經中以敘事的語法,將當時的一幕,羅縷記存下來略如下:

  天將破曉,耶穌在海面上,朝門徒那裡走過去,門徒看見有人在海面走,都嚇了一跳。

  「鬼呀!」門徒喊。

  「放心吧!是我,不要怕。」耶穌說。

  彼得說:「主啊!如果真的是你,就讓我照樣走到你那裡吧。」祂你祂你祂你

  「好,你來吧!」耶穌說。

  於是彼得就從船上下去,站在海面上,朝著耶穌走過去;但當他開始注意到四周的風浪(起疑),就(心理)害怕起來,身體也跟著沉下去。

  「主啊!救我」彼得在這危急關頭,大聲呼叫。

  「你這小信的人啊!為什麼懷疑呢?」耶穌馬上伸手拉住他(註四)。

  蓋「入水不溺」的事跡,一般人或有耳聞,多未曾親見,惟筆者聞諸本師世尊涵靜老人,輕描淡寫的公開講述過,曾於大陸時目睹德教同門,偶然間顯露此一道行之往事,茲記如下:

  一日,世尊陪宗主蕭師公與諸同門坐船渡江,甫上岸,回頭親眼看到一位隨後趕來會合的同道,竟爾一路呼喊著,奔行江面,迅即而至。

  於世尊所著《宇宙應元妙法至寶》刊載的附錄第八篇指出:

  「超能力」御物之法,以種種「物理」方式,變化作用於物象,可顯化於一方,利渡眾。

  而「超感應」如祈誦等御心之法,是一種「心理」上連鎖反應,其影響力施放於人心智中,作用可及於全面,利救劫(註五)。

  概不論御物或御心,其適用範圍與對象或有不同,但皆同樣屬於吾人今日亟需增強的勸善淑世之精神力量;而救劫、渡迷,其源出之本心則一,允宜不分軒輊。

  三、現證生命不死,復生以教

  據聖經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後,「留下空的墳墓」及殮布,三天後復活並向門徒顯現說:「願你們平安!」又讓他們察看祂的手和肋旁,並和他們一同吃飯。當時的情景路加福音(廿四章)記述如下:

  當十一位門徒聚在一起,「言談間,耶穌出現在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他們大吃一驚,(又)以為見了鬼。

  耶穌說:「你們為什麼大驚小怪呢?你們還懷疑我嗎?看看我的雙手和雙腳,你們就知道實在是我了,來摸摸我看,鬼魂是沒有骨和肉的,你們瞧!我是有的。」

  門徒又驚又喜,半信半疑,耶穌就問:「你們這裡有什麼可以吃的?」他們就給祂一片炸魚,耶穌接過來,當著他們面前吃了。

  再看達摩祖師為滿足妒嫉者,於找到法的傳人後,本意已足,乃自甘中毒示終,這便是他「四行」中之「報冤行」,以德報怨的身教示範。相較之下,耶穌基督其實亦是同「行」者,只所飲之「苦杯」不同耳。

  關於達摩祖師的生死下落,中國禪宗史料上,有好幾種異同的述說,最為熟知的便是「傳燈錄」中「留下空墳」及單履,而隻履西歸的記載,據「佛祖歷代通」(僧念常著)轉載「傳法正宗記」(契嵩明教著)稱,達摩諒已登聖果,得「意生身」,非分段生死所拘(註六)。

  按達摩據以傳法的楞伽經中有佛陀親說「意生身」之記載,惟經中所載的「意生身」,依南懷瑾先生的研究認為,並不是具有肉質實質之身,但是也不是沒有色相可見的。(楞伽大義今釋,頁一五0)

  概此相近於道家說的出胎陽神,是看得見,摸得到的,一種聚合能量而轉換為物質化的身軀;至於「履西歸」是否達摩修行的意生身示現?與耶穌示現之身是否相仿?惟事涉神通,於此僅引述其事跡,餘暫存而不論。

  要者,二位大師皆向世人現證了:

  物質軀殼之外,還有一精神生命─「二我」的存在,生命能量不滅,精神不滅,故生命不死!

  而耶穌基督所傳的「天國永生」,就是世尊涵靜老人所揭舉的:擴大吾人生命之生存空間領域,邁向「精神的新境界」。

  誠如史維勒教授於「基督教在第三個千禧年中能為中國做些什麼?」一文所敘:

  「假如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聖經福音裡,記載有耶穌如何開明地,能從其他宗教學習的話,這世界也許早已是深度『宗教對話』(不久前我們才開始的)受益者!」(同註一)

  總之,面對今日物欲橫流、罪惡充斥,幾近末世的時代,如何相對增加勸善的精神力量?

  聖經中耶穌基督已啟示我們(馬太福音第七章):

  凡祈求的,必有所得;

  尋找的,必有所見;

  叩門的,必給他開門。

  因為,祈求的,一定得著;

  尋找的,必有發現;

  叩門的,必給他開門。

  

註一 史維勒教授「基督教在第三個千禧年中能為中國做些什麼」刊教訊一0一期,頁一七~三0。

註二 論語雍也篇。原文(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註三 吳雲騰譯著「耶穌失蹤之謎」,老古出版,頁五二。又參見馮馮「神祕失蹤的十八年」疑案,刊「佛教文藝」。

註四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十四章。有關耶穌步行水面,四福音書中馬可福音第六章,約翰福音第六章亦有記錄此事。

註五 先天一炁玄福子大老前輩「救劫在於『御心』,不在於『御物』」,頁一一五。

註六 轉引自南懷瑾先生「禪話」,老古出版,頁三八。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