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中散記 破除誦唸皇誥的數字迷思

阿中散記 破除誦唸皇誥的數字迷思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98期 » 阿中散記 破除誦唸皇誥的數字迷思

呂光證  2000-08-01 12:30

  人的一生有許多剎那的印象,在當時或許是心頭微微一動,然而日子久了,卻不斷地滋生茁壯,縈繞胸懷,於是當時剎那的感動就化為永恆的餘音了。

  在第三期師資高教班受訓期間,我在光殿上目睹師尊老人家低首細步,在兩三百位閉關弟子的注目下,恭謹地走向光幕,上香行禮,師尊的動作快慢有致,該用力處有「頓」的力道,該輕柔處又顯得行雲流水,行完禮後,師尊退出教壇,老人家依舊低首細步,輕擺雙手,慢慢向後退去,眾人的目光隨師尊身影移動,寂靜中,我剎那感受到一種說不出的莊嚴,一種我從來沒有在光殿上感受過的莊嚴。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比較明白了,當時那種莊嚴感來自於師尊的全神貫注,師尊在上香行禮的每一動作中,似乎把生命都投注進去,因此師尊忘了我,上香的神韻就出來了,或者說的更明白些:師尊是香,香即是師尊;師尊與香倆境俱忘,於是光殿萬籟俱寂,反襯出宇宙的莊嚴與敬畏,那一瞬間,我似乎領悟無中生有、虛中求實的微妙意境。

入世的救劫使命是建立在出世的人生觀上

  「宇宙」一詞常出現在師尊的用語裡,天極行宮前面師尊的銅像上刻著「宇宙為家」四個字,鐳力阿師尊的無為居裡掛著:「歸去來兮,三位一體,何時能與宇宙共始終?」以問號的型式表達師尊回歸太虛的灑脫心境,這心境裡蘊含著無限情感,然而師尊不僅在情感上流露出宇宙關懷,在信念上師尊也以「從宇宙生命談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這篇文獻作為天帝教復興的宣言,師尊要告訴我們,入世的救劫使命是建立在出世的人生觀上,而出世的人生觀來自於對宇宙星空的深邃體認。

  教義裡歌詠了一段:

  「你看,那旋和系又消滅了!

   無數的天子在掙扎!

   不要做現世界的君皇!

   要作那大空間全宇宙的冠軍!

   奮鬥!奮鬥!」

  什麼叫做現世界的君皇?迷陷於各種個人因果、業報、身家、財產、成就、權利的漩渦之中,成者也不過是現世界的君皇,敗者更不足為外人道了。師尊是以宇宙的心反觀紅塵世界的苦難,所以誓願深入火宅,行道救世,這是在塵而不染塵;許多同奮以紅塵的心反觀紅塵,所以奮鬥雖久,身心不寧,在塵而塵染日深,雖常蒙先天炁調和運化,原靈壓挾顯應,然而心塵未掃,盡在人寰喧囂中算計,即便匆匆上光殿奮鬥,光殿又何異於紅塵?誦誥不仍只是數字?

  清虛集詩云:「潛移默化有誰知,苦心造詣這一期」,我對這句詩的感受很直接,師尊的苦心造詣,首在教導我們體認宇宙生命的根源與宏偉,擴大我們心胸與見地,配以昊天心法的運化,然後我們可以超然物外,怡然自得,進而常應常靜,真正負起救世救人的使命。因此宇宙觀是昊天心法的入道之基,昊天心法是救劫天命的急頓法門。如果我們不能腳踏實地從根基做起,終有一天「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信念終會淪為理想,甚至口號,乃至變成笑話;皇誥、寶誥終將變質為交易談判的籌碼,在福報、功德與業障之間左手來右手去。天帝教是否會像許多宗教一樣,迅速地俗世化,使得宏揚真道不再是重點,迎合大眾、爭取信徒、鞏固教院成為當務之急,這要看我們的抉擇。

需要具有更開闊視野的信仰來引導人心

  宇宙觀並不是逃避人生,也不是單純對宇宙的認知而已,它更是一種氣度、一種涵養、一種意境,它當然也是一種人生觀,它的形貌可以有不同的表現。例如,光殿上的寶殿頌云:「曠劫難逢 金闕在望 如帝在上」,我們深深鞠一躬,其意何在?金闕是 上帝的殿堂, 上帝是宇宙大主宰,宇宙觀在這裡化身為對 上帝的崇敬;在深深一鞠躬當中,天地人我俱滅,唯獨虔誠敬畏的禮拜融入於無盡星空當中,所以寶殿頌接下來說:「戰戰兢兢」。「戰戰兢兢」不是恐懼,也不是害怕,而是莊嚴地敬畏,自覺渺小地敬畏,愛因斯坦曾說:「這種情感是創造的泉源。」而我也認為這種情感帶來專注的力量,專注則帶來忘我,忘我而後能新生。

  我多麼期望與同奮分享的是這種經驗。而不是皇誥拚了多少聲到底業障消了沒有這類話題,我曾問過許多自覺誦誥無法專注的同奮,可有從上光殿的基本禮儀產生共鳴與感動,得到的回應常是默然無語;我始終相信,儀式之所以不是形式,在於「人」有否給予它生命,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不能把生命投注在上光殿的儀式之中,何能苛求誦誥之時專一心志呢?

  從這個角度講,寶殿頌不就在醞釀我們敬畏、專注的情感?

  誦誥這麼長久以來,我從無感受到我是跪在堂皇的宮殿中,對著一位坐在龍椅上的君王哀求,即使我有豐富的想像力,我仍然無法將這兩者聯繫起來;相反的,我比較像置身於整個地球上,面對浩瀚星河點點光芒與無盡虛空,我敬畏、真誠地磕下頭去,皇誥聲從心田湧出,在星空共鳴,在雲際迴盪;光幕,遂成了我的宇宙視窗。

  我讚嘆師尊的智慧,把皇誥原來的「高上玉皇赦罪大天尊」改成「宇宙主宰赦罪大天尊」,四字之差,便是民俗信仰與宇宙情懷的清楚分界,在人類已經跨越星球、飛往太空的二十一世紀,這種分界是必須的,因為人類需要的是一個具有更開闊視野的信仰來引導人心,也唯有這樣的信仰才有長存不滅的價值。

「二00一太空漫遊」的科幻文學

  寫到這裡,我忍不住要提起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科幻巨著「二00一太空漫遊」(A Space Odyessey),歐美科幻文學就像中國的武俠文學一樣,是獨特文化的產物,它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克拉克在名家輩出的科幻界界能夠獨享盛譽,除了他豐富而精確的科學預言外,更重要的是他從宇宙視野來反省人類文明的筆觸中,常流露出寬闊胸襟與人文哲思的意境,將讀者帶入宇宙生命的無窮想像之中。

  「二00一太空漫遊」描述三百萬年前,一群人猿在飽受飢餓、疾病與猛獸攻擊中,偶然發現了一塊神祕黑色石板,受到石板神秘力量的導引,人猿開始學會使用骨頭當作武器及工具,於是文明曙光誕生了……,三百萬年後西元二00一年,美國人在月球上探測到強力磁場,挖掘出深埋在月球地下的一塊黑色石板,稱為TMAI,簡稱「第谷石板」,正當科學家欲研究之際,「第谷石板」突然向木星發射出一道強烈訊號,美國人決定派遣「發現號」太空船前往調查……,「發現號」太空船上的人工智慧電腦哈兒HAL突然不正常,害死了四位太空人,唯一倖存的駕駛員鮑曼終結了哈兒,獨自駕駛太空船來到木星旁,發現一塊體積龐然的「第谷石板」,鮑曼進入石板,穿梭在時空洪流之中,目睹宇宙創生演化的經過,最後他自己的精神與肉體跟著蛻變,進化成一個超時空的精神生命體……。

  「二00一太空漫遊」曾由庫伯力克執導,拍成舉世聞名的經典科幻電影,尤其人猿興奮地將骨頭上拋,旋轉中的骨頭一變成為漂浮在地球外的太空站,這個鏡頭更是經典畫面,象徵文明曙光初露至今,剎那間三百萬年過去了,由野蠻步入文明,由人猿粗暴狂叫變成優雅的藍色多瑙河……,人類從地上進步到太空,但仍然對宇宙仍充滿未知的敬畏。

  克拉克有許多觀點很有意思,他對鮑曼進化成精神體的描述,以及石板引導人類文明的演化,這些觀點與教義頗為相似,第三神論不就是強調神是人類進化的變相?而且主要擔任媒介的角色?「第谷石板」的作為不正像媒壓、媒挾,驅使人類朝天理邁進?更重要的還不是這些細節,克拉克充滿宇宙情懷的關注,充滿對人世戰爭的反省,充滿以宇宙為家的意圖,在在使我感覺我們是相通的,即使他不是天帝教徒,甚至從沒聽過天帝教三個字。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智慧星球

  我也還要提到一個人,世界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沙岡(Carl Sagan),他長期參與美國太空總署的行星探測計畫,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參與了一連串有關外星生命的研究,包括早期航海家太空船攜帶的「給外星人的一封信」,到後期以電波發射「致外星人的密碼圖」,沙岡非常關注人類自我毀滅的傾向,他常常從宇宙視野來解釋文類文明的困境,當然,他也指出人類的前途便是在培養一種新的宇宙觀。

  他在著名的「德瑞克方程式」(估計宇宙中有多少文明星球的方程式)裡估計,宇宙存有智慧生物星球的數目,約等於一個文明發展出星際溝通技術後的生存期。以人類為例,如果在無線電技術發明後一百年左右,人類就爆發核戰毀滅浩劫,那麼文明生存期是一百年,如果這是宇宙生命的不可免的命運的話,那麼宇宙中大約只有一百個智慧生物的星球存在;如果文明生存期是一百萬年,就大約有一百萬個文明存在這宇宙中。

  因此,文明發展到具有自毀能力的時候,能否聰明的避免自毀,便是宇宙之中是否有可能建立星際溝通的關鍵。在美蘇對抗時代,沙岡也不免憂心重重,有人問他航海家太空船上攜帶的「給外星人的一封信」有何意義時,沙岡回答:「這封信被外星文明攔截到的機會太小了,但是最大的意義是,如果有一天人類的子孫建造更快的太空船,把航海家追回來,看到了這封信,這就代表人類終究有智慧避免自我毀滅之道。」

  沙岡的著作「接觸未來」(Contact)也拍成電影,描述科學家經由電波與外星人接觸的經過,將讀者帶入到整個宇宙交通網的視野中,體會無窮盡智慧文明此起彼落、綿延恆久的莊嚴史詩,片中外星人的一段話饒富意味:「億萬年來,我們觀察過無數個文明,發現每個文明都是寂寞的,而唯一消除寂寞的方法,就是彼此接觸。」

人心總是如此渴求宇宙 宇宙總如此回應

  接觸,在教義講稱為「親和」,天人親和真經描述十大天人莫不由親和力創造,由親和力演化,由親和力互動,所以說「萬類一切眾生得盡親和力盡履道域世得悟一切律」,沙岡必然沒讀過親和真經,也沒看過師尊文獻,但是他對宇宙生命的情懷,對人類浩劫的警惕,與我們多麼相似。

  我認為這是任何一個人真正去面對浩瀚宇宙後的自然反應,是震懾於無邊星際下的原始悸動,不論他是透過太空飛行的體驗,還是光殿跪拜的感應,不論他是科學研究後的心得,還是修持印證的覺受,人心總是如此渴求,宇宙總是如此回應。

  人類從虛無中來,終將回虛無中去,如果今天我們深感壓力、煩惱、不安與痛苦,不論是為了自救或是救劫,何妨多抬頭看看星空,何妨多學習師尊的宇宙情懷。何妨在光殿上體會金闕玄穹之地,是多麼莊嚴、多麼寂靜,充滿多少生命,那麼,皇誥除了心靈的Odyssey與Contact外,數字還能給我們什麼壓力與鼓勵嗎?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