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到無邊心作岸 山到絕頂我為峰

海到無邊心作岸 山到絕頂我為峰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13期 » 海到無邊心作岸 山到絕頂我為峰

陸光中  2001-11-01 11:30

天人合一小組成員,於此次朝聖之旅中,
依次參訪了修道人的數個心靈聖地,
自有游心於境,天人合德之體悟,
尤其站立在本師世尊修真八年的玉皇古洞前,
更深深感受到,攀登大上方,
是向自己奮鬥的實踐,向自然奮鬥的寫照,
更是向天奮鬥的最高境界。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中,師尊曾感慨的說:「我辦十期靜坐班,花了很多心血,到現在還沒有培養出可造人才,實讓我感到灰心;不過,現在開始我懇切的要求各位同奮痛下苦功,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造就很多人才出來。」又說:「……希望全體靜坐同奮,不要貪圖一時之享樂,而忘掉根本,要為永恆的歡愉,抱定決心,縱然不為天下蒼生、不為帝教前途,亦要為個人堅定意志,擴大心胸,培養正氣,犧牲奉獻,努力奮鬥,煉心發願,積功累德,業消障除,長此不渝,最後自可回到 上帝左右,去享受人間所尋找不到的永久幸福,世上所難以想像的真正快樂,而與宇宙共始終!」

  因此,師尊毅然決定:「由于靜坐在天道上是返本還原的回天之路,在人道上可以健康長壽、長生不老,與同奮切身利害息息相關,所以我援照天人文化研究小組之前例,也成立天人合一研究小組,希望同奮大家痛下苦功,切切實實地研究,將來一定會有很好的成果表現。」

使師尊精神流注同奮氣脈
湧生奮鬥不懈的相契心靈

  師尊闡釋「天人合一」:天即神,又稱神人合一;一即德,又稱天人合德。所謂「天」,代表大宇宙、大空間、大自然;「人」即指地球上人類而言,大宇宙中每一旋和系均有地球,都是稱為「地球人」,在智慧生物的星球中,以地球的人類智慧最高,可以運用人類的智慧探討宇宙的秘密。

  中國人幾千年來在思想上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但是人類有物理上的束縛,如何將此一障礙排除,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先知、先覺前輩不斷努力,最後發現一個道理,即須從「靜」中得到,只有在「靜」中才能達到人類思想上最高境界─天人合一。至於由靜而定,或由定而靜,全靠個人去體會,所以天人合一的研究,是人類貫通天人,啟發智慧、靈覺的根源。

  天人合一更是所有功法的基礎,不管是天人功、誦誥救劫、弘教渡人,無一不因靜坐之境界,以顯其素質與深度。天人合一研究小組在師尊證道後於八十八年十月份正式運作,全教作幾個定點教院的昊天心法研討,希望行入與理入合一,以聆聽師尊靜坐錄音帶為主軸,使師尊之精神力量流注於同奮氣脈,貫穿於全教,帶動風氣,而有所成就。

  師尊精神即華山精神,能在華山大上方玉皇洞寂然靜居八年,自然成就,艱苦奮鬥,屹立不撓,永不退志的信念,孕育一位與太虛合其神,與宇宙合其體之天人大宗師。因此,天人合一小組的成員必然要具備華山精神的親身體驗,才能湧生持續不懈奮鬥的相契心靈。

九寨溝枯木突變 令人驚嘆
與靜坐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華山朝聖之旅於焉成行,從五月廿八日到六月八日,全省共十八位成員同行。首站四川九寨溝,依次樂山、青城、峨眉、陝西秦皇兵馬俑、黃帝陵,目的地華山大上方玉皇古洞。

  四川境內名勝─九寨溝,有著尚未被世俗破壞的大自然絕色景觀,林木茂盛,欣欣向榮,活潑天真,大小四、五個海子(大海之子),海子之源都是雪山終年積水融化而流入,用手掏之潑面,涼入心肺,為之清腦醒靈,滌慮紅塵俗事,全身為之輕盈。湖水清澈見底,碧藍如空,如人心鏡,原本潔淨光明,何處染塵埃?但紅塵染缸,誰能不被污染?每個湖泊中有被砍伐丟棄或湖邊傾倒的枯木,但經過一段時間,有的枯幹上又長出了稚嫩的小枝,鮮豔的花朵及綠油油的青草,再生的生命,生趣盎然,讓人驚嘆!

  枯木生出了與母株不同科的植物,讓人聯想到昊天心法靜參訣中「形兮枯木」這一句口訣,一般而言,靜坐到某種境界,會經過通關洗髓的過程,為了將濁重的氣脈暢通,歷經麻癢脹痛,比起初學乍練時的煎熬更勝一籌,我用「徹底的破壞,完全的建設」來形容!看來好像功力大退,事實上,是要超越、突破到更高階段的過渡時期而已,能吃得苦中苦,熬得過、耐得起、受得了,之後便海闊天空,天梯更上一層了!即是師尊所說「痛」下苦功!

  這過程,不就好像是枯木逢春嗎?以前在清虛妙境,有棵被雷擊的大樹,乾枯而死,後師尊要光交同奮每日以光殿的甘露水澆溉,兩個月後,從根部冒出了幼嫩的新芽,師徒間暱稱為「枯木逢春」。

  靜參功夫也是如此,主幹看來毫無生機,但在煉之又化,化之又煉的過程中,進入到煉精化氣的階段,液體的「精」轉化為氣體的「氣」,其中的「質變」奧妙無窮,九寨溝的枯木,長出了花草,當地的人說是「突變」,較之「枯木逢春」的典故,運用在生化不息的靜坐境上更為貼切,豈不有異曲同工之妙?

  湖泊之外尚有平面淺瀑,上架小橋木道,行走間潺潺水流,輕撥著每位遊客的心弦,山風輕拂著訪者的臉頰,水氣氤氳,凌波虛渡,真有春風得意馬蹄輕之感!

  青山碧水雖美,但每天一群群世俗之人啊!只在此留下污濁的腳印、垃圾、大都會的穢氣,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卻是太俗氣!

  站立長海子的前端,盡目遠瞻,只見有著十三座主峰的雪山,橫亙其間,怪不得有人認為九寨溝是崑崙山的門戶,但絕少人進出,更難攀越,除非是地仙,或有絕頂功夫的武林高手!

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渾然一氣
啟迪遊者思維 開拓鬱者氣度

  道家把全國的名山勝景,區分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華山、青城、峨眉都是洞天福地,自古即為修道者之心靈聖境。

  青城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座景觀,素有「幽甲天下」之稱,是道教的發源地。東漢末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由陝入蜀,到此結茅傳道羽化,並流傳著他與惡魔鬥法,硃筆一擲便成「擲筆槽」,寶劍一揮便有「三寶石」等神奇的故事。

  我們徜徉於山間小徑,隱沒於重翠之中,古柏參天,幽邃寧靜,滌慮去妄,游心於境,入景和融,暫脫俗塵瑣事,逍遙世外。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麓,濱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帶領群山,挺立大江邊。唐開元初年結茅於凌雲山中的海通和尚,見三江合流,直沖崖壁,水勢激險,沈船沒舟,嚴重威脅民眾的生命財產,便發下宏願,削壁萬仞洲石攻而下,江河積而平,故鑿佛像,以減緩水勢,平息水患。

  峨眉山主峰金頂,絕壁凌空,高插雲霄,巍然屹立,登臨其間,可西眺皚皚雪峰,東瞰莽莽平川,氣勢雄偉,集大自然奇觀:日出─日出江山紅勝火;佛光:峨眉寶光;聖燈:萬盞聖燈照峨眉;雲灣:浩無邊際的銀色世界。

  我們一行是搭纜車直達,沿途之景觀無緣飽覽,上了金頂也已是午後時分,在有時間壓迫下的心境,卻得到造物者自然物化之妙的調適,有道是「遊覽也是功德」。遠望綿延百里的崇山峻嶺,下視阡陌縱橫的峨眉平原,近觀大小不等、錯落有致的寺廟,自然景觀與歷史文物渾然一氣,分布在綠滿蒼苔的步道上,觀一寺、遊一寺、念一寺、思一寺,集景如畫,涵容如詩。深層的啟迪了遊者的思維,充盈了憂者的心靈,開拓了鬱者的氣度。

堅定必成信念 蘊育過人膽識
大上方峰頂仰望蒼穹傲視宇宙

  目的地─華山,華山有五峰,狀似蓮花,從天而降,矗立於關中平原東端,華陰縣城南,西距西安一二0公里,東距洛陽二七0公里,北瞰河渭、南接秦嶺,「華山天下雄,奇險冠五嶽;石立青雲上,古洞臥神仙」。東西十五公里,南北十公里,總面積一五0平方公里,山體以花崗岩構成,巨石聳崎入雲,四面壁立千仞,處處百丈懸崖,登山梯道,上通青天,下墜無地,所謂「奇險天下第一」。

  登山「自古一條路」,東西南三面都是落差上千公尺的石崖,無路可探足,只有華陰縣城的北坡稍緩,經過一千多年入山隱道修煉者的一步一鑿,才終於開闢出登頂的山徑。

  西峰又稱蓮花峰,是五峰中最峻峭的一座,西壁捨身崖,一面壁立千仞,俯視只有雲霧蒸騰,常不見大地,彷彿巨石游移天際。

  北峰又稱雲谷峰,直上直下,高聳陡峭,此為蒼龍嶺雄美奇景,本師世尊修建之齊天洞即在此,有涵靜老人字樣,而宗主親題「雲海」亦在此峰。

  南峰又稱落雁峰,第一險徑─長空棧道,常令人走來腳軟,頭皮發麻。

  東峰又稱朝陽峰,賞松、看日出的最佳地點。

  大上方玉皇洞是在五峰之外,位於北峰之陰、白雲峰之下,據華山誌載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晉陶宏景、明鐵冠道人暨歷代高人隱士大都遁跡其間,修真養性。

  從入山口玉泉院步行約五、六里至莎羅坪,我們在莎蘿園集體恭誦廿字真經一本及九遍廿字真言,左麓即白雲峰大上方,海拔約八百餘公尺,陡峻、懸崖峭壁、崎嶇蜿蜒小徑,一般所謂的爬山,仍然是用走的,最多拿一枴杖。但上大上方卻是名副其實的「爬」,四肢並用,也可以說是「攀」吧!攀爬鐵索而上,爬爬停停,前呼後應,吆喝著!相互提醒,彼此扶持,小心謹慎,前續後導,這個時候同奮之間的照顧、關愛、激勵、鼓舞表現無遺,真誠流露,短短五、六華里的高度約爬了三小時,到達雷神洞,旁有「天梯」,直上穿窗口,豁然開朗,即目的地─大上方。

  大上方,藏風聚氣,四時常春,歷代所鑿古洞有玉皇洞、三官洞、金仙洞、八仙洞、四方洞、邱祖洞等,每個洞都是自然山石所鑿成,洞內乾燥,冬暖夏涼。站在本師世尊修真八年的玉皇石洞前,直線俯視莎蘿坪,漫長的山徑縮短了,崎嶇坎坷平復了,人在自然山水中,勞頓煙消,形成了一個絕妙的空間,上大上方,不是體力、年齡的問題,而是信心、毅力、膽識的考驗,也是向自己奮鬥的實踐,克服懼高症,堅定必成的信心,蘊育過人膽識,就可以征服大自然的冷酷,這又是向自然奮鬥的最佳寫照。仰望蒼穹,傲視宇宙,海到無邊心作岸,山到絕頂我為峰,豈非是向天奮鬥的境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