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太和道場碑

天安太和道場碑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84期 » 天安太和道場碑

江光節  2007-11-15 11:45

  天運庚申、中華民國六九年、公元一九八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天帝慈悲,特准天帝教重來地球,復興於台灣。

  本師世尊、涵靜老人、極初、李公玉階大宗師,高齡八十,承膺首任首席使者大任,肩負創教開基重責;德乃民宗,望為道範,是以藹藹原人,來皈者眾,佼佼善士、人間菁英、弼教忠勤、出心出力,贊建教壇、獻策獻金,光啟帝道、翊隆興聖。

  民國八一年,本師世尊與坤元輔教智忠夫人,啟建天安太和道場:其宏願也,貫徹陰安陽泰,完成普渡三曹;其大慈也,讚方圓以成像,揭造化之玄機。

  八三年十二月廿六日,道場工進未幾,世尊歸證金闕,位無形而領導,彌彰道洽傳芳,予弟子以鼓舞,精神常相左右。

  第二任首席使者李維生,揭日月以為躬,麗高明之質,倡勤儉以建教,體道財之維艱,秉世尊之遺願,勉同奮以協力,竟道場之全功。

  得神龍以為固,乃道場之標奇;飛龍發祥於大霸尖山,掠西勢、老松諸大名山;懸崖蔽日,嘆絕嶺之瑰祕;天縱翠霞,若仙人之散錦;俯瞰枕頭山,喬木高聳如神筆,直寫天上白雲箋;降駕山之南,結為正穴。

  水龍源出大雪山溪而大安溪,匯百川,破巨岩,平溝壑,蟒蟒滔滔,奔流道場南岸,而盤躆明堂。一雙神龍,殊途同歸;飛龍永駐,人傑地靈;水龍潛化,孕育寶藏。

  沈沈道場,肅肅靈氣,遠眺之壯麗,近瞻之莊重。清涼殿七層,氤氳繚繞,仰之而彌高。同濟殿六層,含蓄慈祥,望之而逾溫。至道樓四層,貫通兩殿,道成一體。道樓頂即廣場,象徵有容乃大。雙重照壁,化作慈悲之牆。樓外步道,儼若登天之梯。古色涼亭,恭迎聖日聖月。優悠雅緻,勝於世外桃源;光耀奪目,明珠藏於叢林。

  巍峨光殿,眾生仰德於金闕;肅穆聖壇,眾靈得渡於清涼。同濟殿潛通玄化,清涼殿運轉法輪,拔幽冥以撫煉,化靈化氣而化神,啟陰超之法制,晉神階於蓮花聖境。薦福陽世,首重身心:生命時空之館,闡宇宙人生之宏觀;省懺暗室,悟奮鬥智慧之潛能;天安雅居,體休閒養生之寶貴;平等堂中,參透人性尊嚴之光輝;大同堂前,實修天人大同為鵠的。宏茲澤惠,三曹安寧,萬性萬靈,同登聖域。

  道場基地一、四公頃,承租林地四、六公頃。現代結構、建物一二四六七平方公尺,總費新台幣五億一千萬元。民國八一年五月三日動土,九一年完成主體工程,進行裝飾務早日圓工。

  建委會主委林光鳴,執行副主委林光持,副主委郭光城、林光文,籌建委員、興建委員、天安委員五百人,天安工作團隊三百人,參與暨支持建場大德甚眾,犧牲奮鬥,功在帝教,爰鐫石以揚芬,贊其辭曰:

  道場玉成,不亦玄乎。濟濟多士,明明哲輔。

  經之營之,備極辛苦。三義鄉紳,首作支柱。

  建構維艱,良工名師。同奮慷慨,捐募獻資。

  興建委員,鴻圖睿智。委員精心,策畫深思。

  工作團隊,精勤務實。功標天榜,德垂後嗣。

  載想忠誠,洪福天賜。英聲不墜,芳猷永著。
天帝教極院 謹誌
天運甲申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公元二00四年十二月廿六日
(第二任首席使者維生先生)鑑正完稿
天運丁亥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公元二00七年三月一日立碑
(第二任首席使者維生先生核定立碑日期)
江光節奉 第二任首席使者維生先生面諭 恭撰

 ●碑文墨跡原稿 攝影‧陳嗣現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