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道學研究 融合中華文化

北大道學研究 融合中華文化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86期 » 北大道學研究 融合中華文化

劉大復  2008-01-21 12:50

開啟兩岸交流 促進中華一家

劉大復(道學研究所第一期學員)圖/劉大復提供

 ●「我們這一班」—台灣、大陸同學與北京大學陳來教授(前排右二)合影

因緣際會

  光昌何瑞謨樞機是位自學不厭、誨人不倦的長者,回憶起在他鼓勵下,我參加天人研究學院開辦的北京道學研究所碩士班前後三期的過程;這個「因緣際會」的始末,就像電影一般歷歷在目。

  當初,我看到北京道學研究所碩士班報名簡章時,原本就想參加,但那時我在台灣省掌院擔任教務中心副執事與道務中心的值殿司,擔任正宗靜坐的輔導員,忙得不可開交,白天還得上班,晚上忙著教職的工作。

  由於日夜都被忙碌取代,心裡雖想參加,但是始終覺得時間不夠,加上考量是否需要一點條件才能,以致「放在心裡」,還好光昌樞機栽培我,請我填寫報名表,我很幸運的就參加了第一屆的道學研究所。

  說實在的,我並沒有想到會參加北大道學課程,想起來似乎是冥冥中有股力量,引導著我,或許誠如《新境界》所講的,我發出了想研究「道」的親力,無形產生了和力,進而結成了這個緣吧!

轉念入手

  過去我唸的是自然科學,並非文史哲類科,所以開始唸北大道學課程時,極為吃力與痛苦,不過上了維生先生與趙玲玲博士的課程,慢慢的有了改變,加上本身對宗教玄學頗有興趣,後來漸入佳境,一切自然感覺不同。

  我認為,師尊受儒家、道家思想影響甚深,從原始道家、前期道家、一直到黃老道家與丹學道家等,其間思想的傳承或揚棄,其實都與帝教的教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同時自然科學的源頭更是從哲學而來,哲學就是在追尋萬事萬物的原因與理由。中國哲學的起因,是「求生存」;西方哲學的起源,也是「好奇心」,這兩點都與人生或修道息息相關,這不正是宗教或人生哲學嗎?

  中華文化也是如此。這樣一轉念,我拋開了傳統學術所劃分的科系之別,於是從先秦諸子學入手,日積月累下,我的想法與觀點也與兩年前的我,迥然不同。

 ●治貝子園內院前的門口為中國文化研究所

負笈求學

  第一次到北京,充滿了期待,也是第一次出國,同行人員計有十二人(何光昌樞機、郝光聖樞機、趙光武開導師、高敏膺開導師、曹光反預命開導師、奮心開導師、胡緒勵、黃敏警、熊敏晨、毛緒薦、賈文宜、劉大復),我們都說這是「黃埔一期」。

  幸好曾在天人研究學院的道學研究所,先研讀過一學年的相關課程,所以去北大聽課比較能夠上手。在班上結識一些來自中國各地的大陸同學,彼此初步交流,也更進一步瞭解中華文化與中國哲學。

  第二次到北京,接續的課程裡有佛教與道教的課程,因而讀了一些佛教與道教的經典,發現儒、釋、道經典,其實是互通的,而大學中庸的儒家經典也是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道教與佛教我早期有接觸過,例如道教的「符籙」、「三官」或外丹燒練、內丹修練等,與我們天帝教的修練,雖略有不同,但有理可尋,而佛教所說的菩薩精神,與帝教「為天下人打算」的精神,殊途同歸。惠能的無念、無住觀念與「昊天心法」,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這其中的奧妙,讓人深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第三次到北京(九十六年十一月二日),人數較多,總班長由郝光聖樞機擔任,張光弘預命開導師為乾道班長,謝敏榜開導師為坤道班長,此次是在北大校園內上課,北大學生不只專注學業成績,課外也相當活躍,大家對中華文化都一致熱愛。某次聚餐,北大李中華教授,直嚷著要大家唱「中華民族頌」,不管兩岸之間有任何的風風雨雨,其實都是「中華一家」,彼此血脈相連,老祖宗所留傳的「中華文化」是切不斷的。

 ●劉大復同奮(站立著)與老師—北京大學哲學系陳來教授

潛移默化

  幾次到在北京大學的經驗,說穿了是一種思想文化的交流,研讀北大的課程,流露相當多馬克思唯物的觀點,以物質為思想中心,與台灣有相當大的差別,初時有些不習慣,不過透過互動,慢慢融合,這種漸進式的變化是思想上的。

  綜觀兩岸交流,無論是生活或語言,都能很快的融合,可能大家都是黃皮膚、黑眼珠的華人,藉由這樣的留學模式,廣開見聞,而且共識到大家共同的語言就是「中華文化」,相信透過繼續交流,不僅播下種子,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有益兩岸融合。

 ●北大治貝子園的人文教室(我們上課的教室門口)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