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日誦廿字真經》 經文解譯(九)

《天人日誦廿字真經》 經文解譯(九)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07期 » 《天人日誦廿字真經》 經文解譯(九)

洪靜雯  2009-10-15 12:25

解譯:洪靜雯

十一、

  不忍加彼,勿施於生,慈生慈我,渡人渡己。

  忍慈二者,不惜離分,若得如是,即覺大道。

  至誠不二,永住清靜,昔猶往返,今升大羅。

  實共道釋,應覺自修。

 

●經解

  施:加在別人身上

  不惜:不能夠

  不二:一心一意

  昔猶往返:昨天仍輪迴於天上人間

  今升大羅:今天雖升上最高的大羅天(道教稱最高的天,為大羅天,此指天界)

  實共道釋:往日的來來去去,實在跟道路之神相同。道,道路之神。釋,釋出擺在路邊的祭品,祭拜道路之神(中國習俗,帝皇或高官出巡,或軍隊出征,都要拜道路之神,祈保平安)

  自修:自我奮鬥而得悟大道

●經釋

  因了解切己的難忍之痛,而不忍加諸在別人身上,對一切生命的矜恤,也等同於對自己的慈愛,渡人即是渡己。

  以「忍」字的無畏承擔,推及至「慈」字的悲憫同情,忍慈二者

  其實是一體兩面,若能懷抱民胞物與的不忍大慈,就能覺悟貫通廿字真道。

  一旦豁然貫通,更要一心至誠行道,方得常駐清靜,超脫累世的顛倒輪迴,從廿字大道拔渡晉升至大羅仙界。廿字真諦實與道佛二家殊途同歸,且當發願力行、自奮自證。

  「忍慈二者,不惜離分,若得如是,即覺大道」~不忍推及至大慈,便能通達覺悟妙境

‧忍慈二者,何以「不惜離分」?

‧「不忍加彼,勿施於生」

  對自己曾經忍辱的種種磨難,因為有了切身之痛,於是當看到人世間的其它角落有更多的苦難時,「忍種種之苦」,昇華為感同身受的「不忍人之心」。

‧「慈生慈我,渡人渡己」

  備嘗艱苦,百磨加身,非但不咒不怨,反而希望同樣的磨考,不要加諸在別人的身上,這種對生命的悲憫與關懷,是「慈生」,亦是「慈我」。

  若進一步以身行道,願自己多一分承擔,讓人世少一分苦難,這是「自渡」,更是「渡人」。

  因為「不忍」,進而「慈生」,這是由「忍」入「慈」的心境昇華。

  從此處我們可以細細體會,《廿字真經》闡釋「忍」字  之後,再以「慈」字接續,其用意實是相當深遠。

‧ 《太上感應篇》,一段關於「慈」的具體例證:

  「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慈,無非都是生活中的尋常事跡而已。

  慈,是善念,是悲憫,是惻隱之心,本是人之天性。

‧「忍慈二者,不惜離分」的「慈」:

  一、在磨考的當下,是否能以感恩之心,接受逆境的考驗?

  二、是否能真正做到不怨,寬恕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與事?

  三、在忍辱中,是否反省懺悔自身的過錯?

‧千磨萬考中,猶能感恩、寬恕、省懺:

  「慈」使得「忍」多了悟性,擴大為「忍大我之難」;「忍」使得「慈」多了承擔,昇華為「慈眾生之苦」。忍與慈原是如此相濡以沫,何能分離?

‧「若得如是,即覺大道」:

  忍慈相融,將能成就入道、行道、成道的決心與覺醒。

 ●今年「春季法會」中,扮演司儀角色的洪靜雯(左)同奮表現出色

十二、

  勿云人貴,勿慕他富,節儉自強,國富人富。

  克己待人,是廣是博,純真無偽,赤子潑潑,

  能得天真,乃得其和,熙熙雍雍,以同太和。

 

●經解

  克己待人:克制私欲,以禮待人

  潑潑:天真流露

  熙熙雍雍:安樂和諧

  太和:1、陰陽會合沖和之氣

     2、太平之世,引伸為天人大同之境。

●經釋

  不要欣羨討論別人的權貴榮華,也勿須眷慕他人的財富名利,節欲儉樸,自我圖強,必能使國家既富且強,人人富饒無虞。

  克制私欲以禮待人,便是禮的推廣與博大,真誠不欺不虛偽造作,就像赤子般天真流露。

  若能恢復天真無偽的本心,便能契合真道的和諧,有形、無形渾成一體,這便是天人大同的境界。

‧「純真無偽,赤子潑潑」

  這是「真」的第一個層次。

  何謂「真」?

  真誠,令人感動;真實,需要勇氣;真愛,改變一生;像赤子一般的純真,足以融化假相背後的心機。

  沒有虛偽,沒有造假,更不須戴上自欺欺人的假面具。真,毋寧是一個人所有想法的記憶體,收藏生命的全部實相。

  從生命的實相切入,「真」是「真如」。

  真如~指實體實性永世不變的真理。

  「真」所對治的,一是「虛假」,一是「無常」。

  無常~每一個剎那,都有生住異滅;每一個相續,都有成、住、壞、空。

  情感是無常的,成功與失敗是無常的,以至於思想意識、我們的生命、心心念念之間,都是變動不居,不會恆常不變。

  看清人生的無常,並非使我們對人生從此抱持悲觀的想法,面對人生的實相,惟一的方法,就是警覺到無常的本質,找到「恆常的真我」。(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