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傳播慈愛正面思維 相由心生有賴自我提升

宗教傳播慈愛正面思維 相由心生有賴自我提升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10期 » 宗教傳播慈愛正面思維 相由心生有賴自我提升

張敏類  2010-01-15 11:00

文/張敏類

  編按:儘管人類文明成長,早已踏上月球,又拜科技普及之賜,也已征服許多障礙,驅使人類生活更便捷、更舒適,但在一切進步中,唯獨「心理衛生」,未能與時俱進,出現失序或偏差行為,實非祥和社會之福。
  99年起,《天帝教教訊》編排系列「談心」專題,邀請學有專精,擁有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執照的張敏類同奮,與同奮暢談身、心、靈如何快樂成長,以增進生活品質與修持。

 ●擔任心理諮商師的張敏類同奮

  我是一位臨床心理師,在一家慢性療養院工作,裡面待的多是一些慢性、長期的精神病患,一住往往8年或10年,不足為奇。

  這些患者,回到社會繼續從事競爭性工作的比例並不高;好一點者,可以在支持性環境裡從事簡單工作。差一點者,隨著時間慢慢退化,最後在收容機構或醫療院所走完一生。

精神患者無望乎?

  我臨床觀察,加上對精神分裂症病因,在遺傳、體質方面研究發現,使得我對這樣的病人能進展到什麼程度?心裡也不抱太大希望。

  有時甚至覺得,只要沒有自傷傷人的危險或行為混亂造成病房管理困難就好,心底並不想對這些病人有什麼積極作為,反正就跟他們一樣混日子吧!

  可想而知,這種心態上的「怠惰」,肯定會被病人「教育」的。

  前幾天我在工作中,於電梯巧遇一位帶著口罩的廚房工作人員,她對著我微笑,打招呼說:「張心理師好!」

  當時我因十分忙碌,所以匆忙應對,對這位工作人員未特別留意,只做了禮貌性的回禮,心裡還納悶著這個人是誰?廚房的工作人員怎麼會認識我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恍然大悟,她不正是之前一樓病房的病人嗎?

  還記得當時的她在病房裡,情緒低落、思緒混亂、外觀甚至因為藥物副作用,嘴角會不自主的流出唾液,狀況實在挺糟糕的。

  但我看到現在的她,卻是一個狀況穩定,功能良好的極佳幫手。

  後來再度遇見她時,她告訴我,之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症狀稍微穩定後,醫院的職能治療師安排她到廚房幫忙。

簡單工作極大作用

  這份簡單的工作,對她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有工作可做,使得她生活有目標,自我價值感及能力感提升。

  同時,因為表現良好,醫院及廚房的工作人員,對她也非常感激與肯定,她的病情和情緒就這樣越來越好了。

  經過這次經驗,我提醒自己再次細心觀察病房裡病人的狀況,於是我發現有些病人雖然有思考障礙,但仍願意照顧比他更嚴重的病友;有些雖然妄想嚴重,但投入工作時卻能專注而持續;有些看似自我封閉,但其實對環境有敏銳的感受。

  這不禁使我深切反省,身為治療師的我,應該傳遞給病人什麼樣的訊息?

  是病人的症狀、診斷?還是力量?是病人的限制?還是希望?是病人對生命的信心與盼望?還是認為有病,就當向苦難低頭,沉重地走人生路呢?

  這使我想起,過去曾經看過的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這個實驗的進行方式是,研究人員找來一些研究參與者,然後告訴這些參與者,他們所要進行的研究目的是要觀察人們對於身體有缺陷,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陌生人會有什麼反應。

  所以,他們請專業化妝師在參與者的臉上,畫上一道血肉模糊、怵目驚心的傷痕,然後讓這些參予者,用一面小鏡子看畫完妝的效果後,將鏡子拿走。

  隨後化妝師聲稱要在疤痕上,補上一層粉末以防止疤痕被擦掉,而實際上則是偷偷抹掉,先前所畫的疤痕。

  接著這些不知情的參與者,被指派到醫院的候診室,去觀察人們對他們面部疤痕的反應。

  結果,他們幾乎都表示,旁人對他們的態度,粗魯、不友好、而且不禮貌的盯著他們的臉看。

  但事實上,他們的臉上並無任何異狀。

負面訊息影響認知

  從這個實驗我們看到,研究者所傳遞的負面訊息,影響了參與者的自我認知。

  此一錯誤的自我認知,則更進一步影響他們對外界訊息的判斷。

  如果我們從人們的「自我概念」來看(所謂「自我概念」,簡單講就是指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某種程度取決於別人對他的看法。

  如果一個人在與家人、同儕,以及其他週遭的人的互動過程中,接受到正面的訊息,則他對自己的看法容易偏向正面。

  反之,如果他所接受到的訊息偏向負面,則他對自己的看法也較容易偏向負面。

自重人重果然非虛

  而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會影響他對別人表現自己的方式。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老是看輕自己,那麼他的態度會影響到其他的人,使他人很難用肯定的方式對他。反之一個擁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他的行為舉止會較有自信,人們也會較尊重他。

  於是我試著反省,在我心裡我自己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內心世界?我的內心世界,又為我自己引來了什麼樣的外界眼光呢?

  在工作以及日常與人的互動中,我又為他人製造了一個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呢?我為他人帶來的是樂觀、信心與希望嗎?

  若連結到信仰的部分,我記得專門研究「正向心理學」的心理教授賽利格曼,曾在其著作中提到,「在美國有信仰的人(主要指基督教)比較少喀藥、犯罪、離婚或自殺;他們同時也比較健康,活得比較長;有宗教信仰的母親,即使孩子有殘疾,也比較不會得憂鬱症;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不會受到離婚、失業、生病或死亡等打擊的影響;而最直接相關的是,有宗教信仰的人,生活滿意度比較高,也比較快樂」。

  賽利格曼解釋其中最直接的關係是~宗教信仰帶給教徒希望。因為,對未來有希望,使得現在的生活有意義。

  他甚至提到一個研究,其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嘗試對牧師的講道內容進行錄音,然後進行內容分析,結果發現牧師講道內容中,傳遞希望的多寡與信徒是否樂觀成正比。

有夢最美樂觀快樂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教會的牧師講道的內容,灌注越多盼望、希望的訊息,則此教會的信徒就越樂觀。

  所以,賽利格曼教授認為,宗教信仰能帶給人們希望,抵抗絕望,是增加快樂的最主要原因。

  想到這裡,我再次體會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不論是作為一個治療師或是一個宗教徒,原來,學習說出帶給他人自信、喜悅與希望的話語,傳遞和諧、樂觀的生命態度,就是在學習解除自己與他人的痛苦,並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快樂,這也是一門最重要的「愛」的功課。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