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易學的氣功─甩手(下)

簡單易學的氣功─甩手(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18期 » 簡單易學的氣功─甩手(下)

李光光開導師  2010-09-15 10:00

甩手專題報導~

口述/李光光開導師
整理/編輯部
圖/教訊檔案資料

  「靜心靜坐」班、「自然養生靜心靜坐」班、「正宗靜坐」班雖傳授甩手,但許多同奮不得要領,又鮮見持之有恆,運動量不足,甩不出個名堂,誤以為甩手只是鬆鬆筋骨,不予重視。
  天帝教55天傳教、傳道閉關修持,每天早上5:30至6:00,以及下午4:30至4:50,以2個時段,集體施行甩手,是落實這項運動最務實與養生的見證。
  李光光開導師對甩手的要領不敢私秘,特將師尊親傳要訣,再一次與同奮共享。
  《天帝教教訊》分別以(上)、(下)2期刊載。

 

四、姿勢

  (一)甩手時頭正身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兩腿自然站立,膝關節勿挺直,保持生理上的彎曲度,兩臂自然下垂。

  (二)虛領頂勁,即百會穴(兩頭角向中間延伸的中心點)向上虛虛的領而頂起,頸部放鬆,下巴自然微內收(頭若懸壺)。

  (三)含胸拔背,胸部肌肉放鬆下沈,兩肩微向前,肩部放鬆下沉,胸部是微微內含,同時背部地由於兩肩向前而呈向左右前裏,由於虛領頂勁而似有上下對拉之感,腹部放鬆,才有可能使氣上虛下實之效果。

  (四)面帶微笑,可使面部肌肉放鬆,大腿小腿放鬆,全身舒鬆適意。

  (五)齒合口閉,舌尖輕抵上顎。

  (六)自然呼吸,不要憋氣。

  (七)腳趾抓地(不必太用力,意到即可,)輕提肛門。

  除此之外,坊間教習的甩手功,提出十六「宜」字訣,對同奮理解甩手功的精要亦有極大幫助,特收錄十六「宜」字訣如下:

  1.上宜「虛」;「虛」乃空虛之意,可存想上體完全空虛。

  2.下宜「實」;「實」乃厚重之意,可存想上輕下重。

  3.頭宜「懸」;「懸」者掛也,存想似有繩懸起頂上之髮。

  4.口宜「隨」;「隨」者隨合將嘴巴微微合起。

  5.胸宜「絮」;「絮」是棉花,存想胸部如棉花一樣輕鬆無力。

  6.背宜「拔」;「拔」者,像有東西在上而用力將你的背脊拔了起來。

  7.腰宜「軸」;「軸」是車輪的軸心,想像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轉。

  8.臂宜「搖」;手臂似扒船的輕輕在搖。

  9.肘宜「沉」;肘即手踝,在甩手之際,用意沉下往後甩出。

  10.腕宜「重」;在甩手時,腕部應該用力之後翻並且將掌突筋露,使胸部挺張。

  11.手宜「划」;划者划船也,手向後作划船狀,可使內臟不斷牽動。

  12.腹宜「實」;如果肚子像鐵石之實,自有上輕下重之感。

  13.跨宜「鬆」;雙足稍為閘馬,跨部自然輕鬆。

  14.肛宜「提」;像忍大便一樣,將肛門上提。

  15.跟宜「石」;將臀部稍為下沉,腰伸宜,自然腳跟穩如磐石。

  16.趾宜「抓」;用意念存想雙足掌似勾著地面,不由自主便達到「上虛下實」了。

五、動作和要求

  所謂明師秘訣不秘法,法無訣不效,師尊所傳甩手的要領不敢私秘。

  甩手之訣,在兩手前送時兩掌微微用勁,如抓大球,抵達胸部時所抓之球落下,掌勁放空,兩肩放鬆,兩臂自然盪回。

  肩部自然下垂兩臂抬起,兩手自然舒鬆展開,掌心微呈凹形,往前送出時如兩掌抓大球狀,並且不超過肩部。

  要注意如果手指挺直,則會阻礙內氣運行,不易達到勞宮穴(手心處)影響經絡的舒暢。

  在一緊一鬆,一實一虛的甩動下,日久會有氣感,就似幫浦打氣而上,但不要太在意,聽其自然,鬆緊虛實就是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

  隨著甩手功天日深,會很自然地產生十趾抓地的勁力。

  這是因為當兩臂前甩時,身體重心很自然地後移,當兩臂盪回時,重心又自然前移。

  重心這樣一前一後的移動,會自然以足趾去控制身體的擺動,以保持平衡。

  這種控制隨著次數的增加,自然會增長十趾抓地的勁力。如果一開始就蓄意抓地,會影響身體前後的自然擺動,反而會影響氣機的發動,降低鍛煉效累。

  無論前甩或後盪,兩臂保持自然伸直狀,最好不要彎曲肘部,而單甩前臂。

  前甩不過胸,甩動時兩手同時向前、向後甩動,身隨手甩而自然前後擺動。

  在擺動時要做到上虛下實、前實後虛,向後甩時腳趾拇指要用力抓地,力要發於腰,作用於手,落於腳跟,人的重心要隨身體的擺動,而在腳底前後移動。

六、注意事項

  (一)初學者首應輕甩輕盪,不要急於求成,效果反而好,日久功深,身體好的可以多體會「甩」字訣。

  (二)中風者不便活動,只用一手甩亦可,經過一段時間,有可能另一只手也活動起來,不方便站著甩,可以坐著甩,把甩手當作復健功課吧!

  (三)早上甩手選擇空氣清新的戶外,面對初陽甩起來精神抖擻,甩完微微出汗,要注意「收功」,避免著涼,收功之法如同下坐。

  (四)甩手前要寬衣鬆帶,腰帶勿束太緊,領扣解開,眼鏡手錶取下,以利氣血暢通。

  (五)內臟有病者輕甩輕盪,隨功夫日深,病情好轉,再自然的增強甩動的勁力。

  (六)甩時有些人會局部麻、脹、熱或輕度刺痛,發生打嗝、放屁、腹鳴現象,這是初步得氣現象,為正常反應,不必追求,不要理會,過一陣子自然消失。

  (七)某些人會由於外動引起內動,內動又帶動外動,形成自發動功,不要緊張也不可存心追求,保持鬆靜自然要領,聽其自然而動,暗示自己逐漸緩下來。

  如仍不見緩,可口誦「廿字真言」,將目光視向遠方,如果還是劇烈甩動,可將雙手向大腿回盪,由於受阻會漸漸緩下。不要在劇動時突然停止,最後做好「收功」動作。

  (八)甩手過程如感到頭暈或不適,即應停止。待休息後,心平氣和再甩,或停甩一天。

  總之,甩手感到舒適就是對的,感到不適,就要檢討各項動作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還是感到不適,就應停止甩手請醫生檢查身體。

  (九)有人主張要注意提肛,初學者如此會破壞鬆靜自然的要求,日久見功,自然會出現內中提肛的現象,不必刻意追求。

  (十)甩手者有一共同體會,就是睡得著、吃得下、走得動,對一些慢性病,假以時日也有一定功效,不可能短期見效。

  個人體會甩手配合靜坐,有助行小周天,這不是一兩天的功夫,要有恆心與信心,動則有功。

  (十一)坤道天癸期間,可以甩手代替靜坐,但不宜運動太過,適度即可。

  (十二)有人多年甩手卻不見功效,原因是每次甩50、100下,運動量不足。每次最少300下,增加到500下才夠,能早晚各一次最好,重要的是持之有恆,每次時間次數應保持穩定。

  (十三)速度依個人而定,當選定一種速度後,不要經常變換;因為甩手會產生內氣運動,內動的形成來自適度有節奏的運動,經常變速會破壞節拍,也表示心未靜下來。(全文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