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火宅人生 物我兩忘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火宅人生 物我兩忘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18期 »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火宅人生 物我兩忘

宋化化  2010-09-15 10:10

心得篇~

  現任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所長、人類學系主任宋光宇教授,道名「化化」,在中研院20多年,積勞成疾。曾撰寫《有難記》,記述靜坐、針灸與民俗療法;本次參加第8期傳教班訓練,勤誦兩誥與靜坐,感悟良多,特與同奮一起切磋……

 

 ●宋化化同奮專注誦經的情形

  閉關期間觀看〈遇灶王爺記〉電影,感觸良多。窮途潦倒的過年景象,是我幼年到初中的經歷,一時感觸淚流滿面。

  不曾想過導致這種際遇的原因,現在我也不好去檢討先父,只有自己警惕;反省自己在這一輩子所曾犯過的錯誤。

  這部電影拍攝得非常好,把教條式的訓誡,化成日常生活場景,淺白易懂,又深入人心,讓一般人知所警惕。

  在袁了凡的「功過格」中,功過有大有小,最大的「無量功」就是捍衛家園,不受外敵侵凌,或是因犧牲自己使得國家社稷得到安全。師尊在華山的經歷,完全符合「無量功」的標準,這種境界超越了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

自傲我慢惡業隨身

  淨空法師的淨宗佛教學會,製作這部〈遇灶王爺記〉所指述的各項罪業,除了誣害忠良之外,大都我會犯過,才警覺到我是如何傲慢。

  明清兩代這一類故事非常多,紀錄在筆記小說大觀之中,以前總是把這些故事當成「宗教教化」的一環。

  從明太祖開始規定地方官員在初一、十五要舉行宣講,為了讓內容精彩,地方官與地方仕紳都會藉用宣講,大力提倡這種因果報應的循環故事。

  「起心」就會「動念」;「動念」就會行動,而後有「果」,在影片中不斷出現「因果循環」的故事,慎獨、慎念至要!至要!

  學歷史的人就是怕看古裝片,會挑剔劇中場景,〈遇灶神記〉從編劇角度來講,活脫脫的現代故事古裝版,很多地方不符合清代真正生活,實際情形條列如下:

合居大灶前是非多

1、灶君神位如何安放?劇中的場景完全不對,他把灶王神像安放在進門的照壁上,荒唐!應該是在廚房的大灶旁。

  古代合族同居,各房女人們在灶前做家事,是非也就從灶前衍生出來。

  袁了凡「功過格」大約有30條目與廚房有關,就是在約束女人們,在灶前的言行;灶王卻少管男人的事,男人由祖宗來管。

2、地震場景。前一個場景是小孩在竹屋中,後一個場景是父母在磚瓦堆中找小孩,對不上嘛!

  萬曆20年左右,陝西關中大地震,官方報導傷亡超過80萬人,實際不止此數,根本不會有人存活!

  哪有地震中只把小孩壓死,而另一屋的大人卻安然無恙,天道無親啊!

3、所有疫疾流行的場景,根本是現代人才有的,在古代甚至近代19世紀末的台北,疫疾流行的場面是棺木挨家放,棺木用盡,就用草席。

  抬屍用門板,埋屍就是在村外挖個大坑,把死者用草蓆一裹,放入大坑中,灑上石灰用土堆起墳堆,負責埋屍的往往是像我們這樣的宗教或善社。

  疫疾只流行在人口密集的市鎮,不會出現在山林野外,片中場景一直是山林野外,不可能會爆發瘟疫。

4、官位愈大轎夫愈多,片中的首輔張大人是朝廷一品,他的轎夫必須有8人或16人,轎子也就豪華很多。片中卻只見2人小轎,而且很寒酸,不符身分要求。

5、酒樓召妓奏樂是唐代到清代文人必需的生活,在沒有錄音帶、光碟、唱片的時代,人是唯一傳唱詩詞的工具。

  召妓唱詩在古代根本不是罪惡,而且佳話,喜歡上就帶回家中,女人多了就不得安寧,灶王的工作也大為增加而已。

文昌功德捨藥捨棺

6、片中的「文昌社」完全沒有著墨,只拿現代的結社的概念,去想古代的結社,在宋、明、清三代文人組成各種善社、文社,除了詩文對唱外,更有許多社會活動。

  像是疫疾流行時,文昌社的工作就是「捨藥」、「捨棺」、「埋屍」,集合所有地方人士共同為之,而非片中所示解散停止。

  從宋代開始,由朝廷頒行「太平聖惠方和劑局方」,匯集各種病症與對症下藥的藥方,一旦有事就照方抓藥,供社會大眾取用,重要的是藥,而不是書,編劇的人不知此事,把場景弄錯了。

  最可行的鏡頭是「文昌祠」召集眾善心人士在煎藥,許多病患前來接受診療,社員照顧病患忙得不亦樂乎。而片中人物之一的俞都,卻心生恐懼怕被感染,而奔逃脫離現場,當年台灣SARS流行時,台北市某醫院的院長就是怕被感染而躲了起來,古今對照,信哉!

勤於拂拭勿惹塵埃

  神秀有名的〈偈〉「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千百年來傳頌不已,可是從來沒有人想知道,勤拂拭的對象,以及方法究竟是什麼?

  創立臨濟宗的臨濟義玄大師,把心地比擬作湖水,受到清風的吹拂,頑童丟石塊,船夫划槳等外在因素的干擾,湖面揚起漣漪,當人站在湖邊就無法清楚映出印出自己的形象。

  唯有當風停止,丟石塊、划船等一切外在干擾都除去,湖面才有機會回復平靜,而後才有可能清楚的照映人像。

  神秀所說是一個靜態的狀態,臨濟義玄所講的是一種動態。

  每天在我清掃鐳力阿道場公共區域~花園的時候,那棵樟樹不斷的落葉,一日之中,可以舖滿路徑。

  常常剛清掃乾淨,回頭再看,又見幾片落葉,只有「時時勤拂拭」,才能時時保持乾淨的狀態,在此動、靜兩態合而為一。

  這棵樟樹長得非常茂盛,落葉量自然增大,可以比擬作世間紅塵俗事。

  有的人生活繁忙多采多姿,就像這棵樟樹心頭所惹來的塵埃污垢,當然也多。唯一的對應辦法就是時常清掃、清掃再清掃。

無量省懺潛無兼顧

  樟樹長得大,樹葉的覆蓋也大,落葉不只在水泥路面,也在花圃的花草、灌木小樹上,可是我們每天清掃時,只注意水泥路面的落葉,完全忽略了兩旁的花草灌木上的落葉。

  順手撿拾掉在其中的樹葉,才覺得完全清理。修行懺悔過程中,也是一樣通常只清理意識可及的部分,在潛意識、無意識的部分,也要同樣努力去整理,方才達到完整的地步。

  每天用過早餐,就回房休息,注意聽上午8點鐘所播放的音樂。音樂一播放,我才外出去掃地。

  有一天上廁所時,看到浴室的牆角上,有厚厚的汙垢,面盆和馬桶也是一樣有污垢。

  我們每天上午8點應卯去掃花圃,卻忘了每天都要用的浴廁,也需要時時勤拂拭。

  因而我拿起清潔劑輕噴在有污垢之處,用刷子去刷洗,再用清水一沖,清淨無味的浴廁又回復了清爽潔白之貌。

全力以赴克盡全功

  每週日的「奮鬥日」,是很棒的設計,拜不完的誥,打不完的坐,流不盡的汗,是這一天的特色。

  對我而言,是全新的經驗,很像在攻讀博士學位時,那種「讀不完的書,寫不完的報告」的情景。

  為了追求一個預設的目標,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克盡全功,個中的甘苦和磨難,只有身歷其境,才能體會。

  呂光證講師一直擔心我會支撐不住;巨光膺樞機也懷疑我是否能熬的過。謝謝他們的關心,5年苦讀求博士,我都達成了,遑論這55天的修煉期。

  有一次「奮鬥日」誦唸「皇誥」時,竟然聽不到自己的誦誥聲,卻可以清楚聽到四周同奮的誦誥聲,有的用低音在唸,有的聲音有如裂帛,在右後方有幾個位同奮唸得不整齊,慢了1/4拍,在光殿中央卻形成一股強力共振的誦誥聲,且是以高音為主。

  我在合唱團中以「低音」(氣泡低音)為主,可是在「奮鬥日」誦唸「皇誥」時,完全進入高音狀態,這個高音是在頭頂顖門之處產生共振。

  而這個部分是能與天界連結的頂輪,震盪迴旋,於是較低位的耳朵就聽不到,只能用身體去體會,沒辦法用言詞去描述。

  到了週一,回復正常的修持日課,早上持唸〈寶殿頌〉,中午誦唸「皇誥」時,我所發出的聲音不再是高音,沒有在頭頂顖門共振的現象,也就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我在唸誦「皇誥」~慈心哀求……。

誦誥打坐痼疾全消

  年歲益長,這個肉身由於平時疏於保養,甚至過度使用,以致累積了許多生理垃圾,堆積在肌肉器官組織中,慢慢的在肌肉皮膚上出現一些不該有的厚皮、疤痕或硬塊,顏色也變的深黑褐色。

  入關之後,每天不斷的唸誦「皇誥」所流的汗,實在難以計數,這些年由於工作是靜態的讀書與研究,一個人獨處在一間研究室中,又有冷氣可吹,因此在夏天也不會流很多汗,時間長了,習以為常。

  從來沒有想到,這種舒適的冷氣,加上因此舒適而來的「懶得動」,讓七情六慾所產生的生理廢物堆積在身上,慢慢的形成了堵塞,堵塞的情形越來越嚴重,身體也就越來越僵硬。

  人到中年之後,常開玩笑的說:「該軟的都硬了,該硬的都軟了。

  其關鍵就在於堆積生理廢物,可是我們通常把這種堆積的廢物,看成是肌肉的僵化。

  我的兩個手臂都有一個硬塊,兩肘各有一大塊乾癬,右手大拇指上有一個肉疣。

  中西醫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曾替我做針灸的賴牧師也曾用長針去刺兩上臂的硬塊,無效!反正不痛,也就隨它去。

  這次閉關,每天定時誦誥和打坐,開始的時候,上臂近膈肢窩的地方在打坐時,非常癢,一直癢到兩脅,脾經大包穴其附近範圍,而且流很多汗,氣味大。

  3個星期後,有一天下坐時,再拍順手臂上的氣時,發覺兩個上臂上的硬塊,小了很多,右上臂的硬塊原本很大,現在已鬆軟,只剩下小小一塊也不太硬了,左臂的硬塊幾乎不見了。

  這個經驗讓,我卻實體會到誦誥和靜坐的妙用。

  手肘上的乾癬,也在發癢之後,逐漸縮小,而後脫皮,右拇指上的肉疣也慢慢縮小,但是依舊會長大,隔幾天要修剪一次,結訓時,也差不多消失了。

定靜忘我有感斯應

  生理(肉體)上的變化反應,倘若心誠,感覺就會降到最低,最後就能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

  對於打坐時兩腿痠麻漲痛如何處理?師尊的回答有三種:

  (1)對剛入門的人說,把兩腿伸開,休息一下。

  (2)對已有一段時日的人,要他忍一忍。

  (3)對精進階段的人來說,要把心靈和肉體脫開,將心靈與大宇宙合一,完全不理會肉體的存在。

  我用在圓桌基金會第一階段過火的經驗來印證,當我過火時,心提在身外,走在火炭上,完全不燙。

  可是,當我心念一動想要去體察炭火為何不燙時,心念落在現實的肉體上,立刻就被燙傷。如是,稍能領略「坐忘」、「忘我」的境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