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問題意識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問題意識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27期 »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問題意識

李利安  2011-06-15 09:55

口述/李利安
整理/編輯部 圖/李光巡

  編按:西北大學佛學所所長李利安教授,研讀涵靜老人1942年所著《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後,對涵靜老人宗教哲學的思想別有體悟,在「2011年涵靜老人講座」中發表專論,詳實梳理心得,難能可貴,令人驚豔。
  為能賞讀大陸學人如此透徹與鮮明的闡述涵靜老人思想,《天帝教教訊》在萬餘字數中,特別摘錄整理,以饗同奮。

 ●思路分明,論述詳盡的李利安教授

壹、小序

  本文的研究範圍,僅限於1948年以前涵靜老人的宗教哲學思想,其活動範圍主要在甘陝一帶,以《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一書為研究的主要依據。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是一個有著嚴密邏輯和豐富內容的體系。從《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來看,全書共有4個部分,分別為〈緒論〉、〈物質之自然觀〉、〈精神之人生觀〉、〈結論〉。

  為了更準確地把握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的要點,也更能展現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作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的概貌,我們根據涵靜老人早期《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不同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將其分為「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3個方面。

貳、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問題意識的歷史背景

  涵靜老人生於1901年,一生歷經中國近一個世紀,對此《涵靜老人年譜長編》評價道:「涵靜老人親身經歷並見證了五四運動、北伐戰爭、西安事變、對日抗戰、國共鬥爭及臺灣政治的變遷。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

  這是一個世亂時危的時代,貧窮落後的中國飽受列強的欺凌,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傳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全面瓦解,新的社會關係艱難地萌芽生長,社會矛盾錯綜複雜、鬥爭激烈殘酷,國家在政治上達不到真正統一,廣大人民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更是將國家民族的命運,推向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正如該書作者劉文星在《涵靜老人年譜長編》所說:「時值西風東漸,國事蜩螗之際,不僅列強侵略中國的行動有增無已,內政方面亦出現重重危機,國家民族命脈不絕如縷。」

  面對國家民族的深重災難,一大批有志之士在憂憤之餘,奮發圖強,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掀起了拯救民族衰亡的運動浪潮。

  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當時社會與現實人生的問題進行審視,並依據對問題的審視而進行救國救民的努力,如:早期洋務派認為中國的問題在於科技的落後與物質生產的不發達,所以興起洋務運動。

  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認為,中國的問題,在於社會制度的落後,所以主張維新變法。

  而孫中山及中國共產黨人均認為,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在於政治制度的不合理,所以中國的出路在於革命。

  在文化方面,當時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引領的新文化運動,主流是引進西方理性與科學,以及民主與自由。

  在經濟方面,早期洋務運動屢受挫折之後,實業救國的路線一直有人堅持。

  在宗教方面,出現了太虛大師宣導的「人間佛教」。

  此外,還有陶行知、蔡元培的教育救國,章太炎、魯迅的文學救國,任鴻雋、竺可楨的科學救國等等。

  那個時候,中國知識份子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有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的「中體西用」論。

  有主張以中國現實需要為標準,來取捨中西文化、超越中西體用之爭的「本位文化」論。

  還有胡適等主張的「全盤西化」論,以及康有為、梁啟超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論。

  對待傳統文化方面,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魯迅把幾千年以「仁義道德」為核心的中國舊文化,斥之為「吃人」文化。

  陳獨秀云:「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生存而歸消滅也。」

  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主要來自兩大思潮:一是歐美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一是從俄國傳入的社會主義。

  在這種趨勢下,各種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學說在中國廣為流行,自由、民主、科學的思想觀念深入知識份子心中。

  西方思想逐漸成為中國新時期思想文化的主導力量,一切傳統的思想文化要想保存與發展,都不能不回應西方文化的挑戰,吸收它的營養重新鑄造自己。

  涵靜老人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吸收了西方科學文化知識和先進的思想觀念,創立了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恰是採取了這種態度和方法,來回應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和挑戰。

  從當時中國宗教文化的狀態來看,劇烈的社會動盪和西方文化的衝擊,不可避免地給中國宗教帶來深刻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一、是傳統宗教的衰微

  中國傳統社會的信仰雖然多種多樣,但基本格局是以儒家為主,儒、釋、道三教並存,並且互滲合流。

  辛亥革命以後,佛教和道教由於失去了皇權的支持和保護,加上戰爭的破壞,民生的凋敝,變得更加衰微。

  尊天敬祖是中國人普遍,又最基本的信仰,但由於帝制的覆滅和宗法等級社會的解體,緊密依附于宗法等級制度的國家宗教祭祀制度也隨之坍塌,傳統的國家民族宗教崩潰,儒學受到猛烈批判後沉淪下去。

  多數中國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喪失了信仰的軸心,一時又找不到新的共同信仰來填補空缺,不知何以安身立命。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不能解決多數中國知識份子的精神歸宿問題,於是痛苦莫名,不得不四處探索。

  在先進的知識分子之中,增長了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的情緒。於是,相當一部分人傾其全力向西方尋找真理,有的歸心于歐美自由主義,有的則信仰了共產主義和馬列主義。

二、是傳統宗教的改革

  西方近現代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以及唯物主義思潮的傳入,使無神論思想在中國空前高揚,非基運動(註1),寺產興學運動(註2)相繼興起。

  在強大的無神論思潮及其他各種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衝擊下,各種舊有宗教的領袖人物,不得不對傳統宗教理論進行改造,使之與現代意識、現代生活相適應,去除或減弱其中神秘的、非理性化的、出世的成份,加快了宗教的世俗化進程。

  如:佛教提倡人間佛教;道教提倡新仙學;伊斯蘭教開展新文化運動;基督教推進中國化運動,革除陳舊的教規教義,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努力為民族救亡和振興發揮積極作用。

三、是新信仰的探索

  在社會大破大立的轉折時期,知識份子處於徬徨、困惑和不息的探索中,信仰上的缺失,使得其中的一部分人力,圖以西方為借鏡,融會中西,重建一種新的宗教信仰,用以替代衰敗了的傳統宗教。

  如:康有為提倡孔教,欲把儒學納入現代宗教的軌道。章太炎發揮佛教唯識學說,主張建立無神的宗教。胡適則欲建立理智化、社會化的新宗教。蔡元培設想用美育和哲學來代替宗教……。

  正如牟鐘鑒先生在《中國宗教通史》一書中所說:「在這樣一個除舊布新的時代,思想信仰上的散化與理論戰線的空前混亂,各種社會思潮異彩紛呈,把重建中華民族主體信仰的任務,嚴峻地提到了思想家的面前」。

  涵靜老人創立的新宗教哲學思想,也是這樣一種新信仰的探索。

參、涵靜老人對問題的發現

  涵靜老人對宇宙問題的理解,是以其「宇宙真道」理論為基礎。他認為,「宇宙天理之真象,在一『和』字」。

  也就是說,「萬流歸源,宇宙天理之真象,在一『和』字,大而言之,旋和系之運行不得其『和』,即成混沌;物質與自然不得其『和』,即無生機;小而言之,人生之電子與和子不得其『和』,即有死亡;人類心理感應不得其『和』,即生仇恨;社會秩序不得其『和』,即有變亂;國際不得其『和』,即生戰爭。推而衍之,科學與哲學不得其『和』,即無真理;道德與知識不得其『和』,即無和平;天人不得其『和』,即無大同,故天地之基,聖凡之道,立國之本在一『和』字。」

  由此可知,涵靜老人認為宇宙天理的真相,在於「和」。

  「和」是宇宙的普遍規律,無論是旋和系的運行、人類身心、社會秩序、國際關係、天人關係,還是物質與自然、電子與和子、科學與哲學、道德與知識的關係,都必須遵循「和」的規律。

  「和」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是天地之基,聖凡之道,立國之本,總之「道者,和也」。

  「亂」與「和」相對,「和」為協調、有秩序、和平、生生不息、理性的,而「亂」則為無秩序、無理性、無生機、無政府的。

  二者的對照關係為:和→奮鬥→世界大同→自由神靈→聖凡平等;亂→侵略→戰亂迴圈→偶然和子→輪迴顛倒。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涵靜老人以「和」為標準,來衡量宇宙萬物,得出了宇宙人生的總問題為「亂」的結論。

  他指出,「『亂』為無秩序,無理性無生機,無政府狀態之悲觀的擾攘,為消極的盲動,為物質的浪費,為情欲的自戕。為天道之失常,人生之顛倒。性靈之輪迴,故天地之所愁,人生之所苦,皆在一『亂』字!」

  涵靜老人所描述的亂象,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宇宙之亂」、「社會之亂」和「人生之亂」。

  所謂「宇宙之亂」,在涵靜老人那裡是指旋和系的混沌。旋和系,是涵靜老人對宇宙星系的統稱。

  涵靜老人認為,旋和系的存在和運行,是靠水電力動能維持的,當一個旋和系的水分枯竭,動能供給不繼,旋和力之動力平衡即被打破,該旋和系即歸於混沌。

  旋和系就這樣由生長而至混沌,由混沌而再生長,消長長消,遞嬗不已。

  因此,如果說生長是「和」,那麼混沌就是「亂」,如此一和一亂,交替往返。

  旋和系的混沌會帶來毀滅性的結果,因為屆時一切物質均碎為微塵,而瀰漫於大空間之液體中,或變為輕氣,而浮游於液體之上。

  所謂「社會之亂」,主要是指種族關係衝突導致的戰亂。

  《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一書中,多處提到戰爭,如:「戰事曠日持久,人心疲弊」、「蓋大戰之後,民生凋敝」、「今人類方忙於殺伐,自相戕賊」等。

  該書甚至還對戰爭中人類社會的混亂狀態,作了直接的描述:「當此世界演成空前悲慘的混亂狀態,人類遭逢末劫的厄運之時,吾人如乘飛機由東半球飛到西半球,用望遠鏡在天空鳥瞰。凡是太陽光線所能射到的人群中,莫不正在表現瘋狂、掙扎、呻吟、苦惱、恐怖、疲弊各種不同的姿態。」

  涵靜老人認為,戰爭的產生是由於人類思想偏狹,目光短淺,自私自利,導致了爭奪生存空間和眼前利益的行為,因此他期待未來世界是一個民族之間自由平等,沒有糾紛和戰爭,和平大同的世界。

  他說:「本此三奮及聖凡平等的思想,啟發人類大公無私共生共存之高尚心理。實行平等互惠(興滅國繼絕世)之公法,根本消除各民族間的糾紛,由此進到民族真正自由平等,無形同化,組成各洲聯邦,公推國聯盟主,確保集體安全,人類種族一切戰爭,於是永遠消滅,和平燦爛,世界大同。」

  生逢亂世的涵靜老人,深切地感受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痛苦、災難和混亂,並希望通過自己的方法努力挽救之,以達到「漸次恢復和平秩序」,「共躋世界于和平大同之境」。

  所謂「人生之亂」,就是人類生命的內在衝突。

  涵靜老人將人的生命分為肉體生命和精神生命;肉體生命由和子與電子兩種基本質素構成,電子代表物質,組成肉體,和子代表精神,是人的性靈。

  和子是「靈覺的,主動的」、「和善的、柔軟的」;電子則是「漫無知覺的、盲動的」、「兇惡的、剛烈的」。

  和子的電質中放射出陽電,代表和善與慈悲的情緒;電子中放射出陰電,代表貪瞋癡等情緒。

  和子支配電子的同時;電子對和子也有反抗力,二者「同處一軀之內,實為矛盾之統一,對立之調和」。

  當和子能夠控制電子時,人生得其「和」,此人得以健康正常地發展;而當電子的反抗力壓倒和子的控制力時,人生失去平衡,就會發生倒行逆施的「亂」象。

  電子與和子的鬥爭就是身心的衝突,也稱靈與欲的衝突。

  在人經歷了生、老、病之後,死亡時和子與電子分離,肉體生命即告結束。

  這是肉體生命的無常,代表精神生命的和子的命運是悲慘的,它飄蕩在宇宙太空之中,被電子組成的物質吸入,和該物質一起組成物質生命,直到該物質毀滅時才能脫離,卻又被吸入其他物質中,開始新的一期生命,如此進進出出,「接受自然律之支配而輪迴而已」。

  若被吸入石塊或草木之中,則無異於入了無間地獄,難有出期;即便幸而為人,也非常短暫,如此顛倒沉淪,毫無自主之力。

  和子命運的悲慘體現了生命的無常及命運的不能自主,這是人生最大的「亂」。

  與此同時,涵靜老人將中國文化史上的性善、性惡之爭,歸結於和子與電子之關係。

  他認為是電子與和子鬥爭的結果,決定了人性的善惡,只有和子勝利才可能為善,若為電子勝利,則「此人已矣」。

  然而,由於電子對和子具有反抗力,又由於和子的先天真純和易於薰染性,和子對人生的主宰註定了不會順利,關鍵在於「和子之向真與向善」,「用其真意真性而制勝欲倫」,就是說和子本身要不斷地修煉,要向真向善,節制欲念,才能戰勝電子並領導其向善。

  從整個人生來看,電子與和子的關係如下:電子與和子(即心與物或身與心)的統一和鬥爭貫穿人生的始終。

  在幼年時期,二者尚能保持平衡(在和子的支配下心物協調,身心關係主要表現為身心的統一)。

  及長,對於電子的要求日益增加,電子與和子的關係開始失衡(心物開始失調,身心關係表現為身心的統一和鬥爭並存)。

  到老年時,電子戰勝和子(心物徹底失調,物勝於心,身心分離),和子被排擠出身體之外,生命結束。

  總之,在身心的關係中,只有在心的領導下,心物協調統一,才會有善良、健康、以及對輪迴的超脫,否則,心物顛倒,就會導致邪惡、死亡和輪迴的後果。

  根據亂的程度,還可以將其分為普通的亂和嚴重的亂。前者是普遍的、隱性的、緩和的;後者則是特殊時期的、顯著的、急性的。前者尚易調和拯救;後者救之則難矣。

  這種嚴重的亂,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被稱為「劫」,其中又以「三期末劫」為最。

  「三期末劫」是中國民間宗教特有的思想,他們將宇宙歷史分為青陽、紅陽、白陽三個時期,每期之末都要降劫,稱為三劫。

  「三期末劫」即白陽之末所降之劫,這次的劫數比前兩次都厲害,是最後一次的大掃蕩,要把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掃除乾淨,同時解救所有的皇胎兒女,使得他們與 無生老母歡聚。

  這之後,就要重新開始新天,那將是一個理想的太平世界,因此「三期末劫」就是一般所說的世界末日。

  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三期末劫」以「九一八」事變為開始的標誌,至天帝教復興時,涵靜老人則明確指出核子戰爭,就是「三期末劫」。

肆、涵靜老人對問題的分析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尋找問題的根源,找到問題的根源後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那麼這一切亂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天人日誦大同真經》中說:「蓋以人心,疲痹瘁(疒垂)?,以困鴻志,以無自強自奮,趨途執熱弗曜,日以罔聞,輾轉幽昏,無知無明,以訖為起,以動為靜,無間其庸,天失其道,地失其維,人危其綱,而亂其常,以違自然,碌碌濁其清清,霧其正道,障其正道。」

  意思是說,人心迷昧顛倒,違反了自然法則,使得天地人各失其道,讓正道蒙受了障蔽。

  涵靜老人在《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和」與「亂」一節說道:「天理蒙昧,心物顛倒,人寰慘苦矣」;因為這種「天理蒙昧,心物顛倒」,造成人類「將要脫離了 上帝為宇宙和諧所安排的軌道」。

  涵靜老人認為,雖然宇宙間一切均受自然律的支配,但和子也並不是只有被動地接受自然律的支配。

  由於和子的清、輕或濁、重與生前的修持密切相關,因此可以通過生前的修持,來培植超制自然律的能力;生前努力修持,實現心靈與物質的蛻變,死後和子清輕,便可超越自然律而獲得相應的自由,神佛即是如此修成。

  由此可見,涵靜老人認為人類與自然律的關係也存在兩面性:一方面人類處處受著自然律的支配,受著自然的限制;另一方面,人類又可以主動地超越甚至利用自然律,關鍵就在於通過自我修持創造相應的條件。

  然而由於人類不知自己最大的敵人為自然,不去培養超制自然律的能力,卻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而自相殘殺,「今人類方忙於殺伐,自相殘賊,不知最大之敵,實為自然,如能移其自相殘殺之精力,而與自然奮鬥,則近道矣。」

  涵靜老人說:「生命之來源,有偶然的,亦有因果的,因果的為主動的:偶然的為被動的,主動的其有運用自然律之條件而達其目的之能力,被動者則唯有接受自然律之支配而輪迴而已。」

  可見他認為和子的命運具有兩重性:一重是偶然的,一重是因果的。

  若能主動創造條件運用自然律擺脫輪迴的,就是因果的;反之,則是被動地接受自然律支配而輪迴不已,就是偶然的。

  一言以蔽之,「一切和子之輪迴超脫,亦均有其因果與自然之兩元的配合關係矣!」

  和子的歸宿與人生的性質密切相關,人逝世之後,只有善能把握人生之善性者,才能超脫于自然律的支配,避免輪迴顛倒而生活於天國、仙境;反之,在生不善把握其和子而為惡者,則只有在自然律的支配下輪迴不已。

  其中也有神靈的參與,神靈經過對該人善惡的分辨和對證後,運用自然律對善者與惡者分別對待,善者可在靈界之中自由飛旋而得以超脫;惡者墜落地面,任其被各種物體自然吸引而進入輪迴。

  肉體生命是短暫的,它在和子被排出身體時即告結束,而精神生命卻可以長存,如和子在生前有足夠的修持,便能於肉體生命結束後超脫於輪迴,獲得永恆的生命。

  生命的境界有4個不同的層次:永生,共生,造生,和生。

  其中永生、共生、造生為求聖凡平等而獲得的永恆的生命境界,分別為與本界之聖平等、與上界之聖平等和與大自然平等的生命,和生為輪迴的無常的生命。

  無論哪一種生命境界的獲得,都須經過和子的自奮自創,修持身心,否則「不但永生不可得。即和生亦不易得也」。

  因此,可以說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和子命運的決定權最終還是在於和子自身,完全在於和子的自奮自創,這便是人生之究竟。

  問題是,由於人們不知人生究竟,不知生命的歸途,不懂得把握自己的命運,不貴性命,不鍛煉身心,卻又將人生的問題歸因於命運的安排:「今人不貴性命,浪費精神,消耗電子,是以速死而諉諸大數。不知人生究竟,生命歸途,需要向自己奮鬥、培養正氣,鍛煉身心。」

  在身心的關係中,只有在心的領導下,心物協調統一,才會有善良、健康、及對輪迴的超脫,否則,心物顛倒,就會導致邪惡、死亡和輪迴的後果。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關於「三期末劫」的起因有2種說法:第一是人性迷失顛倒,導致 上帝震怒降浩劫。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詳細地說明瞭三期末劫的這一起因,如三期主宰清虛天王序曰:「無極初闢。乾坤始奠。清者上升。濁者下降。爰成天地。人物民康。日漸進化。迷失先天之真性。造孽多端。孽海本無波而人自興。冤冤循環。輪迴顛倒。是以造成延康之末劫。又名小混沌。亦宇宙之間空前絕後之末劫耳。」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小引〉中又說:「惟人一落後天。由渾噩而漸至明。日為物欲所薰染。真性迷昧。競逐財色權勢。罪惡累積。孽冤迴圈報復。上蒼赫怒。爰降浩劫。勸善懲惡,分期清理,歷劫演變,互為因果,蓋三期者。乃每一盤古自寅會開物生人以來。宇宙一大總清平之過程。」

  以上兩段材料說明瞭由於人心為物欲所薰染,迷失了先天的真性,人類罪惡累積太多,沉陷在孽冤報復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上帝因此震怒而降下浩劫,對人類的罪孽作一總清算,這是對人類的懲罰與拯救。

  「三期末劫」產生的另一個原因,是大自然氣運的推移。涵靜老人在《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例言〉中說道:「三期者,每一盤古闔辟必須經過之一程,因何每一混沌,必須有之期,豈非妄言,非也,噫為氣運之所關。」

  盤古為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計算宇宙氣運的時間單位。一盤古包括正、智、明、信、成、住、劫、壞、空九大循環階段,是旋和系從生長到混沌的一次週期,因此每一盤古都必須經過一次「三期末劫」,這是大自然氣數使然。

  然而,大自然氣運也是要受人心影響的。《大同真經》中說:「心氣相志,心志以道,是氣曰道,心志以厲,是氣曰厲,心志以昏,是氣曰昏,氣志心神,是以不清是心,不寧是心,其宰是心。」

  意思是說心與氣是相互貫通的,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氣,心是氣的主宰。

  一人之心;決定一人之氣,眾人之心影響天地之氣,決定著世間太平與否。

  按照這樣的理論,人假使違反三綱五常等倫理道德,所散發出的不正之氣會不斷凝向大空。若大空中凝聚了過多的濁氣、邪氣、厲氣、昏氣,破壞了氣運的祥和,影響了天地的清寧,不但會嚴重影響天、地時序的自然運行,也會阻礙大道的推行,必然遭致三期末劫的到來。

  「三期末劫」既是人欲橫流、真性迷失所使然,也是天體氣運迴圈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然而歸根結底是由人心造成的。

  宇宙人生之亂的根源也在於此,由於人心的狹隘、自私、貪婪、愚癡、無知、放縱,導致了違反天道人倫的行為,從而導致了宇宙人生的亂象。

  因此,對宇宙人生各種亂象的原因也可以從「天理蒙昧」與「心物顛倒」兩個方面來看。

  前者是人類在思想上不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不知道」;後者是在心理及行為上的錯亂顛倒,是「不行德」,心想上的無知導致行為上的盲目、錯亂和顛倒,行為上的錯亂顛倒又直接導致相應的亂象。

  總之,「人類的命運,完全操諸於 天帝; 天帝如何衡量安排,全視人心之轉移」。

伍、涵靜老人的問題解決方法

  對於宇宙人生的問題,涵靜老人提出了這樣的解決之道:「往者已矣,今後人類惟有加強奮鬥,把握真理,撥亂反正(和),以自救救人救世。方足以免除劫運及痛苦之增長,而求大同之實現。」

  由於宇宙人生的問題為「亂」,宇宙真道為「和」,因此他提出了「奮鬥以求其和」,或稱「撥亂反和」的解決方法,並進一步提出了「三種奮鬥」作為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

(一)奮鬥的出發點

  既然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心,因此涵靜老人的解決方法也是從人心入手。他後來在〈復興先天天帝教緣起〉一文中指出:「人如要在地球生存下去,惟有急起從根自救,一方面應邁向精神的重建,道德的重整;一方面則祈求 上帝寬恕既往,盼望這未有地球之前,歷劫流傳下來的先天固有天帝教—上帝真道,重來地上。」

  針對「三期末劫」的到來,涵靜老人的救劫方案是:一方面進行精神的重建和道德的重整,另一方面則是誠心向 上帝祈禱。

  這兩方面都是從人心出發,通過改造人心來淨化人心,從而改革社會風氣。

  用涵靜老人的話來說就是:「劫由人造,必由人化,化劫端賴人心」、「救劫在救人,救劫在救心」,並稱之為「從根自救」。

  這樣的思想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就已經存在;《大同真經》曰:「止心則氣祥,欲潔而氣臻,凝於太空,是分平善劫惡是謂云」,說明瞭通過對人心貪欲的制止和欲望的清潔可以改變天地的氣運,從而使世界太平。

  《奮鬥真經》曰:「以奮必和 大道是羅 否危無亂 斯澄心魔」,指出只有先去掉心魔,內破情欲,外破物障,才能與天合德,達到大道的和諧。

  這是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人心。

(二)奮鬥的必要性

  為什麼必須要用奮鬥的方式解決呢?這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有2點依據,一為「萬有動力」論:「此宇宙實無一不在動態之中,大者如形成宇宙天體之旋和力,中者如人體中電子與和子交相推動之動力,小而至於一杯水中電子之活動,均無片刻之休止,故曰:物質與自然常動,動者自動,靜者亦動,萬有動力!」

  涵靜老人認為,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動中,這是宇宙間繼旋和律之後次大的自然律,是宇宙的普遍規律之一,稱為「萬有動力」,因此人類的撥亂反和行動,須遵循這一規律。

  另一依據為,天體的運行。

  涵靜老人認為,天體運行的「行」是宇宙生生不息的力量,宇宙間「惟有「行」字方能創造一切,方能革新進化。

  人作為萬物之靈,應該效法天體的運行,以合上天的好生之德,因此要積極奮鬥,自強不息,這是人在宇宙間的作用,因此要撥亂反和就必須奮鬥。

(三)奮鬥的可行性

  通過努力奮鬥來撥亂反和的方法不僅是必要的,又是切實可行的,這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同樣可以找到理論依據。

  首先,由於和與亂的關係是相對的、辨證的。亂並不是絕對的,永恆的,所以可以通過奮鬥來轉化它。

  對此涵靜老人是這樣說的:「由上『和』與『亂』之看法而推演,可見宇宙之定律,為相對的。此相對的真理,即本書之一貫精神也。惟其因為相對的,辨證的,故必須加緊奮鬥,以求其和,方足以維天道而極人倫。」

  其次,在人生中,由於和子的主宰性,也由於和子中X原素具有神明與果決,能指揮神經,為「超凡入聖之門」,因此通過和子的自我奮鬥是可以解決人生之亂的。

  再次,由於神媒是由人類修證而成,因此神媒的存在就是奮鬥成功的先例。除 上帝之外的神皆可由人類歷劫修成,都是心靈與物質蛻變之現象。神媒「之所以能具有超制自然律之功能、亦無非生前修持所得之結果而已。」

(四)奮鬥的具體途徑

  在奮鬥的具體途徑上,涵靜老人提出了「三種奮鬥」,即: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和向天奮鬥。

  向自己奮鬥,即是改造人心,被涵靜老人稱為「煉心」,具體說來:是對外按照不受物質的污染、迷惑、牽引,控制對私欲的追求的原則;對內做到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控制、自我奮鬥,及時清潔洗滌自己的內心,防止情欲的氾濫使原本光明的本心受到污染。

  也可以說是,運用和子之力對軀體的盲目、衝動、無智和不羈加以控制、導引、支配,維持身心的協調和統一。

  向自然奮鬥,是指認識真理,瞭解自然,面對自然的制約和困境,要不畏懼不屈服,不斷地努力奮鬥,創造更高的人類文明來克服它。

  向天奮鬥,是指向天界要求平等,在生修持身心,立功立德,與天合德,死後就可以超凡入聖,達到與天合而為一的境界。《天人親和真經》就是為增強教徒向天奮鬥的力量而說。

  三個奮鬥的關係是層層遞進的。

  首先是向自己奮鬥,正己修身,它是一切奮鬥的基礎和核心,這也是天帝教的五門基本功課實質上,均是煉心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再向自然奮鬥,創造人類文明,由物質而返自然;最後向天奮鬥,最終達到聖凡平等、天人大同。

  三個奮鬥的關係也是圓融互攝的,向自己奮鬥是向自然奮鬥和向天奮鬥的工具;向自然奮鬥是連接向自己奮鬥和向天奮鬥的橋樑;向天奮鬥成為自由神必然要求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

(五)奮鬥的目標

  奮鬥的目標是:聖凡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稱為「三期三同」。

  聖凡大同,即人人皆有聖的修養而足以媲美仙佛。

  世界大同,即世界各民族間沒有戰爭和糾紛,真正自由平等,和平共處。

  天人大同,則是在聖凡大同和世界大同之後,科、哲學昌明,人類向自然奮鬥之能力增強,加以神界之媒介與協助,天人之際的交通日益頻繁,真理日明,陰陽調和,宇宙大同。天人大同即達到天人合一,人類獲得永恆的精神生命。

  「三期三同」是實現天人合一的三個階段,為不同層次的「和」:聖凡大同是人的修養均達到聖的境界,是人生之和;世界大同是世界各民族自由平等,和平共處,是社會之和;天人大同是整個宇宙之和,是「和」的最圓滿狀態,是最高理想。

  綜上所述,涵靜老人從人心出發,以「向自己奮鬥、向大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作為行動的綱領,以「宗教大同、世界大同、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為目標,在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亂」的同時,趨向於其「和」的理想。這就是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的理論架構。

陸、涵靜老人問題意識中所體現的文化繼承性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壤中的,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釋家,也無論是宗教還是哲學,涵靜老人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繼承。

  我們從他老人家對人類問題的發現與分析,以及對人類問題解決途徑的探索中,均可以看到這種明顯的文化繼承性。這裏我們謹以天人合一思想、大同思想、修身思想來進行說明。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命題是北宋思想家張載在《正蒙.乾稱篇第十七》和《橫渠易說.繫辭上》中,第一次明確地提出的:「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

  這是以「天人合一」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認為儒者致學成聖就是要達到這種「一天人,合內外」的精神境界。

  所謂「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大致有3種不同的含義,對天人關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便突出地表現在這些不同層面的「天人合一」思想上。

  首先,人格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在天的三種含義中,第一種是以天作為主宰宇宙萬物的人格神。它或者稱「天」,如《易.益》「王用享于帝吉」孔穎達疏雲:「帝,天也」。

  或者稱「帝」、「上帝」,如《字彙.巾部》雲:「帝, 上帝,天之神也。」

  或稱「天帝」,如《公羊傳.宣公三年》「帝牲不吉」何休注雲:「帝,皇天大帝」,《詩經.大雅.雲漢》則稱「昊天上帝」。

  又稱「上天」、「天神」,《尚書.泰誓上》曰:「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

  「天帝」一詞的聞世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戰國策.楚策一》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的「上帝」,是儒家「齋戒沐浴,以事 上帝」之 上帝,是大宇宙至高無上之主宰,是「最後之神」,這是對中國古代 天帝觀念的繼承。

  這種意義下的天人關係是一種神人關係,主要體現為天對民眾的保祐,民眾對天的崇拜、尊敬、順從和天人感應。

  如「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靡常」「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是初步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這種關係體現為:(1) 天帝對人類性靈的創造和主宰。(2) 天帝對宇宙萬物的調和。(3)人類對 天帝宇宙大道的遵從。(4)天人之間的感應和溝通。

  其次,道德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天的第二種含義是儒家主張的以仁義道德為天。儒家認為,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如:周公「以德配天」。

  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說。「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和萬物的本性是相通的,都包含在天道裡。人類只要把自己的這種本性發揮到極致,就可以把天地萬物的本性充分發揮出來,與天一致。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宋儒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王夫之強調「減人道而合天德」,從而達到「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境界。

  這種意義上的「天」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被稱為「天理」或「天道」,如:天人感應的產生,是人根據善之誠心,一切動念合乎「天理人情」,獲得最後之神的同情親和。

  上帝以「媒壓」操縱人類性靈的方向為「驅之以吻合其天理之要求」;「維天道而極人倫」。

  涵靜老人對人與道德意義上的天的合一思想的繼承,體現在超凡入聖的標準上,人類若欲超凡入聖,必須培養功德以合天理,乃得上升;若不從天理,即使是神也會生凡心而下降。

  最後,自然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天的第三種含義是道家主張的以「自然」和自然法則為「天」。

  在道家來看,天即是自然及其法則,人是它的一部分。人和自然都是由道化生的,是一個整體,它們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相通的。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人通過「與天地合其德」,可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涵靜老人則認為,人類通過對自然的認識,對宇宙真理的探求,可日益縮短天人之間的距離,最後達成全宇宙之大同,亦稱天人大同,實即天人合一。

  在個人修持上,道教認為,通過「性命雙修」可使人身的精、氣、神與大宇宙的精、氣、神相互溝通,實現人向大自然的回歸和人與自然的統一。

  涵靜老人以和子為神(性),以電子為精氣(命),主張通過性命雙修,次第成就氣胎、電胎、炁胎、鐳胎,最終達到天人合一,聖凡平等。

  如下所述:「性者先天也,神也,和子也,命者,後天也,精氣也,電子也。由無形而至有形。必須自然與物質適切配合。和子與電子達到相當熱準,把握現實,天人合一。方可澈底征服自然,由有形而至無形。即要運用物質而返自然,勘透生死,性命雙修,始能達進聖凡平等。」

  由此可以看出,涵靜老人繼承和發展了道教的性命雙修思想,所繼承的是,性命雙修達成天人合一,所發展的是,對這種修行的方式賦予了不同的宗教含義。

二、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又一重要思想,它通常是指儒家提出的社會大同的思想,是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也是不少仁人志士為之不懈奮鬥的理想和信念。

  《禮記.禮運》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一個財富公有、賢人當政、講求信用、互相關愛、人人勞動、各盡其力而各得其所、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社會。

  近代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融合中國古代的大同思想,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社會。

  康有為在其《大同書》中設計了一個「無邦國,無帝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這是一個有著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生產力極為發達的基礎,是天賦人權、男女平等的太平盛世,是超越了一國範圍的世界大同。

  孫中山先生一生以實現「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己任,大同思想貫穿於其宣導的三民主義中,他曾明確說出民生主義就是大同主義。

  而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的大同社會是沒有戰爭和衝突,各民族自由平等,和平共處的世界大同:「根本消除各民族間的糾紛,由此進到民族真正自由平等,無形同化,組成各洲聯邦,公推國聯盟主,確保集體安全,人類種族一切戰爭,於是永遠消滅。和平燦爛,世界大同。」

  當然這樣的社會大同,要以人類修養的普遍提高即「聖凡大同」為基礎,然而涵靜老人的大同思想又不止於世界大同,達成世界大同之後,還要「進而科哲昌明終極,陰陽永達和准,熙來攘往,極樂逍遙,自然天人大同」。

  又說:「故大同之進行,共有三段,即『聖凡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是也」。可見他的最終目標是「天人大同」,或稱「宇宙之大同」。

  傳統文化中的大同社會,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僅僅是從聖凡大同達到天人大同的中間步驟而已。

  「天人大同」與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並無本質差別,《莊子.在宥》中說:「頌論形驅,合符大同,大同而無己」即是此意。

三、修身思想

  羅斯特曾經指出,「每一種宗教的基本特性實質上就是在於它構成了一套道德規範」,而倫理道德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因此作為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又融科學、宗教、哲學思想於一體的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自然少不了道德的內容。

  涵靜老人繼承了其師蕭昌明的二十個字作為修身養性的指導,稱為「廿字真言」。

  這二十個字分別為:「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是「於五教教義、以及中華文化精華當中選出二十個勸勉規誡的字」,「作為人類思想行為的指導方針」。

  這二十個字的確是傳統道德修養理論的核心,尤其忠、恕、仁、義、禮、信、公、和、孝、正等字,是中國傳統知識份子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道德標準。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修身思想,人性論是其基礎。孟子主張性善說,認為人性之中先天就具備善的本質,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荀子主張性惡說,他說:「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樸,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而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樸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

  涵靜老人的人性論卻有自己的特點,他的相關表述如下:「人性之研究—孟曰性善,苟曰性惡,實即為和子與電子之關係,和子根本為先天的真純的,無善亦無惡,所謂赤子之心是也。

  一與電子配合,遂與電子之遺傳性的關係(父精母血)相混,而有善惡之薰染,色相之附合」,「當和子之力足以支配電子時,此數種原素即得以充分發展其功能。而使人類之官感得按照其正常之軌道而發展,反之,若電子力反抗壓倒和子力之控制時,則有倒行逆施之盲動的現象發生,而人生遂失其平衡焉。」「是故性欲之關鍵,首在於和子之向真與向善,人生之性質,亦即此心物的戰鬥也。」

  由上述三則內容可知,涵靜老人認為人的本性是非善非惡的,先人所謂的性善與性惡,不過是和子與電子的關係。

  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和子代表性靈,是「先天真純」的;電子代表肉身,是「兇惡的,盲動的」,和子因與電子配合而有善惡的薰染,二者矛盾統一於人身之中。

  人生之性質首先在於和子的向真與向善。其次在於(向善之)和子與電子的鬥爭,若和子之力足以支配電子,則可以為善;若電子力反抗壓倒和子力之控制,則「此人已矣」。

  不同的人性論對應著不同的修身觀,性善論認為修身的本意是啟發人們如何恢復和保持先天的善性,並使之得以擴充和發揮。

  性惡論認為修身的本意就是「化性起偽」,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人性之惡,其基本方法是內省和自律,如「克己復禮」、「反躬自省」、「滅人欲」等。

  涵靜老人認為修身是「用其真意真性而制勝欲倫」,運用和子之力控制、導引、支配電子,將其納於真善之道,稱之為「向自己奮鬥」,並認為這就是儒家正心誠意的內聖功夫。

  傳統文化修身的直接目的是成就理想人格,即所謂的「成賢成聖」,然而它又不僅僅停留在自我修養範圍,先賢的目的是要通過「修己」來「治人」。

  從「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條通過道德修養來實現政治抱負的「內聖外王」之道,其中「修身」是核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大學》講道:「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孟子.離婁上》中也說:「人有恆言,皆言『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涵靜老人的修身理論,也遵循了一條類似的從自我修養到「為大眾謀生存」的道路,他說道:「由於向自己奮鬥之結果,則進而謀立功立德立言於世,而求人類之進化。為大眾謀生存,尤必須求自身之生存,再求大眾之生存。故以『和平奮鬥救國家救民族救世界』為邁進之步驟。」

  在這個過程中,修身無疑是根本。在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修身的根本地位還體現在:它不僅是向天奮鬥、向自然奮鬥的基礎和工具,還是超凡入聖的必備條件。

  他說:「要之凡人得為自由神之先決條件,首先必須正心誠意,以殉其職責及理想」。他的這種理念給傳統文化的修身思想,添加了更加神聖莊嚴的內容。

  涵靜老人在《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提到的亂象,依然廣泛地存在於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帶來的種種問題,東西方意識形態的矛盾繼續,南北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恐怖主義抬頭,宗教衝突不斷。

  利益競爭帶來人我關係的緊張與冷漠,國家民族之間的紛爭與較量,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對環境的破壞導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身心關係的失調導致自殺率居高不下,總之整個世界都充斥著混亂。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的問題意識,對於處理精神與物質、個人與他人、國家與國家、人類與自然,以及個人身心等一系列關係,都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註1):20世紀初期,中國知識份子認知到中國的根本問題在於:國民的沈睡與無知,因而展開「新文化運動」,飢渴的吸取西方各種思想和學說,此時即中國教會史所謂傳教的黃金十年。

  但緊接著卻是情勢由一面倒而直轉急下的「非基運動」,即非基督教運動,20年代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發起的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宗教進行文化侵略的群眾運動,這是全國性的反教運動。

  (註2):又稱「廟產興學」活動,是指清末至民國前期,由於中西文化的衝擊,多方感覺教育的迫切需要,清末慈禧政府間接引起,地方政府主導的風潮。

  主要的行為有包括將道佛寺廟拆除改建成學堂,或廟方與士紳合辦。行動的後果,導致釋、道兩學的傳承斷層,獨尊儒學。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