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時時正念 善善不息充盈寰宇

活在當下時時正念 善善不息充盈寰宇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29期 » 活在當下時時正念 善善不息充盈寰宇

陳月壹  2011-08-15 11:10

文˙圖/陳月壹

編按:陳月壹同奮參加2011年「天人親和體驗營」(簡稱「體驗營」),心得滿滿,滿載而歸;特殊體質的她,將參訓時的感覺、感動,分享同奮,除了作為精進再精進的依據外,也鼓舞同奮實際體驗天人親和的玄妙。

 ●月壹同奮與光照首席合影留念。

天人親和了解自己

  抱著想好好打坐的心態,前一陣子(今年6月)我參加「天人親和體驗營」(簡稱「體驗營」),沒想到課程內容及方式,與昊天心法的研修完全不同,真是別有洞天!

  「體驗營」主要讓我們了解天人親和是什麼?並非單純的打坐鍛煉精、氣、神。

  在隱微中瞥見仙佛的慈悲,仙佛比我們更了解我們,這次我努力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希望抓住每一個發射出去的念波,在想什麼?好或壞的念頭?如何修正自己?

  師尊曾說「心修好了,修道就成了一半。」何況在體驗營中,我們是被觀察的對象,這種體驗很殊勝。

  究竟天人親和是什麼呢?講師們說「天人親和」是~教魂。

  「教魂」即是一個宗教的靈魂,也是這個宗教的主要精神(中心思想)。

  《教綱》第3章˙第13條指出,為求達成確保本教發祥地臺灣,自應加強天人親和以傳布 天帝真道,曉諭 天帝意旨,以及探求宇宙為最後真理,充實本教教義為主要目標,絕對不談個人休咎為原則。

  這個原則,呼應師尊所說「修道目的不在自了,而是救世。」

  剛參訓時,體會出靜坐「一靈常照,萬念皆空」境界,即是不以意識觀照己身;在佛家則說是「覺知」,亦即原靈來為凡體之元神調靈調體的意思。

  我也體悟人我之間的分別心,覺得只要不在乎肉體的感受、執著與影響,有與沒有其實是一樣的,可以不必太在乎喜、怒、哀、樂,留不留存於心。

杜絕外緣內緣不生

  如果不把外緣放在心上,內緣也就無從生起;雖然我體驗到,但覺得平時還是要多加練習,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修身養性的功夫。

  另外,這次也學習如何面付靜坐昏沉的情形,並將之分為身、心、靈三方面探討。

  身的方面,可能是體力不濟、睡眠不足、精氣不夠。像有些神職人員整天駐院耗神、耗心、耗力而造成靈力、體力不支,打坐就很容易昏沉、睡著,或者身體有些機能不佳,如:肝病,易生疲勞,打坐效果也不彰。

  心的方面,可說是慣性使然,比方說曾接受過激勵課程訓練的人,容易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催眠心態,這樣打坐就容易陷入昏沉與慣性。

  所以,佛家要打破輪迴,即是一種打破慣性;天帝教主張造命,就是要摒棄舊有的窠臼,自我創造新生命。

  靈的方面,我比較不想多加涉獵;因為宗主不希望我們太涉獵,求神通又能得到什麼?只是徒增困擾、顛倒夢想與是是非非。

  同奮應該花一點時間與自己對話,才能找出自己的昏沉,身體是根本,沒有好的身體,要修道一定有限制,如此打坐的功夫才能精進,才不會每天奮鬥,卻每天在光殿睡覺。我認為這樣的奮鬥,才是有誠意的。

  出關時,遇到一位殘障人士,我打從心理祝福他活得很好、活得堅強、活得快樂、活出屬於自己的光彩,對自己意識的轉化覺得驚訝,也在當下真正感受到無形的用心與加持,生起魚在海中,不知在海中之感慨。

  教義《新境界》說:陽電子之放射為直接的、直覺的,故最易得到直接之感應;陰電子之放射則為間接的、曲線的。蓋人類當起惡念之時,其腦中必起極大之徘徊與猶豫或狂亂之思潮。(頁63)

  親和力者,異性相引之電力作用也。蓋人類之思想,即為一種電力之放射。此種思想如任散亂放出,即投向四方而歸於虛無。若專心集注凝向一點,則久而久之,即能引起其所集注對象之電力的反應,兩電相交乃有和力之發生。(頁78)

善念引來吉神相助

  為引來仙佛的集注,「廿字真言」是最方便的法門,所以只要儘量將思想轉為正念,經常持誦「廿字真言」,將有很大益處。

  有些同奮一直有錯誤觀念,認為誦唸「皇誥」不必出聲,可是在每一個光殿,都有師尊斗大的墨寶寫著「聲聲願願達金闕、呼呼吸吸通帝心」。

  其實,「誦」字在《字典》解釋為,用有高、低、抑、揚的腔調讀唸。

  如果是很多人誦唸,一定會感覺磁場共振的氛圍與祈禱的念力,很殊勝!若大家心意一致,為天下蒼生祈禱,將感受祈禱的玄妙。

  維生先生曾說,華山時代不到10個人誦唸「皇誥」,當時他在隔壁的床上,總能聽到師尊聲聲哀求的祈求聲音。因此持誦「皇誥」最重要的是愛心與慈悲心,以此心才能通帝心,至真至誠的念力,將無遠弗屆。

  上課時,黃敏原講師特別提到師尊在午課時,放下一切做個人祈禱與靜坐。可是有些同奮午課上光殿,姍姍來遲;以前的我也是如此,現在則會尊重天人禮儀了。

  現在了解天人親和的重要,無形仙佛早已排班,人間不應讓仙佛等候,或為求「皇誥」的數字才去祈禱,這都不正確。

  課程裡也有體驗大自然的安排,蕭靜曠講師表示,大自然的生命,並非全然是我們的食物;我們應該抱持大自然是在延續我的生命,採這種心態食用食物,將自然心生感激。

  黃敏原講師進一步提醒我們,面子與破相的重要性;她說,當別人嫌我們、罵我們時,是當下讓我們破相。

  她強調,修道人要明白,應把修道看得比較重要,還是我相比較重要。是非真假都是一個相,看破、看透內心就不會有太大起伏。

  在修證課程中,胡緒勵講師指稱,反省懺悔最重要的是,需要去面對錯誤、承擔後果,正氣將油然而生。

  而黃緒我講師提到「德」的觀念;他說,德,就像大地一樣,能包容一切,把逆境化為養分,繼續成就德行,是一切修持的基石。

修道源於自我奮發

  在呂光證講師的引領下,我更加暸解修道是要以人的奮鬥為出發點,不是求神問佛;這項領悟使我收穫最大。

  出關後,我遇到不好的念頭,以及不好的人、事、物,會更加提醒自己提起正念,希望對方也能正面相向,同時我會立即獻上祝福的心念,目的只是希望自己能更正面、世界更美好。

  人我是非的昏沉,代表修道的步履尚未踏出那一步,還在圈圈中打轉,還在輪迴(慣性)中生死顛倒,無法拔脫超昇。

  如果,我們只是在光殿祈禱改變世界,何不在當下就祝福世界更美好、更良善,並希望大家也都能以此善心轉化週遭環境,那世界將永遠善善不息!

  在此感謝無形、有形對我的照顧,也感謝維生先生抱著對他的父、母親的愛,以及對 上帝的承諾,依然忘齡奮鬥,並增長我們的善知識與智慧,希望我也能以此精神激勵自己,毀譽不動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