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來時路~天人共奮感應不斷 玉象十事長留史冊

回首來時路~天人共奮感應不斷 玉象十事長留史冊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32期 » 回首來時路~天人共奮感應不斷 玉象十事長留史冊

劉緒潔  2011-11-15 10:25

文/劉緒潔
照片/蔡光貧・張普嚴

 ●矗立在臺中縣初院前的巨石,展現石敢當的奮鬥精神。

臺中縣初院成立於民國80年10月,約2、3年後,初院順承中部地區之旺盛道氣,以及前期同奮「一面誦誥救劫、一面弘教渡人」之艱苦教化工作,使得臺中縣初院在短時間內即與彰化縣初院成為拱衛臺灣省掌院之中堅骨幹教院。

同時與中部地區各級教院,以及北東教區及南部教區形成以鐳力阿天曹道場為首之堅實救劫教化系統。

茲將初院興建及發展重要事項臚列10條大誌,俾益後人傳頌紀念:

初院新設:民國79年,師尊曾對幾位豐原地區的同奮表示,可以成立臺中縣初院,並期待於天帝教10週年慶前實現。

經由幾位熱心同奮之穿針引線,並由林光系同奮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加上天極行宮與臺灣省掌院眾多同奮的支持,以及當時豐原地區三十多位同奮的參與,初院玉象殿終於民國80年10月12日成立,殿主木德王,副殿主第十五天蕭蕭天天王,總護法吳天君。

開光時,師尊親臨主持。當時因為教院設在租用之民宅中,而光殿則設在4樓之頂樓,只能勉強擠進30、40人左右,實在非常擁擠;師尊曾意味深長地留下一句「光殿太小了!」

日後各項活動顯示,初院之光殿確實太小;因為加上3樓之臨時光殿,最多也只能容納70、80人。教院成立2、3年後,每年巡天節參加之同奮,已在100、200人以上,因而為新建教院預先留下了伏筆。

再覓新址:民國81年春節,初院同奮趕往鐳力阿道場向師尊拜年;師尊當場明示:希望3年內能建立起自己的教院。

前期同奮以師尊之口諭為據,在蔡維武開導師(後晉升為樞機使者,現已回歸自然),以及呂光撫(現為開導師)、陳光麟(現為開導師)、楊光皇三教長領導下,由時任初院贊教長的陳光麟擔任籌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積極籌備擘畫,並尋找新建教院之可能地點。

新址定案:民國82年春節,初院同奮如同往年一般,趕往鐳力阿向師尊拜年,並向師尊報告1年來之工作狀況。

當同奮尚在為新院院址地點意見不一時,師尊竟主動說:地不是找好了嗎?讓旁邊的同奮們各個目瞪口呆。

師尊並說:就是面向東南的那一塊地啊!師尊之所以如此篤定,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老早派無形來審核過2次了;該地亦為籃光膛同奮及何光憺(現為開導師)多方洽詢所覓得,位於豐原市南嵩里中坑路。

新院動土:新院之院址於82年11月完成購買及辦理過戶程序,土地費用約1,200萬元,經過約1年半之前置作業及設計討論,於84年7月2日正式進行新建教院之興建工程動土典禮。

院址佔地面積1,200餘坪,基地建坪200餘坪,至85年初完成第1期工程。

募款困境:第1期工程完成後,因工程經費不足3,000萬元,85年4月間,經資深同奮商議,將籌建委員會擴大編制(原編制僅有總務組、會計組、營建組),新成立募款組,積極向教內同奮及教外人士勸募。

由於募款組之組織適宜,動員得當,終於能依循興建進度,逐步完成募款任務,使得興建工作得以順利推動。

光殿中柱:原先光殿之設計包含2根柱子,部分委員希望拿掉柱子,以增加光殿之寬闊感及使用之便利性,但部分委員基於結構之安全考量,堅持保留柱子,當時林光謗開導師(已回歸自然)更不惜以個人去留,力爭保留柱子,兩派意見僵持不下。

最後只得請第2任維生首席出面主持,在聽取雙方意見後,建議將結構安全問題請劉緒及同奮依其結構之專業,並與結構技師確認,再經修正部份主體結構後,提出報告,後來確認拿掉柱子後,結構仍安全無虞。

因此86年3月決定去掉光殿中的2根支柱,紛擾意見至此歸一,但工程亦因此延宕將近9個月。

院石奇聞:營建組原規劃於山門入口之上,設置大型院石,並計劃將師尊手書之初院院名,鐫刻於院石之上。

該院石長十餘公尺,寬三餘米,重逾百噸。早於88年7月前即於花蓮覓得,原預計安置時間為88年底。

但該院石主人積極催促,而於8月間即已運至,暫放於路旁,因有礙交通之便利,因此決定先將院石基座備妥。

豈知未逾半月即發生「921」大地震,不止中橫公路交通中斷,平常初院聯外之兩座橋樑亦完全斷毀。

事後眾人慶幸,若非當初院石主人之催促,恐怕該院石將無法自花蓮運至初院,而初院亦將失去一個穩重堅實的地標。該院石因此特殊機緣,終能於10月中旬擇定吉日安置妥當。

●圖1/臺中縣初院諮詢委員劉緒潔。

●圖2/王緒檢同奮以6年時間投入工地,一磚一瓦一石,用心督造。

強震考驗:「921」大地震發生之前,初院之所有主體結構即已完成,僅餘部分裝修工程尚待進行,豈知「921」強震活生生作為初院建築結構之嚴格驗收考驗。

所幸工程之設計嚴謹,監工細密,雖經強震考驗,依然毫髮無損,實有賴林光謗及鄭光超2位開導師之領導及用心關懷,以及營建組王緒檢、何光憺、王緒濬、劉緒及、張緒冬等同奮之出力。

尤其,王緒檢同奮以6年時間投入工地,一磚一瓦一石,用心督造,才能頂得過強震考驗。

若說強震留下什麼痕跡,至今迂迴上坡的迴轉道擋土牆上,僅有一道不到半公分的裂縫,可以作為「921」強震後的見證。

殿主交棒:初院於89年1月完工,並於1月16日舉行新建教院落成啟用暨玉象殿開光典禮。

鄭光超開導師、陳光麟主任委員、梁緒皈開導師(現為高雄市掌院掌教)、呂緒堅(現為開導師)、劉緒潔等3位教長之新建教院領導工作暫告一段落,全省各地來參與典禮的同奮及貴賓逾600餘人,實在是天上人間的一大盛會。

原兼任臺中縣初院,以及臺北縣初院之殿主木德王,亦因階段性工作完成,而自89年3月起專任臺北縣初院殿主。

木德王殿主,當時同時兼任臺中縣初院玉象殿之殿主,開天帝教教院駐殿殿主之首例,可見木德王天命之深博。

臺中縣初院之殿主,即由金闕特上相文昌帝君接任,開啟臺中縣初院另一階段之弘化工作。

文昌盛事:由於文昌帝君自歷代以來即備受文人學士尊崇信仰,自文昌帝君接任臺中縣初院殿主後,陳光嫉同奮即提出構想,希望結合民間之信仰,以民間各界對於文昌帝君教化及庇祐之重視,宜每年定期辦理文昌帝君之相關活動。

經由初院當時的新任開導師梁緒皈,以及何光憺、呂緒堅2位副宏教,王緒檢、鄭緒發、唐緒鍛等3位教長之研議,決定自92年起,每年3月定期舉辦「文昌祭」活動,以發揚傳統文化,效法文昌帝君精神,提倡敦厚學風,提升心靈品質的美德。

同時,舉辦登科祈願活動,祈求文昌帝君為學子加持、開智慧,以達學業精進、智慧圓融、社會祥和目的。

註:撰文作者現為臺中縣初院諮詢委員、極院參教院副主任。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