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曹道場天籟響宴 靈明智慧共存共榮

天曹道場天籟響宴 靈明智慧共存共榮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33期 » 天曹道場天籟響宴 靈明智慧共存共榮

蕭靜曠  2011-12-15 09:30

文/蕭靜曠
圖/許鏡授・李蓉生

  編按:「天人實學」研討會正式登場的前一晚~100年11月25日,擔任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教育員的蕭靜曠同奮,在鐳力阿道場大同堂給提前與會的同奮、嘉賓,一個沈浸在自然時空中的溫馨饗宴。
  她圖文並茂,語重心長的以「天曹道場天籟饗宴~大自然十大天人親和」為題,懇請大家敬畏自然,與自然親和,共存共榮,展現另類的敬異愛同,光輝生命的本質。

 ●夜訪充滿奇珍異禽的鐳力阿道場,蕭靜曠同奮讓與會者「靈」聽生命的呼喚。

  強風颳走了枝椏,雨水滌去了灰燼。秋天一片片飄揚的紅葉,直到落盡。大自然捨得放下的生命智慧,明年春天再見新芽上枝頭。

 ●聲音有機會轉化功效,形成改變一個巨大的神聖空間,應該被認識。

  蕭靜曠同奮說,懂得照見平日堆砌,感受滿溢為患,而肯淨空,返本還原者實在不多。

  外在環境如此,內在身心更如是!逐一清理,捨得放下,自然生命透發智慧的光芒。

  她表示,今日科學界避談看不見的世界,而在繁忙的社會,極大部分生活空間,已失去感受寧靜的重要性。

  事實上,靜裡乾坤大;寧靜是陰,聲音是陽;寧靜是聲音的另一極。寧靜是讓聲音有機會轉化功效,形成改變的一個威力巨大的神聖空間,應該被認識。

  蕭靜曠同奮請與會者,沉澱下來,仔細「靈」聽與感受鐳力阿道場的自然交響曲~蛙聲、鳥聲、蟲鳴聲。

  她強調,這份自然交織的樂章,聲聲入耳。鐘聲、鼓聲、誦誥聲,仙趣飄飄,貫通心靈,最能讓人傾聽生命之歌,學習自然的謙和。

  同時,她在現場播放由公視製作的《臺灣生態探索》精彩影片,描述林林總總的生物,經年來一起和人類生活,同住臺灣,是個共構的生命共同體。

  她指出,臺灣是歐亞板塊跟菲律賓板塊,所擠出來的小土地。由於持續推擠才讓中央山脈、海岸山脈,甚至玉山山脈……等,越擠越高,造就出高低落差3,000公尺的壯麗地形。

  臺灣島原本是和大陸板塊連在一起的,經過冰河期,不少動物在冰河期間來到臺灣。冰河退去,臺灣形成孤島,島上動物也就因此留了下來。

  但隨著時間的演變進化,在臺灣的物種都變化成另一種型態,以適應臺灣這險峻崎嶇的島;其中,近3成為特有種或特有亞種,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寶島。

  蕭靜曠同奮又說,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沒有人類,礦物、植物、動物,也將繼續發展。

  但是魯道夫‧史代納(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如果人不在地球上,不僅低等動物型態,且植物和礦物界老早就會枯乾,並且停止發展。

  例如:酵母在做麵包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只加一點酵母,麵團就發起來。

  同理,如果沒有死亡時與心靈分離的人類遺體的力量不斷作用在地球上,地球老早就到達發展的終點。

  透過大地吸收人類遺體中的力量,地球自身的演進得以維持。正因如此,礦物才能繼續產生結晶作用的力量,否則早已停止作用。

  缺少這些力量,它們早就崩解或粉碎了。藉由人類遺體回歸大地,提供了養份或酵母作用。

 ●蕭靜曠同奮侃侃而談十大天人親和的自然之道。

  蕭靜曠同奮表示,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人有修煉身、心、靈的潛力。

  人雖有很多醜陋和扭曲的負面習性,但人有優質的靈性智慧,如何對待生命?開啟生命什麼內涵?其實「心念」決定了一切!

  如果我們常在責怪人,會挖出更多負面的人性垃圾。如果我們發揮人特有的靈性智慧,將可以協助其他萬物生靈的更高存在價值。

  註:魯道夫‧史代納,奧地利人,自創以人類學、發展心理學與生理學為基礎,來研究人類本質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也就是一種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由了解人的精神本質,幫助個體漸漸開展,以及讓成長的潛能,能在生命的過程獲得滿足。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