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 (四)
資料提供/光照首席使者 2014-07-15 09:40
資料提供/光照首席使者
圖/編輯部
先天天帝教復興,師尊將《天人教教綱》敬獻給天帝教,作為立教綱法;這部《教綱》猶如國家的憲章、憲法,是天帝教的根本大法,更是固若金湯的基石。
多年來,舉凡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涵靜老人座談……等,鮮少以《天帝教教綱》為題進一步研討,近期不少同奮疾呼落實《天帝教教綱》精神,倡議廣為研修,而天人文化院《天帝教教綱》研究小組也正積極關注,足堪欣慰!
《教訊》從民國102年元月號起,以光照首席使者多年前研究的《天帝教教綱》為藍本,按期連載,企盼帶動研究風潮。
《天帝教教歌》與《天人教教歌》之比較
相同點
‧《天人教教綱》為7章,25條;《天帝教教綱》為10章,28條,但《教歌》同為第5條。
‧《天帝教教歌》後8句,取自《天人教教歌》,僅「抱德守和」改為「抱仁守和」;「教義是從」改為「真理是從」。
最後一段4句「終極關懷」完全相同,最後第二段4句奮鬥過程相同,僅「德」改為「仁」;因「仁」為天帝教的中心思想。「教義」改為「真理」,因復興天帝教是要弘揚宇宙大道,迎接 天帝真道,期能化延毀滅劫。
相異點
‧《天人教教歌》僅12句,而《天帝教教歌》為16句。
‧《天人教教歌》是崇仁教主親撰;《天帝教教歌》為師尊融合〈寶殿頌〉及《天人教教歌》,加上自己審慎斟酌而成。
‧《天人教教歌》並無曲譜,按中華民國《國歌》歌譜唱頌;《天帝教教歌》由劉德義教授作譜,呈無形鑑定,唱法各異。
‧第一段4句,均為教源,唯內容不同。天帝教為「念茲末劫 願我玄穹 重光帝教」,希望達到「一道同風」;天人教為「瞻彼玄穹 嬗迪道宗」,希望達到「惟茲聖教 天人仰崇」。
‧《天帝教教歌》第二段4句,為特有時代使命;《天人教教歌》則沒有。
師尊曾說:「唱《教歌》亦可成道」,因而《天帝教教歌》、五大聖歌及教內一般歌曲,應多加唱頌。
《天帝教教歌》指出天帝教「教源」、「時代精神」、「奮鬥方法」及「終極關懷」。
《天帝教教歌》代表天帝教,同奮應以發自內心的誠敬以對,唱歌時應有神聖、莊嚴、肅穆的表現。其文字與音韻,是有關聲的定制規範。
宗教歌曲唱頌,在於虔誠,表示內心的祈求、頌讚、仰慕、真理追求等,不同於一般流行歌曲。《天帝教教歌》譜曲完成後,郝光聖同奮(現為樞機使者)以雄壯威武的方式,高亢唱出而遭指正。
可見樂曲情感的表達非常重要,尤其《天帝教教歌》更應注重神聖、莊嚴的氣氛,配合天人合一,使聽者內心自然產生一種喜悅與感動。
詩與歌的文化,是人群社會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但是人與人,進而人與自然、人與天、人與萬物,經由聲的親和交流,往往有不可思議的功效。
天人親和
帝教聖樂應廣為流傳
太覺威靈大天尊:
76年7月17日
天運丁卯年6月22日
追溯華山時代,清虛玄壇頒布五首歌詞,歷經半世紀,今引為天帝教聖樂,實有明示原作聖真之必要,以廣流傳!
此乃博古通今,詩文高妙之崇仁教主與天人教主,兩位聖真合力精心傑作,文詞優美,寓意深遠,昂藏道蘊,凡人如常歌之、頌之,自然而然心領神會,開朗豁達,誠為天外玄音也!
兩位高靈期於人間廣為流傳,尤以教徒同奮應常歌頌之!吾回!
(《教歌》單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