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元應世帝教詞彙浩瀚多元
編輯部 2014-07-15 10:55
編輯部
天帝教是宇宙最古老的宗教,敬奉 玄穹高上帝為教主,涵蘊精髓,深遠亙極,綜羅百代,廣博精微,不足以形容。《教訊》本期起,茲將天帝教復興33年傳播之名詞,試以淺釋,期增同奮抑或普羅大眾之了解。
淺釋中,先以詞彙刊載,繼以【語義】、【釋義】進一步闡述。若不便以【語義】解釋者,直接以【釋義】解釋,因而「帝教詞彙淺談」可以看到並用或單用淺釋的情形。
例:○○○○(詞彙名稱)
【語義】指其基本的詞義
【釋義】加以延伸的解釋與補充
帝教詞彙淺釋
1.七毒
【語義】
貪、嗔、癡、愛、恨、慢、疑等七種心,肇使我們造作
惡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七毒。
【釋義】
除了「愛、恨」,佛家稱「貪、嗔、癡、慢、疑」為「五毒」,人心受「五毒」汙染,就會在人際間造成許多煩惱。
「貪」念多,欲望無止盡,便不擇手段追求名利、權勢等;一生過得庸庸碌碌,甚至衍生很多社會問題。
「嗔」心起,動輒發脾氣,不僅自心不能平靜,且與人爭執不斷。
愚「癡」之人,不明道理,迷失人生的真價值,不知為社會付出而糊塗過日子。
驕傲就是「慢」,自恃聰明才智或學歷,而與人爭長短;殊不知,徒有專長之「智識功能」,有時尚且會損人害己,唯有「智慧良能」,才能謹守本分,對人生有益。
人人坦然相待,心中無「疑」,才能攜手同心為社會服務。
若能將心淨化,無五毒之汙染,就是「心理環保」。加上身體淨化的「生理環保」,衣著整齊、清爽;飲食講究衛生,莫貪口腹之欲;善用身體功能,住家不求奢華,但求乾淨。
人生苦短,若不保養肉體,時間都浪費在看病吃藥上,良能無從發揮,實在很可惜!
另外,天帝教在「天赦年」舉辦清涼勝會時,人間「清涼經壇」、「天人講堂」普請獄靈至人間,平等對待,以人宣法,有教無類,法音傳輸,貫穿性靈,潛入靈識,釋化貪、嗔、癡、愛、恨、慢、疑七毒,獄靈感受到被尊重、被平等對待,領受說法,感同身受,迷悟頓除、心結釋化、心燈開啟、怨恨拔除、嗔性祛除……種種反應,顯現從根自救的契機。
2.九二原靈
【語義】
泛指所有性靈。
【釋義】
所謂「九二」,有二種意義:●指陰陽。九為陽,二為陰,萬物皆秉陰陽二氣以生,故以九二泛指所有性靈。●指九十二億之數。
3.九幽十類
【語義】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在陰曹地府的幽冥背陰山后,有九幽十八獄(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磨捱獄、椎搗獄、車崩獄、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血池獄、阿鼻獄、秤桿獄)。
【釋義】
佛家說眾生有胎卵濕化四生;道經則說有花、化、胎三種生。佛家說三界有二十八天;道經則說有三十六天。佛家說有八大地獄;道經則說有九幽地獄。
「九幽」指北斗九元之所化幽獄也,分布九維,東曰幽冥,南曰幽陰,西曰幽夜,北曰幽酆,東北曰幽都,東南曰幽治,西南曰幽關,西北曰幽府,中央曰幽獄。在南宋時期,靈寶齋法中,首先出現了九幽燈儀、血湖燈儀等與「破獄」有關的黃籙類燈儀。
宋朝白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稱:「三籙者,一者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國王,惟帝王用之;二者玉籙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惟后妃臣僚用之;三者黃籙齋,濟生度死,下拔地獄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七品者,一者三皇齋,求仙保國;二者自然齋,修真學道;三者上清齋,升虛入妙;四者指教齋,禳災救疾;五者塗炭齋,悔過請命:六者明真齋,拔九幽之魂;七者三元齋,謝三官之罪。此等諸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儀範,要之皆有所本也」。
通常「九幽十類」有二種意義,第一是「超薦地獄中眾生及十種鬼類」(怪鬼、魃鬼、魅鬼、蠱毒鬼、癘鬼、餓鬼、魘鬼、魍魎鬼、役使鬼、傳送鬼;出自《楞嚴經․十種鬼》)。
另一種是「超薦地獄中一切眾生以及十法界一切眾生」。「十法界」在顯教依《法華經》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之六凡與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聖」為十法界。
密教依《秘藏記鈔六》,以五凡五聖為十法界;五凡者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天。五聖者聲聞,緣覺,菩薩,權佛,實佛。
4.九皇勝會
【語義】
下元龍華會,是從農曆九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中心日期是九月初九日,又稱為九皇勝會。
【釋義】
依天帝教《天人禮儀》「上聖高真(華)誕及教節節日表」記載:
九月一日: 天地至祖先天無生聖母顯應; 道統始祖宇宙主宰玄穹高上帝顯應。
九月二日:中皇玄靈上帝顯應。
九月四日:摩利攴天神媒先天斗姥大聖元君顯應。
九月五日:源天天皇顯應。
九月六日:三期主宰清虛天皇顯應。
九月七日:天源教主軒轅黃帝、金闕玄武大元帥有熊氏顯應。
九月八日:瑤池金母顯應。
九皇勝會期間包括:先天鈞天上帝顯應、無生聖宮左相天機閣首席參議太虛子顯應、泰清聖尊證位、金闕真武大元帥有巢氏顯應、南斗華誕、金闕玉虛十一祖文特上相華誕、萬法教主華誕與萬法凡主宰九天玄女元誕。
無形於每年下元龍華期間,亦同時召開「九皇勝會」,主要在考核無形、有形三界之中,已列為仙職(包括已得仙籍的自由神、地仙)、天職(包括已得天職果位之同奮原靈與元神)、神職(包括已得神職果位之同奮原靈與元神),教職(包括已得教職果位之同奮原靈與元神),在這一年內,於道品、德品、職品之功過總考核,以為無形、有形升貶的依據。
在九皇勝會中,一一將無形、有形界各層級之神媒、原靈、元神……等,褒貶功過,作出「輕」、「重」、「奪」、「添」、「換」……等考核。
其中之「換」者,即是指更換元神主控權,即是所謂:「天命換人命」。
以上種種考核,均會一一登錄,轉呈金闕各相關單位複審,金闕會循例頒布「黃榜(黃籙)」,此為本年度於無形中應元、顯化或奮鬥之功德榮譽榜。
對於過大於功者,亦會循例頒布本年度於無形中應元、顯化或奮鬥功德之過失與有待加強之考核名單,以為在巡天節期間呈報 上帝, 御裁褒揚功績或下降懲戒貶抑之主要參考依據。
因此,無形、有形每逢下元龍華、九皇勝會期間,各天人眾在各自的司職崗位上,均是兢兢業業,不敢懈怠。
5.九誦
【語義】簡言之為誦唸九遍。
【釋義】
天帝教同奮誦唸基本經典之一的《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於〈紫微星祈〉必須九誦。
〈紫微星祈〉~「開天繼人、啟道佑德、以源以世、以親以和」四句,總共16字。
每一誦四句,各為句首轉誦一遍,計為64字,亦即「開天繼人、啟道佑德、以源以世、以親以和;啟道佑德、以源以世、以親以和、開天繼人;以源以世、以親以和、開天繼人、啟道佑德;以親以和、開天繼人、啟道佑德、以源以世」為一誦。
誦滿九遍之後,方得祈願。如此九誦似督天經緯九轉,在宇宙中轉九轉,在太陽系中轉九轉,符合無形星祈的運作,所以稱之為九誦,也可以解釋成「九轉法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