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天甲堂「天甲一方」出人頭地
資料.照片提供/天甲堂 2014-08-15 10:50
資料.照片提供/天甲堂
天帝教各教院堂興建史
●圖1/天甲一方!「天甲堂」聖匾。
●圖2/「天甲堂」開光,海線同奮像辦喜事般熱烈參與。
●圖3~5/本師世尊為「天甲堂」開光。
教院堂名稱 天帝教臺中市大甲區天甲堂(玉象殿外殿)
成立/開光時間 民國77年5月29日(農曆77年4月14日)「親和殿」開光。
民國78年1月24日(農曆77年12月17日)「玉靈殿」外殿開光。
民國80年10月12日(農曆80年9月5日)改隸「玉象殿」外殿。
民國90年7月7日(農曆90年5月17日)喬遷開光。
殿主 金闕特上相文昌帝君
副殿主 第十五天蕭蕭天天王
總護法 吳天君
現在地址 43762臺中市大甲區甲后路35巷123號
Tel:04-2687-0033
Fax:04-2687-0033
教壇房舍 ˇ購置
●坤元輔教(第1排右1)蒞臨參與「天甲堂」開光盛典。
發展情形
中部西海岸沙鹿、清水、大甲、苑裡、通霄一帶,皈宗(師)的同奮日漸增多,當時僅有清水地區建有天帝教研究訓練中心~天極行宮外,其他地區尚無教院設立,同奮們若想要參加祈禱、誦誥、親和集會,必須遠至臺中市的中華民國主院。
民國76年8月,師尊召見大甲地區同奮指出:「大甲地區弘教時機已經成熟,趕快設立教堂。」
師尊說:天帝教是個有組織的宗教,根據《教綱》規定,弘教組織最基層的單位是教堂,應設立於各鄉鎮。
因而臺中縣大甲鎮(現已改制為大甲區)要成立奮鬥據點,應以成立「教堂」為宜。
那時大甲地區同奮約十餘人,立即召開籌備會,經過十餘次籌備會議,終於在民國77年5月29日成立奮鬥據點,由師尊、師母親臨主持開光。
「天甲堂」是本教復興基地第9座教堂,師尊於「天甲堂」開光典禮致詞時說:「天甲堂」顧名思義,請大家想想「甲」字的意義,就是出人頭地,表示領導一方的意思。
所以,從今天「天甲堂」成立開始,相信鎮守該堂的神聖,一定可以祐護這一個地區平安,同時希望「天甲堂」同奮,一定要特別的努力奮鬥,名副其實,做一般教堂的模範;只要在人事上的努力,這個期望一定可以實現。這是「天甲堂」不同於其他教堂的地方,深願大家從今天起努力再努力!奮鬥再奮鬥!
隨後,師尊聘派王光孕同奮為「天甲堂」第1任主事;王光孕賢內助吳敏宅同奮(現為傳道師)為「天甲堂」總務,掌管一切教堂開支。
「天甲堂」原先隸屬天極行宮之外殿,俟臺中縣初院成立,「天甲堂」轉隸臺中縣初院管轄。
「天甲堂」第2任主事為簡光蓄同奮,偕同夫人曾敏儲同奮,辦理天人炁功服務、靜心靜坐班,廣渡原人。
不過,當時因屋主急欲收回房屋,面臨搬遷問題,幸好卓光辨同奮接洽鄰近房屋,租下那時的「天甲堂」奮鬥場所,才解決燃眉之急。
第3屆主事蔡光貧,與夫人張敏貴同奮樂善好施,出心、出錢、出力,不遺餘力;教財若有不足,均自行解囊因應。
第4屆主事由黃光介同奮負責,夫人周敏堯同奮默默支持;時任臺中縣初院宏教蔡維武開導師與林光謗開導師,以及當時教長們,鼎力協助,教財難關得以渡過。
第5、6屆主事卓光辨同奮在任內成立「購置教堂籌募委員會」,購置現在堂址,不足經費幸蒙多位忠貞同奮無息融通。
第7屆主事莊光桅同奮任內,於民國90年7月7日,「天甲堂」新教堂開光,承蒙第2任維生首席使者及多位樞機使者親臨盛典;光桅主事卸任前,用心募款,將「天甲堂」的購屋貸款全部還清,誠屬不易。
尤其,感謝在美國的袁靜意樞機使者,捐助140萬元,讓「天甲堂」還清最後的貸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劉緒舖副主事(已回歸自然)亦借給「天甲堂」100萬元,而在其回歸自然後,他的夫人吳靜秩同奮仍於哀傷期間,毅然將該筆款項,改為「全數」捐獻,功德無量!
第8屆主事莊緒濱(已回歸自然)與夫人楊靜璉,踵武前人腳步,出心出力,用心耕耘,盡忠職守。
第9、10屆主事林緒齡、林靜媛賢伉儷,擁有「一人當選,二人服務」美譽。任內積極整修教堂,加蓋屋頂,澈底解決擾人的漏水及壁癌問題,為「天甲堂」帶來一番新氣象。
最特別的是,「天甲堂」曾經設有「平等堂」,是天帝教「教堂」中唯一僅有者。由於不符《天人禮儀》法規,在民國98年7月26日舉行收光儀式,走入歷史。
根據極院道務院編修的《天人禮儀》記載,「平等堂」的設置,僅限初院位階以上的奮鬥據點,如:初院、掌院、主院、始院等,一般「教堂」,並未適用。
「天甲堂」因應當年情勢,以天極行宮外殿方式,所設「平等堂」,與新修訂的《天人禮儀》規範不符,報請無形核定,經首席督統鐳力前鋒裁示拆除。
「天甲堂」地理環境優雅適中,光殿可瞭望臺灣海峽,居高臨下,海闊天空,景致如畫,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誦誥聲,無私虔誠的諧和美聲,直上九霄,熱準高昂不在話下。
現任主事王正盤同奮勤於奮鬥,日益興旺「天甲堂」人脈道脈,積極護衛「天甲一方」的天恩隆寵。
●「天甲堂」平等堂,乃全省教堂唯一者,民國98年由陳光麟開導師主儀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