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山的日子

在華山的日子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5期 » 在華山的日子

編輯部  2014-08-15 11:00

文/編輯部
繪圖/陳正筆

(四十)斷指將軍補給傳訊

  「斷指將軍」王儉是西北第一個皈依阿爹的軍人,他是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的。

  王儉皈依時,他的職務是隴海鐵路第一警務段段長。他的轄區,維護西安以東到潼關間的鐵路安全,正是阿爹請求天助,搶修潼關鐵橋工程的全嶽青總段長之得力助手。

  昂然健碩的革命軍人體型,王儉戰時曾經受創,折斷右手食指。他習慣以大中兩指捻著一支香煙,悠然地吞吐雲霧,因此四個蘿蔔頭稱他「斷指將軍」。

  阿爹帶著家小在華山的第一個階段,王儉是補給線與資訊傳遞中心。

  糧食和一般物資都經西安教院的陳榮叔、張潤圃2位同奮採購,透過王儉隨車轉送,再交給華陰站鐵路警察所長周仰恭同奮,隨後由「爬山虎」鄧萬華按日揹運到大上方。

  阿爹在山上不可或缺的《大公報》,同樣通過這個管道送遞。戰時的訊息傳送,沒有今天這麼便利,重要的訊息,王儉用鐵路專線電話,傳達給周仰恭同奮,才能轉達到山上。

(四十一)白毫長出成就封靈

  阿爹謹遵天命歸隱華山,精神鎮守西北門戶,以一片赤誠丹心,貫通天心人心,朝朝夕夕祈禱,對日抗戰能夠早日勝利,且終日靜參潛修,涵養於玄炁之中。

  有一天,上靈清虛、崇道2位上聖前來匯靈調體,集炁交合;頃刻,瑞炁光芒萬千,頓時孕化炁靈,得到 上帝頒詔勅封,成就「維法佛王」;這是阿爹在華山,證得的第1位「封靈」。

  在成就「封靈」前,阿爹的眉間長出白毫;阿爹奮力把它拔掉,可是沒多久又長出來。如此,拔了又長,長了再拔,白毫依然長出,且越來越長。

  阿爹於是寫了〈白毫贊〉的詩:「三界唯心無一物,有何佛法與慈悲,不離自性本具足,六賊相侵便轉移,為渡眾生現妙相,菩提種就阿羅隨,維光布滿娑婆世,宛轉白毫繞須彌。」

  其實,佛經裡對佛陀相貌、特徵有些闡述,亦即32種妙相與80種好相。如:雙耳下垂,臉寬圓潔淨豐滿,鼻樑修長,不見鼻孔,上下相稱,眉如初月,指甲狹長薄圓等等。

  還有,頂成肉髻相(即頂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頭後有光環,眉間有白毫(註);白毫,指如來佛兩眉間之白毛。

  佛經中,對如來佛形象的描寫,也總是與光明相聯結,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千世界;或描寫「一切毛孔,放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

  所謂「眉間白毫」,表現在雕刻品或雕塑品中,額頭眉間凸出小圓點,或是陰刻小圓圈。

註:白毫,如來32相之一。釋迦佛陀眉間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初生時長5尺,成道時有1丈5尺,名「白毫相」。

  另外「眉間白毫相」,指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如兜羅綿,長1丈5尺,右旋而捲收,以其常放光,所以稱為毫光、眉間光。

  這是佛陀在因地時,見眾生修三學而稱揚讚嘆,遂感此妙相。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