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緣滅心不增減才見修行
資料提供/天人親和院 2014-09-15 10:00
資料提供/天人親和院
整理/編輯部
「坤元輔教」一詞,乃民國81年9月6日本師世尊於「天帝教第4次樞機使者會議」討論〈天帝教極院組織規程〉時,親筆撰寫而來。現已列入〈天帝教極院組織規程〉第4條,極院於民國84年元旦,正式以書面告諭。
〈天帝教極院組織規程〉第4條如下:
本教首任首席德配夫人過智忠氏為清涼聖母倒裝下凡,秉承玉旨,慧眼濟幽渡冥,降妖伏魔,應運襄輔首席收圓了道,自上海、長安、華山、臺灣,以至帝教復興,毀家行道,顛沛流離,救劫渡人,艱苦備嘗,保臺弘教,身靈布施,克盡天命,不畏煎熬,相夫家齊,教子義方,堪為坤道之典範,收緣之寶筏,天人尊為「坤元輔教」,並為帝教之天人炁功最高指導人,坤德長存,後世永昭。
帝教復興設「坤元輔教」神職,由首任首席使者德配過夫人榮任之,繼任首席使者之夫人,不得授任。
坤元輔教靈系,常殷殷慈諭勉勵同奮,《天帝教教訊》特予蒐集,並自363期起按期刊載。
養生養心任重道遠
雖然坤道同奮協助教務推展,功不可沒,然往往也是面臨天道、人道雙重壓力,身心都有很大的負荷,吾以為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顧及天人二道之均衡發展,吾期勉坤道同奮,煩忙的家事,任重之教事,仍應分出緩急輕重,養生養心,才可以走更遠的路。
坤者,女身也,以「女德」為先為重;中華文化傳統的女德,先從相夫教子,維護一家之根本做起,吾喜歡強調:「先修人道,再修天道」,乃是因為「家為國之基」,家庭解體了,國也動搖了!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還是要以修身為本,坤道同奮就是要修女德。
處此三期末劫時期,此時不把握修行,又將待何時?各位同奮於此坤元日以「感恩、知足、惜福」追思,吾最希望各位同奮珍惜緣法,一心修行,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人生不求什麼,但求無愧於心,自在修行以造靈命。(首席承天智忠玄君,民國89年8月9日傳示)
渡靈渡心不言而教
救渡獄靈,乃是渡心、渡靈。同奮之「起心動念」,對其等產生極大影響;善念導之以善,正念導之以正;反之,邪念則導之以邪,惡念則導之以惡。心念相通,不言而教,其等得無形、有形一再教育,終能收圓皈師,十分難得。
救渡萬生萬靈實以教化人心為先,人心趨善,自強奮鬥,奉行自赦、人赦,承天赦之道;天赦廣被萬生萬靈,共沐天恩,陰安陽泰,天清地寧。(清涼聖母,民國90年9月2日傳示)
警世救劫考驗人心
救劫在救心!一顆受到創傷的心,會生怨懟、嗔恨,這是不好的,心要放開。行劫也是救劫,重要在警世;警醒醉生夢死、利字當頭的人們,唯有人心向善、人心淨化,積善才有餘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啊!這是不變的因果定律啊!
同奮們要振作、要團結,同舟共濟、風雨生信心,禁得起生命考驗,且戰且學仙,自立自強,自我奮鬥,走出陰霾,雨過終會天晴。(首席承天智忠玄君,民國89年8月9日傳示)
以心轉境自我煉心
經濟低迷,景氣蕭條,失業率升高,如何量入為出?需善用智慧,以心轉境,過不同的年。
生活不易,多方忍受;能忍才能屈,能屈才能伸,才能承擔天命重責。
家為教本,家為道基,家和萬事興,家是修行之後盾,家是修道之推手;道是在生活中、在平常中自我煉心,自我養成,而不只是在教堂、教院、道場。道是隨緣渡化,離人則離道;生活中修行是以「廿字」規範人心,為行為準則,平時身體力行,修道見真章。(首席承天智忠玄君,民國91年1月21日傳示)
人事折磨淬煉慧智
吾之一生平淡、平凡,所做的只是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我要求,絕不含糊,是從待人處事做起,不辱尊親,不愧良知。由行至心的連結,由心至行的貫通,人事上的折磨,都是一種考驗而已。
吾自問能隨遇而安,其中最難把握的就是生活的智慧,全繫一念間。利人為先,見人有難,如身臨棘荊;見人受苦,如身受針刺。這種性格有與生而來者,也有後天人道的磨煉淬厲。
若問吾滿不滿意?吾以為性靈和子之學習,乃是永無止息,人生也只是認清本分,行當行,學當學,做當做而已!
吾希望大家體會「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有些事淡然處之,不要做繭自縛,開闊生命,不受一事、一物、一人之牽絆。生有涯,學無涯,始終抱著學習的心情面對周遭,看待人情,真如何?假如何?緣起緣滅,心不增減,才見修行。(首席承天智忠玄君,民國91年5月11日傳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