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萬象〜「和」與「亂」(四十一)

宇宙萬象〜「和」與「亂」(四十一)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70期 » 宇宙萬象〜「和」與「亂」(四十一)

呂光證樞機使者  2023-05-15 10:15

  編按:「入道之門」系列報導,418期由深研天帝教教義《新境界》的資深講師呂光證開闢專欄後,本期續採問答方式,以教義為軸,深入淺出揭諸宇宙人生《新境界》的真理。

 

問:聽說教義把宇宙人生的萬事萬象,都歸結到「和」與「亂」二字,請問其中的涵義?

答:

  教義的結論有三個,分別是「和與亂」、「相對的真理」、「新生論」。

  第一個結論-「萬流歸源,宇宙天理之真象在一『和』字。」這個結論的實質內涵,不妨調整為-「萬流歸源,宇宙萬象之基本型態有二,一為『和』,一為『亂』」,這樣的調整較能完整闡述整本教義的思想。

  大從宇宙天體的運行,譬如銀河系旋臂、超新星爆炸、太陽系周轉…;中至十大天人的關係,譬如人類與生態、國家與國家、團體與制度、人與人、人與天…;小至人自身之內在,譬如靈魂與肉體、知識與道德、愛與恨、喜與悲…。

  凡此種種五光十色、千變萬化的各種現象,充斥在宇宙人生之中,無窮無盡,但憑人類有限的智慧與年歲,也無法一一探究。但是,教義指出所有的現象,都可歸結於兩個基本特徵「和」、「亂」,並進一步指出:

    天地之基,聖凡之道,立國之本,在一「和」字。

    天地之所愁,人生之所苦,皆在一「亂」字。

  換句話說,「和」的型態是所有一切幸福、快樂、圓滿、秩序、成長、生機…的根源,而「亂」的型態則是所有一切煩惱、痛苦、缺憾、混沌、毀滅、枯寂…的根源。掌握住這兩個根源的基本特徵,用以觀察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就會發現星辰生滅的奧妙,用以觀察瞬息萬變的國際社會,就會預見戰爭與和平的徵兆,用以觀察人與人之間的因緣業果,就會發現善善循環或冤孽報復的關鍵,用以觀察自己內在的身心起伏,就會發現喜怒哀樂之所發,及發而皆中節的智慧。

  是以,一個洞悉並掌握「和」的本質的人,不僅能圓滿自身之幸福,也能促進社會之進化,更得參贊宇宙之真理,所以說「天地之基,聖凡之道,立國之本,在一『和』字」。反之,一個陷於「亂」而難自拔的人,想求自身的幸褔不但難矣,更易造成所處團體之分裂,演成社會禍殃之亂源,天地間最大的煩愁莫過於此,人的一生最難解脫的也是肇始於此,所以說「天地之所愁,人生之所苦,皆在一『亂』字」。

  底下讓我們來看些實例吧!

  譬如:太陽系眾多行星為什麼能優雅地繞著太陽轉,而不會撞成一團,毀滅殆盡呢?因為,行星運行的離心力與太陽的引力,達成「和」的狀態。

  譬如:天人之間,或神聖與凡俗之間,如何才能達到和諧的關係,而不會產生宗教戰爭,或以宗教之名行劫於當世?關鍵,在於人心沒有背離天心,人情不能違背天理,人與天維持在「和」的狀態。

  譬如: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或團體與團體間的分歧,終究得透過殺戮或鬥爭解決,還是能尋求和平之道?決定權,是在雙方人心尋求同理、共榮的親「和」態勢,還是走向仇視、報復的的親「亂」道路。

  譬如:您與某個人的因緣,可以善引善,日趨於圓滿,還是落到冤冤相報,殺伐無已?您遇到人生困境時,是否得道多助,還是落得眾叛親離?秘訣,不過是您的起心動念,是從善之誠心的親力,引來對方善之和力,得「親和」結果?抑是因惡之反動親力,引起對方驕矜殺伐的親力,導致「抵制」之後遺症?

  譬如:不論年紀、性別、國籍,一個人在未病之前,如何常保內病不生、外病不入?如果在已病之時,如何促進卻病延年、及時恢復康健?這是屬於養生之道的課題,在西醫講究的是,平時注重身心平衡,增強自身免疫力,在中醫強調的則是陰陽調和,虛實互補。千言萬語,仍是一個「和」字。

  譬如:捫心自問,我是否終日呵呵暢懷,通情達變,物來則應,寧靜在心?或是常感諸事不順、橫逆衝擊,倒楣衰運紛至沓來?得失、禍福、興衰、成敗、順逆…之際,雖不能脫離客觀環境的影響,但說到底,根本仍是繫於自己之靈魂、肉體,能否得其「和」,或是處其「亂」?

  以上諸例,隨手舉來,只是當作參考,還需讀者們舉一反三,沉思體會「和」與「亂」的相對境界。並由此反思前面講的「三種奮鬥」-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的真義,領悟其完整的哲學基礎,其實不離「撥亂返和」四字。亦即,不論是人自身之內在,或人與有形環境、人與無形天界之間,凡能「將『亂』的狀態,撥返回『和』的狀態」的努力,即體現了「奮鬥」的完整哲學。

  同奮們!當您讀到此文,何妨檢視您當下的「和」與「亂」狀態呢?

 ●        和        亂       

 ●星球之間    離心力 引力   一片混沌    

 ●國與國之間   和平協約             

 ●人與萬物之間                   

 ●人自身靈肉之間 靈肉協調圓滿自在 靈肉衝突貪嗔凶暴

 ●                 以上繪圖/葉香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