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道教 看天帝教的修持次第

從佛、道教 看天帝教的修持次第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76期 » 從佛、道教 看天帝教的修持次第

資料提供/沈緒氣開導師  2023-11-15 10:00

「道勝化劫─破障」宣講活動系列報導(十二)

資料提供/沈緒氣開導師
整理/編輯部
照片提供/臺北市掌院教務中心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經典之句,載明君子之道,必由自身做起;登高,必從低處爬起。《大學》揭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必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個歷程,循序漸進。

  2023年9月8日、9月17日,「道勝化劫—破障」系列宣講講師–沈緒氣開導師,先後於臺北市掌院、天心堂,主講「從佛、道教看天帝教的修持次第」。宣講內容,主要從中國傳統「從禪宗十牛圖看佛教次第」與「從無極、太極看道家次第」論述,進而深入探討本教獨有的修持階程「次第觀念之於天帝教」,以期同奮由本教「天帝三乘」修持中,從「奮鬥初乘」的「向自己奮鬥」,至「平等中乘」的「向天奮鬥」,終至「大同上乘」的「向自然奮鬥」循序漸修,進而化解本地球三期末劫,達成兩大時代使命,終至實現「世界大同」、「天人大同」之終極之境。

 ●緒氣掌教與臺北市掌院同奮親和分享自己在教內30載的修持心得。

 ●2023年9月8日,沈緒氣掌教在臺北市掌院主講「從佛、道教看天帝教的修持次第」,勉勵同奮循三皈三乘踏實修道,惟有先從「正己自渡」起步,始能「化度」蒼生,實現道勝化劫的力量。

萬丈高樓皆從平地起

  演講開始,講師說,其他宗教修持會有次第引導門徒修道,天帝教思想體系內沒有用「次第」詞彙,但是不是有類似談次第的內涵精神?我從《教綱》的角度切入,來看天帝教修持的次第觀。未來「時代使命」完成一日,「三民主義」是否還需要留在教義裡?「三民主義」是天帝教的聖經,「三民主義」與三種奮鬥之間是有密切聯繫?本師世尊(以下均稱師尊)今已位居無形領導各位同奮,神職責任即是陪伴同奮在教內修道。同奮如何經由「大經」、「大法」、「大寶」修持下去,如今個人將自己在本教三十載的經驗做一個分享,以供各位同奮參考,也請大家指教。

  談次第之前,首先要先明白「次第」意涵,「次第」就字面解有兩種解釋:

  (一)次序:(order;sequence),例如:《詩•大雅•行葦》:「序賓以賢」。

  (二)依次、依一定的順序(one after another),例如:唐朝杜牧之《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修持的次第說明,在佛、道教尤為明顯,一方面是實證修持的經歷;另一方面也顯示對外說明、宣揚教法,以為傳承。

一、從禪宗「十牛圖」看佛教次第

  「次第」名詞源自佛教,因此佛教各宗談「次地」的文獻最多。其中,禪宗認為「開口即錯,動念即乖」,因此,歷代禪師儘管有極深的悟境,卻甚少以文字記錄下來,大多是從禪師語錄、銘偈之中體會其悟境。在宋代禪師之〈牧牛圖頌〉作品很多,通常由頌詩與圖組成,頌詩自身有時又包括一短序。有清居禪師〈五牛圖頌〉、自得禪師〈六牛圖頌〉,廓庵禪師〈十牛圖頌〉。

 ●廓庵禪師〈十牛圖頌〉是由頌詩與圖組成,圖之內容刻畫一個修行者,歷經十個階段,如何透過修行逐漸克服心之煩惱,將本來般若佛性發光、顯現出來。(圖出於聖嚴法師說十牛圖)

  廓庵禪師〈十牛圖頌〉講的是一個修行者,像一個牧童一樣,如何把煩惱執著逐漸克服,將自己的本來般若佛性顯現出來,發揮自然妙用的化世功能。這雖不是每一個修行者,都會經過或必須經過的十個階段,但已可由此而略知修行過程的一些消息。

  (一)「尋牛」:萌生向道修道之心,開始修道的階段。

  (二)「見跡」:漸漸經由看經聞教,有了開悟可能。

  (三)「見牛」:依照正確的方法以及正確的知見修行之後,達到了自性初現。

  (四)「得牛」:自證自性後,煩惱的習氣、環境誘惑可能使本心迷失,須精進策勵用功。

  (五)「牧牛」:小心謹慎地繼續不斷地,去做調伏煩惱、收攝妄心的工夫。

  (六)「騎牛歸家」:煩惱妄想,已經完全被修行者調伏,回到純淨無染的心境中。

  (七)「忘牛存人」:沒有外境、內境煩惱、菩提的執著心,但尚清楚地覺得有個主觀的自己存在。

  (八)「人牛俱忘」:無賓無主,賓主渾然一體。

  (九)「返還本源」:心雖不動而智力湛然明澈,朗照一切而不為任一事物動煩惱心。

  (十)「入鄽(ㄔㄢˊ)垂手」:成就了道業並且得到解脫自在之後,便會自然生起廣度眾生的大慈悲心。

  〈十牛圖頌〉揭示其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漸進、歷階而升,有神秀法師的「漸修」特色,與本教《教綱》之〈學道則儀〉、〈天帝三乘〉循乘而修之精神相似。

 ●陳摶老祖所傳示之「無極圖」展示道家「逆以成丹」之生命觀。

二、從無極、太極看道家次第

  道家有三煉、九煉之說,今日道家所談的修道三步曲–「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廣為熟知,最早應可追溯至陳摶老祖所傳之《無極圖》。

  (一)無極圖

  據黃宗炎《易學辨惑•太極圖說辨》所錄之《無極圖》,清楚揭示「無極圖」之傳承與「無極圖」之涵義:

  「自河上公,魏伯陽得之著《參同契》。鍾離權得之以授呂洞賓;洞賓後與圖南同隱華山,因以授陳。陳又受《先天圖》於麻衣道者,皆以授种放。放以授穆修與僧壽涯。修以《先天圖》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以授子堯夫。修以《無極圖》授周茂叔;茂叔又得先天地之偈於壽涯。……

  其義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就其圖而述之,其最下一○名為元牝之門。元(玄)牝即谷神也,牝者竅也,谷者虛也。……在修煉之家,以元(玄)牝谷神為人身命門兩腎空隙之處,氣所由生,是為祖氣,凡人五官百骸之運用知覺,皆根於此。

  於是提其祖氣,上升為稍上一○,名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有形之精,化為微芒之氣,煉依希呼吸之氣,化為出有入無之神,便貫徹於五藏六腑而為中,名為五氣朝元。

  行之而得也,則水火交媾,而為又其上之,名為取坎填離,乃成聖胎。又使復還於元始,而為最上之一○,名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而功用至矣……。」

 ●宋儒周敦頤先生「太極圖」本源於陳摶老祖所傳之《無極圖》。《太極圖》藉由圖象以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生化萬物之奧秘並彰明「順則生人」之生命觀。

  (二)太極圖

  《太極圖說》:「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太極圖〉以一個圓圈○象徵「無極」為道體,「無極」為體,「太極」為用。未動之際為「無極」,已動之際為「太極」。「太極」為混沌未分之元氣,元氣中已動為「陽」,陽中以「空白」示之。未動時靜態為「陰」,以「塗墨」為代表,靜極生動,動極生靜,循環無端,互為終始,激盪而分成陰與陽,而形成「兩儀」。「兩儀」圖象右為坎水,左為離火之卦象,圖中心的小白圈代表「太極」,道家又稱此圖為水火匡廓圖,以隱含太極動而生化天地(陰陽)矣,天地(陰陽)既成,天地數五十五已含其中。男女各一太極,故以圓圈代表,象徵人類是天地間最純粹精華,能發智慧長養萬物。

  黃宗炎《易學辨惑·太極圖說辨》:「將周敦頤《太極圖》與陳摶《無極圖》相比較,圖式基本上是相同的,第二圈『抽坎填離』圖完全一樣,其它只是由於道教立論於『逆以成丹』、儒者立論於『順以生人』,而在每一圈的圖式上解釋有所不同而已。這也顯見周敦頤《太極圖》是原本於陳摶《無極圖》。」

三、次第觀念之於天帝教修持

  教內的經典不乏有「修持的順序、層次」等概念,例如:玉皇心印妙經、正宗靜坐基礎教材、學道則儀、《天人日誦大同真經》、《教綱》中的2.11.15.16.21條及其附件等文獻、經典均有次的的概念。其中《教綱》的16條〈教乘〉,之附件載有內容分別為「三皈程序」、「三乘簡言」及「天帝三乘」。在「三乘簡言」:「道之途曰經,教之途曰乘。經者贊道而參化,乘者宣教而履踐,凡道與教,欲有體有用,務有經有乘。尤為教徒門人務學之需。」更是點出「天帝三乘」是天帝教門徒修道的學習過程,首先要以研究經典為中心,以「奮鬥初乘」、「平等中乘」、「大同上乘」三乘循序漸進,依階段而修,此為每位同奮修道之基礎。

  尤其在「天帝三乘」分別條列各乘之「主旨」、「進程」、「力行項目」與「正鵠」(目標)四層次,詳細敘述引導同奮依此而修道。最終更說明信奉三乘,循序修行,自然與道合真之等等感應。

  在《教義》之〈緒論〉篇章中,師尊將中山真人之《三民主義》內關於「民族」、「民權」、「民生」之思想轉化為三種奮鬥–「向自己奮」、「向天奮鬥」、「向自然奮鬥」之宗教修持次第。

  由此可知,三民主義不啻只是本教時代使命,更是與「天帝三乘」、「三皈四戒」修持進程有密切關聯。師尊駐世時,以書生、宗教家情懷定位闡揚《三民主義》,以民族、民權、民生重新詮釋生命起源、精神之鍛鍊、宗教修持之方法論、次第與境界。將《三民主義》從中山真人挽救清末民初之救國思想,擴大提升至拯救三期末劫之天人思想層面。以下個人將中山先生與本師世尊對三民主義意涵與天帝教修持綱領相互參照比較。

  (一)民族–奮鬥初乘「向自己奮鬥,自強不息」

  1.孫中山先生「民族」是一種國族主義,以民族正氣精神,推翻滿清政府,以非武力方式行使王道文化,促進各族同化為中華民族。希冀達到中國境內各民族平等,對外中國能自由獨立,與世界各民族國際地位平等。

  2.師尊「民族」是指努力以求掙脫人類本身上電子(物質)影響的奮鬥。推而廣之,即是救國家民族世界的民族自決精神,以及平時明瞭生命之來源,勘透生死關頭,發揮民族固有德性,即所謂誠意正心的內聖工夫,求自己的生存,才能更進一步求大眾之生存。此處講的是一種「奮鬥觀」,人類集體和子之存續。

  3.原人「皈師」(即本師世尊)後,應悉心研究教義,致力教務,遵循「奮鬥初乘」。「奮鬥初乘」境界即是「擴大心胸,奉獻犧牲,化延毀滅,拯救蒼生」,進程是「向自己奮鬥,自強不息」,方法是「親和祈誦、反省懺悔、力行教則……」,遠程目標「積極培養正氣,負起時代使命……化延世界核子戰爭毀滅浩劫,追求人類永遠和平幸福而奮鬥!」

 ●2023年9月17日,緒氣掌教受邀於天心堂主講「從佛、道教看天帝教的修持次第」,透過佛教、道家修持次偏重於個人心性上成長,對比出本教三皈三乘不局限於性功、命功鍛煉,而是全觀式地投入劫運中的終身修持。(天心堂)。

  (二)民權–平等中乘「向天奮鬥,性命雙修」

  1.孫中山先生「民權」是指民眾之主權,反對盧梭等人「天賦人權」,並闡明革命人權,經由奮鬥而來。對內求國民之政治平等,對外求中國國民政治地位平等。

  2.師尊「民權」是指「向天奮鬥」,向天界要求平等之奮鬥。聖智庸愚等人雖有區別,但僅為肉體質量的不同,其和子(靈魂)來源則一。以力行來革新進化,自強不息、雙修性命、永生永存、求聖凡平等之最後境界。師尊發揮中山先生「立足點的真平等」論點,認為靈魂都來自宇宙的本源–上帝,可謂先天本來平等。

  3.初皈同奮,研究教義極有心得,用功修持者,得由督教者簽請核准,舉行「皈道」禮(宇宙大道),錫以序宗道名,晉修「平等中乘」。「平等中乘」境界是「聖凡同源,靈肉共存,無畛無倫,萬殊同仁」,意旨萬生萬靈的和子體都是同一的本源,生命真正價值是精神生命與肉體生命共同藉假修真;進程是「向天奮鬥,性命雙修」,方法是「煉心發願,積功累德,艱苦修煉,罪業自拔」。遠程目標「追求聖凡平等,了悟生命真正價值之正確途徑……性命雙修,以求進入天人合一之永恒精神境界。」

  (三)民生–大同上乘「向自然奮鬥,親愛精誠,通天徹地」

  1.孫中山先生「民生」是指人民之生活、社會之生存、國民之生計、群眾的生命,求國內外之經濟地位平等,以養民、均富為目的。

  2.師尊「民生」是指「向自然奮鬥」,創造人類之文明以達於真理之域也。以合作、互助精神開發、生產、建設。妥善運用自然、創造文明、突破旋和,創造人類之文明以達於真理之境。以「第三神論」強調人類調和精神與物質的「勞工神聖」精神,以「運用自然,創造文明」,以達到民生主義的經濟均富與養民目的。

  3.積善累功……弘教護道者,得由督教長,簽呈奉准,舉行「皈帝」禮(上帝),晉修「大同上乘」。「大同上乘」境界是「雍穆無為,率性自然,萬象同春,與道合真」,意旨修養達到和諧、自然無為境界,一切順其自然而行,與萬象的萬事萬物合而為一,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經過「化合」再造靈命。

  進程是「親愛精誠,通天徹地」,以至誠之心不斷天人親和,仁愛萬物,專一深入修道,達到天人合一,自然能貫通天地,與道合真。方法是「無色無相,隨方應化,救世救人,常應常靜」,遠程目標「精神與肉體的鍛鍊化合,形神俱妙之過程,終必超脫物理世界的束縛。自自然然,真我常存,永晉三期大同,回歸天帝左右,以宇宙為家,與宇宙共始終!」

  最後講師總結本次演講,《教綱》中的修持次第概念,比之於佛、道教的修持次第,偏重於心性上的成長,或是災難的後續救災或人道關懷;天帝教藉由三種奮鬥與皈、乘及其主旨、進程、力行與正鵠,並不拘限於靜坐的境界層次,而是「全觀式」地將個人命運投入整體氣運變化的超前佈署與化延的宗教祈禱活動之終身修持。

  因應春期啟運,始院發起「道勝化劫—破障」系列宣講,同奮如何在春期中「道勝化劫」?惟有同奮先從每日修持做起,紮紮實實循三皈三乘而修,始能「修己以安天下」,即是先賢程子所言:「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當同奮能正己自度時,便能真正發揮救劫使者力量,以皇誥御心正氣、正道力量啟迪蒼生覺醒,化解人間暴戾之氣,拯救本地球的浩劫。

1.參考資料來源:https://rueylin0119.pixnet.net/blog/post/231152492

2.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newton.com.tw/wiki/%E7%84%A1%E6%A5%B5%E5%9C%96

3.參考資料來源:https://cc- bor de. or g/d001/09/09a07.htm

4.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newton.com.tw/wiki/%E7%84%A1%E6%A5%B5%E5%9C%96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