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我來了

金門,我來了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96期 » 金門,我來了

劉正穩  2025-07-15 09:30

劉正穩

  去(2024)年8月,第17期神職人員培訓班閉關行將圓滿之際,同學們早已心中有數,準備返回各地教院,展開自己的弘教使命。然而,於神培班大會考期間,大家隱約聽聞:中華民國主院有意於本期學員中遴選出志願前往金門服務的神職人員。

一念願力風起金門

  平時上課,時常聽聞講師們講述師尊當年為弘教,毅然放棄上海高官厚祿,遠赴西北。八年抗戰期間,為守護中華民族命脈,辭去官職,攜眷棲隱華山,長期日夜以精神祈禱,「看守西北門戶」,最終完成「鎮守關中一片淨土」。師尊一生謹遵天命、服從師命的「天命救劫意識」,正是每位神職人員所應具備的根本認知。

  因此,當大會考口試委員一一詢問:「若派到金門時,願不願前往?幾乎每位同學,都點頭表示願意承擔使命,服膺天命。」

  其實,尚未進行大會考時,我周遭已出現許多跡象,隱隱顯示自己可能被派往金門。除了曾在金門服役,對當地風土民情懷有一份特別的熟悉與情感連結,更深知金門是本教弘教環境仍需深耕的重要據點。潛意識裡,渴望一次真正的「自我挑戰」,並立下願力,希望能翻轉現況,振興金門道氣。更重要的是,太太不但未曾反對,反而全力支持前往金門弘教,成為我堅定前行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個人意願、口試委員及中華民國主院主教認可下,承諾願意踏上金門這塊土地弘教渡人。

  只是,身為北部教區的一員,在北部教區奮鬥多年,如今正值教區最需要神職人員之際,卻選擇前往金門,內心不免深感愧疚。在此,非常感謝緒氣掌教、光金副掌教及光弘開導師的理解與包容,願意成全自己承接金門弘教這一階段的新使命。

立願承擔振興教化

  我,又再一次與金門結緣了。記得上次到此,是四十年前在此服役。當時是以軍人身份踏上金門,心態自是履行兵役、完成任務。這一次,肩負的是宗教使命──「淨化人心、弘道教化」,心境與責任早已昇華至另一層次。

  未踏上金門之前,便先行了解當地教院弘教現況。近年來,金門初院每月平均誦誥數約十萬聲。參照過去弘教統計資料,對初院的奮鬥實績早有心理準備,也清楚未來勢必面臨重重挑戰,須全力以赴,逐一克服。。

  初到金門教院,實際了解運作狀況後發現,經常整日不見同奮進出教院,與過去在桃園初院時,每日約有三十餘位同奮奮鬥的情景相比,確實有天壤之別。

  同奮人數稀少,加上教院缺乏穩定的誦誥場次,道氣難以凝聚,根基不穩,自然難以對外弘教渡人。所幸歷任神教職人員齊心努力,已成功引渡不少同奮。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同奮願意重回教院、重新投入奮鬥,為教院打下穩固基礎。這正是我肩負天命、誓願扭轉金門初院道氣的首要課題。

  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不斷親和、拜訪同奮,並為他們提供天人炁功服務,輔導同奮走出身心困境,在親和過程中,逐漸有同奮願意回到教院投入奮鬥。

  如今,金門初院已恢復每日午、晚刻的例行誦誥場次,讓同奮可以自行安排時間奮鬥。有了人、有了固定場次,加上臺灣同奮偶爾前來支援,半年來,每月誦誥數已提升至約二十萬聲。感謝金門在地同奮的配合與輪值,也感謝中華民國主院同奮對金門教院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協助。

盛情款待同奮一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過去金門同奮從未參加過春季法會或秋祭法會。因曾擔任前年春季法會執行秘書,深知法會對提升同奮道心有重大助益。加上法會單位對離島教院提供較多交通補助,經與主院主教及主任商議後,我們決定帶領金門同奮一同參加春季法會。

  為充分發揮此次赴臺參加法會的效益,我們安排了四天三夜的行程,涵蓋法會、訪道與旅遊。除參加天極行宮法會外,還參訪鐳力阿道場、天安太和道場、中華民國主院、臺灣省掌院、臺中初院與給予講堂,並安排日月潭一日遊。

  法會的莊嚴隆重及參加同奮人數之盛大,讓金門同奮親眼見證天帝教大型活動的氣勢,這些都是他們前所未見,讓大家深感震撼!抵達天曹鐳力阿道場時,特別感謝神培班謝普昇、朱敏隱兩位開導師的熱情招待,讓金門同奮深入了解道場環境。兩位開導師還暖心地擔任導遊,陪同大家度過輕鬆愉快的日月潭一日遊,令人倍感溫馨。

  感謝天安太和道場張緒疏主委與籃光膛副主委,熱心且詳盡地介紹道場各項設施,尤其是同濟樓內的軟硬體設備,讓同奮讚嘆不已。

  拜訪主院及省掌院時,衷心感謝梁緒皈主教、陳敏還副主教、林正器掌教及省掌院教職同奮的熱情接待,讓金門同奮倍感賓至如歸。

  「臺中初院」是金門同奮下飛機後首站參訪的教院。當車隊抵達時,初院同奮在凝嬡開導師帶領下,列隊沿教院前馬路鼓掌歡迎金門同奮專車。頓時,金門同奮心中充滿感動與興奮,有回到家的溫馨。隨後,在熱情的午宴款待中舉行歡迎招待會,氣氛溫馨熱烈,讓遠道而來的我們深受感動。

 ●1/今年舉辦金門初院興建動土盛典,正是天人之間共同見證歷史性的榮耀時刻。(2025.06.07)

 ●2/動土前一日,光浪、道增、凝陶(由右到左)、光受(左二)、光帷(左一)辛勤清除雜草樹木,投入場地整備與物資準備,主院光超副主教(左三)、光艷主任(中)特地前往關心。

  此外,我們參訪月盈同奮在臺中市區成立的「給予講堂」,由柳光赦講師負責課程安排。該講堂主要透過身心靈與靜坐課程,吸引教內外同奮及親友,充分發揮社會大眾與天帝教之間的橋樑。此次觀摩,啟發我回到金門後,思考如何從軟性的身心靈課程開始,引渡當地原人。

  此次春季法會訪道團衷心感謝各單位的協助與熱情招待,讓金門同奮收穫滿滿,深刻感受到天帝教大家庭的溫暖。雖身處遙遠的金門,卻絲毫不覺孤單;經此法會與訪道,更提升了金門同奮的奮鬥意志。

 ●看不見的角落裡,默默付出的身影始終存在。從前期勘查到現場佈置、流程協調與實務執行,無聲耕耘,只為成就一場莊嚴肅穆、圓滿如儀的動土大典。典禮落幕後,更不辭辛勞整理場地,讓一切歸於清淨安然。

分工有度建設堡壘

  來到這裡半年後,驚喜得知多年購置的新教院土地終於要動土了!這是何等大事!畢竟目前金門教院籌備處現址仍是租用場地,每月租金1萬8千元,且室內格局多為一般民宅設計,較不適合教院的整體運作。

  此新教院土地已購置多年,卻恰巧在我來金門半年後即將動土,種種跡象讓我深感此事意義非凡,責任重大。為此,中華民國主院全體動員,在主教、副主教及主任帶領下,積極協助動土募款,並號召臺灣同奮遠赴金門參加動土典禮及各項籌備工作。金門在地同奮雖人數不多,但大家同心協力,齊心投入,籌備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

  場地組負責整地清除雜草樹木,開闢出動土典禮所需的基本空間,並負責帳篷、流動廁所租借作業。總務組則需採購並準備動土的所需相關物品與各項雜項。

  公關組是邀約政府官員、來賓、較少出席活動之同奮。交通組與機動組是協助車輛安排、人員接送、工作支援。

  報到、招待、財務組,則負責當天貴賓的報到、接待,及奉獻等事宜。膳食組準備工作人員的膳食,確保大家有充足體力投入工作。

  道務及音效組則是準備當天的儀式進行、人員訓練安排、現場音樂管控。所有金門同奮幾乎都動起來,一邊準備動土工作、一邊自己捐款籌募建院基金,有活動就有凝聚力、也更有朝氣,大家都樂在其中為未來的新教院出心、出力、出錢。

 ●金門初院興建動土盛典後,同奮們共享溫馨的晚餐,彼此促膝長談話聊南北。(2025.06.07)

心靈燈塔和平前哨

  動土當日,天氣晴朗,現場聚集了來自政府的貴賓、臺灣遠道而來的神職與教職同奮,以及金門在地同奮與親友,場面熱鬧非凡。動土典禮由代表陳光理首席使者出席的黃光啟樞機使者擔任主儀人並主持儀式。樞機除預祝本次工程順利啟動、圓滿竣成,道氣昌隆、正氣長存外,更勉勵金門初院未來的發展定位,應作為弘揚 天帝宇宙大道的重要堡壘,並成為本教三期末劫時代中的應化據點。

  動土典禮圓滿完成後,主院與金門同奮無不振奮感動,期盼多年的金門教院即將啟建。誠如樞機在致詞中所言:「這不僅是一座建築的動工,更是一場天命工程的啟動。金門初院,將成為一座『心靈燈塔』,引領人心向善、向道;更是連結兩岸和平的重要橋頭堡。」

  金門地理殊勝、民風純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弘道立教之佳地。未來新教院將結合弘教推展、修身養性、文化教化與社會服務等多重功能,成為天帝教在金門地區的信仰中心,更是未來大陸弘教的重要訓練基地。

  自己何其有幸,在此重要時刻,躬逢盛事,備感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如何善用此次動土典禮所凝聚的向心力與正能量,團結在地同奮深耕道基,並引渡更多原人參與正宗靜坐班、加入救劫行列,是為當務之急。待金門教院落成後,方有足夠的人力展開弘教工作,為中華民國主院奠定未來大陸弘教之基礎,開啟弘教新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