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然澄靜 圓融本心 水天一色 與道同源〜澎湖淨心養靈班

澹然澄靜 圓融本心 水天一色 與道同源〜澎湖淨心養靈班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83期 » 澹然澄靜 圓融本心 水天一色 與道同源〜澎湖淨心養靈班

資料提供/陳凝雩、柳光赦、馮凝瓊  2024-06-15 10:10

資料提供/陳凝雩、柳光赦、馮凝瓊
整理/劉靜佛

「救劫兼具身心靈放鬆」〜短期「小閉關」

  當今大環境氣運的激盪與變動,人類命運禍福相依,每個人都無法幸免的受到衝擊,或有著不同程度的承擔,尤其是身為救劫使者的我們,一面盡人道、一面修天道,有著救劫的使命感及生存的壓迫感,每當身心疲累時,忙碌之餘撥空上光殿「充電」,雖可感受到無形的撫慰和加持,但面對生活上的種種考驗與牽絆,總有來不及補充的耗損感。

  教內雖有各式的進修課程,但大多需較長的時間才能配合參與,且課程內容多屬系統化的固定形式。因此,「淨心養靈班」恰好彌補訓練系統上可能的缺乏,為同奮開創「救劫兼具身心靈放鬆」短期「小閉關」的課程,主軸在天與人、人與天、人與人…有形無形的「親和」。由於相互間的「誠心交感」,其散發力道似瞬間排除體內陰濁之氣,領受到一種柔性且高強度的「愛與關懷」,參加者無不帶著滿滿的感動與溫暖,回到「人間」繼續努力,天道人道齊修並進。

  主辦單位始院參教處從各期參加同奮的回饋中,累積出辦班的經驗與心得,依據參加者的屬性及道歷,並考量場地的特殊性,彈性調整課程的內容,活潑及觸動人心的主題,彼此間深刻的交流互動,與時空環境交融,體悟到「天、地、人」之間原來可以如此接近。

  目前「淨心養靈班」分別在鐳力阿舉辦三期、阿里山舉辦二期、澎湖初院舉辨二期,相信在有形及無形的支持下,將繼續為同奮或是教外有緣人士,開闢更多適合辦班的場地,及更切合參加者需求的課程內容。除靜態的課程主題外,亦加入當地的文化特色、著名景點、風土人文、美食饗宴…等團體旅遊行程,也可自行延長滯留天數,安排更深度的旅遊景點,期能為每位參與者量身打造一場身、心、靈調養蓄能,並找回奮鬥初心的豐碩之旅。

三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天二夜)澎湖初院第二期淨心養靈班實記與見證

第二期澎湖初院淨心養靈班小記〜陳凝雩

  「淨心養靈班」歷經鐳力阿養靈班、阿里山養靈班,在2023年跨過臺灣海峽,來到了位居救劫重要地理位置的澎湖初院。學員們在第一期「澎湖淨心養靈班」,不僅身心靈得到提升,也培養出如家人般的情誼,期待持續在澎湖初院開辦養靈班,成了工作團隊的心願之一。

  經過澎湖初院楊緒窺開導師、始院參教司柳光赦和工作團隊將近三個多月的規畫,第二期「澎湖淨心養靈班」在2024年3月15至17日開辦。來自北、中、南教區及當地澎湖初院的同奮共25人,齊聚於澎湖初院,享受身心靈交流饗宴。

 ●光赦講師講述課程。

歸根復命話人生

  如光赦講師在開訓典禮所言,養靈班是小閉關,來自不同教院的同奮暫時卸下人道的忙碌與壓力,齊聚一堂,除了課程、誦經、誦誥、靜坐外,可以聆聽彼此的奮鬥故事,交換心得,並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激發樂觀積極的奮鬥心。每一次的養靈班有笑有淚,學員們不分道歷,沒有說教、沒有教條,只有殷切希望同奮們更奉行師尊精神、天帝教弘教更順暢的願力。

  柳光赦講師特別在課程研討中與學員分享「靜坐與養生」與「歸根復命話人生」,讓同奮回到奮鬥的初心。

  楊緒窺開導師說明澎湖地理位置、風土,及其救劫的戰略位置;本期學員吳緒眾同奮也分享早期澎湖初院從找地、籌備、成立的過程,經由兩位的說明,讓我們更加瞭解篳路藍縷的困難與持續活絡澎湖初院道氣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閔月望同奮從歷史的角度讓大家認識澎湖的重要性。自大航海時代起,澎湖便是海盜、商旅盤據之地,與世界海權牽扯甚深。在17世紀至19世紀,澎湖發生所謂「澎湖四大戰役」,每一場戰役對於當時東亞的海權爭奪皆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澎湖初院每月初一十五舉行的超薦,對於戰爭中戰死病死的亡靈極其重要。

  我常覺得同奮是人間無血緣關係的家人,這次大家從四面八方陸續抵達教院,從生疏到熟絡,只需些許時間。養靈班中,同奮的全心全意投入,及樂於分享是最讓我動容的。每次的養靈班都得到鼓舞的力量,在充滿挑戰的人道中得到支持的力量。因此,想分享養靈班特色的親和活動。

  15日午刻誦唸玉澎殿殿主御使十方清平皇君大總監寶誥時,感受到澎湖初院殿主集救劫和行劫於一身的殷殷期盼,想到甲辰年的不太平,我不禁哽咽,再想到這正是救劫使者的我們要努力的,唯有更堅信、更專注地做好五門功課,如師尊所期勉成為 上帝的傳令兵,才能產生改變的力量。

 ●林投公園海邊相見歡,享受溫暖的陽光。

 ●享受溫暖的陽光和藍藍大海吹著徐徐海風。

  下午在開訓儀式後,移動到林投公園海邊,緒翰副院長提議大家赤腳走在沙灘上感受大地的土氣,大夥享受溫暖的陽光和藍藍大海吹著徐徐海風,這種舒暢及自在的感受是沒有親臨其境無法想像的美好。在涼亭中進行相見歡,也是大彩蛋。喜歡聽故事的我,聆聽大家與天帝教結緣的經過及奮鬥歷程,心中滿滿的感動。這次的海邊相見歡,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讓養靈班更有溫度。

  每個養靈班的圓滿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澎湖初院同奮的付出與熱情、工作團隊的精心策畫、參加同奮的無私分享與建議…。最感謝靜佛同奮把她在人道中的高效能工作經驗帶到養靈班籌備過程中,照顧到更多細節,也讓第二期養靈班更順暢。感謝學員們的肯定及對下一次養靈班的期盼,讓我們確信在行劫魔氛瀰漫的此時,透過澎湖初院「淨心養靈班」一定可以讓同奮們感受「德不孤必有鄰」的美好,重拾信心,回到奮鬥的初衷。

 ●全體參加的同奮在澎湖初院大門合影。

 ●於課程結束後,澎湖初院精心安排當地知名景點的旅遊行程。(此圖為海洋牧場)

 ●文化之旅~蔡廷蘭進士第,導覽人員為同奮解說典故。

 ●集體在光殿誦唸《天人日誦大同真經》。

  養靈班不是屬於哪一個人的,而是屬於每個參與的工作人員和學員共有的,期待日後澎湖淨心養靈班見。

 ●澎湖初院用心的廚藝團隊,為同奮準備餐點。

 ●澎湖跨海大橋,興建於1965年,1970年完工通車,曾是臺灣最長跨海大橋。

第二期澎湖淨心養靈班側記〜柳光赦

  今(2024)年3月14日下午,在正式開課的前一天,黃靜景、張凝離、陳凝雩、馮凝瓊、趙雪絢、柳光赦等人先後抵達澎湖初院,李靜濟也在晚間到達。晚上7點30分左右,大家圍在二樓的小客廳親和。由於眾人來自於不同的教院,有些同奮原本並不熟悉,經過短暫交流之後,便打成一片,彼此互相介紹。其中最為感人的,是黃靜景同奮的奮鬥事蹟。

鳳凰涅槃破雲霄

  靜景在結婚以後,先生動輒暴力相向,為此備受折磨,幾度都差點就被打死。她在家門口準備了機車和腳踏車,每當先生動手要打她的時候,便和三個小孩奪門而出,騎車跑到昔日的同學家避難。就在這樣的暴力陰影之下,渡過了十幾年的悲慘生活。

 ●大家圍在澎湖初院二樓的小客廳親和。

  直到民國80年的某一天,她在新竹參加一場佈道大會,真正領受到了 上帝的祥光,心中十分感動,因此主動到新竹市初院要求皈師。從此一有空閒就到教院誦誥,平時則在家裡誦經。但是先生很反對她持誦經典,因此每當她誦經時,就讓小兒子在門口看守,只要先生一回來,便趕緊打招呼,馬上就把經典收起來。如此經過三年的艱苦奮鬥,終於迎來轉機。

  民國83年某日,靜景與先生發生最嚴重的衝突,先生用手掐住她的脖子,幾乎就要把她勒死。這時大兒子已經長大,當下十分憤怒,拿起球棒、菜刀要和他拼命,先生一驚之下,這才同意離婚。於是靜景將房子、汽車都留給他,自己帶著三個兒子離開,此外還為先生背負一、二百萬元的賭債。離婚後,為了撫養孩子並償還債務,靜景每天辛勤地工作;然而先生還不罷休,依然四處追尋她的蹤跡。為了躲避先生的糾纏,靜景在數年之間搬家二十幾次。

  靜景在皈師以後,便想參加靜坐班,然而遭遇種種阻礙,一直都無法如願;直到離婚後,終於在民國84年如願參加。這是維生首席第一次主持靜坐班,當時道名是在光殿上抽籤,她抽到的是「景」字。抽完道名後,接下來是與維生首席面談,首席問她要不要更換道名,她直截了當地說:「不換。」首席問她:「為什麼不換?」她答道:「因為太陽終於照到我了。」原來「景」字上邊是一個「日」,她心想,以前太陽只照到別人,現在終於照到我了,當然不換。

  靜景自從參加靜坐班以後,便勤於靜坐,並且喜歡靜坐,因為她長年病痛纏身,只有在打坐的時候身體才不痛,由此養成靜坐的習慣。

  兒子長大後參加青年團舉辦的靜坐班,講師問他為什麼要參加天帝教,他回答說:「因為天帝教救了我們全家。如果沒有天帝教,媽媽早就帶著我們跳海了!」(本文經當事人同意刊載)

修行與休閒並重的多元弘教模式–以「澎湖靜心養靈班」為例〜馮凝瓊

  一下車,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映入眼廉的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遼闊恢弘的氣象,被震懾的我像是被定住一般,腦筋一片空白,久久不能自已,宛如置身另一個時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平和……。

心隨道行身逍遙

 ●海風習習,雲海無涯,放鬆身心,反璞歸真。

  今(2024)年3月中旬,是機緣巧合抑或是心心念念的迴響,總之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個空檔,能夠成行參加澎湖初院淨心養靈班,雖然只停留了短短四天三夜的時間,卻感受良深,獲益良多,特別是對整個活動的設計─修行與休閒並重的課程規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筆者以為這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辦班模式,值得大家學習和效仿,回饋心得如下:

一、重視放鬆的力量

  現代的人飽受身心壓力,極需要一個放鬆的時間和空間,本次養靈班課程,利用澎湖初院鄰近海域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安排一路風塵僕僕趕來的學員親近大海,感受海風拂面、白浪濯足的愜意和舒暢,在徹底放鬆、心情愉悅的狀態下,進入相見歡課程主題,現場和諧融洽的氛圍,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影響了接下來幾天的課程進行,可見放鬆後所回充的能量,增強、提昇了學員參與的意願和學習的動力。由此可知,正式課程前休閒、放鬆活動的安排相當重要,不僅有助於紓解心情,釋放壓力,還可平穩情緒,達到「心靜」的目的,有效的提升靜坐課程整體效益。

 ●蔡廷蘭為澎湖首位進士,此處為蔡廷蘭進士第鄰近的彩繪牆面。

二、「深入淺出」、「大道至簡」的課程設計

  過往聖訓多次指示要多元弘教,筆者以為若要將天帝教靜坐法門推廣到社會上,教材的選擇應貼進普羅大眾的知識和程度,有了一致性的語言和共同的生活經驗,就容易親近和交流,便能有進一步了解天帝教的可能。

  本次養靈班課程,光赦老師設計淺顯易懂又能深入真義的靜坐養生題材,不僅讓一般同奮更能理解靜坐的好處,更符合社會大眾的需要,提高認同和接受度,進而達到多元弘教的目的。

三、養靈班模式可做為連結小型社會的前哨站

  科技社會帶來的焦慮生活及人際關係疏離,使人身心失衡,心靈匱乏,養靈班可善用渡人法寶–炁功服務(包含鍼心親和)與群眾拉近情感,再進一步透過廿字真言的思想(人生守則)教化人心,重整道德行為、導正社會風氣,引領眾生回歸正確方向,這種小而巧,精而實的辦班模式,由社區延伸至家庭,以人人皆可參加,戶戶都能受益的方向操作,可廣泛的普及到社會各個層面。

  澎湖養靈班的設計,門檻不高且推廣容易,各教院可視地理環境的特色和優勢,結合各種資源辦班,跳脫舊有的框架,以「修行、休閒並重的模式」招生開課,不僅能讓教內的同奮樂於進修投入,同時也能吸引社會人士的參與,值得支持和鼓勵!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