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親和交流激盪宗教大同先聲

用「心」親和交流激盪宗教大同先聲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7期 » 用「心」親和交流激盪宗教大同先聲

中華天帝教總會祕書長劉鏡仲  2014-10-15 10:00

活動名稱:2014新興宗教對話與座談會

主  題:宗教的日常修習功課

主辦單位:中華天帝教總會

參加團體:一貫道、天德教、天道、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軒轅教、理教善法世界

文字整理:中華天帝教總會祕書長劉鏡仲

照片提供:中華天帝教總會

 

  中華天帝教總會於9月27日舉辦「2014年度的新興宗教對話與座談會」。會議主席~天帝教總會副理事長詹敏悅,在開幕式中,特別介紹「新興宗教」的意涵。

  詹副理事長說:依據內政部界定,除了國民政府在大陸已經有的儒、釋、道、耶、回5教以外,後來陸續登記的都統稱為「新興宗教」。

 ●會議主席~天帝教總會副理事長詹敏悅,在開幕式中,特別介紹「新興宗教」的意涵。

「新興宗教」根植於中華文化中

  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新興宗教」,是真正保存中華文化老根的老宗教。「新興宗教」根植於中華文化當中,在臺灣宗教自由的氛圍下,展現很旺盛蓬勃的力量。

  她強調,「新興宗教」從2005年開始,內政部商請天帝教總會主辦至今。世界和平,是每個宗教共同追求的目標;世界和平必須建立在宗教和平之上。所以我們秉持著「敬其所異、愛其所同」的原則,舉辦今年的「新興宗教」對談與座談會,主題訂為「宗教的日常修習功課」。

  詹副理事長希望透過宗教對話與座談,在日常修習功課當中,存異求同結合力量,從事道德重整、精神重建、改善社會人心、強盛國家民族、邁向世界和平。

 ●臺北市掌院陳光靈掌教誠摯歡迎所有的宗教代表與貴賓來到該院大同堂,參加本次對話與座談會。

 ●張家麟教授的專題演講。

  接著,臺北市掌院的陳光靈掌教也特別歡迎所有的宗教代表與貴賓來到該院大同堂,參加本次對話與座談會。他祝福所有出席人員都很有收穫,並祝大家健康平安。

  上午的專題演講,特別邀請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的張家麟教授主講;張教授首先提出宗教徒應該思考的問題,例如:修行的目的?修行的意義?修行的方法與境界等等。

  他講到臺灣現在的社會現象,以及現在世界的各種人禍戰爭,有宗教、有愛心,可是也很亂。例如,ISIS背後是什麼宗教?伊斯蘭。美國是基督教國家,這兩個宗教的衝突,一直存在。

宗教目標應在化解人類災難

  反觀中華民族,是多元文化、多神論,舉例來說,歷史上儒、佛、道是沒有衝突的。張教授指出,宗教的目標,應該是在化解人類的災難;宗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化解人世間的困難。

  他從科學方法的宗教學切入,探討各宗教修行的意義,從佛教、基督教、道教的角度,探討了宗教徒日常修行的內容、修行的方法,最後談到日常修行的境界,也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法天、法地,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修行的目的除了自修,就是渡人,就是化解戰爭、貧富差距。

  下午專題論壇,分別由各宗教代表分享其宗教的特色與修習功課,包括一貫道、天德教、天道、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軒轅教、禮教善法世界,還有天帝教。

  一貫道的李忠成點傳師介紹,該教白陽修士的日常修習功課,他說:「道」在日用尋常之中;白陽修士的日常修習功課,首先由心性入手,學習聖佛菩薩的「內聖」與「外王」功夫,修己渡人,正己成人,自覺覺他,將「道」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達到覺行圓滿之境。

  省懺、靜坐與力行內五德溫、良、恭、儉、讓;外五德則是恭、寬、信、敏、惠。

  最後,他說:白陽修士的日常修習功課,由明師一指心性入手,依三寶心法而修持,時時返照,反求諸己,提升仁德、學養;進而以慈悲心,廣渡有緣,濟世救人,內聖外王兼修,效聖法賢,期人人成就聖佛菩薩。

宗主籲「宗教平等」倡「宗教和平」

  天德教胡萬新理事長介紹天德教與天德教的修持。胡理事長說:天德教與天帝教都是在奉行「一炁宗主」蕭大宗師昌明夫子,為挽三期延康浩劫,所創頒的「廿字」,共同實踐宗主一心呼籲的「宗教平等」,提倡「宗教和平」的理念,達成「宗教大同」與「世界大同」的理想。

  記得第一次兩教合辦「蕭大宗師宗教哲學研討會」,本教道監大覺導師應邀致詞時,即以「廿字同道」統稱與會人員。所以說我們兩教,是共同為弘揚「廿字」而努力,並以「廿字」作為準繩,因此我們彼此可以互稱「廿字同奮」或「廿字同道」。

  所謂「天」,即是悉皆崇敬諸聖賢仙佛為天。所謂「德」,即是奉行實踐諸聖賢仙佛之性德為德。所謂「教」,即是以恆順諸聖賢仙佛之性德教化為教。合起來說即是,悉皆崇敬,奉行實踐,恆順諸聖賢仙佛之性德教化,謂之「天德教」。

  他表示,天德教的修持是形式與實質並重,修福又修慧。修福,就是依循儀規做外在的自我約束,進而達到內在的變化,持戒守規矩,進退有序,行動有節制,使外在有禮有節,內在勤研經卷能讀誦演說,深悟經教之理,能施能捨,以達內外一致,自然奉行實踐廿字。

  修慧,則是本教的自我修持,就特別強調在人群中,受人譏、受人罵、受人一切不能受,杜盡一切色與相;這個修持基本法就是認識「廿字」本體,那是實踐、那是力行。最重要的就是正己化人,這就是薪傳。

身體力行把修持放在心裡頭

  理教善法世界,由禮教總公所的理新淨執行長來介紹該教的日常修習功課。她說:理教善法世界以「行善」,作為身體力行的功課。另外有五大功課、十大心法。弟子都是上班族,上班都很忙,晚上回家還是要做功課,就是要把修持放在心裡頭。

  她也介紹「金斗報母參」,有三個立意~第一是讓所有弟子明白修行是靠實修實證來達成;第二強調的是平等修行;第三就是要依教奉行,聽受指導。

  有經過千錘百鍊,日後才能證道;真正的修行,是以自己身口意來實行,實修實證。找到自己最重要,心性要合一。

  軒轅教曾漢塘教授介紹軒轅教的修行。創教的是王寒生教主,軒轅教的修行有三個角度,人道、地道、天道。

  人道,講的是明明德,心安理得。除了內心修為、起心動念,還有公。就是別人的評價,例如:自己覺得愛父母親,也要讓父母親有感覺,讓家裡每個成員,互動都很好。

  地道,就是強調守法、守規範,要擴及到人群,要走出去幫助別人的功夫。

  天道,軒轅教的天道,就是心齋、坐忘。軒轅教的精神就是敬天法祖。

  天帝教由敏悅副理事長介紹天帝教的復興背景,主要是阿富汗戰爭;她說:如果蘇聯入侵伊朗佔領油田,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命脈,美國總統不惜發起戰爭,倘若美國、蘇聯只要一方失去理智、按下核彈按鈕,世界就毀滅了。

 ●各宗教代表團在臺北市掌院3樓大同堂,聚精會神的參與盛會。

人心陷溺從心下手從心自救

  復興天帝教的涵靜老人,感到世界毀滅的壓力,哀求 上帝復興天帝教。為什麼會有毀滅戰爭?因為人心陷溺。如何拯救呢?從心下手、從心自救。

  因此,天帝教的日常功課原則是「先盡人道、後盡天道」,另外還有「五門功課」。

  第一門功課就是力行廿字真言。這廿字沒有迷信、玄祕,是人人可信、可奉行的。我天帝教入門弟子需選2個字,終生奉行。

  第二是反省懺悔。反省懺悔可以讓我們苟日新、日日新;可以每天重新開始;可以挽救人心,就可以挽救浩劫。

  第三門是持誦〈皇誥〉、《寶誥》。

  第四門功課是填寫奮鬥卡。此一概念是來自於袁了凡的功過格。每個月填完,會將此卡填完,呈送光殿。這是給自己一個提醒,今天做到什麼、沒做到什麼。

  第五門功課就是打坐。打坐就是「打掃心上地、坐出性中天」。我們的靜坐分為「靜心靜坐」及「正宗靜坐」。參加「正宗靜坐」就必須參加天帝教皈師。

 ●最後綜合座談的場景,各宗教代表:左起:天德教胡萬新理事長、理教理心淨執行長、軒轅教曾漢塘教授、一貫道李忠成點傳師、玉線玄門真宗教會的玄興教尊、鏡仲祕書長、敏悅副理事長、天道洪貞甫校長。

  除了五門功課外,天帝教每年更有2次大法會,春季法會及秋祭法會。這五門功課是沒有宗教之分,人人都可修。

  接著,天道總會由洪貞甫校長介紹天道的日常修習功課。他說:天道之宗旨是~「傳授性理真傳,渡化世界眾生;宣揚中華文化,實踐倫理道德;發揚人性光輝,挽化世俗頹風;保養天地正氣,促進世界大同。」

  修道行道功夫,包括「實踐白陽三佛順天應人的聖賢修持,實踐繼志述事助師辦道的忠孝精神,實踐人間淨土生佛不二的合同修持,實踐犧牲奉獻與人為善的清靜修持」。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由陳瑋傑從家庭的角度切入,介紹修行聖凡雙修幸福美滿的家庭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家庭充滿爭執,家庭成員自然沒有向心力、共識,自然不想回到這個家。

  因為父母之間溝通不良,容易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那怎麼讓家庭充滿幸福呢?實踐幸福家庭有五大要點:

  第一、建立家族世系表,改善現代人疏離的家族問題。

  第二、建立家訓,因為這是家庭思想精神的傳承。

  第三、建立家庭宣言,例如:「飲水思源、要相親相愛」。

  第四、建立家庭規範,相當於國家法律,是化解家庭爭執的好方法。

  第五、建立家庭收支表,避免家庭成員因財務造成紛爭。

宗教修習最好化成簡單步驟

  最後,玄興教尊另分享宗教最重要的,是要能實作;宗教的修習功課,最好化成簡單的步驟,這樣才能讓更多年輕人接受修行的課程,進而聖凡雙修。修習的功課,讓大家得以邁向宗教最高的境界。

  閉幕式時,敏悅副理事長說:生活即修道,修道即生活;經過一天的討論,收穫很多。在對談當中,就是心的功課。

  謝謝各宗教的經驗與智慧,希望所有的「新興宗教」可以在修持上面更精進奮鬥,為國家社會建立起「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願大家共同努力!

  這項活動結束後,各宗教朋友們互相交換心得,都一致認為該活動非常有內涵、有意義。最重要的是,透過活動讓每個宗教都能夠藉著本次的主題,彼此交流與彼此認識。

  這應該就是師尊推動宗教大同的意義吧!

 ●超過100人的大合照,前排是各宗教代表,後面是所有來自各宗教的夥伴們。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