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學院首開「生死學」課程歡迎旁聽

研究學院首開「生死學」課程歡迎旁聽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7期 » 研究學院首開「生死學」課程歡迎旁聽

資料提供/天人研究學院  2014-10-15 10:55

資料提供/天人研究學院
攝影/黃敏書

 ●呂緒麟教授上課的情形。

  設立23年的天帝教天人研究學院,今年9月首開「生死學」課程研究,聘請臺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東海、嶺東科技、北京首都經貿、澳門科技等大學的呂宗麟教授(道名:緒麟,註)擔任講師,歡迎有興趣的同奮前往旁聽。

  呂緒麟教授在授課中,採用11講與2項附錄,作為教材,分別為:

第一講 導論─當代生死學的新面貌

第二講 現代人的死亡問題

第三講 跨越生死之間─從瀕死經驗討論死亡

第四講 前世與今生─從催眠和輪迴轉世討論生死

第五講 人真的有靈魂嗎?─探討靈魂觀與死後世界

第六講 死亡如此靠近─談臨終關懷

第七講 揭開身後事的面紗─從喪葬禮儀討論生死

第八講 老人的死亡心理與因應探討

第九講 探討自殺現象與死刑問題

第十講 人有生命自主權?─探討疾病、安樂死與墮胎問題

第十一講 本教教義與聖訓中論生死(敬錄:《坤元輔教晉證慈恩聖母‧晉位清涼殿殿主 答客問》)

  此外,2項附錄為《西藏生死書》與《歐洲生死書》之簡要說明,以及臺灣民間喪事民俗之簡要說明。

  呂緒麟教授指出,研究「生死學」,有雙重目的。

  第一是讓我們瞭解自身的活著是如何被分析、被觀看、被瞭解,我們用什麼方式活著。

  第二是試圖引導我們瞭解另外一種活著的方式,而使得生命獲得更大的觀念,讓「我的死亡」變成一種「存在」。

  換句話說,就是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我的存在」,使得人能夠包含於一個更大的存在體裡;此時「存在」的本身,並不限制在個人的自我上。

  為什麼「存在」這件事會變得越來越艱難?主要的原因是這個世界如果不凡,事事力求自保、不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恐怕日子會很難過;但就算知道你可以把日子過得非常自我,凡事護守,即便如此,你也會很難過。

  「生死學」,提供我們一種更寬廣「存在」的基礎;越是瞭解到這個基礎,就越明白原來現在活著是一種疑問,它不再是一種理所當然,因此願意對「活著」這個更大的基礎進行探討,這是「生死學」的目標。

  至少「生死學」之所以叫做「生死學」,就是因為它有這個目標。

  呂緒麟教授「生死學」研究,上課時程如下:10/5、10/19、11/2、11/16、11/30、12/14、12/28,每週日上午8:30至11:30。有意旁聽者,可洽天人研究學院教務長胡緒勵預命開導師,電話049-2898446

註:呂緒麟教授,春風化雨,誨人無數,曾獲「中華民國私校協進會弘道獎」。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