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山的日子

在華山的日子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7期 » 在華山的日子

編輯部  2014-10-15 12:10

文/編輯部
繪圖/陳正筆

(四十五)姆媽技拙狗啃西瓜

  姆媽的「八寶箱」中,有一只「工具箱」;箱內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釘鎚、扳手、螺絲起子等,最重要的是兩付理髮用的「剪刀」、「推刀」,以及兩支剪指甲的指甲刀;另一部分則是以成藥為中心的「衛生保健品」。

  在華山上頭,四個蘿蔔頭都追隨阿爹留起披頭長髮。由於缺乏水資源,頭垢很難清洗,弄不好就會長頭蝨。姆媽特地在西安買了理髮用的剪刀和推刀,還向一位理髮師學了簡易的手藝。

  但是,姆媽理髮技術實在不高明,每每用推刀為大璋、大藩理髮時,常常會因為使用的角度、手勁不精確,夾得老三大藩「哇!哇!」直叫;四個蘿蔔頭的頭,常被剪剃得像狗啃的西瓜皮。

  「衛生保健品」中,存有虎標萬金油、六神丸、鷓鴣菜、胃藥……等;其間,最名貴的是胡宗南將軍贈送治瘧疾的「金雞納霜」。

  這些應急的成藥幾乎沒有用處,因為在大上方山居時,如果傷風、感冒,總是一碗紅糖老薑湯,或者用天人炁功治療;四個蘿蔔頭幾乎連皮膚、毫髮,都沒有損傷過。

  最特別的是,與姆媽一起陪嫁過來,宛如鬧鐘型的一只古銅袖珍極精緻的「雷擊散」銅盒。四個蘿蔔頭如果感冒鼻塞,姆媽就會打開銅盒頂端的銅塞,放在鼻塞者的鼻孔處,輕輕按動銅盒,茶褐色的藥粉自動噴進鼻腔,不一會兒,連連打幾個噴嚏,就會眼目清涼。

  遇到四個蘿蔔頭罹患蛇腰疹(飛蛇)時,姆媽會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治療。可是,姆媽以「法不過六眼」,不允許四個蘿蔔頭在旁觀察學習。

  姆媽還會用七個桃尖、一碗米,為四個蘿蔔頭「收驚」,或者用一團蕎麥麵團,在四個蘿蔔頭的胸口、手腳、膝肘彎處滾動,此乃「收羊毛(註1)、治高燒」的簡易方法。

(四十六)神祕寶瓶應有盡有

  當一抹冬陽舖在「玉皇洞」前,像一塊發亮的地毯;那一方陽光勝地,是姆媽與四個蘿蔔頭自然的庭堂。

  姆媽坐在暖陽下弄針線、納鞋底、做鞋幫、織毛衣、打補綻、舖布疤。老三大藩最喜歡蹲在姆媽膝下,用心翻弄姆媽的「八寶箱」~一隻紅色籐製烤漆的「針線筐」;裡面藏著各式的東西,有刀剪、有各色線圈、有銀製和古銅頂針、有貯放大小針的銀製針盒、有夾滿各式大小鞋樣硬面的書本。

  讓大藩有興趣的,應該是姆媽靈巧的手,剪成的福、壽、喜、蝙蝠、壽桃,以及吉祥、如意的喜慶文字剪紙。

  姆媽有四個「八寶箱」,那是珍藏手飾的小保險箱;姆媽臥室床頭貯藏食物的木櫃,包含修繕、理髮、衛生、醫療的工具箱,以及姆媽平時使用最頻繁紅色籐製的「針線筐」。

  這四個「八寶箱」就是四個蘿蔔頭幼小心靈中,姆媽的神祕寶瓶。

  老四大慈則會陪著姆媽孵在陽光下,纏毛線球;老二大璋則躲在暖陽下,偷偷讀一些古典章回小說,像是:七俠五義、說岳、征東、掃北等。

  姆媽操持的細心,親情的溫暖,充滿在四個蘿蔔頭的心靈;猶如一股自然的暖流,緩緩充進棉衣、棉絮,漸續膨脹;輕輕熨貼著張開的毛孔,最後在四個蘿蔔頭的臉頰上,留下心滿意足的紅潤。

(四十七)姆媽兩部珍貴祕笈

  除了四個「八寶箱」,姆媽還有兩部祕笈。

  一本是古版的《驗方新編》;這本古色古香的線裝祕笈,是外公留下來的。一本是線裝古版的《玉匣記》;這本祕笈,姆媽經常放在她的枕邊。

  《驗方新編》,是前人留下許多醫事上的經驗和記錄。在西安時,阿爹辦的紅心字會常年免費製送的「救心丹」和「雷擊散」,其藥方就來自姆媽這本祕笈。

  老大大慎16歲時,下部患了「繡球風」(註2),姆媽就依據祕笈中,取得兩株茄棟燒成熱水,薰洗兩次,即不藥而癒。

  後一本《玉匣記》中,是各式「解夢」、「諸葛馬前課」、「金錢卦」、「骨牌數」,約有二十餘種算命、卜卦、解惑、看相等陰陽、八卦的祕笈。

  姆媽掉了東西,就會用右手指不斷地在手指間盤算,最後以一連串的術語,細述一遍後,她就可以肯定地做出判斷而找到東西。這本《玉匣記》的記錄與傳授,說它是祕笈,絕不為過。

  其實,姆媽還藏了一樣東西,那是一個景泰藍的小盒子,裡面有紅紙包裹的東西。

  在華山過了8年,對日抗戰獲得最後勝利。下山後,大慎陪姆媽再上華山大上方去整理;很多東西姆媽要大慎埋在華山,唯獨那個景泰藍的小盒子,姆媽親手拿著說:「用不到了!」把它打開來倒掉。

  姆媽解釋說:「那是砒霜,如果日本人打過了黃河,我打算在稀飯中,加入砒霜,全家一起殉道。」(全文完)

註1:羊毛:指羊毛瘟,為瘟疫之一;瘟疫之變,在外可化毛而成疔毒,在內亦可化毛而伏皮膚,擦之有一種似毛而出之物,故名羊毛瘟症。中醫《羊毛瘟論》謂:「羊毛瘟邪,面現青色,舌有點紋,寒熱胸悶,周身拘板,頭眩作痛,是此證也。」

註2:「繡球風」,是陰囊濕疹(或稱睪丸濕疹)的俗稱。症狀是嚴重陰囊瘙癢,且容易反復發作,皮膚久而久之,會變厚、變硬成苔蘚化。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