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期待與無待

漫談期待與無待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15期 » 漫談期待與無待

天人合一研究所 葉淑深  1993-08-25 12:30

壹、前言

  「期待」是什麼呢?「無待」又是什麼呢?乍見這兩個普通的名詞,若真要解釋起來,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

  記得老師有一次上課曾提到文章中之「連接詞」表達意念是有方向性、目標性,同時是可被期待的;若無連接詞則整篇文章就變得無方向、無目標,是不可被期待的。因此關於「期待與無待」一文嘗試採用漫談式,隨心所欲,想到那裏談到那裏,並用數字將片斷的靈感串連起來,以形成一篇「不是文章的文章」,希望大家能看得懂。

  我想,語言、文字不過是傳達我們思想、觀念的媒介物罷了,而重要的是所傳達出來的意思對方是否能懂,所以語言、文字最重要的是「達意」。

貳、關於期待與無待

一、尋找心靈的支點

  從前讀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尋找心靈的支點」,寫下來和您一起分享,大意如下——

  人生的種種情境,有些是難以全然如意的。我們想過優閒快樂的生活,總得自己積極地創造機會、掌握因緣,但是我們卻常常與此背道而馳。在相似的情境中,有些人得到安適喜樂,有些人卻覺得不能滿足;有些人在某種情境中安逸自足,有些人卻又苦痛難忍。外在的環境相同,卻導致不同的心理感受,這總是牽涉到個人的基本生命態度與人生智慧。所以,一個人除了積極改善外在的條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返照自己的心靈。

  阿基米德曾說:「只要你給我一根夠長的棍子,我就可以舉起地球。」一個恰當的支點,一根夠長的棍子,可以讓我們發揮無窮的力量。那麼,我們面對許多客觀的情境,是否可以在心中找到一個適當的支點,來創造更大的喜樂呢?

  一般人總是順著本能與其他人的價值來生活,總不能、也不願自覺地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人生實在可惜。順著本能與他人的價值過生活,永遠不能得到真正的舒適快樂,像被一條永不得脫除的鏈索牽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我們豈能不珍視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呢?

  外在環境的改變,需要時間與因緣;因此,我們與其寄望於外在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悠閒與快樂,必然不如改變心理狀況來得快速。創造自己的價值,掌握心靈的支點,對於一切外在的情境,找尋可以讓我們成就喜樂之處,以悠閒的心靈,自在任運於一切外境。

  快樂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無限延伸的過程,時時喜樂、日日喜樂,將此喜樂無限的擴增於生活的每一部分,讓每一個人得到喜悅;同時,喜悅將回饋到自己的身上,這種喜樂的共鳴,才是創造美麗新世界的根源。

  快樂是心與境結合的成果,外在的環境永遠不可能達到無限的圓滿,而我們的心靈是否能夠脫離一切的限制呢?這裏有一則快樂的公式:

  心的圓滿╳外境的覺受=快樂的層次。

  因此,如果要達到最大的快樂,必然要讓心的圓滿趨於無限大,您說是嗎?

  我想,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不同的階段有著對未來不同的期待(憧憬)和對過去的回顧(眷戀),而處於無常的人世中,如何在期待與無待中做個均衡的調和,我想那需要極大的智慧,同時也要用整個心靈去體會、整個生命去碰觸才能深體其中之奧妙,而個中滋味或許只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您說呢?

二、無待要以期待為前提

  個人認為—基本上,我們對於人生(生命)的態度可以概分為二大類。第一類是「奮鬥的人生觀」:這是一種有目標的人生觀,需要不斷自我惕勵和鞭策往既定目標邁進,好似游泳一般;第二類是「逍遙自在的人生觀」:這是一種無目標的人生觀,是飄浮性的,著重當下生命之體現,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逍遙自在,一切圓滿具足。第一類的人生觀我將它列入期待的範疇:因為奮鬥要有個目標為前提,那麼既然有目標則期待之心油然而生;第二類的人生觀我將它列入無待的範疇:自由自在體驗生命,餓來吃飽睏來眠無慾無求。您瞧!這多麼地逍遙,豈不屬於無待的範疇嗎?

  而人一生下來,我想應該是有個目的性的,而其最終的目的,不外乎是要來完成我們個人的「天命」(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天賦才能),好對整個大宇宙有所貢獻,使人類不斷地更加提昇與進化。而在人生的過程中,我想最好的處世態度是要有一個期待的目標好讓我們努力奮鬥,而當你要往既定目標奮力邁進時,別忘了要具備一種逍遙自在的心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我無執,則一切圓滿具足,日日是好日,這不就是身為一位修行者所應具備的心態嗎?所以,在人生過程中每個當下皆以期待為前提,而當你該期待的都期待好了,自然而然就能達到無待的心境,如此「期待」「無待」不斷交相更替,那豈不是很完美嗎?

三、將缺憾還諸於天地間

  人生中充滿了許多的不穩定性和缺憾性,此乃因我們人的心靈是無限的,但往往受制於有限的肉體以及家庭、世界、國家等的限制,使人無時無刻都處在矛盾狀態中,天帝教教義—新境界的緒論即說道:『……凡太陽光線所能射到的人群中,莫不正在表現瘋狂、掙扎、呻吟、苦惱、恐怖、疲憊各種不同的姿態。雖然「形於外」之表達方式不同,但是「誠於中」的精神活動均在宗教範疇以內度其神秘或理想之生活,冀求身心得有寄托與安慰,可使各自之「幻想目的」與「正義要求」得以早日如願實現。……』可見得人生在世皆有一種「幻想目的」與「正義要求」,而這幻想目的與正義要求每個人都不一樣。同時人們原本圓陀陀、光灼灼的自性、本心,因受制於人的肉體(六根),使得人們接觸到的訊息已被扭曲,見不到生命的本然與真相,同時人們由於累世轉世,不明真心本性,造下了不少罪業,延積至今導致戾氣沖塞天地, 上帝震怒,爰降浩劫,分期清理,歷劫演變,互為因果,造成三期末劫,世界末日將臨,這將是自天地開闢寅會生人生物以來,天地間一場空前絕後的總清總算。

  而就因為人受制於肉體的有限性,才會造成人生中充滿了「不穩定性」和「缺憾性」,而這「不穩定性」和「缺憾性」就是導致人們心裏產生矛盾之根由,然而這最根本的原因不外乎是身心不能達到均衡協調所致,所以如何使身心達到最大的平衡點,心物合一、一元二用乃為當務之急,但是人們畢竟還是有肉體,免不了要有生、老、病、死、苦之折磨,而透過不斷地自我奮鬥,減低電子體給我們心靈負面的干擾,將得以使身心達到均衡,而奮鬥需有目標,有目標則產生期待,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在向既定目標奮鬥的過程中保持一種「無待的心境」,而這無待心境就是要先承認人所具有的「缺憾性」,同時更進一步能「將缺憾還諸於天地間」,更重要的是應具備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操,一種「放眼天下、胸懷宇宙」的氣度,而若能具備此種情操與氣度,則本身所具有之缺憾即會降低,而人生中所欲追求的真、善、美境地則會日趨圓滿。但,我想這圓滿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而且落在現象界的圓滿也應是相對而無絕對的,同時究竟到達什麼程度才叫圓滿?它有一定的標準嗎?我想那只有見仁見智了。您說是嗎?

四、悟透三心一浪清

  在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涵靜老人所著的「清虛集」中,有一首詩令我印象深刻—「宇宙觀人生觀究應如何觀望黃震遐味之思之」,內容如下:「造化無形原奧妙,輪迴究竟如何尋,今來古往盡陳跡,悟透三心一浪清。」而這首詩其關鍵處就在「悟透三心一浪清」這句話上。那麼,到底什麼叫做「三心」呢?我個人的解釋是這樣的:所謂的「三心」指的就「過去心」、「現在心」與「未來心」三心。在無常的人世(現象界)中,這三種心皆是「妄心」,是「虛幻不實」的。記得禪宗裏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指的就是這「三心」的虛幻性。那麼,為什麼「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是虛妄呢?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現在跟你講話,但在講話的當下時刻也已成為過去,而未來尚未來到,但隨著時間流逝,未來也不斷的成為現在而後變成了過去,如在生命的長河中,過去、現在、未來連成一體而不可分割。所以說,若你能「悟透三心」的虛幻不實性,不管在人生中碰到任何事(令你快樂或令你悲傷等的事情),皆不能惑動你的心,如此一來心中無罣無礙,那麼,你原本平靜無波而又清澈的心湖(人的本心、本性)也就不會波濤洶湧、動盪不安了。如此就自然而然的達到「悟透三心一浪清」的境地。當然,或許免不了要起一些小小的漣漪,但那又何妨?那總比「一池好清水,可惜沒魚蝦」要好吧!因為水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能長養萬物,更是魚、蝦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而人生在世,無非是要順著個人的天賦才能去發展,好對整個大宇宙有所貢獻,此即奮鬥的人生觀,所以人生要有目標才有意義,而有目標則會產生期待。那麼,如何在向大目標奮鬥、期待的過程中,保持「悟透三心一浪清」的心境,那就需要相當深厚的涵養和極大的定力了。而這種「悟透三心一浪清」的境地不就是一種無待的境地嗎?所以,既然人生需要奮鬥,就要有目標,而有目標之後免不了對未來會有憧憬、有希望、有期待心,而這對未來的「期待心」就是我們「生命力」所以產生的根本原因,且因未來的不可知性而產生期待。因此,別忘了在人生的奮鬥過程中時常保持「一浪清」(無待)之心境,如此一來,則日日是好日,而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事對你也就不會影響太大、傷害太深,所謂「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驚鴻一瞥」,您說是嗎?

五、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解析

  何謂「人心惟危」?其意思是說:人心是善變無常,動盪不安的。中國天台山智顗大師曾說「一念三千」,即在人心當中有所謂的「念針」,每天不停搖擺的指示各種方向,不知何時才會停止,而我們修行者不知何時才會功德圓滿,完全不被外在所役使(不動心)。

  何謂「道心惟微」?是說:只有道心才是不變而永恆的,但是道心是微小而難以察覺的。所以古人很聰明,實在是太有智慧了,他接下來告訴我們要「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也就是說,當你察覺到「微小的道心」顯現時(突發的善念、精進心、追求神理的渴望、向上奮鬥的決心增強時),趕快「保持高度的警覺性」,進而精、誠、專、一的立志向道(求道),即「一門深入」,但在立志向道、精進突破的過程中,要依「中庸之道」而行。所以古人接著告訴我們要「允執厥中」。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六個字,看起來很簡短,但實際要做起來可是相當不容易喔!

  在涵靜老人所著的「清虛集」中也講到「修道容易、守道難」,為何守道難?因為人心是動盪不安的,人心(凡心)一動,則微小的道心就被掩蔽而不易彰顯出來了。

  而適度的期待心,可使人的生命力增強、動力增加,但如果太過,人心熾盛的慾望就容易蒙蔽道心,如此一來則使得原本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赤子之心,剎時變得充滿了諸多罣礙,不再喜樂,不再圓融,不再天真,人慾一旦橫流,則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慾望好似個無底洞,我說啊:「生也有涯而慾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古人曾說過:「食、色性也。」所以,適度的慾望乃為人的天然本性,因為人有肉體嘛!但過多的慾望,無疑的會使人的真心受到掩蔽而不得彰顯以至於墮落而不自知。也就是說,適度的期待心是人所必須的,且是生命的動力,而在追求物質生活的過程中,別忘了要同時保持「知足常樂」、「感恩惜福」之心,如此則自然而然的就會達到無待的境地了。那麼我們就可以「直觀的走入生命」,在那裏,差別心不存在,名利心不存在,這不就是身為一個音樂欣賞者所應具備的心態了嗎?不是嗎?

六、臣服→媒介→捨棄→超越→永恆

  聖奧古斯丁曾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大意如下:「徒具理性不能見到 上帝……凡是合理的就是真理, 上帝是最大的真理……理性要服從信仰……。」所以,是否要見到 上帝,仍需以生命直接去感受、體認!

  要認識 上帝或體驗生命,抑或是要作為一個音樂欣賞者,個人認為要經過如下過程:臣服→媒介→捨棄→超越→永恆。

  臣服:絕對信賴 上帝;深入音樂本質內涵;直觀的體悟生命。

  媒介:勤修德業,代天宣化,當 上帝的傳令兵,傳達音樂內涵本質。「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捨棄:能得捨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捨棄音樂之一切不受惑動;無人、無我不執著。

  超越: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更加深入音樂之內涵。靈性不斷地向上開展,智慧不斷地向上提昇。

  永恆:創造永恆精神生命。深體音樂真正本質,化剎那為永恆;與宇宙共始終。

  在臣服→媒介之過程仍有期待心;而至超越→永恆之終極目標則已達無待之境了,而在中間的轉化樞紐則是「捨棄」,而經由不斷的捨棄,我們才能心無罣礙,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一來,則我們的心靈能不斷提昇,開展至更加圓融無礙的境地。您瞧,這多麼地美妙啊!不是嗎?

七、自我創作有關「煩惱菩提」、「人生如夢」二首詩之大意及內容解析

  前一陣子心血來潮寫了些詩,現在摘錄三首和您一起分享:

  1、煩惱菩提:

    煩惱即是菩提根,惱人之事貪痴嗔;

    菩提本來並無樹,提起放下捨紅塵。

  感想:期待心則生煩惱,無待則否,不是嗎?

  2、人生如夢:

    人生如夢盡蹉跎,

    生老病死苦又磨;

    如影隨形揮不去,

    夢醒方知時無多。

  感想:對娑婆現象界有期待則會執假為真,若能體悟到現象界的虛幻性,把握機會,及時修行,以期創造永恆之精神生命,則自然無待,日日是好日。否則光陰似箭,在如夢之人生中蹉跎歲月,一旦年華老去,猛然醒悟,只有感嘆:夢醒方知時無多了。

參、結論

  因為語言文字之有限性,很難道盡宇宙大道之無限,更難道盡音樂之內涵、生命之究竟。

  我想,體驗生命、欣賞音樂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同時其間之感受也只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佛陀不是曾說過:「不可說!不可說」嗎?那麼,我們何不讓它「無言獨化」呢?

  讓音樂自己在那裏;讓生命自己在那裏。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體驗它、去感受它、去發現它、去接納它。最後,你將會發現,你與 上帝合一與音樂合一, 上帝在你身體裏,你在 上帝的懷抱中;音樂在你心靈裏,你在音樂心靈中。這是多麼真、善、美的仙境啊!您說是嗎?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