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對人工避孕問題的爭辯與始末

天主教對人工避孕問題的爭辯與始末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18期 » 天主教對人工避孕問題的爭辯與始末

駐紐約特派員 馬莉  1993-11-25 10:30

  經歷了廿五年,兩個教宗發表了教內重大的通諭信,使全球天主教徒意見分裂,爭論不休,迄今仍一無結果!

  天主教教宗保祿二世,在今年十月五日,發表了他任內對全教最重要的「通諭信」(ENCYCLICAL),命名為「真理的光輝」(THE SPLENDOR OF TRUTH,拉丁文為 VERITATIS SPLENDOR)。這封通諭信,可以說是教宗對天主教教內及一般社會上「真正危機」的一種答覆。在通諭信中,教宗特別強調呼籲傳統道德信條維繫的重要性,而且重申教宗和主教們有權力對道德準則作成判斷,並要求天主教理論專家們遵從這種判斷。

  教宗的通諭信,是天主教內所公布的最重要的文告。一般來說,是針對全教的信徒所發表,其內容則多屬教會內應遵守的信條,以及世界政治上和社會上重要問題的發展等所發佈的文告。

  教宗保祿二世十月五日的通諭信,卻是直接地對天主教全體主教所發佈。信中強調自主教以下的神職人員,都有責任澈底的執行教內對「基本道德規範」的信條,如果違反,則必須受到適當的處分。教宗一再鼓勵全世界天主教徒誠實地遵守基本道德的規範和信仰的理念,但是,卻明顯地在堅持他對人工避孕問題、墮胎及同性戀等自由生活方式的反對立場。這些問題,事實上已經在天主教內爭辯很久了。

  廿五年前,也就是一九六八年七月廿九日,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在對天主教會發出的一個通諭信中,堅決反對「人工避孕」。這個通諭信在整個教會裡引起爭辯,使全世界的天主教徒意見分裂。

  廿五年後的今天,美國五千八百萬的天主教徒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同意教會對這件事所保持的立場。根據新聞週刊的民意調查(NEWSWEEK POLL)結果顯示,百分之六十二的美國天主教徒,認為教會對「節育」的觀點,太食古不化了。

  雖然一般美國的天主教徒們對「人工避孕」這個主題,很少去認真地爭論過,但是,自從一九六八年這封有關避孕問題的通諭信所引起的論辯和影響,卻一直震盪不已,其爭涉的問題甚至於牽連到性道德觀念沒有關聯的範圍。例如,包括教會內對其他重大問題應該如何取決,以及對主教和其他教會領袖選擇的標準應該如何確定等等。

  教宗保祿六世對「人工避孕」問題的通諭信,稱之為HUM-ANAE VITAE,意思是「有關人類的生命」(OF HUMAN LIFE)。這封信在一九六八年七月廿九日發出時,正是全世界處於最混亂的時期,當時,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大會在芝加哥市舉行,街道上反戰抗議混戰不已。在歐洲,巴黎的學生暴動此起彼伏,加上東歐的華沙公約集團大舉侵犯捷克。

  這封通諭信的基本論辯要點是:教宗保祿六世表示,為了繁殖下一代的性交配行為,與夫婦間表現情愛上的關係,有不可分割的關聯。因此,他說,婚姻關係不僅在開啟新生命的孕育,任何性行為也是如此。所以,凡是有意阻撓生命孕育可能性的行為,都是違反了這一個教諭的意義。

  在紀念教宗保祿六世通諭信廿五週年的今天,批評與支持這一重要信件的人士們依然壁壘分明。七月底,在奧瑪哈市(OMAHA,NEBRASKA)舉行的廿五週年紀念會中,參加的有一千四百人,其中包括十四位美國天主教的主教。支持這一個通諭信的人士們,稱讚教宗保祿六世是一位預言家,他們認為,如果人類准許以人工避孕的方式來避免生命的孕育而從事性的行為,則現代的社會必定流於放蕩不羈,道德淪落。

  但是,批評的人士們卻認為,這封信的本身有助於性模式的淪喪,同時,也無疑地破壞了教會在年輕信徒心目中對性道德觀念的信譽。

  現任教宗保祿二世就是這封通諭信強有力的支持人,他對人工避孕的嚴厲譴責,已經成為了他任內的主要立場。今年八月中旬,在美國丹佛市參加「世界青年日」的大會中,他就曾繼續地呼籲對「生命可貴」的衛護。

  事實上,就以美國一地來說,今天的天主教徒在使用人工避孕工具上,已經與其他一般的美國人們一樣的心安而理得。紐約時報曾在一九九二年做過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出在十個天主教徒中,已經有八個人不認為使用人工避孕是錯誤的。而紐約時報在一九八七年的民意調查中就曾顯示出,十個天主教徒中,有九個人均認為使用人工避孕的教徒依然會是好的天主教徒。其實,美國天主教徒觀念上的轉變,並不僅僅關於對人工避孕問題的看法而已。

  名作家葛瑞理神父(REV. ANDREW M. GREELEY)在他的寫作中就表示,天主教舊有的性觀念已經澈底地崩潰了。他舉例說,對於男女婚前性行為的觀念,現在的天主教徒已遠較基督浸信會教徒們開放。據調查的結果,有百分之四十四的天主教徒認為婚前性行為實非為過,而基督教徒僅佔百分之卅五。葛瑞理神父說,由於通諭信的宣告,教宗的權威性大受挫折,同時,天主教徒對教會的向心力也受到影響,自從一九六八年,通諭信公布以來,參加星期日彌撒的教徒人數和錢財上的奉獻,都在逐漸下降。其他批評者如密歇根州的主教恩坦納(BISHOP KENNETH UNTENER)表示,教會對人工避孕問題所持的立場,已經使一般天主教徒對教會失去信心。因為,他們懷疑教會中的高層神職人員們對處理教內的一些重要問題,並不聽取一般教徒的意願。

  一位在聖母大學教書的名學者麥考米克神父(REV. RICHARDA. MCCORMICK)說,他很擔心美國的天主教會得到一些平庸而無思想的主教。因為,梵蒂岡在選任新主教時,是以候選人對人工避孕的看法作標準的。而一些支持通諭信的人士們,受到現任教宗保祿二世強有力的立場的鼓勵,卻認為教會應派選堅持教會政策的人選為新的主教。這些支持者並表示,現在天主教徒中墮胎、私生子以及未正式結婚而同居的數字上的日漸增加,都是驗證了教宗的警告。然而,支持者和批評者都一致認為,自從通諭信公佈後,很多天主教徒在信仰上開始有了轉變,卻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下面讓我們看看天主教對人工避孕問題所持立場的由來。

  在廿世紀的大半時期內,天主教一貫地對人工避孕問題表示堅決反對。一九六0年代當人工避孕丸發明上市以後,天主教會對此所持的態度和立場,又重新引起了種種問題。一九六四年期間,美國天主教徒閱讀到一些理論家的報告,教會似乎在同意讓教徒們使用人工避孕丸。可是,梵蒂岡教廷當局卻表示並不同意。

  大約在一九六四年時,羅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後,發表了一項對人工避孕問題的聲明,強調夫婦之間為了表示相互的愛情而作性的交配,但是又要顧慮到限制家庭人口的增加,可以採取道德性的人工避孕(MORAL METHOD OF BIRTH CONTROL)。可是,所謂「道德性」的方式究竟是什麼呢?實在有待說明澄清。於是,當時的教宗保祿六世,就把這一個問題交給一個特別處理「家庭與人口問題」的委員會,去進行商決解釋。

  這個特別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了教宗指派的主教、醫學專家、教會理論家、和三對有地位的天主教徒夫婦。除了理論上激烈地爭辯以外,委員們更進一步的依照討論美國芝加哥地區的一些民間組織對天主教家庭訪問的資料。例如,很多家庭已經在試行「經期規律的辦法」,在婦女容易受孕的期間,避免夫婦同房。可是,有很多經常在旅途推銷商品的推銷員,和一些在海上工作的人員,常常在回到家中的時候,正巧是配偶最易受孕的「錯誤時間」。「經期規律的辦法」實在有它困難而不可行之處。

  一九六六年的夏季,這個特別委員會終於達成了結論,其中絕大多數的委員們都建議,教會對人工避孕的立場應予修正。這個結論在一九六七年三月,被人洩漏了出來,成為當時許多報紙的頭版顯著新聞。

  雖然,教宗對特別委員會的建議深感困擾不定,但是很多的天主教徒卻已經拿定了主意。在一九六0年代的中期,只有百分之十四的天主教徒,仍然支持教會停止人工避孕的教會法,其數字很明顯地比一九三六年民意測驗的百分之四十五,下降得太多了。一九六四年的民意測驗,顯示出只有半數不到的天主教徒認為教會應該同意「人工避孕」,可是一年以後,竟有百分之六十三的教徒主張教會應該改變立場。

  一九六八年,教宗保祿六世公布了他對特別委員會會議的決定,但是,他採取的卻是委員會中少數人的意見,並且同時發表了有名的「生命有關」的通諭信。結果引起了全世界天主教徒們非常強烈地反應。當時任教羅馬天主教大學的庫倫神父(FATHER CURRAN)曾經公開提出抗議,並發表聲明批評教宗的通諭信,他的聲明,得到了六百多個天主教學者們的連署,很多世界非常著名的理論家們,也簽名支持他的抗議。在這封通諭信公布後的廿五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地年輕天主教徒對使用人工避孕已經視為家常便飯了。支持通諭信的人士說,年輕的天主教徒們也許根本沒有讀過這封信的內容,當然這也可能是事實。但是很多年輕教父說,他們只是聽說過教會反對人工避孕方法,而教區內的神父們則告訴他們,應該以良心上最安的想法作為依據。根據各地教區內神職人員的觀察,年輕教徒們根本不會到教會裡來詢問任何有關性問題的意見,他們如果有問題,寧願去找自己的心理醫生和專家。

  當一九六八年教宗發表了通諭信後的幾年內,教會曾有過激烈地爭辯,以後也就漸漸地冷淡下來了。教宗對人工避孕的譴責,也沒有在教會內發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很多人以為梵蒂岡也許會在靜悄悄中放棄這一個主張。可是,在一九七八年教宗約翰保祿二世被選任以來,這種想法卻告終止。因為,保祿二世正是對這封反對人工避孕的通諭信的有力維護者。

  教宗保祿二世堅持天主教徒應予信守這一通諭信,並宣布,對於人工避孕這個問題,不允許宗教理論家們公開討論。因此,支持人士們因獲得了教宗的鼓勵,相繼地發表了一些對通諭信新的哲學上和理論上的論辯,並且,在保守派團體的資助下,成立了很多新的研究中心,同時在種種國際會議中,為教宗的通諭信作理性的辯護。

  美國德州達拉斯大學(UNIV. Of DALLAS)的一位哲學教授珍妮史密斯(PROF. JANET E. SMITH),在一九九一年出版了一本書,書名是「一代以後來看有關人類生命」。這是為教宗通諭信辯護最為有力的一本書。史密斯教授說,在一九六0年代末期和一九七0年代的初期間,她在大學唸書,因為對當時教宗公布的通諭信不滿而脫離了天主教。但是,正因如此,反而對這一個問題發生興趣,轉而深入研究,後來,漸漸地發現教會反對墮胎立場是正確的,乃又回歸為天主教徒。

  在回答紐約時報記者的訪問中,史密斯教授說,她畢業後到聖母大學(UNIV. OF NOTRE DAME)教書時,發現很少有人支持教會教義的立場,而擔任這一方面的神職人員更是絕無僅有。於是,她決定獨立獨行地授課,結果竟有不少的學生選她的課,接受她的觀點。她並且知道一些結了婚的朋友們,對於「自然規律節育」的方式也表示滿意。她說,現今社會上對性瘋狂的風氣,也實在應該有所遏止,她對教宗的呼籲很有同感。史密斯教授和其他支持教會反對人工避孕政策的人們都相信,他們已經重新掌握了這一個問題在爭論中的有利地位。他們認為「禁止人工避孕」絕對不是天主教一項絕無謬誤的信條(Infallible Doctrine),也不只是教宗保祿六世這麼說過,而是因為這個信條已是全世界的天主教徒有史以來就信守的。

  但是,絕大多數的天主教道德規範專家們,卻對這點表示不贊同,同時也反對教宗對禁止人工避孕的通諭信。

  紐約州天主教神學院的主教威廉史密斯(MSGR. WILLIAM B. SMITH)說,如果與十位道德規範專家談話,發現最多只有三位是支持教會立場的,其他七位都是反對者。反對教會立場的人,主要是對教宗通諭信中禁止避孕的基本立論不能信服。

  教會的基本立論原則是在強調兩性關係的雙重意義,其不僅在於表現夫婦之間愛情的結合,也在繁殖人類的生命。而這種雙重意義,不僅應該在夫婦整體婚姻關係中被尊重,也同時應該包含在任何一次性行為中。但是,很多天主教徒夫婦們說,教宗對用避孕物的性行為責為「可恥」和「反生命」,實在與現實的婚姻生活太脫節。他們說,現實生活中包括了許多夫婦作息時間的差異,包括了孩子們的病痛,以及每天工作上種種對身體上的耗損,這些在在都對婚姻生活關係有著重大的影響。

  威廉史密斯主教認為,很多反對教會立場的理論家不夠誠實,因為,他們只著重在個人的行為,而沒有考慮到這種行為的意圖和所造成的後果。他又說,如果承認避孕方法是道德行為的話,則婚前的性行為、同性戀的性行為和其他歷史上認為有罪的一些罪行,都可以是被允許的行為了。他譴責教會的神職人員,實在未能貫澈教會的信條。不論是支持與反對教宗通諭信的雙方人士都認為,因為這個問題所引起的爭論,已經使教徒們對教會的信條與個人的信仰之間,產生了一種不健康的分野。

  密歇根州的恩坦納主教表示,對這個問題的惟一答案,應該來自誠實地公開討論。他說,准許不同的意見是最重要的。

  教宗保祿二世十月五日的通諭信公布後,梵蒂岡和美國天主教的高層神職人員們都一致認為,教宗這封新的「通諭信」,除了旨在呼籲全世界的天主教徒奉守良知上的「基本道德規範」外,也在鼓勵世人對道德原則問題的深思與討論,而並非在壓制問題等的探討。   (一九九三年十月七日於紐澤西)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