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三寶:知足、感恩、惜福

本師三寶:知足、感恩、惜福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38期 » 本師三寶:知足、感恩、惜福

 1995-07-25 09:20

  師尊一生有三寶─知足、感恩、惜福,這三寶也是師尊向自己奮鬥的心法。我以我個人的體悟分別為同奮解說。依此,我們更可以領悟到師尊為什麼經常告訴我們要:「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道理!

  一、知足:

  師尊常說:「知足常樂。」,知足使師尊內心常保平靜,也是使得師尊自自然然直接影響週遭人、事、物很大的精神力量。

  知足可以拒絕誘惑,也可以面對誘惑,凡事只要能知足,一定可以節制欲望。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就是在說:最大的災禍緣因於不知足,欲望不斷上升,會做出不應該做的事;最大的過錯就是不斷地得到和追求、掠奪那些想得到而不應得到的東西。我常自問:什麼是幸福?是聲色的快樂?還是財富的滿足?是轟轟烈烈的事功?還是平平安安過一生?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其實幸福是自己的體會,知足是幸福最大的保障。

  師尊常以對自己要求的高標準要求同奮,但師尊也總會預定低標準,希望同奮能從低標準走到高標準。譬如說:在上光殿的地方都懸有一幅師尊要求同奮的親筆信,第一句就是「去私心存天理」,這是高標準,但師尊卻也為同奮設定了中標準「清心寡欲」,而「知足」則是「去私心存天理」的最低標準。我這樣說是有所本,本教基本經典大同真經,是由崇仁教主與天人教主二位上聖高真互相討論有關心性修持的問題,其中「止心則氣祥,慾潔而氣臻」、「是故心清務欲潔,氣清務心潔」是大同真經對心性修持的兩個最高指導原則。

  「帝師曰。慾者即心。而人在生。焉有無慾。即進為爾我者。亦有慾爾。幼者慾辨。少者慾色。壯者慾貨。老者慾利。聖者慾治。神者慾明。爾我之者。欲更無窮。而更無絕。焉得曰無哉。」

  以白話解釋就是說:「欲望就是心,一個人活著,怎樣能無慾呢?即便處在無形界的我們也還是有欲望,怎麼會沒有慾望呢?一般人在幼小時喜歡辨識,在年青時喜歡美色,在壯年時喜歡聚財,在年老時喜歡得利,聖人希望天下太平,神明希望光明,你(天人教主)我(崇仁教主)慾望更是無窮,無法斷絕,怎麼能說沒有慾望呢?」各位同奮!這段對話非常具有人性,值得大家注意。

  我常說神性是人性的昇華,舉一個例子說明,大家就能了解:經常有人在家中養小貓、小狗等小動物作為寵物,當小動物帶回家後,就先替牠取名字經常叫它、喊它,久了之後,你一叫它名字,牠就會跑過來和你親近。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小動物養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叫它名字它會和你親近?這是因為當獸和人相處日久,獸性會轉化為人性。根據這個原理推論,人性昇華就是神性,人性墮落就是獸性,人性與獸性只是一線之隔,人性和神性也是一線之隔,這一線決定在「欲望」。為什麼大同真經說:「爾我之者,欲更無窮」呢?因為無形上聖高真也有「眾生不出地獄,永不成佛」的欲望,與普渡眾生的欲望,師尊要化延核戰毀滅浩劫,要搶救三期末劫,這也是欲望,而且比一般的欲望更大更強烈!

  接著下去:教主曰:「是我曰潔。非敢曰絕。」

  白話解釋是:「天人教主說:所以我強調的是『潔欲』,而不說『絕欲』。」

  人的欲望有二種情況:

  第一種是絕欲─就是師尊講的「去私心存天理」。

  第二種是潔欲,而潔欲也有二種解釋:當名詞解釋是「乾淨的欲望」。當動詞解釋是當本心受到欲望污染時,把不乾淨的欲望洗滌乾淨。洗滌的方法就是「反省懺悔」。

  我認為人心基本上都存在著「道」與「欲」,也就是人的心是「道欲並存」,這是根據教義的理論延伸而來,教義以「心物一元二用論」為基礎,心就是道,物就是欲,人心中的欲望和心中的道相關連,當道擴大而克制到欲,就是道心,當欲望擴散侵蝕到道,就是凡心。所以我們可以說乾淨的欲望是道心,當道心受到欲望污染,如果能正當處理,也是道心。

  同奮要能達到師尊在心性修持的中標準「清心寡欲」,首先要從大同真經的「潔欲」下手:可以分成二個階段:

  一、人欲的正當處理就是「天理」、就是「道」。

  二、當有不好的欲望時,透過自我反省,向 上帝懺悔。可以達到「清心寡欲」的目標。

  清心寡欲再往下就是「知足」,只有知足的人才不會有不好的欲望,知足的人才懂得自我反省,所以我以為常知足的人是懂得潔欲的人,是常存道心的人,「知足」是師尊留給我們的第一寶。

我再從另一個角度提供一些看法:人不要要求完美,雖然每個人都希望完美,但這是違反自然之道,因為自然之道是當圓滿之後一定會走向殘缺。我的人生態度是不求圓滿,留給自己、留給別人一些空間,我相信這是另外一種的「知足」。

  二、感恩

  我認為感恩是人面對挫折或者是面對磨考的法寶。人常常說「愛之深,責之切。」,但人卻常不願意接受「責之切」,都希望獲得「愛之深」。

  在師尊證道之後,我看了所有師尊留下來的日記,在師尊的日記中,每當師尊在生活最低潮的時候都會寫下:這是 上帝(或上天或無形)給我的磨考(或考驗)吧!師尊把人事上所有受到的挫折當作是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師尊離開自立晚報,所得到的錢一半作為員工勞務股,另一半大部份用於接濟朋友,一部分想要投資籌措道糧,這個想法耗費了師很大的心血,等到師尊在民國六十五年去美國,在美國遇到老朋友彭昭賢先生,師尊向他提到籌道糧的事,彭昭賢先生說:「你是鑽到牛角尖了, 上帝的財產都在教徒的口袋裡,你如果有天命,不必你事先籌教財,自然會有助道資糧。」真是一語道破,師尊不再忙於投資籌錢,全心全意辦道,但是卻背負了許多債務,最後連得住宅都出售了。這一段經過,我可以了解師尊即使生活最低潮的時候,他也仍舊一直深信是「上帝對我的考驗」,一直是以感恩的心報答 上帝。他認為這種考驗就如同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道理一樣。

  他一直這樣地解釋著說:「上帝要交付你重要的使命和任務,先要困苦你的心志,勞累你的筋骨、飢餓你的肚子,窮乏你的環境和身體,即使你想要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也要動輒受到打擊、受到挫折,這樣才會激發起你的奮鬥的意志,增強你上進奮發的心志和能力。」

  我相信,只要心存「感恩」,一定會通過在修道路上的種種考驗。

  在達摩《入道法門》中提到入道有理入與行入,而行入有三種:

  (一)報怨行:修道人遇到挫折,是因為這一世及前世做了很多業所造成的,必須逆來順受承擔下來,不怨天尤人。

  (二)隨緣行:一切苦樂都是因外緣帶來,有了比較才會有苦與樂,才會有榮辱得失,一切隨緣,因緣而起,因緣而滅,可以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我個人對這種說法有很深的感觸,任何問題都是隨緣,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情面對一切現實,任何事都可以迎刃而解。

  (三)無所求行:一切的苦都來自有所求,只要放下執念,修道必然有成。

  三、惜福

  師尊是以「惜福」的心來調整偏執的我見。所謂「惜福」就是珍惜現在所擁有。一般人大都不珍惜現有的一切,總是認為失去的都是最美好的,譬如:失去的青春、失去的親情、失去的健康、失去的愛情、失去的和平等等,只要是失去了,樣樣都好,但現在擁有的總是不在乎,於是人永遠生活在追悔中。

  福不可以一次享用盡了,要分享,就是「惜福」,這也是好東西要給大家分享的道理。因為當你不再能為別人奉獻時,亦就是你的福分即將終結了。凡是把自己的心靈與別人分享,吝嗇去關懷別人的時候,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別人親和,這就是不知惜福。

  我經常建議一些朋友有空要到「醫院」、「監獄」、「飛機場」、「殯儀館」等地方多看看,因為去了醫院才能了解健康的重要,去了監獄才了解自由可貴,去了飛機場才了解相聚難得,去了殯儀館才了解生命的無常。我們常常將難能可貴的福分輕易從手中流失,這都是因為偏見所造成,中國人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請問有幾人珍惜在道場中相聚的緣份呢?師尊他老人家一直是以惜福的心態來調整偏執的我見,這也是師尊留給我們第三個寶。

  師尊留下的三寶:「知足」、「感恩」、「惜福」,我認為懂得惜福必定知足,懂得感恩一定惜福,三寶是一體的,如玉連環,環環相連,都是提昇我們修持的梯階,都是同奮在人生向自己奮鬥的心法。
(八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