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生機 唯有愛

重燃生機 唯有愛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35期 » 重燃生機 唯有愛

高雄市掌院/鄭靜心  2003-09-01 11:25

作為父母長期爭戰的犧牲品,
孩子,在極度的失望及落寞下,
用強烈的恨,把自己關進了銅牆鐵壁,
自絕於世界,自絶於生命。
媽媽終於徹底覺悟,
原來,家人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做一個好母親,才是她的人生課題。

  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一個發生在同奮身上的真實故事,女主角是一位思想淳樸又保守的傳統女性,更是一位婚姻觸礁、孩子因病休學、連賴以維生的生意也在日前結束、身心不斷承受煎熬的媽媽。

長期受創 埋下病因

  女主角的婚姻是母親做的主,因為婚姻失意,怨恨、不滿、難過、痛苦、無奈從此陪伴著她。雙方因衝突而造成的誤會也越來越深,孩子從小就在吵鬧、批評、恐懼不安的環境中長大。

  孩子國小二年級時,有一天下課,突然被帶到姑姑家,父親不准他和媽媽聯絡,不准看媽媽,也不准回到媽媽身邊。從此媽媽的音訊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而另一頭的媽媽卻無能為力,也無法反抗,心中縱然有百般的痛苦與不捨,也只有寄託在宗教裡。

  孩子每天除了上學,就只有電視陪伴,常常一個人獨處,心中想著:媽媽您在哪裡?爸爸啊,為什麼我白天晚上都看不到您的人呢?夜裡我不敢一人睡,只能坐在床上等著您回來。您知道嗎?我每天都撐到快天亮聽到您回家的聲音,才勉強放心闔上雙眼,小睡一下。大人怎麼都這麼殘忍?當我最需要您們的時候,您們在哪裡?整整兩年多的時間,小小心靈長期受創,心中產生自卑、害怕、恐懼、驚嚇、寄人籬下的無奈情結,是埋下日後的病因之一。

他的哭聲 沒人聽見

  三年後,孩子又突然被送回到媽媽身邊,理由是-這個孩子很難教。這不是大人的矛盾嗎?當年不是說這個孩子只要使用一點點恐嚇就會順服不敢反抗嗎?為何會如此?恐怕是施壓無效了吧!要不斷在陌生的環境中適應,沒有溫暖、沒有關懷,對一個性情木訥的孩子來說,心裡時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回到媽媽身邊的日子雖然平靜,但是很少開口,整天除了看電視,就是關在房間裡,媽媽不是整天忙於生意,就是去教院「奮鬥」,她期望,這樣能夠維持生活安定,因應她跟孩子在物質及精神上的需求。她心想,孩子乖乖吃飯、讀書,反正功課很優秀又不出門,應該不會有問題吧!因此,每當孩子開口:「媽媽!我們去打球?」或者「媽媽!陪我去買書?」媽媽會說:「媽媽要做生意!你自己去啦!萬一我不在店裡,客人上門買東西找不到人怎麼辦?」當孩子問:「媽媽您每次當早課司儀,那我的早餐咧?」媽媽也只會說:「你自己去買著吃吧!」孩子的笑容不知何時已經慢慢的消失了,從此以後就拒絕出外,不再露臉。

  這樣又過了兩年,孩子關在房間的時間變長了,從一星期、一個月、半年、一年,逐漸增長。每天只有在洗澡、吃飯時間才出來,母子幾乎沒有見面、沒有交集,也無法進一步交談。孩子變得更沉默了,頂多丟下一句話:「不用說了!您們都不了解我。」轉頭便把門關上。

  偶而孩子會吐露幾句心聲:「媽媽,我不幸福,因為我沒有跟爸媽住在一起。」「媽媽!我比較重要?還是生意比較重要?」「媽媽我們為什麼不搬出去住,我們不要住在阿嬤家好不好?」媽媽不是無言以對,就是回答:「媽媽賺的錢還不夠買房子!」

不再期望 拒絕活下去

  國中階段思想情緒都在變化的過程中,和同學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心理障礙在哪?媽媽全然沒有覺察,老師也忙於指導升學課業,只是一直把第一志願及第一名的期望設定在這個孩子的身上,要他為校爭光,為班上獲取榮耀,無心注意也無力解決學生的其他問題。這種情形無疑是雪上加霜,讓孩子陷入更加孤立的困境之中。

  上高中第一個學期,有一天,在放學途中,孩子突然憤怒的向媽媽大聲喊叫:「不准碰我!」這時候,媽媽才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或許是長期生活在對父母失望、對人沒信心、期待時常落空、生命失去動力,日積月累下,精神負荷太重的壓力,讓孩子終於崩潰,只好休學送進精神科治療。

  南部最具權威的幾位精神科醫師,從沒看過這樣的病例,都很納悶這個孩子的抗藥性怎會如此的強。孩子說:「醫生!您們的藥無法治療我心中的恐懼。」醫療的結果是每下愈況,孩子漸漸寸步難行,任何人都無法靠近,連原本間斷性讀經的意願也沒了。有時甚至嚴重到連續站立兩天卻無法躺下睡覺,朋友及顧客獲知孩子的身體日漸消瘦,基於同情與愛護的心理,到處幫忙求神問卜,病情依然如故。

  孩子曾經幾次說:「媽媽您放棄我吧!我好痛苦?誰可以來救救我啊?」一個如此優秀可愛的孩子,就這樣被蹧蹋掉。

做對自己 助緣就來

  在偶然的機會中,媽媽認識了一位心理輔導師,他建議媽媽去上心靈輔導課程,從中學習自我成長並了解心理問題,才能打開孩子的心結。只有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也唯有最親的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輔導師。這段時間,經由上課並與輔導師互動中,重新釐清觀念,有了新思維後,媽媽考慮做個選擇-結束從母親手中接過來的老店。

  當媽媽提出這個想法時,孩子說:「以後生活怎麼辦?」同行均不能認同,都覺得惋惜,每天面臨的親朋好友及顧客,無一不持反對立場,態度、口吻帶著是關懷亦是指責。這一切讓媽媽心中掙扎、情緒起伏不斷,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幾夜輾轉不能入睡。沒想到就在媽媽的一個念頭冒出:「我是否該快下決定,結束生意,陪伴孩子、照顧孩子」時,生意業績突然大增,造成搶購,轟動街頭巷尾。沒多久,店裡的貨品幾乎銷售一空。此時,無明的慾望又起了,「我是否應該放棄經營三十幾個年頭的生意?會後悔嗎?以後怎麼辦?會不會太衝動?生意這麼好,我真的要割捨嗎?」又是一番折騰,最後媽媽終究還是悟到:「人生最大的福報莫過於『平安』,不要只看眼前的『利』,沒有看到以後的『益』。」

  媽媽說:「做對自己,助緣就來。」生意超好的示現不就是最好的印證嗎?媽媽決心承認自己的不對、不足,願意改變自己,並重新面對孩子,好好的疼惜孩子。

  幾天後,原本持反對態度的客人也都一一回過頭來支持她、肯定她的做法。日前媽媽聽說有位朋友七歲的孩子竟然也已經在看精神科時,好不心疼,只有走過的人才能體會啊。媽媽只希望自己這段心路歷程及自身經驗,能夠提醒更多朋友,切莫重蹈覆轍。

  現在整個大環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情緒無法紓解,無論在醫院、或在生活周遭,不時看到、聽到哪一個教授、哪一個工程師、學生突然無法上班、上學,哪個企業大老闆遇到瓶頸無法解套而尋短,自己結束寶貴的性命。社會上太多人被心靈的問題困擾著,需要尋求協助來解決,所以心靈諮商、心靈輔導課程應運而生。真的,「預防勝於治療」,家人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千萬不要疏於照顧,一定要用心關注,仔細觀察,一發現有問題,絕對要趕快找出源頭,尋找方法解決,或找人輔導,或改變自己態度和思想,心的問題,一定要從心去解決,吃藥不是根本辦法。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請記住:家人的「愛心」與「耐心」是一帖精神良藥,期盼人世間能夠減少此類無謂的遺憾及不幸,但願每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雖然孩子目前還在接受治療與輔導,但是爸媽已經體悟到自己過去種種的不是,造成無辜的孩子嚴重受創,決定用盡心思來照顧他,也渴望曾經失去的親情摯愛能夠重新點燃,並持續加溫。相信,愛的能量一定可以融化冰點,搶救這顆冰凍多時的心。

  在此藉由這篇文章,感恩一路協助、輔導她們的醫生以及親朋好友,沒有您們的大恩大德,這條漫長煎熬的路,真不知該如何走下去,「孩子!感謝你!」也因為有你,才能讓我們再一次學習成長,看清自己過去生活態度的偏差及不是,在人生路上,「做對自己」,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啊!(作者為幼教老師)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