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心法」研習 溫故知新

「昊天心法」研習 溫故知新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26期 » 「昊天心法」研習 溫故知新

天人合一院  2011-05-15 12:10

師尊原音再現 萬法歸一(十六)

 

舔搭鵲橋津液自來 心無所住道理自明

資料來源/天人合一院
圖/《教訊》檔案資料

 ●師尊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舌尖輕舔上顎,「舔」不是頂,不能用力去頂。上顎在那裡?就是在牙根的地方。

  上顎,輕舔;一舔自自然然有天河水下來,一舔就像搭起了一座鵲橋。道家講起來是「搭鵲橋」,這個鵲橋一搭起,天河水就流下來了。

  「天河水」是什麼?就是口水,人的津液,但是你不能用力;用力一頂,怪的很,它就是不下來了,一定要輕輕的舔,而且要到什麼時間?到「定」、「靜」境界。

  注意﹗你心放不下還是不容易生津,一到「定」、「靜」境界,慢慢的比較妄想雜念少,總要有個1、2年的功夫,慢慢就要漸入佳境,到好的境界。

  這種天河水~口水、津液下來以後,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尤其是消化系統。

  「不執著於某一處」,這一點最重要。

  「心無所住,一切放下,心無所注,一切不想」,「不執著於某一處」這個功夫怎麼做?

  不執著,是什麼東西不執著?就是我們的意念,我們的心不要停留在某一個固定地方,就是我上面講的「心無所住,一切放下」。

  「所住」,心怎麼會「住」?「住」,就是停留,就是你停留在什麼地方啊?你想什麼慾望?你要去追求什麼慾望?你這個心就是跟著你追求的目標走。

  「心無所住」,心不要停留在任何一個地方,要心無所住,一切放下,一切的一切。

  「心無所注」;「注」就是你的注意點,你不要注意在某一點,一切不想。

  我在每一期正宗靜坐班的時候,談到這個地方,我特別提醒各位,因為時間、環境不許可,我也不能詳詳細細的講。

  三教聖人都注重一個「心」。儒家孔老夫子要我們「正心誠意」;道家要我們「清心寡慾」;佛家講「明心見性」。

  三教聖人對我們的修持重點就在一個「心」,所謂是「萬法唯心造」。

  我們東方哲學是講「唯心」,西方講「唯物」,這個「唯心」,「唯物」之爭,究竟是「唯心」、還是「唯物」?

  所以,天帝教教義主張「心物一元二用論」就是天帝教的哲學基礎,一體兩面,一元二用。

  道家主張要「煉心」,因為凡夫俗子一顆心是骯髒的心,我們要超越,所以要做「煉心」的功夫,要把這顆心煉得一無所有,才能超凡入聖。

  佛家《金剛經》精華就是一句話「如何降服其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怎麼降服?這個就是功夫。心怎麼煉法?這個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天帝教要大家「心無所住(注)」,就是要「降服其心」、就是要煉心、就是要明心、就是儒家所謂的「正心」。

  人人有一個心,但是人心不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今天兩百多個人,有兩百多個心;兩百多個心都不同,都像我們面孔一樣,「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

  可想而知,要想做煉心、養心、正心、清心的功夫談何容易喲!但是儘管難,功夫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我們總要做,就是要知行合一,知道就慢慢做,不是一做就成功。

  王陽明的哲學講「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我們現在打坐就是要即知即行。

  所以,老師就要講啊!講了以後你們各位要了解,要能接受;接受以後,要做啊!

  我在講這一段實務坐法以前,先要告訴大家不執著於某一處。一開始就是要你把這個凡心儘量的減少、減少、減到最少的一點。

  現在當然凡心還不能死,死不了,要減少,就是寡慾,把我們的私慾、慾望儘量的減少。

  你們想想慾望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啊!慾望太多了,達不到目的,不是痛苦嗎?天下想不到的事情,最是痛苦啊!何必自尋煩惱呢?

  因此,我們打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清心寡慾」;能夠「清心寡慾」,自自然然「心無所住」,慢慢就能達到這個目的。   (全文完)

上聖高真曉諭

天人合一簡而易行 持之以恆終有所得

首席督統鐳力前鋒:

90年2月16日
辛巳年1月24日申時

  核備90年1月份天人合一研究小組之修持卡統計,有以下指示:

  一、修道者車載斗量,成道者鳳毛麟角,天人合一之靜坐簡而易行,最大之病在不能持之以恆,堅持到底。靜坐最忌「漏」與「斷」,功夫日積月累才有基礎。

  二、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這是修行通病,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玄之又玄」、「妙乎又妙」非一蹴可幾,面對身痛、心痛、病痛,更要「坐下去」,這是痛下功夫。道考、色考不為所動,守住本心,煉心、心煉,終有所得。

  三、靜坐首要「破相」,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久而久之,內心空空洞洞,念頭來去,不追、不想,自我調和,靜待時機成熟。

  四、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坐下去的同奮就有希望,就有前途。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