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功德』?
台北市掌院張光震 1990-05-25 11:00
師尊說:「老同奮更要唸誥。」為什麼?
新同奮初期唸誥,其功德多用於化解其個人的業障,故其對救劫的貢獻力量較小。
老同奮經過相當時期唸誥之後,不要以為唸誥也可以傳承,現在應由新同奮來接替唸了,自己可以不必再唸,須知自己唸誥對世界的前途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有更大的功德。
但是做功德必須配合內心的修養,功德才能日積月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實踐廿字真言「人生守則」,修養身心,增長智慧。
為什麼做功德要配合內心的修養呢?因為內心如無修養,必然一方面在做益人的事,同時另一方面又在做損人的事。例如,自以為很有功德,於是自大,常說別人如何不是。又例如,心胸狹小,排斥異己,不與人合作發揮團體的力量,同為帝教宏教。以上的例子均影響帝教的形象。下面再舉一個佛教故事為例:
梁武帝問達摩祖師說,:「我一生造寺供養僧人,布施財物,設齋供眾,功德應該很大?」達摩祖師回答說:「實在說沒有什麼功德。」因為梁武帝一心只在求福報,不懂得修養自己的內心,沒有把治國的職責做好。六祖惠能認為沒有內心修養的功德只能稱為福德,他說:「真正修功德的人斷不會起慢心,對任何人都一樣的尊敬。如果心裡常存輕慢別人,一切以自我意識作主宰,這樣的觀念就沒有功可言。要是自己內在心性虛偽而不真實,自然也就沒有德可言;因為自我貢高,目空一切,輕視他人的緣故,不知不覺中便失卻了一切的功德。」(此段文字摘錄自聖印法師譯:「六祖壇經今譯」第八十五、八十六頁。)
諸位同奮,試想一想,在天上的岳飛、關帝等仙佛聖賢,是否只靠功德而沒有內心的修養呢?
天帝教是一個講究組織的宗教,同奮在修養方面首先「積極」與「寬容」,換言之,就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能使組織發揮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