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科學的宇宙觀

古典科學的宇宙觀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82期 » 古典科學的宇宙觀

呂光證  1990-11-25 10:55

台南市初院呂光證

一、何謂典範

  我常思考,人們價值觀的最終來源是對宇宙的認知,是討論人在宇宙中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將導致不同的文化發展,因此本文的重點不在探封宇宙本體的架構,而試圖說明一種隱含在人類判斷、認知內的基準觀。

  中古歐洲的人們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轉動,『天動說』是當時宇宙論的主流,這種論點其實是基於聖經裡『人是宇宙中心』的概念,這概念隨著教會權威式的信仰,強而有力地深入人心,成為判斷事物的標準,此種概念我們稱之為『典範』。

  簡單地講,典範是左右科學家(乃至於一般人)的思考方法、立論方法、或是觀察方法,一旦被大家所接受就不容懷疑,易言之,它是種『共同的主觀』具有無上的權威。

  (註1)比如說我們看一個物體,要先由眼睛提供外界的知覺資料給大腦,這個資料要變成一個有意義的東西,則先要由腦來解釋與組織化,那是需要一種世界的模式(即對事物存在方式的一種觀念)。如不經過知覺的結構化,單純直接的視覺資料,本身並下代表任何意義。

  在此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實驗。請先花一分鐘時間看圖1,大多數人只會覺得,這幅畫不過是黑白斑點所形成的不規則排列。那麼接著請看下頁圖2,再回來看圖1,這次你會覺得在那黑白不現則的斑點中,發現與圖2相同的臉形吧!

  這是因為已經形成可以解釋所受知覺資料的充分模式的緣故。這個模式一旦形成,只要還記得這模式,可能隨時都可以看到臉形。反過來說,已經可以組合最初看到的不規則的黑白斑點。

  在我們知覺構成的過程中,我們如此經常保持著構成世界的模型,我們的知覺也受這個模型的巨大影響。心理學家對這種構成知覺的模型叫做『模組』。這種模組的存在,不管自己是否能意識到,都有強力的效果。它解釋知覺資料,決定那種體驗是可接受的『事實』,那個是『錯覺』而加以拒絕。『典範』的概念,在對世界如何觀察、如何解釋這一點上,與心理學上『模組』對剛才那幅圖形的作用,可以說完全相同。

  從西方文化來考察,我們約略可劃分成三個階段:

  西方第一個典範:聖經之倫理觀+亞氏之自然觀。

  西方第二個典範:機械觀。牛頓的世界機器。

  西方第三叫典範:整體觀。新科學主義。

  而在中國,儒家定一個典範,佛家、道家各是另兩個典範,三者互相交涉彼此融合,共同形成傳統中國人對宇宙人生的智慧。西方則不然,三個典範在時間的順序上是連貫而下,漸次形成,典範的更迭交替更長遠達數百年,對當時的宗教、政治、經濟、文化均有革命性的改變,誠可謂『乾坤倒轉,驚天動地』。筆者以為這正是西方文化外在超越所使然,其外顯、突張的特性使得不同典範間劍拔弩張、激烈爭鬥。而中國文化內傾的特性則不然,它將不同典範間的差異包容在一個更為和諧的內涵中!

  西方第一、二個典範的更迭遠在十七世紀,史稱『科學革命』,開啟了人類理性之光,數百年來隨西方文明的擴展,第二個典範可說已成為全球共同的典範。以中國言,傳統文化幾乎消失殆盡,年輕一代的思考方式、生活習慣莫不是西方文化的影子,儒釋道三家淪落到只有論語、孟子被列為課程的附屬品,在惡劣的升學壓力下,英數理化才是家長們所迫切關心,國史地理則被分割成一條條背誦的要點。學生學習的重心不是如何體認中國文化的圓融智慧與生活方式,而是西方強勁有力的第二典範。幸喜在台灣宗教力量扮演了文化傳承與落實的角色,不管佛教、道教、一貫道,乃至天帝教,都積極地參與,這是宗教的時代使命之一。從另一方面看,主導全球的西方第二典範在本世紀初卻已發生基礎性的改變,第三典範正在形成,其中融合科學、哲學與神學的內涵極有可能是未來世紀新文明的主角,師尊在新境界緒論中寫道:

  吾人為啟迪後世繼績不已朝著宇宙境界探求天人之間永無止境的最後真理,隨時須與無形靈界親和溝通,交流天人文化,所以應有獨立的宗教專司其事,以促進天人大同之理想時期早日降臨。

  這『獨立的宗教專司其事』,明白指出帝教在即將來臨的宏教時代所應努力的方向,這是天命!可畏不可違!也是任何一個關心人類前途、文明續亡的知識份子所當引為己任矢志奮鬥的責任。從西方典範更替的歷史,筆者深深體會到我們目前正面臨一個『轉捩點』,未來何去何從端視現在的努力,最近聖訓裡一再提到本來文明的走向,要求同奮們堅定信心,自我充實,認清全球文明發展的趨勢,用心良苦,同奮們應深悟之!

  下面筆者試從西方的三個典範談起,以客觀的論述來看看帝教是否真的具有其時代特性!

二、西方第一個典範:

  聖經倫理觀+亞氏自然觀

  十二、十三世紀,歐洲人在經歷過漫長的黑暗時代後,逐漸喚醒對古希臘式充沛活力的渴求,當時盛行的鍊金術也吸引很多人投入對物質現象的研究。教會為了穩固信仰的基礎,不得不調和希伯來神學與希臘理性的衝突,於是產生了所謂的經院哲學。經院哲學主要的目標在於研究死後靈魂如何得到拯救,且認為探討大自然現象最終在於理解事物的意義與重要件,以符合 上帝所啟示的真理。

  從方法論的角度,我們不難明白亞理斯多德為何獨獲教會的青睞,成為文藝復興前僅次於聖經教義的權威!亞氏研究自然現象的方法採用演繹法,歐幾里德的巨著『幾何原理』正是演繹法的輝煌成就。亞氏相信宇宙存在著統一的絕對真理,並相信只要掌握了適當的方法,人類便可以發現它們,這個方法是純粹的形式工具,通過一種邏輯系統即可獲得正確的知識。我們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大前題:旅行者接近目的地時會加快腳步。

  小前題:可以把落體比作旅行者-

  結論:因此落體接近地面時便加快速度。

  這是被稱為『三段論法』的邏輯結構,結論顯然符合日常的生活經驗。但前題正確與否,亞氏認為並不需要檢驗,它是純粹由直覺得來,是超人智慧的領悟。整個亞氏自然系統的架構就建立在這基礎上,完全符合權威式的聖經的需求。經院學派只不過是把『超人智慧的領悟』改成『上帝的啟示』。羅素在『我的信仰』一書中寫道:

  『那些相信演繹為獲得知識的方法的人,不得不在某處找到他們的前題,通常是在一部聖書中。一旦演繹的前題受到懷疑,作為獲得知識的手段的演繹就靠不住了,因此那些信奉演繹的人必然要將懷疑聖書權威的人視為死敵。』

  演繹法不證自明的前題轉繫於『天啟』之後,亞里斯多德的學說自然與聖經結合,使人們逐漸相信,從 上帝的真理推演出的體系可以解釋一切事物,因此欲探索自然的奧秘當然要由聖經中去尋找;換言之,解開世界神秘的鑰匙就在家裡書桌上的那本聖經,而不是外頭廣大的世界本身!!這種認知慢慢形成一種普遍的共識,深入人心,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更明白當時的情形:

  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經造了一架望遠鏡,並邀請一些教授觀看木星的幾顆衛星。教授們拒絕這樣做,理由是亞里斯多德不曾提到過這些衛星,所以如果有人認為他看到了這些衛星,那是必錯無疑的。

  我們不應當嘲笑那時的人們,如果我們無法理解諸如以下的幾句話:

  『一個花瓶當沒有人看它的時候,它未必是個花瓶。』

  『某人的一分鐘,卻是我的一小時。』

  那麼,我們就更能深刻地體會到『典範』影響人的思考方式之深!上面這兩句話是正在形成中的西方第三典範的精髓,習慣於第二典範的思考方式的我們,要付出很大的心力與痛苦才能理解其義,一如本世紀初的那些物理學家們。

  然而每個時代總有少數真知灼見的英雄,他們敢於向當時的典範權威挑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應當向他們致敬而且學習,因為我們現今所面臨的處境,正是另一個典範交替的時代!!

三、西方第二個典範:

  機械觀+世界機器

  在越來越多的人按捺不住對外在世界奇妙豐富的好奇後,亞里斯多德的演繹法和聖經的天啟說受到許多的質疑,開始有人堅持,想認識世界必須走出房間,仔細地去觀察你所好奇的事物。

  亞氏宣稱唯有透過演繹法所獲得的知識才是真實的知識的說法,不再令人信服,一些頭腦清晰、觸感敏銳的學者恍然悟到,演繹法充其量不過是拿來檢驗已知的事物,它並不能使我們獲得新知,要增加知識寶庫的內容,唯有透過觀察法,仔細地觀察,經由歸納才能得出新鮮的結果。

  伽利略、培根、笛卡兒、牛頓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知識巨廈的奠基在他們手中完成,這是人類心智登峰造極的表現。在此將他們簡介如下:

  伽利略方法:科學實驗+數學描述

     精神:量化精神

  培 根方法:經驗性、歸納法

     精神:支配精神

  笛卡兒方法:分析性、演繹法

     精神:確定性精神

     哲學:心物二元論

  牛 頓方法:經驗性歸納法+分析性演繹法→微積分

     哲學:世界機器

  世界機器的建構

  伽利略被尊為『現代科學之父』,他以『宗教審判』著稱於世,他的功績在於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和描述自然的語言:數學,這兩者成為十七世紀科學主導的形貌,而且直到今天,它依然是科學理論的重要準則。

  有名的比薩斜塔實驗,證明亞氏有關落體運動的錯誤,這是兩千年來首次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創舉。對於大自然的語言,他說:『哲學,是寫在我們雙目之前的大著裡,但除非我們學會它所運用的語言及文字,否則我們根本無從理解它,此種語言乃是數學……』

  伽利略為達數學描述之目的,力主所研究的對象必須被限制在是可被量化的,如大小、重量、速度等,而感情、良心、道德等無法被量化者均被排除在科學之外。此種量化政策固然使科學極為精確地發展,卻也使人類付出慘痛的代價!

  與伽利略同時的是培根,他大力提倡『科學方法』──實地的做實驗,然後從實驗所得抽引出一般結論,並將此種結論在下一步實驗中測驗──,這也就是所謂的『歸納法』。

  但培根影響後世最顯著的,無寧說是他對科學的狂熱精神。在第一典範時期,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標旨在光耀 上帝,或如中國人所說的『從天之序,順道之流』,但自培根以降,科學轉而以求支配與控制自然,『大自然必須加以束縛,科學家的目標乃是從她身上榨取出自然界的奧柲。』培根暴烈式的比喻,狂熱的精神,使得自古以來人類將大地視為『滋養之母』的感情破壞殆盡。當科學革命繼續進行,一種視宇宙為一個精確運轉的機械模型慢慢出現,培根的精神在此時佔有關鍵性的因素。

  真正著手建造世界機器的是笛卡兒,他的自然觀點建基於兩個各自分離的領域:心(思惟體)和物(外延體)。他說作為,一個思考者,超脫於這個物質宇宙之外,俯看其精確運轉的機械結構,這個機械結構包括肉眼可見的星球、山川、房屋、乃至動植物與人體。

  笛卡兒深信運轉的規律是由數學來支配,因此他將幾何與代數融會,創造出解析幾何。他主張探索自然界最恰當的方法,如同研究鐘錶一般,『將之分解成片段的細部,然後再重新組合,藉以瞭解其機制。』這種方法統稱為『化約論法』,是世界機器最明顯的象徵,也是三百年來科學據以蓬勃發展的犀利工具!

  笛卡兒的心物嚴格分立說,強化了西方哲學體系內主客體的二分性,也塑造出科學的另一面貌:『客觀性』,因此笛卡兒被奉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賦予科學思想一全盤性架構──將自然視為一個由精確數學定律所支配的完美機器─西方第二典範的規模因此而創建,不過,真正實現笛卡兒帝國大計的是牛頓,在他的手中,徹底地推翻聖經創世紀的神話!

  西元一六六五年,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突出的一年,牛頓的萬有引力,運動定律與微積分均在此時誕生,歷史上差可比擬的,只有一九0五年愛因斯坦發表的三篇論文,一般說來,物理系的學生很難忘記這兩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牛頓給世人的第一個震撼,是他結合了天體與地表的運動,使大家明白,原來石頭落下與太陽運轉竟是由同一個自然法則所支配,而且這個法則是如此的簡單,以致於神秘幽晦的彗星、海洋潮汐的漲落,也不得不歸順在牛頓力學的原理下。中古時期,人們由日常生活經驗知道,一件物體要運動必須有人去推,那麼天上的太陽是誰在推呢?亞里斯多德稱為『不動之動』,是第一因,聖經說得更直接,是全能的 上帝,但是這兩者都遠不如牛頓公式來的簡明扼要而且令人信服!

  先民們的疑惑還有很多!太陽的火是誰在燒?雷電霹靂是誰怒罵?我們的生命如何來?…,到了基督時代,這一切的問題都歸諸 上帝,人們便心滿意足了。然而牛頓的勝利卻大大驚醒人們,宇宙的法則可以掌握在人類手中,因此富蘭克林去探索『天電』,核子物理探索『天火』,而達爾文則宣稱人類是由猿猴進化來的!!

  當代知名的物理學家GEORGE GAMOW在談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寫道:

  『上帝說,讓牛頓來到這個世界吧!』

  牛頓第二個震撼,是在笛卡兒解析幾何的基礎上發明微積分。微積分是一門描述『變動』的數學方法,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世界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動,以笛卡兒的術語來說『世界機器是不停的運轉』,笛卡兒夢想以一種精確數學來描述機器帝國,但是他的解析幾何是定量數學,無能為力!牛頓繼承遺志,克竟大業,終於完成這波瀾壯闊的科學革命。

  在此,將西方第二個典範『世界機器』整理如下:

  背景:絕對空間,絕對時間

  內容:以『微粒子』及微粒子間相互作用之『力』解釋宇宙的一切現象。作為一個思考者,超然於物質宇宙之外,因此所有的現象、活動均可解釋成機械的運行,小從人的情緒、生命,大到社會現象,星球規律等,構成一個龐大完美的世界機器。

  特徵:客觀實在體→任何的觀測均可反覆進行,不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因果決定論→只要掌握世界機器運轉的規律,未來一切均可明確地預測、控制。

  方法:要瞭解一個複雜現象,應透過兩個步驟:

  將現象化分成各基本部分,研究之。

  透過基本部分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重組回原來現象,以瞭解其機制。

  稱之為『化約方法論』。

  世界機器的擴展

  十七世紀牛頓力學在天體方面的驚人成功,使得科學家們爭相把世界機器此一模式運用在其他學科上,不管是物質科學領域的電學、熱學、氣體動力學,或是生物、醫學、心理學──等生命科學,或是政治、經濟、藝術等人文領域,莫不獲得極大的成功。

  例如洛克就深受牛頓的影響,主張『社會原子論』,他的基本信念認為,支配人類社會的自然律相似於支配物質宇宙的自然律。正如氣體原子將達成一種動態平衡般,人類社會亦必將在自然法的約束下獲得平衡。因此政府的功能並不在以其法律去強制人民,而是在發現及施行那些先天地生的自然法。(猶如牛頓發現的定律)洛克體認的自然法包括:自由,平等,財產權……這些理念後來成為啟蒙時代價值系統的基礎。

  化約方法論挾其『世界機器』模式的成功進入各領域,最明顯的首推生命科學的進展!十七世紀哈維應用解剖學及水力學成功地說明血液循環,揭開心臟奧秘,獲得笛卡兒的熱烈稱讚!到了十八世紀,呼吸被確定為氧化作用的一種,本質上與鐵生鏽沒有兩樣,緊接著神經傳導被發現不過是電流的剌激,科學家們將人體視為由物理化學法則支配的機器的企圖,越來越明顯。到了二十世紀,遺傳密碼DNA的破解,更使生命機械觀達於巔峰,分子生物學甚至宣稱,人類已掌握生命奧祕的鑰匙,只要改變密碼排列,『人,可以照自己的形象造人。』

  今日,不管我們自己是否意識到,我們已處在一個分析的時代,一切事物均要拿來分割成最細部,才是精確、智慧的代表。這種方法雖可使我們得到許多知識,但也使我們忽略了有關整體的體認,這正是現今科技文明下,人們普遍感到疏離、異化、失落──等的主因。如今即使在科學領域裡,化約方法亦受到相當的懷疑,一種新的整合觀正在逐漸形成中。在下次的報告裡,筆者將繼續從方法論的角度,探討可能的西方第三典範,並由此指出帝教在面臨這全球文化的轉捩點時,所應當扮演的角色。

附錄 問與答:

一、問:內在、外在超越的截然二分法,豈非武斷?

  答:人們欲認識真理,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領悟形而上的『道』,依此體證則世間萬物盡皆瞭然於胸:然我輩凡人豈有這等智慧?只好從世間萬物下手,從其『相同處』求得本性,從其『相異處』求得特色,這是一般做學問的方法。筆者考察生命的意義,發現人人均有『無限超越』的本能,這是由相同處著手;繼而分別文化生命體的差異,發現東西方有內在、外在超越的不同,這是由相異處著手。正如易經的陰陽乍看是二分法,實則統合在更深一層『無極』的內涵中!

二、問:西方文化全屬外在超越?中國文化全屬內在超越?

  答:余英時赦教授在他的著作裡寫道,『──也不是說中國精神全在內化,西方全是外化,幾千年來雙方均有例外,如宋朝的沈括、西方的斯多葛學派等。但是以主流言,西方哲學上有本體界與現象界之分,宗教上天國與人間之分,社會思想上烏托邦與現實之分,在中國傳統中雖然也可以找得到蹤跡,但畢竟不佔主導地位。中國的兩個世界是互相交涉,離中有合,合中有離的。』

三、問:既言宗教方法與科學方法的不同,是否意味著嘗試以科學儀器來探測宗教現象乃多此一舉?

  答:筆者只是釐清作為追求真理的方法,宗教與科學是途徑不一而目標一致。筆者勸告的是那些非要證明 上帝存在才願信仰的人,勿再堅持用『眼』來聽音樂。至於宗教領域裡常有的超自然現象,用科學儀器作探索是有其學術上的重要性,筆者非常地贊成。有關宗教與科學未來的融合,將在後文詳加論述。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