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學研習營七日記
熊敏晨 1991-03-25 09:50
他們來自全國三十所不同的大專院校,卻有著共同的興趣──為探討各宗教哲學思想,而齊聚一堂,用體驗另一種生活的心境,在七天六夜的宗哲營裏,為青春活潑生命注入了一股活力。
<前言一>
研習營最後一晚,隨侍於師尊左右的天人交通侍生普專,前來與學員們座談親和後,在與敏齊送他回程的路途,他告訴我們:「師尊曾說他有兩大願望:一為失聯同奮回歸帝門,這已在帝教復興十周年慶典上看見許多老同奮參與活動時,心中有所慰藉。第二是,各大專院校能夠成立人哲社或宗哲社,社團得以在校園紮根,引渡大專學生進入帝門,進而研究教義──新境界以及帝教精神,將 上帝真道真正傳播出去。」
<前言二>
活動期間,首席師尊正巧留駐天極行宮,老人家再三囑咐務必將這次研習營學員詳細名單送給他看,首席師尊在審閱後呈光殿。
一月廿七日
下午一時起,一批批青年學子湧入天極行宮平等堂,工作人員一邊辦理報到,一邊以親切笑語化解他們的陌生與好奇。
下午二時半「手冊講解」,由總執行秘書台北醫學院光齋作詳盡解說,帶領學員們進入狀況,接著頗具親和力的營主任詹光驚開導師上台致詞,不時地以詼諧風趣的言談,紓解了同學們長途車程的疲憊及對陌生環境的不安情緒,大同堂內笑聲輕揚。
「宗教大同思潮」由楊光贊醫師主講,為此次營隊主旨──宗教大同作極佳詮釋。楊醫師以「人本主義」為整個講題之貫穿,他對現今社會及宗教界作一番全面性的探討,楊醫師認為,宗教家真正的特質與精神,是隨時準備從容為真理而赴義,面對危機挫折都當作成長契機,求神拜佛是在激發自我內在的神性,秉持著如太陽般炙熱的積極向上,奮鬥不懈的真正宗教觀。
「規約講解」這堂課,由光胞同奮將規約意義分為六個層面的認知,另酌加宗教人性的內涵,讓人感到別開生面。
光驚開導師主講「靜心靜坐傳習」,他除將靜心靜坐原理、功效及好處加以闡述外,還強調靜坐必得先由「心」做起,以廿字真言引導心念,把人做到頂天立地,光明磊落,靜坐工夫才有可能提昇。
晚上在餐廳的「相見歡」,是主辦單位慧心巧思的安排,讓學員間儘量熱絡的小組親和活動,等不及主持人宣布:「讓我們與食物相見歡!」,同學們便端起香甜爽口的綠豆粉圓湯,大快朵頤,此時顆顆年輕飛揚的心靈由從靦腆羞怯轉為開懷暢笑,餐廳內很快進入喧騰熱鬧的氣息中。
一月廿八日
昨夜學員們初到新環境的種種不適應,已經服務人員善加安頓而平息。晨間第一堂課「華枝春滿──莊子」,是由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楊振良教授,引領大家進入莊子的領域中逍遙遊。楊教授說,「莊子」是影響中國人十分深遠的一本書,他與老子不同處,乃在於莊子除了指出社會病態外,還提出藥方積極去解決問題,在不同情況下給予不同分寸,所表現的是解脫智慧,較重內心之自省及在逆境中自我超越艱困之道。
每堂課後的「小組研討」時段,是要求各小組針對上課內容加以研討,除鼓勵大家腦力激盪,與他人的生命歷程交相融合外,並幫助同學們以自由心證方式,來實際探索各個宗教的內涵所在,透過小組研討,往往能啟發同學們靈思泉湧,增進人際關係及表達能力。
「集體會坐」時間,列為宗教體驗項目之一,然因宗哲營以思想探討為主,故每日只安排中午及傍晚兩次會坐,另外顧及以往所舉辦的歷屆活動中學員們對於所安排的宗教儀式不適應,因此各校社團斟酌商研後,決定以循序漸進方式,採自由會坐。
下午第一堂課由遠東紡織新埔化纖總廠張立德廠長主講「佛理探源」,張廠長從宇宙之道與生命創生之理作引子,由以「仁」為出發點的儒家天道與性命之學,道家自然與虛無,易經的陰陽變化,耶教 上帝創生萬物,慢慢延伸至佛家的一切皆空、空中生有的觀、念。
「小組研討」,同學們對佛教所謂輪迴、階級觀念及何謂無明、十二因緣等問題,均提出相互討論。
晚上的課,由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恭啟談「台灣民間宗教中的人生哲學──從啟蒙到蒙昧化」,他以清末廈門的公民宗教為基點,來探討百年來台灣民間宗教的流變,其間對天公、眾神、祖先、孤魂的看法已日益分歧,然自古以來祭天(公)、敬天(公)、畏天(公)的傳統則大同小異。
一月廿九日
一早的課由一貫點傳師,亦是輔大哲研所副教授的黃培鈺博士講授「一貫道的真實義」,黃博士秉持著一貫道道親謙恭有禮的態度,流暢地分別以宇宙、人類、人生、學道、成道、時間、空間八個角度來闡述一貫道的多層角度。其中有學員發言詢問一貫道與天帝教的分別差異在何處?黃博士表示天帝教的 天帝與一貫道的,明明 上帝都是相同;無所不在。如果有人理、氣、象三天都能盡了;則能了解天道與天帝教都是一貫相通的道理,他認為一個人信仰宗教卻不能容忍異己,那是對道的不了解。最後黃博士還針對宗教大同、哲學、宗教等觀念與學員作雙向溝通。
下午的課程,躍入另一傳統性的宗教領域中悠游、回教的人生觀,特別聘請駐台灣世界回盟理事,本身是台北回教清真寺定中明大教長前來闡揚。定教長表示,回教目前多分佈於北非、中東,在中國是以代代相傳方式,不公開對外傳教。回教認為宇宙間真正的主宰是阿拉,而人是阿拉在世間的代理者,一切要順從真主,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是體天行道。
研討時,有些組別對回教屬一神論,觀念上把一切歸於阿拉的說法不甚贊同,有的組別則不偏頗於任何想法,專就阿拉賦予人類神聖職責的教義作研探。
晚上的課「印度哲學史」,由台大哲研所教授葉阿月博士主講,她表示,印度哲學史豐富而偉大,吠陀經是影響其哲學冥思十分深遠的一部經典,葉教授不時地以台語、印度語、梵語交雜使用,如狂風掃落葉般極快速地,將密密麻麻兩大張講義講解過去。
宵夜時間,主辦單位別出心裁地為在這七天巧遇誕辰的三位壽星祝賀生日,意外的宣佈,引起興奮的狂呼及喧鬧聲,大夥團團地圍成一圈虔心誠意地,為壽星唱誦廿字真言九遍,詳和的唱誦聲,洋溢溫馨感人的氣氛,壽星的眼中,分不清是燭火顫動的光影還是感動的淚花在閃耀著。
一月卅日
宗哲營邁入第四天,對於天帝教教義──新境界已有概略的脈絡系統,並有其獨到見解的成大工程科學碩士呂光證同奮,帶領同學們從追尋對生命的疑惑,進而探索其價值,最後達到創造生命,提昇出對生命「新境界」體悟的領域裏。
光證表示,當他鑽研到分子物理學對生命的解答,竟是兩個巨大分子的交互作用而忽略人與人間默契及感情時,他困惑了。弘一大師在他生命的高峰,選擇出家去追尋更高內在自覺生命的這段歷程,反而更能觸動他,但是在其中追尋不著一種對國家民族關愛熱血意識的感受,促使他跨出腳步,探究到生命的另一個「新境界」裏。
中場休息時間,許多人紛紛至服務台索取「新境界」一書,顯示出適才講演內容觸動學員們一窺究竟的興趣。
接下來,光證繼續闡述,他提及師尊在華山白雲深處的磊落胸懷,及教義傳示人間的過程,並介紹了新境界是以「心物一元二用論」為哲學背景,理論基礎則是以第三神論、聖凡平等為兩大支柱,實踐的途徑當透過三種奮鬥來達到宗教大同的最終理想。
光證藉此介紹皇誥──本教獨特祈禱方式是心物最大的調和,由敏駕上台示範皇誥唱誦方式,敏駕特別說明唱誦皇誥的意義,並不是為個人祈福,而是對民族、國家的一種責任承擔,關懷層面擴及整個地球甚至宇宙。她剴切的陳述深深地打動了人心。
下課後,同學們圍著光證熱切的詢問相關問題,而小組間對生命本源、誦誥、正宗靜坐班及皈師等事宜,激起積極探究的氣氛,大同堂沸沸揚揚,喧騰不已。
下午由東海大學哲學系蘇景星教授談「新約聖經研究大綱」,他闡釋新約聖經的內涵與中心思想,並表示耶穌能幫助人類解決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問題,唯有將耶穌所教導我們的真理安置於生命中,才能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人際關係及環境,仍能獲得真正的平安喜樂,他的總結是耶穌是創造主,亦是人類的教主、道略、真理與生命。
夜晚的「音樂與人生」,請來了敏籟同奮,她首先帶領大家高歌「撒塔蘆其亞」,瀰漫和平聖潔音符的大同堂,讓人不禁讚歎音樂的殿堂農充滿真善美聖的境地。
有十多個同學主動要求參觀光殿,這次營隊不曾強迫學員們接受會禱會坐儀式,一直以工作人員身體力行自然融入帝教內涵思想的服務熱誠,課堂中自由領悟以及私下親和來潛移默化地逐步誘導,而今晚在亳不勉強的情況,引領著他們實際心領神會光殿的雍穆莊嚴,感受自是不同。
一月卅一日
柯博識博士,荷蘭人,當地乃美更天主教大學神學博士,在帝教復興期即皈依師尊,參加正宗靜坐班第五期。多年來在輔大謹守其神職崗位,這次應邀前來講授「天主教博愛人生」。他開宗明義指出,語言不同阻礙各宗教間交流,他認為有些人自認不信仰宗教,但由於他所依存的文化價值(一種宗教內涵)而行事,自然無法脫離,而生老病死既不是避之而能逃脫的問題,宗教反而能幫助我們充滿信心樂觀去處理它。
柯博士在演講中提出「宗教是種理論、假設,需自己去客觀驗證、體悟」,這句話成為同學們課後研討再三省思的話引。
下午為聯繫同校間同學情誼的「校際聯誼──心心相印」活動,分為北、中、南三區座談或下山踏青等不拘親和形式。由各社團負責同學主持,希望藉此同區的學員能增加彼此認識機緣,擴大社交範圍,在營隊結束後仍能因地緣相近而彼此聯繫,校際間的活動舉辦,更可相互支援。
「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周易」是由德簡書院負責人王鎮華先生主講,他表示,易經是一個民族長時間智慧經驗的結晶,憂心社會亂象而產生出的警世精華,他強調人有一極珍貴的可能──修養成德,走德業的人生能在前半生就充實好自己(內聖);接著對社會或下一代為他們的終始服務(外王),將生命「由始而終」的生之道,擴充到「由終而始」的生生之道,那一股生氣,即是古往今來有情心靈的呼應(仁)。
同學們在這場講演中驀然驚醒,中華文化、這個以為已經不合潮流的古董,才是真正安身立命之道,捨近求遠地追尋新的宗教思潮,卻忽略身旁這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瑰寶,同學們狂飲知識甘泉般踴躍發問,下課時間欲罷不能地延了一個多小時,最後由光驚開導師宣佈下課,才告結束。
晚上約莫四十多個學員要求上光殿朝聖,除入殿禮外並集體唱誦皇誥,眼見闔目虔心祈禱年輕純淨的面頰,不禁欣然,不管他們是否有緣進入帝門,畢竟他們主動一窺堂奧,是好的開始。
二月一日
早上的課,由張立德廠長主講在歐美正是方興未艾的「新時代運動」,張廠長言簡意賅的將新時代運動興起背景、本質闡釋完後,話鋒一轉,論及其著作「心物能一元論」與現今科學、哲學、宗教的關聯性,學員們饒富興味地發言,一往一來,一問一答間,豐碩的內容隨之而生,熱鬧非凡。
下午「天帝教的精神特質」,由本教首席師尊親臨演講,師尊精神奕奕、步履穩健,一進來便慈祥的笑說:「我雖然已經九十歲了,但是與你們心心相印,心理上的年齡絕不亞於同學們!」這句話引起一波波會心微笑。首席師尊特別說明宇宙創生同時便有 天帝的教化,各宗教教主是先後奉 上帝之命適應時代環境需要而下來行道救世,本教教徒同奮沒有門戶之見,亦不可忘根本,仍可信仰原來宗教。首席師尊並要同學們參見「天帝教復興十年,天帝教獨具的時代特性與實質內涵之具體驗證」一書,希望能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內將帝教精髓傾囊相授。
午後臨時安排一場感恩祈禱,集體誦誥五十遍後並會坐,參與的同學深深體受到光殿上無形的加持,能量的提昇。
晚上親和座談雙向溝通,請來隨侍師尊旁的天人親和侍生李普專同奮為同學們釋疑,因為幾天來「聖訓」懸貼於兩側佈告欄,同學來往無數次引起極大好奇,想破腦袋卻始終百思不得其解,何謂「侍筆」?由普專來講解,的確再適當也不過了。
「青雲嶺之夜」是同學們引頸企盼許久的壓軸節目,各組於前兩天便卯足全勁,快馬加鞭在課堂之餘加緊排練。由北醫人哲社社長光弘主持,節目有模仿打坐時眾生百態的中國靜坐史───起乩、瞌睡、成道等篇,旁白逗趣幽默,即興的演出誇大引人發噱;「四個笨偷兒」的默劇,演員樸拙可愛;為整個活動料理一手佳餚的大廚師,光學同奮揚琴演奏,悠越清揚,學員們直叫安可,窘得老實木訥的光學漲得滿臉通紅;幾位同學才華洋溢,鋼琴、吉他及笛子的獨奏,頗具大將之風:另外,光南清唱「燒肉粽」、「榕樹下」贏得滿堂彩;「群仙亂舞」的載歌載舞,由數人組成的民歌大合唱清新動聽。終場「萍聚」的歌聲,將興高彩烈的高潮引入離情依依的低迷氣氛裏,憶及幾天來朝夕相處,促膝長談對宗教人生哲學的感懷,不論爭論的面紅耳赤,或是心有所感的相對微笑,如電光火石般的會心相知,都將隨風逝去,一幕幕景象幻化在眼前,同學們的心早已融合成一片,鼻頭發酸輕輕地合著哼著,強忍著就要離別的愁緒,深恐一不小心,盈眶的淚便滴落下滑。
這六天來,正巧是行宮有史以來最冰寒刺骨的一次,寒流過境久久不散,那種強風侵襲凍徹心扉的寒酷,加件禦寒衣物仍舊刮爬著肌膚,彷彿要扯裂似的,然而學員們不論於課堂、小組研討或親和時均熱勁十足,交會時不斷綻放智慧的火花,凍紅的臉頰上流露著心靈充電的喜悅與感性,晶亮的眼神含融著迫切的求知慾,整個營隊凝聚著極大的親和力,已不止一次有人說:「好高興!在這裏居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知交。」那是在赤誠的原始觸動中,找到了對心靈深處精神領域中能相知共鳴的同道吧!
青雲嶺之夜劃下難忘的休止符,六天來緊湊的課程雖然疲累,小組間怎捨得就此倒頭大睡,只見有人禁不住濃濃的離愁,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相擁而泣,有的小組或聚於餐廳,或圍坐大同堂,緊緊抓住青雲嶺之夜的尾聲。
二月二日
晨間任憑營本部上課鐘聲敲得震天價響,擴音器的曲子進行得熱血澎湃,學員們仍渾然不覺地沈睡夢鄉,有的學員才剛入睡哩!「心得分享」被迫延後開始,大家臉上帶著意猶未盡的睡痕,同學們紛紛上台發言抒懷,對於天帝教,大多抱持肯定的態度,認為帝教包容力廣,有人心懷感恩,謝天謝地,還有人說:「我來這裏觀察了七天,終於投降了,不可能會有那麼多人同時說謊。」這句話不約而同地泛起陣陣笑聲波濤。接下來,敏蓬代表工作人員鼓勵同學們跨出天極行宮後,仍能以更寬廣的胸襟,義務奉獻的精神來看待萬事萬物,由小我開始進而影響周遭的同學。
結業式由詹開導師致詞,他期勉大家今後要結合理入與行入,在這裏的所見所聞,今後十年、甚或廿年,經過人生歷練而將之相互印證,更深入去了解宗教哲學,每日仍能反省勇於認錯,將使這一生更為圓滿,創造調和的新生命。
宗哲營落幕了,而帝教積極奮發的人生觀;仁愛思想及王道精神,以及寬廣包容的宗教理念,才剛在這批青年學子心中萌芽,將隨著散佈到各個校園角落,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