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與「無」的研究(中)

「有」與「無」的研究(中)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11期 » 「有」與「無」的研究(中)

廖光胞、張敏麟  1993-04-25 12:10

天人研究學院報告

天人合一研究所 廖光胞
天人炁功研究所 張敏麟

    第二章 中西哲學「有無」思想之比較

壹、中西哲學「有無」思想之差異

  一、中西哲學「無」之思想不同

  中國哲學:「無」之思想是中國文化之智慧與特質。「無」代表道,為宇宙萬有的始源和動力,為宇宙之本體,為宇宙萬有生動變化之不變的法則。

  西方哲學:以「存有」為最高、最終、最完美的存在。一切萬有皆由此「存有」所創造。「無」純為虛無,是「有」之對立詞,「無」一無所有、乏善可陳,不具任何價值和意義。

  二、代表本體、宇宙始源之指稱不同

  中國哲學以「無」代表道,為宇宙萬有的起源;西方哲學以「存有」(最高之存有─即尊神天主)遍在一切,是萬物的本根。

  中國哲學: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

  2、「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四十章)

  3、「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淮南子)

  中國哲學「無」之思想最富創見,很恰當地說明了道之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廣大無邊、無窮無盡、無限超越、渺冥幽深……等特性。

  西方哲學:

  1、聖安瑟真(十一世紀英國神學家)─「我們可以有一個最偉大最齊全的觀念,不能只存在於理想界,應實際上存在,否則不是最偉大最齊全的了。」(參見羅光著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引述一六九頁)

  2、聖湯瑪斯(十二世紀士林哲學大神學家)

   (1)「宇宙萬有都有變動。宇宙萬物沒有一物能使自己成為現實,因此應有一不變的現實,這不變的現實乃是第一現實,發動宇宙一切的變動。第一現實即是尊神。」(同右註一七三頁)

   (2)「宇宙萬物有生有滅,有成有毀,不是永久常存的。不是永久長存的,就是在許久以前,它不存在。既不存在,就不能使自己存在,必要有另一已經存在的物,使它開始存在。」(同右註一七七頁)

   (3)「宇宙就整體說是永存而自有的,就分體說則有生有滅。」(同右註一七八頁)

   (4)「在宇宙萬物中有些更美、更善、更真、更尊貴,有些則較為差,還有在其它特性上,也有高下的等級……所以應該有一最真、最善、最尊貴的,結果,便應有一個最實在的。……應該有一實體,他是一切存在,美善、和完全的原因。」(同右註一七九頁)

  綜觀上述之引証,可以清楚得知,西方哲學重於「有」的思想,而少有,甚至可以說沒有「無」的思想和內涵。中國哲學多以「無」指宇宙之本體、始源,西方哲學多以「有」來指稱,二者截然不同。

  三、「有無一體」與「有無不能並存」之不同:

  中國哲學:「有、無」可以同時並存,具體用不二、相生相成、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等密切關係。

  西方哲學:「存有」是「存有」,不能同時是「存有」又是「虛無」,「有」與「無」同時存在是矛盾的。

  四、中國哲學本體之「無」與西方

  哲學本體之「存有」內涵之差異

  中國哲學:

  1、「無」之思想與「有」之思想可以並存,屬於一體之二面,再者「無」若為本體,則「有」為本體之用及外在展現,此時二者本為一體。

  2、若「無」與「有」於某些角度、立場觀之,二者為對立、矛盾之狀態,卻非如西方有無思想二者之絕對對立、衝突。實為相對之對立,而因矛盾、對立而生相斥之動力(相剋而相生)互相推動對方,形成運轉、轉化而生出和諧、均衡且生生不息之萬象。

  西方哲學:「存有」具有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之內涵,而與中國哲學「無」之內涵不同。

  1、同一律

   (1)凡「有」皆為「一」,「有」與「一」不可分。存有具同一性,任何一個存有都是它自己,與自己同一。存有是存有,不能同時是存有又是「虛無」,有與無同時存在是矛盾的。

   (2)形上學的「一」為不可分,肯定存有是一,等於肯定存有不可分。存有是一個分明不紊的整體。

   (3)存有因具同一律,而可貫通萬物,萬物存在之「有」皆為「一」,每個「有」之「一」皆相同,因此「存有」使萬物彼此接近、類似,而具融通性和相似性。

  2、不矛盾律

   (1)一物是它自己,就不可能同時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

   (2)亞理斯多德:「在同一個觀點之下,一件事件不可能同時屬於又不屬於同一個主體。」(註:參見李震中西形上學比較研究引論)

   (3)一個存有不能同時是「有」,又不是「有」,不能矛盾。

  3、排中律

  「存有」既然不能同時又是「虛無」,一物或有或無,二者必居其一,沒有成為第三者的可能。從思想方面看,我們判斷時或肯定或否定,不能同時又肯定又否定。二者間必取其一,沒有中間路線。

  綜合中西哲學「有、無」思想之論述比較,其間最大之差異在於中國哲學「有無」思想可以融通、互根互用、相互轉化,而西方哲學「有無」思想是絕對對立、矛盾,不能同時存在。

貳、中西哲學「有無」思想之會通

  一、道是宇宙萬有生命之始源

  中西哲學,無論是「無」或「存有」其指稱之道、最終之存有、天主等,皆是宇宙萬有的本根和始源。例:中國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可以為天下母」,西方:1、普樂丁:「祂(天主、西方哲學之最高存有)的能是一切的泉源,祂不存在,一切便不能存在,祂將自己的水分散於一切河流,永無窮盡。」2、湯瑪斯:「存有是第一個,最根本,最原始的。」

  二、「無」與「存有」的單一性相同

  中國哲學之「無、有」雖可融通轉化,而代表道體之「無」具備永恆不變之體性,體性不變,變的是「用」,而形轉化、生化。此永恆不變之體性,西方稱為「存有之單一性」,二者之意義相通。

  西方哲學家稱最高的存有─天主為「一」。PLOTINUS說:「『數』以前應當有一個單位,因為數是從一來的……不然,多數的物都是分散的,只有偶然才能將他們結合一起。」(參見宋雅青譯、老莊思想與西方哲學、四十五頁、三民文庫)「需要將我們的觀念歸納到真正的『一』,這個『一』並不同於數學的『一』,這個『一』是純的,是單一的。」(註:同上)

  畢達哥拉斯派的宇宙觀,存在著兩個「一」。一個是至一的存有─天主,另一個是數目的開始。第一個「一」,是超越「有」(萬有)和「實質」以上的;第二個「一」是「有」和「實質」,也就是「可知的」形態。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

  莊子齊物論:「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二人咸認為原始物應當是「一」,應當是「個體」(最高之整體)同時更是多物的來源,(此與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相同意義)。他們以為最高、最完美的存有─尊神天主一定有萬物的觀念,就是萬物都能分享祂的美善(萬有之本性皆源「一」(天主之體性)。亞里斯多德哲學是由下而上,先由有形物質的感受逐步推進。每種物體都有其單獨的個體性,但都不完備。因為萬物都具偶然性和可能性,是不完備的,因此應當另有一個完備的「有」。這個「有」應當是單純的「一」,也是多數的來源。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在道的單一性,亦即「無」和「存有」的單一性,經由上述的對比,吾人肯定二者一致性之會通。

  三、「無」與「存有」之卓越性相同

  二者皆具廣大悉備、遍在一切、至高無上、無窮無盡……等卓越性內涵。

  中國:

  1、「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莊子‧知北游)

  2、「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乎其不可測也。」(莊子‧天道篇)

  3、「泛泛乎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道無始終。」(莊子‧秋水篇)

  西方:

  1、「靈魂一經品度到天主的味,便向深處不停的追求,以達到最圓滿的安息處所。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追尋,即不斷地獲得滿足,每一次滿足,又激起另一次新的追求,永不休止。」(聖額我略尼撒語,引自宋雅青譯老莊思想與西方哲學,三民書局)

  2、萊布尼茲:

   (1)「凡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可能的,則必實際存在。尊神為一最完全的觀念,內涵包有自己的存在,這個觀念是合理可能的,所以尊神天主就是實有的。」

   (2)「永恆與必然真理的基礎就是尊神天主。」

  四、萬物內在之本性通於「無與存有」之本體性

  中國道家所謂「道潛在物內」,與西方基督、天主教所謂「天主(最高最完美之存有)無所不在」相似。皆謂萬物內在之自性皆通於「本體」。「本體」於創造、生化之時皆賦予宇宙萬物之本體之本性。

  中國:

  1、莊子:「故萬物一也……通天下一氣耳。」(知北游)「所謂道,惡乎在?……無所不在。」(同上)

  2、周易:「天人一理。」

  3、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

  西方:

  1、「物體的動作要由潛能而到現實,由潛能到現實要有一種『發動力』。物體既不是自有的,也就不能有『發動力』,物體的發動都是來自使牠存在的造物主。」(羅光.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第五章西洋哲學論尊神的特性)

  2、「天主在宇宙初造時,賦予『生元』因素,具有各種生命,然後『生元』在各種環境中進化而產生各種生命。在精子和卵子結成一活的胚胎時,『生元』在胚胎內繼續進化,後來便生理性靈魂。」(同右、第六章西洋哲學論種靈的信仰)

  右列二點引証中之「發動力」、「理性靈魂」與中國哲學之「本性」、「良知良能」、「德性」、「仁心」、「潛能」等相通。

  3、亞理斯多德:「應有一實體,他是一切存在、美善和完全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大家所稱之尊神。」(同右第四章)

  4、馬立旦:「無一物不分享美和善,因為每一物依本身元形皆為美、善。」(參見李震‧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

  五、永恒不變的體性相同

  中國:「無」之思想具備永恒不變之性質,「有」是變化不居的,「無」是恒常不變的,如道之本體,或是推動「有」演變背後之自然法則。如左列之引證:

  1、老子:「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十六章)

  常即常道,即不變之法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二十五章)

  「獨立而不改」,形容道體之絕對和不變。

  2、易經三易之「不易」,永恒不變。

  六、真實性相同

  中國:

  1、熊十力:「萬化實體,非是頑空。盡乃含藏萬理,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者也。故實體亦名真理。」(讀經示要,六十頁)

  2、老子:「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道雖然恍恍惚惚無形無象,表象雖然為「無」,而其實質卻是非常地真實。法則是真實的,真理是真實的,生化萬有之動力是真實的,「無」(道)之存在是非常真實的,亦因其之真實,方能生化萬物,又使萬物循環,歸根復命,返回本體。

  西方:

  1、「西方『存有』具『真實』之特性。存有是真實的有意義的。」(參見李震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存有的超越特性)

  2、「宇宙萬有存在的意義,並不取決於人。看來只有本身即是萬物最後成因的『存有』,無限的、和絕對的『存有』,他的理智或觀念才是本體真理的最後基礎。」(同右)

  3、「存有是真的。」(同右)

  4、「本體真理是理則真理的基礎。」(同右)

  七、由「有、萬有」返回本體之「無、存有」,二者意義相同

  中國:

  1、儒家講求以「有」(現世)去體現「無」(天道)。重視現實,強調「無」之天道下貫在「有」之現世即為人之良知,萬物之本性。而開啟了現世由人倫、道德禮樂之秩序等途徑而返回天道與「無」合一。

  2、道家亦講求由有返回無,如老子:「歸根復命。」

  西方:

  1、康德─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肯定由於倫理道德的要求(萬有) 上帝(最高之存有)真實存在。如:

   (1)「人對自己的生活,應負責任,負責任才有道德。人的悟性和經驗的形式,都是必然的,沒有自由,不負責任、沒有道德可言。人對生活的責任,應由實踐理性去求,實踐理性祇有先天(存有)的要求,自由便是先天的要求。」(參見羅光.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一九0頁)

   (2)「為有倫理道德,應有賞罰。人世的責罰不完全,便要有一種完全的賞罰。為有完全的賞罰,應有完全賞罰的主宰,主宰就是 上帝(最終之存有)。因此實踐理性要求 上帝存在。」(同右)

  2、亞理斯多德:

  「萬物明瞭天主的完美,而自動加以仿效,天主不是『作為性』的因,而是『模範』的因。不是祂有所運動,而是物對祂的傾向。」(參見宋雅青譯、老莊思想與西方哲學、五二頁)

  3、聖額我略尼撒:「靈魂一經品度到天主的趣味(最高之存有),使向深處(最高之存有)不停的追求,以達到最圓滿的安息處所(本體)」(同右註四三頁)

  4、Plotinus:

  「要與『善』結合,因為善是無形的,所以我們必須拋棄一切肉體,成為單純的『一』,才能與『一』(存有)結合。」(同右註二六頁)

  中西哲學,各以「無」(中國),「存有」(西方)指稱宇宙之本體本源,亦都闡示了由後天(有、萬有)返回先天道源(無、存有)之途徑和必要性之意義。

  由以上七點之論述,可以明確知道中西哲學「有、無」思想之探討,皆深具辯証性,此一性質中西相同。

  由中西哲學「有、無」命題之研究中,可以確定、印証中西哲學皆重形上真理,和萬有本源之探究。中西哲學家窮究深刻生命意義和境界的精神是一致的。

    第三章 「有無」思想之演繹

  依「有」「無」思想之內涵和二者之關係,除了前述二章之探討外,尚可再推演出以下六種關係之意義和內涵。

壹、本體論與宇宙論

  西方哲學之宇宙觀包涵本體論和宇宙論。就本體論言宇宙之本體,未有萬有之前,及能生化萬有之宇宙本體。就宇宙論言,由本體生化萬有之原理和過程。

  「無」之思想內涵符合本體論之內涵,是為道之本體,萬有之本根,生化萬有之母體和潛能,及維持萬有和諧運轉、循環、生生不息之自然法則。

  「有」之思想內涵,是為宇宙論。言本體之「用」及外在顯現,並說明宇宙衍化萬有和循環復歸於本體之過程。

貳、無極和太極

  無極和太極之觀念,最能完整地闡述「有、無」之思想內涵。「無」為無極,「有」為太極。今引述周濂溪之太極圖說來說明。

  「無極而太極。」

  此是說明本體論和宇宙論之關係,無(無極)為萬有之始源,化生出「有」(太極),同於老子:「道生一」之思想。道為無極,一為太極。及「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極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由太極圖說引述之分析,「無、有」具二義,一義無為本體(無極),有為無之用(萬有)。即上述一為本體論,一為宇宙論,具體用不二之關係。另一義為:「無、與有」為一體(太極)中兩種相反之屬性,如陰陽二氣,剛柔二性。此二種相反屬性互根互用,相互轉化、矛盾和諧、消長平衡、相生相成、對立制約,而構成一完整之整體,及促進整體和諧,有秩序之生化,循環、運轉之現象。

參、整體與部份

  「有、無」間之關係,亦為整體與部份之關係。有生於無、無為有之母、本源。無包含了宇宙之未有(宇宙未生之前)和萬有(宇宙生化之後),是為整體。而萬有之「有」僅為整體之無的一部份,因為無(整體)可以無限地生化無數之萬有及無之本體具備、提供了有之無限之功能和作用(體用之關係),有與無之「部份與整體」之關係型態,清晰可見。

肆、陰與陽

  「陰、陽」之思想源於「有、無」之理型,為我國文化之一大特色:足以說明闡述本體和宇宙論所包涵之全部內涵和意義。陰、陽之功能和二者之密切關係,為宇宙萬有能夠產生的原因,是宇宙萬有能夠存在的原理,是宇宙萬有能夠進化,提昇生命境界的法則。

  「陰陽」是中國哲學思想的一大特質。代表相對立又相互關聯的萬事、萬物、萬象的相對屬性。是先民和古聖先賢累積對於自然現象的長期觀察而對錯綜複雜、變化萬千的諸種自然現象,以「陰陽」觀念來概括、說明相互對立、相互聯結、彼此消長的兩種物理現象,逐漸建立起來的一套思想體系。

  「陰陽」思想是以陰陽的相對屬性、陰陽之間的運動變化來認識自然,解釋自然現象,探求自然規律,如: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存其根。」

  易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張載:「無一物無陰陽。」(正蒙、太和篇)

  內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一動一靜,一剛一柔,交互運作,萬物的生成變化由此得到合理的說明。陽為主動的、積極的使物始生,實現;陰是承受實現或限定的勢能及資具,使物因而成形。陰陽相對相成,相互運作,不單獨存在,單獨存在的是陰陽合和而完成之物。我們看到藉陰陽的德與運作,萬物此長彼消,此衰彼興,形成一幅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圖像。

  陰陽二者之關係具備了下列四種內涵:

  一、陰陽的對立制約

  陰陽的對立指陰陽屬性相反,相互對立,如寒與熱、動與靜、有與無等。陰陽的制約是指屬性相反的陰陽,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是靜止著的,而是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著的。由於陰陽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作用,才能發生一系列的運動變化。如:

  周易‧繫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二、陰陽的互據互用

  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相互依存在一個統一體中,雙方功能相反,而相互依存相互為用。陰陽的互根互用是生命的根本。如:

  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的互根互用,促生了萬物生發的力量,而維持生命之存續和進化。

  三、陰陽的消長平衡

  陰陽的消長平衡,是指陰陽在不斷消長運動中維持著相對的平衡狀態。例如:在自然界中,四季氣候的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至,四季寒暑的更替,就是陰陽消長的過程:由夏入秋至冬,熱氣漸消,寒氣日增,氣候由熱逐漸轉涼轉寒,這是陽消陰長的過程;從冬入春至夏,寒氣漸減,溫熱日增,氣候由寒逐漸變溫奱熱則是陰消陽長的過程。這種正常的陰陽消長,反映了四季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正是由於天地的陰陽互相消長變化,然後有氣候的寒熱溫涼變化,從而使生物發生:生、長、化、收、藏的周期性變化。

  四、陰陽的相互轉化

  轉化即轉換和變化。陰陽的轉化,即是指陰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如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生化極變」,闡釋了陰陽轉化的道理,和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陰陽轉化是說明事物運動變化中「物極必反」的現象,從自然現象的晝夜、寒暑的更易中,可以明顯地見到「物極必反」的規律,從生命機體的新代陳代謝中也反映了這個規律。

  綜上所述陰陽的四種特性皆和「有、無」思想之內涵相貫通,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及其轉化,是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釋陰陽之間的相互運動狀態。它們之間不是孤立著的運動狀態,而是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著的一個整體。簡單地說,陰陽的對立與互根,是說明陰和陽不同屬性的事物和現象是共存於一個同一體中,陰陽的制約互用與轉化,是說明陰陽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相互轉化的運動變化之中;陰陽的消長平衡,是說明陰陽的運動雖然與時消長,但始終維持著相對的動態平衡。

伍、心與物

  「心與物」這個命題,同於「道與器」「神與形」。心為無形,物體為具體有形,心物合為一體,就如有無之為體之二面。心為體,物為用,是為一元而二用。心物間存在著對立、矛盾的狀態,就如「有無」「陰陽」間之對立和矛盾。唯此對立為相對,非絕對,因相對而本義在於平衡,其境在於和諧。現今西方文明之趨於唯物,世人心物之關係形於衝突,殊不知當效法「有無」「陰陽」之對立平衡,矛盾而和諧之義,就不致世風日下,浩劫大興。吾人不得不讚嘆造物之偉大。其造生了人類,並由自然現象中啟示人類生存之道,和生命進化之道,皆在於心物間之和諧。人生奮鬥,無非求得心物之調和罷了。可悲的是世人何能領悟造物者的深意?

陸、常與變

  宇宙萬有、萬象,皆為生動而變化。由動而生「生之力」,以維持萬有之生存。由前述「陰陽」思想之論述,當可明白此一現象。而萬有之變化始終保持有一和諧的規律和秩序,這一規律,和背後源源之不絕、生生不息的動力,稱之為常。儒家云「體常盡變」;佛家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緣起性空」,道家云:「歸根復命,反者道之動」,皆具闡釋「常與變」之深義。並予世人開示出一個修煉生命的進階、超拔提昇之進程。

  我們可以由萬象變化中,體悟其背後不變的道理,而人生面臨憂患、命運,欲求得安身立命的底據,所應依循的即是這不變的「常道」。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朱熹:「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迎,無一息之停。」

  萬有是變化的,是有限的,變化在時間的川流不息中.最為顯著而令人驚心動魄。易經的基本思想是宇宙變化中有常,常中有變,即是要透過宇宙的千變萬化探尋恆久的規律、原理,進而反省宇宙人生的意義,進而提昇生命境界,向上企求合於天道。

  綜合以上六點由「有無」延伸而演繹的命題,思考、探究其內涵,令我們頗為欣喜,頗感到親切。這些思想皆源於對自然現象之觀察,而體悟出的宇宙,人生的義理。亦証明了諸家之「修道先修身,身外無道」、「一沙一世界」「道就是生活」……等深義。道何在?俯拾即得,就在個體生命與群體生命(家國、天下、自然萬物)之間,無所不在,全視吾人如何去拾取、咀嚼和實踐。

  再者亦令吾人明白「有、無」思想之內涵,圓融地闡示了本體論、宇宙論、人生觀之內涵,其意義除上述六點演繹外尚可再無限地推演分化,如道與德、能與質、反宇宙與正宇宙……在第二章第三節,本報告列出之對應關係達三十多種,由此可見「有無」思想的圓融、完備之卓越性。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