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學習營中的靜心靜坐班

中華文化學習營中的靜心靜坐班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16期 » 中華文化學習營中的靜心靜坐班

熊敏晨  1993-09-25 10:40

讓孩子把心靜下來!

  「什麼叫靜坐?」

  「靜坐就是煉丹」

  「靜坐會走火入魔!」

  這些話聽來不足奇,但出自一群年僅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口中,便顯得異趣橫生。

  趁著炎炎夏日,七月十二日到八月廿日,華山講堂為國小學童設計一系列課程,推出「中華文化兒童學習營」,週一至週五的下午分別開設不同單元,期使中華文化從小紮根,每週二下午二點卅分到四點的課程則安排了靜心靜坐班,由台北市掌院負責支援。

  教導稚齡孩童靜坐在宗教界並非首創,佛教界常推出兒童暑期禪修營,讓小朋友在動靜間體會生活,感悟禪機。但是不管是用那種方法靜坐,如何使活力充沛的孩子平心靜氣,安安穩穩地坐在原地,不抓耳撓腮,不東張西望,就是一項費勁的差事,也因此「鎮壓」這群活蹦亂跳的飛躍心靈,通常是對主導者及講師們的最大考驗。

  兒童靜心靜坐班,在坤院歷屆舉辦的兒童夏令營裏是一個必修課程,加雜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倒也讓孩子們樂以忘「憂」。台北市掌院答應接下這次「純」靜坐的兒童班,單在講師安排及課程設計上就煞費苦心,談道說理,道貌岸然的講師群陣容堅強,可是當聽眾換成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孩子們睜著無邪雙眸望著你,若你在五分鐘內他們耐心全失前還「抓不住」,對不起!面對你的不是愁眉苦臉,就是忙著開「小組會議」的嘻皮笑臉了。

  由光中掌教負責,趙敏駕同奮主導的兒童靜心靜坐班從七月十二日開始,六週的課程,除了第一週的靜坐介紹及最後一週的感言發表,中間以廿字真言分四個單元講解,佐以故事說明涵義,由敏覺、敏悅、敏黌、淑嫦四位挑起大樑,敏覺帶孩子穿越時光隧道,在歷史故事中優游,敏悅極具親和力,與孩子們打成一片,上呼下應使其學習欲大增,而敏黌、淑嫦則四平八穩地將理論與生活實例結合,不失趣味。

  上課後的「靜坐實習」,好動的孩子絕不作假,有的礙於老師的輔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偷瞄,有的則乾脆大方地東張西望。但也有不少孩子感知其中滋味,垂下雙目端坐得有模有樣,陪同前來的家長亦感染寧靜氣氛,在旁一塊靜坐,效果頗佳。

  第六週的感言發表,是靜坐的回饋,以下是部份小朋友的心聲:

  *靜坐時,能把心靜下來,不再浮躁。

  *學鋼琴常讓我身心忙碌,沒辦法休息,但靜坐時能使心情放鬆,好舒服。

  *在扳腳時,我會覺得腳底麻麻的,打坐時感到小腿地方有東西流下去,有幾次晚上大約十一點靜坐時,身體特別熱,熱呼呼的比平常溫暖,很舒服。

  *腳癢癢,頭上好像有東西逗留。

  *我覺得靜坐最有趣,因為靜坐以後心胸開朗,感覺很好。

  *當我不知道一件事怎樣做是對是錯時,靜坐可以幫助我專心思考這件事情的對錯。

  也有一些小朋友遵循指導,選擇廿字真言中一個字作為待人處事原則,而做出了興趣及心得。他們對於廿字真言另有一番活用的解釋,如「信」就是:「拿人家漫畫書就要還給別人。」「忍」則是:「有人笑我胖,我要原諒他的無知。」其中有的孩子的父母是同奮,耳濡目染下,通常回家會與爸媽一塊靜坐,有的則會帶動爸媽「指導」他們靜坐要訣,這些雖是少數,仍令人欣喜。

  華山講堂的「中華文化兒童學習營」,參加學童多居於永和區附近,年齡在六至十二歲,週一由世界新專孔維勤老師指導的兒童故事,週二靜心靜坐班,週三是前鵝湖月刊社長王財貴老師的兒童讀經班,週四是毛毛虫工作室兒童哲學老師陳鴻銘談兒童哲學,週五則是能仁家商教務主任許漢卿老師台語詩詞吟唱,學童通常選課會選幾個科一起上,班別人數約在廿五至卅人間。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