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

驀然回首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16期 » 驀然回首

先修三期 李光漢  1993-09-25 11:45

—自覺的憂患與靈根自植的反思

  甲、如是我聞:九三君子,終日雲行雨施,勞謙而立不易方;夕惕若厲,力現大人之德,其教思旡窮,容保民无疆。

  聽雷鳴:一陽來復,又明於憂患與故,君子是以恐懼修省,重門擊柝,以待暴客。有朋自遠方來,且看,龍在我心田中,豈不快哉!

  停、看、聽:一聽聞告「終日」(即謂先天世界的末日)之雷鳴,就震來虩虩,震驚百里,恐致福也,驚遠而懼邇也。這就是所謂「乾道變革」,乃是順乎天而應乎人,行天地革而四時成,於己日革之,而且革言三就。死期將至,日昃之離,千萬不可苦節。停一切的苦節,否則不可貞,看突如其來如,旡所容也!聽其道窮也,最好的莫若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在此,君子應是知幾明時而隨時以向晦入宴息:君子獨立不懼,遁世旡悶,己日乃孚,革而信之,至日閉關,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設或人不知不慍,卑以自牧也。觀我生進退,以慎辨物居方,思患而豫防之。既然甘臨,位不當也,否極泰來嘛,既憂之,咎不長也。終則有始,天行也,蓋乾道變化,是為各正性命而行,於是尚未見到那「不速之客」來之前,我們還是應以虛受人,則將其至日敬之終吉。因此,我說:「勿憂,宜日中。」不妨「艮其止」,止其所也;要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守著中正而志行,則其道必定是光明。如動而巽,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烹以享 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之工夫吧。既辱且危,因而遁世旡悶,不見是而旡悶,知至知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修辭立其誠;主忠信,所以進德修業也。反身而力求將其危者安其位,亡者保其存,亂者有其治。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否終則傾,何可長也?「甘臨」,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觀我生」而進退,既憂之,咎不長也;「至臨」,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君子是以懿文德,懲忿窒慾,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雷出地奮,鳴謙貞吉,冥豫在上,何可長也?「終日」,君子仍是思不出其位,永永遠遠,在此根土上,安土敦乎仁,謙謙尊而光,五十以學易,致恭以存其位,終於獲得「黃中通理」又「正位居體」,故「能愛」,始終安然無故,定是可以「無大過」也。假若,你也能聽到這「一陽來復之聲」,趕快停下您的腳步,反身而看「阿」中有一「自然亭」,旡旡有有有旡中,有位九三君子,終日謙謙,為澄清宇宙,須搶救三期,五十以學易,立不易方也。

  自然亭裡,聽其自然:行清平春康同—「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百姓與能。九三君子,謙履和行以制禮,顯示世人那「久非其位,安得禽也」與「不恆其德,旡所容也」久應當然與實踐的嚴正性。彼之以「從一而終」的婦德,表示恆以要虛心順承天命來申命行事且終以譽命之誠敬,而建立一「不易方」—「帝教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心法」。再者,又是以「廿字真言」來做個省懺工夫,以便助其更上一層樓之境界。九三君子在此九三末劫,反身而知,知至至之,即知道有一「至善」隱藏在於吾人「心田」中,故要使人「至之」之,就是說,要「止於至善」,或言說「致良知」。「艮君子」後天而奉天時,大明終始,使得諸位同奮彼之攸行,先迷失道,後得順常,同時大明乎憂患與故,昌言一齊來反身逆覺之這「知至至之」之理趣,經由「三奮」以「知終終之」,貫徹始終,順利地完成本教「三大天命」,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既知九二龍德在心田,而利見大人是吾人要做的「現實關懷」,然九三現實世界係屬一「良知坎險」的狀況。因此,九三君子謙尊而光,隨時而豫順以動之,固守著「雷風相與」之志氣,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展現出天地間「雷風不相悖」的「孝」道,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知至至之,從九二之坎險,立刻反身而跳躍達至乎九五同尊,實現了大人之德。知終終之,師尊中正以觀天下,以「神道設教」,重明以麗乎正,乃實現之人文以化成底天下,固然精誠奮鬥九三而感格天,而天下和平之日不遙也。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一旦致中和,則天地正位焉,萬物化育焉。君不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夫」者,「上帝」也。上帝的靈覺真知周乎萬物而神道濟天下,故「不過」。鐳炁旁行而不流,九三樂天知命,故「不憂」。艮君子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鐳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阿」中「自然」曲成萬物而「不遺」,在「自然亭」裡,通乎晝夜之道而全知,故「神旡方而易旡體」。易言,曰:「鐳炁真身、我、三位一體」。繼天道立人極,即成「皇極人」是也。

  乙、《易》乎?「廿字真言」乎?

  「一」乎?「廿字」乎?

  《易》乎?「念茲」乎?

  「憶」乎,「念滋」也!

  *  *  *

  誰說讀易,然而談何容易?

  固然是學易,其實更難下手。

  且莫說知易,先切須逆覺而體證之。

  然後去行易,則才不至於落空。

  *  *  *

  一念即是「憂患」的逆覺與認同,

  易言則是當下「靈根自植」的反思。

  一念的反身,「閑邪存其誠」,

  易言的潤思,「修辭立其誠」。

  念茲、廿字、念滋——

  念茲一念即反身而誠的潤思,

  念茲「真言」,「成言乎艮」,誠是為「致中和」。

  「廿字」成言,貞夫「一」者也。

  念滋就是「廿字」的「靈根自植」的存養與《易》的「憂患」的反身。

  易言以成而言之,曰:「致良知」。

  *  *  *

  蓋《易》旨,使人確實地「大明終始」,又明於「憂患與故」,故「明時」為先,「知幾」要緊。「大明終始」,換言之,即「明白念茲末劫」之義也。而《易》理,是一「變易」之理,蓋乾道變化,終則有始,天行也。先從「說言乎兌」而後至於「成言乎艮」的歷程,實是可謂之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但要且知,夫《易》也者「原始要終」以為質也。所以,所謂「大明終始」也不外乎要人明知乾道變化在於「艮」上,重新再作「原始反本」,貞成各性命之意義吧。《周易》,也因而講「變易」而「不易」之「易簡」之理。先天而含有後天,後天而又是含有先天,旡始旡終,一而二,易而廿字,不二不異,既活動又存有,既存有又活動之一種「創造性的生命系統」,用現代哲學來言,則就是為一「道德的形上學」或「道德創造性的存有論」,亦或是一「本體宇宙論」,無論如何,都行得通的話了。在「九三末劫」,如何變而化之?既然是一「變易」之過程,那麼怎樣才能到「不易」之「方」呢?其實以「易簡之善配至德」就可以了。從「九二」而至「九五」之「上天梯」,如說有這一定是此「易簡」,除此莫屬,是世間唯一可靠的。「易簡」即是「乾元」與「坤元」之合稱,係指「獨立不改」而又是「周行而不殆」的生成關係。然如何行?依「孝弟之道」來即可。就「廿字真言」而言,其之做為吾人省懺之根據,實在是在能否推行這「易簡」之「孝弟」而已。蓋「易簡之善配至德」,只為一「盡忠」,盡心知性知天事天的程序。「盡己為忠」,心中有一中心,是一「忠誠不二」的赤子之心,它是人與生俱來的易知易從之天命之流動處,盡己而忠,致中和,端看吾人精誠惻怛之良知能否充分地流露。「忠」與「和」,易言,「存其誠」或是「立其誠」一般。這都是扣緊九三末劫而言之「成言乎艮」的模範。故說從「九二」到「九五」,是一種「易簡」之行「變易」而立「不易」之「正易」,就是這樣「成言」而「誠之」之歷程。同時又是九三君子憑此「易簡而孝弟之道」實踐「盡忠」之時,產生一股「感恩報恩」之心,所以當下逆反而體證之吾人原本是「中和之美之理」之具體表現,這才是吾人「中心」。無論如何,只是一「忠誠不二」之「人天合德」之奮鬥過程。「忠」,表示「九五」與「九二」之「保和」狀態,是縱貫的。九三的大覺醒,逆覺之這個縱貫關係罷了。從九二原始而反本到九五,這利見大人之過程,亦即是誠忠而形於外,反身而當下即入境界,但,主要的還是在這個「根土」上紮根,而根本不是離開此地而遷移到天上去植根而新生,所謂的復活,就是指的這「靈根自植」,安頓在這個土地上,從忠心而起,往外充擴之充分地朗現出吾人中心中和之光明美容。所以說,「復活」,是吾人良知的安土和敦乎仁的「能愛」的橫貫。既中和,能愛之良知何以再需要「復活」呢?其實不了。本來「一體之仁」的良知,旡極而太極,太極而生兩儀,天人分判,形成九二與九五之先天後天的關係。

  今天,知易而行易,九三終日君子乾乾,九四或躍在淵。念茲廿字,念滋吾人心身能以引導於「華藏法海」,反身而躍入那「大光明真如如來藏世界」,乘風而舞,唱一首「一心旡礙歌」。

  丙、驀然回首

  當我們「驀然回首」,展示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有詩人騷客筆下的痛苦、沈醉、寧靜、放達;還有那些勤生薄死、趨赴天下之急的好漢志士們所接受的冥冥之中的充滿「憂患」的「革命性的召喚」;更不用說一心要擺脫塵世悲歡的隱士們乘天地六氣的蕭洒遨游了;即使是暮氣沉沉的同奮們,也希望走向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的天人合一的永恆世界。特別是當我在「阿」中看到,連那位栖栖惶惶憂慮一生的師尊,竟也趨暮在春帶著諸位同奮,沐浴鐳光春水,雲行雨旋,乘風而舞,歌詠而歸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 上帝教化,在相當程度上是做人的文化;人生的樂章,是道德和宗教的雙重變奏。於是,每當唸「廿字」時,我們無不感受到「廿字」主宰們那「憂患」的人格組合;耿介而又世故,狂放而又拘謹,痛苦而又淡泊,任性而又逍遙,重生而又好德,既兼濟天下又獨善其身,既為君報國又為己全性。他們的一念即是「憂患」的大覺醒,念茲末劫,大明終始,又明於憂患與故。從存在價值之異化之中反身而逆覺之「成言乎艮」之存養之妙理,並而滲透之世間人心,念茲在茲,全始全終,顧及人類將如何地念滋他們引導於「靈根自植」的潤思過程為盼也。

  啊,念茲、廿字、念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