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第二次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28期 » 第二次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994-09-25 09:30

對中國傳統與儒道會通 兩岸學者所見各有擅場

  (本刊訊)海峽兩岸中國傳統文化與儒道會通學術研討會,於八月十六日假北京香山飯店舉辦,雙方共有五十多名人士與會,發表卅三篇論文,海峽兩岸學者論文內容的要點各有擅場,而且可喜的是,對整個中國未來的命運都有著共通的關切及期許。

  這項為期三天的會議是由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及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二次會議,開會型式除了全部以分組交流取代大會討論的方式以外,其餘議程大都承襲兩年前於西安所舉行的道家思想與道教文化研討會。

  十五日下午台灣學者便已抵達北京香山飯店,隔日上午大陸學者陸續蒞臨會場,開幕式十時半左右於一樓西餐廳舉行,主持人為宗教哲學研究社理事長李子弋教授及世界宗研所副所長戴康生。

展開對話有助未來和諧發展

  首先由李子弋教授發言,他表示,兩年前於儒、道、佛匯萃之處西安的第一次會議後,宗哲社的創辦人李玉階老先生,便一再強調,兩岸有關宗教哲學,尤其是中華文化傳統思想的交流絕對不能斷,從這裡著手是展開對話的重要一步,也有助於兩岸未來和諧的發展。

  「『道』為中國人對宇宙本體的看法,是中國人的語言,也是中國人的意識型態。」李教授認為在這樣的理路下,李玉階老先生將天人合一的觀念闡揚,建立了東西方宗教系統的新型式,成為天人實學的啟蒙者,並且透過哲學、科學的研究,在學術領域展開新的里程。因此李教授希望兩岸一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首先每隔一年召開一次研討會,將來能夠邀請大陸學者來臺灣與會。

在傳統現代間架起一座橋樑

  接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吳云貴致詞,他認為兩岸的學術界同仁能夠歡聚一堂,就中國傳統文化與儒道會通的問題展開討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相信這也是中國人文資源的一次盛會,學者們透過集思廣益、共同切磋,必能加深對多元一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吳所長說,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困惑、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作為一個現代文化學人,所肩負的一項歷史使命,就是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這種文以載道的精神將不斷激勵我們去關心天下大事、關心民族的命運與人類的未來。

象徵在新起點上跨出新的一步

  這次研討會是剛剛結束的海協與台灣海基會台北會談取得突破性發展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台灣學術界第一次的學術會議,兩會負責人簽署的共同新聞稿中,雙方對人文及社會科學一系列學科的人才交流達成了共識,因此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劉吉特別表示,這次研討會別具意義,也象徵著是兩岸學者在一個新起點上攜手並進的最新一步。劉副院長以為儒、道、佛三家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依據,為我們前人提供了鼎足而立的三大精神支柱,尤其是儒、道二家更具有主導作用,他希望學者們通過一致的努力,揭示二者如何相融、何以會通,把這項影響深遠的學術建設推向新的水平。

  主持人世界宗教所副所長戴康生及宗哲社理事長李子弋,在接下來的流程中針對兩岸與會人士、會務負責人一一作了簡介,宣佈會議日程和注意事項後,全體於別具一格的飯店中庭合影,當晚由劉吉副院長代表中國社科院假遊覽古蹟兼勝地的頤和園聽鸝館設宴迎賓。

  十六日下午二點至五點及十七、十八日上午八點卅分至十一點卅分為分組交流時間,學者們劃為A、B兩組於一樓西餐廳分別發表論文及自由研討;十七日下午則安排參訪道教聖地白雲觀及北京書城,晚宴由所長吳云貴在功德林素菜館招待。

思想上時有交鋒氣氛熱烈融和

  在分組交流中,兩岸學者對傳統文化與儒道會通發表了許多見仁見智的論點,三個小時內要發表六至七篇論文,學者們雖然互爭發言權,但是都充份表現出「君子揖讓而升」的風度,意猶未盡的場面在三場小組研討中已經司空見慣,由於雙方生活背景及所受的學術訓練不同,因而思想上時有交鋒,觀點上時有爭議之處,所討論出來的學術問題,似乎無法取得一致的共識,有的甚至出現要長期爭論下去的態勢,討論的氣氛十分熱烈而融洽。

  十八日下午二時起為大會交流時段,由王邦雄及方立天教授主持,A、B組各推選兩岸學者代表四人,針對三日來的研討情形發表所見所聞所思,其餘時間則由底下的學者針對未竟之處作補充說明或探討。在一個半小時的對談中,兩岸學者均對中國有著現實的痛切感,認為只有締造出一個免於政治迫害的環境,儒道之間的會通才有其意義。

透過生命會通才能彰顯價值

  首先由曾昭旭教授發言,他認為儒道會通為兩端,涵蓋其下的子題複雜且豐富:如救贖與存亡之間的會通;考據、語言、結構與義理之間的會通;西方物理學與東方心性學之間的會通;官方與民間及海峽兩岸之間的會通;甚至包括愛說話與不愛說話及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溫馨對談,都值得令人深思,這每一個兩端的話題唯有透過生命的會通才得以彰顯其價值。但是這許多經由浪花與跌盪所引發出來的靈感,由於牽涉到理論與實踐的問題,無法在短短的會議期間獲致結論,但他相信這些都將在每個生命中發酵,於一、二年內看出成效。

  三天的會議中,台灣的學者由於受了西方影響,研討時較大陸學者能夠抽離現實,暫時放下對中華民族的痛切感,就學術論學術,心性超然冷靜,源於這樣認知的不同,曾教授以為兩方學者因而對學術上的「知」與實踐上的「行」也有了相異的切入角度,大陸方面所發表的論文中也因而較重於義理與道、歷史、社會典籍之間的考據與探源,從儒道會通的方向來探究反而顯得比較零星,因此曾教授建議論學時必須「暫時放下」,才能作出深切的反省。

儒道會通難處不在理論而在實踐

  世界宗教所道教室副主任王卡表示,在專制的體制下,知識份子如何在社會中定位?如何達到自我拯救?如何積極而入世?如何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儒道會通是理所當然的,道家如何在不離世中得到超越?儒家又如何在不離現實中實現抱負?他說最難處不在理論上,而是怎樣在實踐層面上合一。大陸方面的青年學者陳明認為,台灣學者素養比大陸強,大陸學者則較為刻板,但是他們的優點就在對現世有強烈的現實感及關切,對於雙方差異太大因而造成的隔閡,他說「兩邊不妨彼此寬容一點」。

  由於陳明的論文與其餘數篇所討論的議題差異較大,在小組研討時他覺得竟被與會學者所忽略,十分可惜。他自稱:「我的論文寫得相當不錯的!」因此他要求在此借點時間談談他論文的內容,發抒他被「積鬱」的情緒,這話引來一陣輕鬆的笑聲。

在中國文化心台灣鄉土情下走出一片天地

  台大哲研所所長林火旺教授一反這次研討會反覆論證的主題,他認為儒道不須會通,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生命情調。他強調,對現世的切膚之痛根本不在海峽兩岸,而在「人」的差別上。要談會通,最重要的是先要創造一個使思想不必偷偷摸摸交流的環境;創造一個真正「能夠」儒道會通的中國,林教授語重心長的表示:「中國最悲慘的命運就是思想依附在政治體系下。」

  自承受過長期西方哲學訓練的林教授說,所有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著共通的命運,一個人在天災人禍下喪生,不過像隻螞蟻被踩死一樣,對整個宇宙微不足道。而哲學的探索之所以有意義就在於能幫助人找到生命某種特色的樣貌,在異同中找到適當的尊嚴,保障每個人有機會去用其生命、才情及心靈去肯定自己的看法,因此要會通,只有在承認人的共通本性下,才有發展的自主性。接下來為自由發言時間,余敦康教授感慨中國人五四運動後,把中國東西全部丟棄,這番話引發了李子弋教授、曾昭旭教授及林安梧副教授對中國未來命運的展望與期許,李教授說兩岸都要建立一套使儒道精神得到和諧均衡的價值體系,林副教授則認為大陸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在整個瓦解後,仿效台灣一樣讓文化在民間恢復生機,重新生根。「只有締造出一個免於政治迫害的環境,儒道之間的會通才有其意義。」曾教授則如此表示。

  主持人之一王邦雄教授下結論時說,中國如能在中國文化心及台灣鄉土情的衝擊下走出一片天地,儒道會通仍有可能展開。

激烈的爭辯顯示出探討學術的真性情

  閉幕式於四點展開,主持人仍為李理事長及戴副所長。

  到大陸已有五次,每次都有所感觸的王邦雄教授代表台灣學人首先致詞,他說從儒家思想來看,台北、北京都應各盡心力扮演好自己角色,台灣、大陸都是中國,由此把儒家的真情善意發揮出來;而從道家思想來看,兩邊都應退開自己,把空間留給對方,表現出兩邊最好的中國人風采,使台北與北京彼此欣賞包容尊重。

  因為中國幾千年來的問題都是知識份子受制於政治困局而揮灑不開,所以王教授要問的是:「讀書人!你要生誰的氣?」他強調中國的千秋大業要從儒道會通落實在荀韓上,唯有透過理法制度的實踐,才能真正的救人救世,開創中國未來的新天堂。世界宗研所道教室主任馬西沙表示,在幾天的會議中,兩岸的新朋舊友款款而談,其間或許有激烈的爭辯,卻能顯示出探討學術的真性情。這次會議比兩年前所探討的議題更精、更深、更廣,兩岸學者在思想、脾氣及稟性上更為熟悉,大陸這方從台灣學者身上學到了眼界開闊、體用的會通及知識的寬廣。

  他覺得要真正作一個知識份子,應該擺脫小我,對未來民族的命運展開思考及關懷,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兩岸的會通才能保持密切接觸,展開更深沉的互動。

宗哲社創辦人的精神特色

  宗哲社的創辦人李玉階老先生雖然未能與會,但在會議期中一直透過傳真或電話密切關心會議進行情形,李教授除代表他向兩岸學人致敬以外,並藉著閉幕式中的發言懇求大會給予他介紹父親的機會。

  李老先生是五四愛國運動中碩果僅存的三位領袖之一,從這其中陶養出的精神文化包括1因憂患意識造成的危機感,2愛國家愛民族的情操,2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也因此他在八十歲那年,把投入於社會、文化及新聞的精神整個回歸於宗教上,他所領導的宗教也在在表現了前述的三大特色。

  以當時的背景來看這次會議的主題,李老先生在吳淞公學的業師于右任、王雲武及胡適分別開啟了他中華文化的思想以及對西方研究和求實精神的深入探究,而他在華山修道期間亦受到華山學術圈由儒進入道的代表人陳摶的影響,由於他經歷過那段將天人合一學實踐的心路歷程,形成了他只談實實在在「做」的方法,以及如何的結合「知」與「行」。

  「知父莫若子,他老人家喜歡談的是未來還要為中國人做些什麼。」李教授最後表示,希望兩岸學者一起努力,因為「每一小步都是腳印,讓每一個後人都知道中國人曾做過什麼事情。」

  宗哲社祕書長巨克毅接下來介紹宗哲社社務及未來發展方向後,由戴副所長致詞,他認為兩岸學者在學術研討上就如同所討論的主題一樣,也是會通互補的,台灣學者思路開闊,知識結構及研究方法多元化,分析問題嚴謹,以及能把中國文化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視野中去研究;大陸學者則掌握豐富的史料,強烈的史感與實感,努力於歷史的突破框架,雙方不但截長補短,更能增加彼此的了解。

重新架起聯結傳統與現代的橋樑

  戴副所長認為,令人欣喜的是,「不僅老一輩的學人為弘揚中華文化而孜孜不倦的工作,更有一大批富有朝氣,又有豐厚學術功力的年青一代學者加入行列」,而這次研討會的特點在於,學者們都試圖通過對儒道會通的研究,重新架設起一座聯結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以及中西文化的橋樑,將來必能對人類文明作出更大、更新的貢獻。

  「度盡劫波兄弟在,手足情深共明天」戴副所長感性地表示,他相信這樣的學術交流會必定可以長期合作下去,並且進一步拓展廣度及深度,感謝一切玉成此次會議的單位,也請李教授轉答對李老先生的敬意,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再度相會於大陸及台灣。

  閉幕式結束後,由宗哲社於頤和園回請大陸學者,圓滿完成這次海峽兩岸中國傳統文化與儒道會通學術研討會。

兩岸參加學者陣容

學術研討會小檔案之一

 *這次會議,大陸方面有來自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道二教研究室研究員的余敦康、馬西沙(道教室主任)、李申(儒教室主任)、韓秉芳;副研究員王卡(道教室副主任)、鄒昌林(儒教室副主任)、吳受琚;助理研究員陳明、盧國龍、王志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方立天、張立文,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許抗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方爾加,中國人民大學函授學院副教授張踐,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廣保,中央民族大學哲學系講師陳亞軍、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趙峰及韓德民等人。

  台灣方面則由宗哲社理事長李子弋(維生)、祕書長巨克毅(光膺)及副祕書長梁忠科(光筆)領隊,邀請來自中央大學哲研所教授王邦雄、中研所教授曾昭旭、台大哲研所教授兼所長林火旺、輔大哲研所副教授石朝穎、東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呂宗麟(緒麟)、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林安梧、中興大學共同學科副教授王慶光、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施正權、東吳大學共同學科講師曹秀明(同奮)、宗哲社常務理事也是新竹遠東化纖廠廠長張立德(緒炁)、台灣卯鯉山文教基金會負責人張仁山及宗哲社理事趙曉寧(敏狀)等人與會,李玉麟(光翱)及熊怡雯(敏晨)則分別負責財務及採訪工作。

兩岸學者發表論文

學術研討會小檔案之二

 *分組交流兩岸學者主持人及發表的論文分別為,十六日下午:A組:馬西沙研究員及王邦雄教授;B組:李申研究員及曾昭旭教授。論文有王卡─兩漢之際的儒學與老莊學、盧國龍─北宋儒學三派的老子三注、許抗生─簡介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補、鄒昌林─以老子對待文明的角度看儒道的異同及現代意義、方爾加─論儒學作為道德載體之局限性、陳明─中體西用:啟蒙與救亡之外─傳統文化在近代的展開(上)、陳來─方立天─儒道的人格價值及其會通、巨克毅─中庸誠之現代性詮釋、呂宗麟─論孔孟的正義觀─從阿德勒的正義思想探討起、林火旺─儒家倫理與自由主義、石朝穎─以當代詮釋角度來看儒道會通問題。

  十七日上午:A組:許抗生教授、林安梧副教授;B組:張立文、林火旺教授。論文有韓秉芳─從王陽明到林兆恩、吳受琚─唐代道教飲食文化、張踐─新佛教、新道教和新儒學─宋金三教匯通論、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韓德民─論儒學的「哲學的突破」、王志躍─莊子人論研究、張陽明─泛論中華文化與孔老學術思想─兼及儒道會通、龔鵬程─黃宗羲與道教、曾昭旭─論儒道之互為體用義、王慶光─儒道君術論的異趨、王邦雄─儒道兩家的人生智慧。

  十八日上午:A組:韓秉芳研究員、巨克毅副教授;B組:余敦康研究員、呂宗麟副教授。論文有馬西沙─孔、老的追求、趙峰─儒道合流:儒家價值信念的勝利、張廣保─論中唐道教心性之學─兼與儒、禪心性論會通、張亞軍─儒道探源、李申─共同的信仰、不同的主張─孔老之異同與命運簡論、張立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合學、莊耀郎─王弼儒道會通理論之省察、張立德─一陰一陽之謂道、施正權─從儒道觀點論世界新秩序之建立與發展、林安梧─論儒家宗教精神及其成聖之道。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