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掌院教義研討暨親和訪問紀實

台灣省掌院教義研討暨親和訪問紀實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35期 » 台灣省掌院教義研討暨親和訪問紀實

陳光貿  1995-04-25 10:25

從寶誥與金剛經談性功修養

  台灣省掌院於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六日起在左光湘副掌教的領導及施光旅同奮推動下,每逢星期一晚上八時三十分至十時,均於掌院三樓會議室,集合有興趣同奮進行教義研討的活動。本活動屬於開放式,參加同奮均可就討論之主題自由提出個人之見解,由於較不拘泥形式,且完全是出於自己之意願和興趣,故雖然人數時常維持十人左右(最多曾超出二十人),但氣氛始終熱烈,彼此間之親和深度及廣度均不同於目前教院的其他親和活動,除了對本教教義有深一層認識,另一方面亦能增進同奮彼此間之修持內涵,可說是一舉數得。

  在過去一年多來所討論之主題,開始時是以教義新境界為主,在施光旅同奮導讀下,逐章進行研討,由於大家並非科學家,故對於第二部「物質之自然觀」只能依章句之內容彼此交換意見,但惟恐大家對於內容感到空洞(因為無法實際了解宇宙形成之真相),所以施光旅同奮亦提出天堂新認識中之有關內容以為補充,以增進參加同奮之認識及加強同奮們之救劫使命觀。又因為施光旅同奮對天人親和真經用功頗深,很有心得,所以在左光湘副掌教之邀請下,本班亦進行天人親和真經逐句之導讀與探討,這是一種難得的經驗,使同奮們更能體會天人親和之精神和重要性。

  自去年六月起,教義新境界探討之進度,已漸漸進入第三部「精神之人生觀」,同奮們對於這一部分比較能夠有較深入且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左光湘副掌教列出十二個主題,由參加同奮自由挑選,一一發表感想。這十二個主題分別為:(一)靈的境界,(二)親和力的關係,(三)神的權威,(四)天人交通的方法有那些?其原理是什麼?(五)何謂第一、二、三神論?(六)何謂三大奮鬥?(七)何謂性命雙修?(八)何謂鐳胎?(九)何謂亂?何謂和?(十)如何先修人道再修天道?(十一)如何修性功?(十二)如何修急頓法?(以上主題均可在教義新境界之第三部「精神之人生觀」和第四部「結論」,以及其他教內讀物中尋得)。

  本教義研討班曾因教內活動或節慶而暫停數次,最近亦由於師尊證道而暫停數週,於今年(乙亥)元宵節過後又恢復舉行,三月十三日是本班第三十九次之研討,當晚已將上列之十二個主題中之第十個主題提出研討;由於大家均想突破目前之形式,以增進研討會之活潑性,另一方面亦想使教院之家庭親和活動更富內容與深度,故在全體決議下,試著朝有時在教院、有時到研討會成員同奮家中親和的研討方式改進,期能發揮左光湘副掌教陳述,師尊曾提出須落實親和教化功能之指示,使我們研討教義的精神能走入家庭,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第一次教院外之家庭親和研討,亦是本班第四十次研討,於三月廿日晚上假筆者家中舉行,由於當晚教院尚有其他活動,有些同奮又必須留在公司加班不能參加,所以來訪之同奮共有七位,分別為左光湘副掌教和施光旅、林靜生、王緒媒、林緒道、陳緒由及呂緒賜等六位同奮,感謝副掌教及其他六位同奮之蒞臨寒舍,使筆者頓覺蓬蓽生輝。本次研討主題為「如何修性功?」原來應由劉緒門同奮發表心得,因他必須在公司加班,未能參加,故筆者只好野人獻曝,發表拙見,以盡盡地主之誼,茲將筆者對「性功修養之探討」報告轉述於後:

  一般宗教多在談心性之修養,簡而言之即所謂「修心養性」,由此可知心與性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是不可分的。

  依筆者淺見,「心」即是後天人們對七情六欲之反應,而所謂「性」,即為先天本然之真善、全善;故「心」之為「用」,是後天的、有為的,而「性」之為「本」,是先天的、無為的。既然心之為用是後天的、有為的,如何使之在喜怒哀樂之表現以及對七情六欲之反應能夠恰到好處,符合中節,以合儒家「中和」之道,即是修道者必須費心推敲的地方。

  帝教教義所闡明者為心物一元二用論,所以人之為道,除了受「心」之用外,亦受身體中陰精之驅使。所謂陰精,即人們為了生存而食用五穀雜糧所生化,此一陰精如果不予以氣化,在人身上早晚會作怪作亂,而欲氣化陰精,在帝教的修持法門中,除了打坐之外,就是誦誥。煉精化氣是屬物的修持,至於心的修持,依筆者淺見,為了不使自已的心受役於物欲,唯有清心寡欲一途,如果修心能夠臻於不受非份之想所役使,則所謂「見性」,雖不中亦應不遠矣。

  「性」既然是先天本然之善、真善,全善,那我們當如何養之,修之;既然我們落入後天,那只有從後天之「心」下手,期之能夠返回先天之「性」去修去養。在修心功課中,佛門之心法可說是上乘,而佛門之心法,在本教刊物天堂新認識第十一講中,佛祖曾提到佛學之精神全包涵在一部金剛經中,而金剛經之精神即在掃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袪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而做無畏無量佈施。在本教經典寶誥之亞天聖母寶誥中亦有一段「慈心教化,四相皆空,苦口養始,三心盡歸」,如何可使自己之修持不再有所謂之三心、四相,即是修心上必須下功夫的地方。依寶誥而言,除了苦口即是慈心,這似與佛家之無畏無量佈施不謀而合,亦正是師尊之慈心慈願,靈肉無量無畏的佈施。

  金剛經中曾到「實相非相」,一般我們芸芸眾生所居住之娑婆世界,在修道人眼中並非實相世界,而是虛幻世界,而所謂之無形世界才是實相世界。然「實相非相」,何處才是真境,依筆者淺見,在佛教般若婆羅密多心經所勾勒之「無無」之境界,才是修道者所須奮鬥之目標。(按:心經有一段經文為:「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依筆者之淺釋,不再有「無明」,亦不再有所謂的「不再有無明」,以至不再有「老死」,亦不再有所謂的「不再有老死」)一般修道人所重視之「無」之境界,已超凡塵,但終非至善之真境,似應「無無」才是修道之理想境界。在本教經典寶誥之地曹少皇寶誥中有一段「用證法華境,何寒與何暑,如如即無無」,故依筆者淺見,法華境應是「無無」之境,在那個境界才是如如真如之境,到那個境界,才可以說性功修煉有成,亦即師尊在鐳力阿自然亭所提之「心齋契真如」。

  本研討班按例由輪值同奮發表心得後,再由參加同奮提出個人之見解或感想,期能於心得互動交感之過程加深參加者之奮鬥信心與認識,亦希望能增進彼此之宗教修持,本次家庭親和研討亦不例外。副掌教對師尊之身教、言教,緒媒同奮對五門功課及內歛修心之重要,緒由同奮對經由三奮(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之過程以達聖凡平等之精神,靜生同奮就自己對宗教修持之感想,以及光旅同奮對無為法與使命感、願力之關連,和自己如何突破心理慣性之作用,以袪除電子體受酒色財氣之外緣影響等,均一一發表卓見,前後研討約歷時一小時四十分鐘,圓滿結束。

You may also like...